APP下载

独活寄生汤联合西药治疗肝肾亏虚型骨质疏松临床观察*

2022-03-25邓秀琴陶丛英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2年6期
关键词:独活肝肾骨密度

邓秀琴 何 冠 陶丛英 高 阳

(1.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康复医院康复医学科,重庆 400013;2.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康复医院中医科,重庆 400013)

骨质疏松是临床多个科室常见的疾病,常在骨折后及体检时被检出,是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性疾病,患者常出现骨皮质变薄、骨小梁连接性降低、骨骼脆性增加、骨量减少等病理改变,导致骨折风险升高,患者临床表现如腰背疼痛、驼背、骨折及呼吸系统障碍等,对生活质量产生较大影响。目前西医治疗骨质疏松主要采用促进骨钙吸收、降低骨吸收、调节骨代谢平衡的药物进行治疗[1],由于单一治疗药物具有局限性,多种药物治疗时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差,因此西医治疗骨质疏松疗效欠佳。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发展,中医在治疗骨质疏松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其属中医的“骨痹”“骨痿”“骨枯”“腰痛”范畴,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主生骨髓,与全身骨质的生长、重建具有密切联系。本研究中采用独活寄生汤联合西药治疗骨质疏松,比较2 组治疗前后足跟部的BMD 及治疗效果,探讨中西结合治疗骨质疏松的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康复医院2017 年9 月—2019 年9 月收治的肝肾亏虚型骨质疏松患者80 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40 例。对照组患者年龄48~72 岁,平均(58.5±8.2)岁;病程1~11 年,平均(4.38±1.25)年;男14 例,女26 例。观察组患者年龄49~75 岁,平均(59.1±7.8)岁;病程2~14 年,平均(4.51±1.25)年;男13 例,女27 例。经统计学检验,2 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康复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参考《中国人骨质疏松症建议诊断标准》[2]中关于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中医诊断参考《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循证临床实践指南应用释义》[3]中关于骨质疏松的诊断标准。

1.3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以上中西医骨质疏松诊断标准,且为肝肾亏虚型者;(2)年龄18~75 岁;(3)对本研究中所涉及的药物及治疗均耐受者;(4)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1)合并钙磷代谢障碍性疾病者;(2)合并精神疾病或意识障碍、无法正常交流者;(3)合并心、脑、肺、肾等实质性脏器功能障碍者;(4)研究开始前3 个月服用过可能影响机体钙元素代谢的药物者;(5)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等慢性疾病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钙尔奇片(生产厂家:惠氏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029,规格:600 mg/片),2 片/次,1 次/d;并在日常饮食中选择富含磷、钙、蛋白质等该类食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独活寄生汤治疗。药物组成:独活9 g,桑寄生6 g,杜仲6 g,牛膝6 g,细辛6 g,秦艽6 g,防风6 g,肉桂6 g,川芎6 g,人参6 g,甘草6 g,当归6 g,芍药6 g,干地黄6 g。将上述中药煎制成汤口服,每日1 剂,水煎服,每次服用200 mL,2 次/d,2 组均连续坚持服用5 个疗程(1 个疗程的期限为5 周)后观察治疗效果。

1.5 观察指标 (1)比较2 组临床疗效差异;(2)比较2组治疗前后足跟部BMD 的情况,由专人采用超声骨密度仪进行测定。

1.6 疗效判定标准 (1)显效:临床主要不良症状改善,原积分值下降75%~89%,BMD 与治疗前相比上升幅度>2.5%,患者骨组织疼痛症状消失;(2)有效:主要临床不良症状相对缓解,原积分值下降35%~69%,BMD与治疗前相比上升幅度>1.5%~2.5%,患者骨组织疼痛显著缓解;(3)无效:未见主要症状改善,原积分下降幅度<35%或增加,BMD 与治疗前相比上升幅度<1.5%,骨组织疼痛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7 统计学方法 所有统计学资料都采用SPSS 21.0 专业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以()表示,进行t 检验;所有的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用х2检验,假设检验水准α=0.05,P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36/40)显著高于对照组72.50(29/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2 组肝肾亏虚型骨质疏松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 2 组治疗前后足跟部骨密度的变化比较 观察组治疗前足跟部的BMD 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 组患者足跟部的BMD 均显著高于治疗前,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足跟部的BMD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2 组肝肾亏虚型骨质疏松患者治疗前后足跟部骨密度变化情况比较 (,g/cm3)

表2 2 组肝肾亏虚型骨质疏松患者治疗前后足跟部骨密度变化情况比较 (,g/cm3)

3 讨论

骨质疏松是一种骨代谢异常性病变,好发于老年群体及围绝经期女性,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骨质疏松发病人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近年来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因骨质疏松就诊咨询的人数也不断上升。机体正常的骨代谢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之中,破骨细胞介导的骨吸收与成骨细胞介导的骨生成平衡失调可引起骨质疏松[4]。骨质疏松患者可见骨密度明显下降,骨质硬度降低,随着病情的发展,严重者在日常生活中遭受轻微的压力即可引发骨折,且椎体由于承重部位特殊,是骨折的好发部位,骨折发生后产生的疼痛、脊柱畸形、呼吸功能障碍等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西医治疗骨质疏松以补充钙剂、降钙素、骨肽制剂、维生素D3为主,同时结合有效的康复锻炼,严重者可采用康复辅助器稳定及口服止痛药,临床实践中发现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较差,对于出现骨折疼痛者其有效运动量减少,采用西药治疗的效果有限。

由于骨质疏松的治疗以综合性治疗为主,中药的多靶点特性使其在治疗骨质疏松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中医认为骨质疏松属“骨痹”“骨枯”等范畴,同时指出肾精亏损、年老体衰是其发病的根本。根据中医五行学说,肝属木,肾属水,水木相生,肾气亏损无以生木,肾气虚不足,气血失运化,日久则瘀,经络阻滞,精微之物不能濡养脏腑,肝失所养致亏虚,血虚则血流阻滞,渐而血瘀,肾精不足、气血亏虚,筋骨失养进而发病。因此中医治疗骨质疏松时主张行气活血、补益肝肾。本研究中采用的独活寄生汤最早见于《备急千金要方》,是治疗风寒湿痹的常用方剂之一,方中以独活为君药,蠲痹止痛,善行血分,为祛风散寒行湿之药;方中以肉桂、秦艽、细辛为臣药,活血化瘀,温中散寒,祛风除湿,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5],细辛中的主要成分能够舒张血管平滑肌,改善全身血液循环同时加快血流速度;方中以桑寄生、防风、川芎、当归、芍药、人参、牛膝、杜仲、干地黄为佐药,养血活血,柔肝强筋,补益肝肾,扶正补气;甘草为使药,健脾养胃,调和诸药。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2 组治疗后足跟部的BMD 均显著高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足跟部的BMD 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西药联合独活寄生汤能进一步提升治疗肝肾亏虚型骨质疏松的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西药联合独活寄生汤可提高单一使用西药治疗骨质疏松的有效率,促进患者骨吸收,增加骨密度。

猜你喜欢

独活肝肾骨密度
杞菊地黄丸治疗飞蚊症肝肾阴虚证的疗效观察
预防骨质疏松,运动提高骨密度
从肝肾论治儿童近视的理论探讨
独活寄生汤与针灸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价值观察
等风来
骨密度水平分三级
天天喝牛奶,为什么骨密度还偏低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不要轻易给儿童做骨密度检查
独活入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