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dau 定理在高维复射影空间的推广
2022-03-25刘晓俊
王 晗,刘晓俊
(上海理工大学 理学院,上海 200093)
1 问题的提出
设f:D(a,r)→C 全 纯,且对于所有z∈D(a,r),f(z)≠0 且f(z)≠1。Landau 定理[1]断言:存在绝对常数A和B使得
且
式(1)中常数A被称为Landau 常数。曾经有许多数学家致力于估计此常数A,1947 年Hayman[2]最早得出A的估计值,证得A≤5π。Jenkins[3-4]采用和Schottky 定理类似的方法在1955 和1956 年分别推出A≤7.77和A≤5.94。1960 年,Lai[5]对文献[3-4]中Jenkins 的方法稍加改进,得到=4.76···。在20 世纪70 年代末,首先由Lai[6]给出了A的精确估值:
Hempel[7]和Jenkins[8]先后彼此独立地得到了相同的结果,他们所用的证明方法各有不同。尽管如此,Landau 定理的显示估计形式仍有改进的空间。
近年来,Cherry 等[9]建立了单位圆盘到高维复射影空间中全纯曲线的Landau 定理,得到定理1。
定理1设H0,···,H2n为 Pn上 2n+1个位于一般位置的超平面,设
受定理1 的启发,本文研究上述问题。若将条件改为:设f:Δ →Pn(C)为 全纯曲线,D1,D2,···,D2t+1为 Pn(C)上 的 2t+1个 位于t-次一般位置的超曲面,结合Zalcman 引理[10-11]得到类似的结果。
定理2设f:Δ →Pn(C)为 全纯曲线,D1,D2,···,D2t+1为 Pn(C)上 的 2t+1个 超曲面 且位于t-次一 般位置。若对于每一个j=1,2,···,2t+1,f(C)不 取Dj,则存在绝对常数M使得
且
由此可得推论1。
推论 1设f:D(a,r)→Pn(C)为 全纯曲线,D1,D2,···,D2t+1为 Pn(C)上 的 2t+1个 超曲面且位于t-次一般位置。若对于每一个j=1,2,···,2t+1,f(C)不取Dj,则存在绝对常数M使得
本文给出主要定理证明之前,先介绍一些符号。D(a,r)为 C 中的区域,表示以a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盘。D(0,1)是单位圆盘,记作 Δ。其中,fn(z)⇒f(z)在D上 表示序列 {fn}按 照 Pn(C)上的富比尼-施图迪(Fubini-Study)度量在D上内闭一致收敛于f。对于定义在D内的全纯映射f(z),f在 点z的球面导数记作。
2 定义及符号
特别地,M=Pn(C)时,即超曲面关于 Pn(C)处于t-次 一般位置也简称为处于t-次一般位置。关于Pn(C)处于n-次一般位置也简称为处于一般位置。
直观上说,超曲面D1,D2,···,Dq关于M处于t-次 一般位置是指,对任意的一点p∈M,至多存在这些超曲面中的t个在此点相交。
有两种方法将Nevanlinna 理论推广至全纯曲线上,分别是Cartan 利用对数导数引理的方法及Ahlfors 的负曲率方法。
设f:C →Pn(C)为全纯曲线,r>0,定义f的Cartan-特征函数Tf(r)为
其中,f是f的一个既约表示。
这个定义事实上与f的既约表示的选取无关。
定义f的Ahlfors-特征函数Tf(r)为
其 中,ωFS为 Pn(C)的Fubini-Study 度量的微分形式。这两种定义是统一的,事实上由全纯映射的Green-Jensen 公式,有
计算Fubini-Study 度量形式在全纯曲线下的拉回,则
3 几个引理
众所周知,Zalcman 引理[13-14]为正规族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引理,起着核心的作用。在给出主要定理的证明过程之前,需要如下关于从Ω ⊆C 到 Pn(C)的全纯映射的Zalcman 引理(引理1)。
引理1[13-14]设 F是一族从 C 上区域 Ω映到Pn(C)上 的全纯映射,F 在 Ω上不正规当且仅当存在子列 {fn}⊂F,点列 {zn}⊂Ω,且zn→z0∈Ω,正数列 { ρn}满 足 ρn>0和 ρn→0,使得
在 C的紧子集上一致收敛于从 C映 到 Pn(C)的非常值全纯映射g。
在主要定理的证明过程中,需要Picard 型定理(引理2)。
引理2[15]设f:C →Pn(C)为一条全纯曲线,其中,X是 Pn(C)中 的一个闭子集,D1,D2,···,D2t+1为 Pn(C)上 的 2t+1个超曲面,关于X处于t-次一般位置,若f(C)不 取Dj,或 者f(C)⊆Dj,j=1,2,···,2t+1,则f必为常映射。
4 定理的证明
4.1 定理2 的证明
证明倘若不然,则存在zn,|zn|∈Δ,使得
其中,g(ξ)是 C 映射到 Pn(C)上的非常数全纯曲线。
由于f(C)不 取Dj,j=1,2,···,2t+1,故由Hurwite定理可得g(C)不 取Dj,或g(C)⊂Dj,j=1,2,···,2t+1。由引理2 可知,g必为常映射,矛盾。定理2 得证。
存在M>0,使得
结合式(3)和式(4),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