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与实践

2022-03-25彭志强薛东

新视线·建筑与电力 2022年1期
关键词:模式创新智慧课堂教学

彭志强 薛东

摘要:随着5G的大规模商业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深入教育领域,对传统的教学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并推动传统的“知识型教学”向数字化、智能化、泛在化的“智能化教学”转变。所谓“智能教学”,是指通过构建智能的学习环境,运用智能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以智能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教学。是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它强调移动智能终端的应用和智能信息技术的采用。它实现了教学资源的智能推送、教学决策的智能评估、教学的即时反馈和多样化的交流互动,全面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形式和内容,是一种信息化、智能化的新型课堂。

关键词:“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创新

一、智慧教育场景下教师的新角色

1.敏捷教学者

在智慧教育场景下,面对多种技术手段的支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更多更新的问题,而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与帮助者,为学生提供最新的教学资源与采取最新的教学方法是必要的。智慧教育场景为教师提供了教学需要的硬件和软件设施,教师需要对最新教学资源有较高的敏感度,及时借助一些教学资源平台,加快教学资源更新,使学生接受较新的知识内容。因此,教师要以智慧教育教学场景为教学支架,尽可能地在第一时间参加一些教育教学经验和资源分享会。另外,积极参加外出培训,向其他一线教师学习,提升自身教学能力与水平等都是教师成为“敏捷”教学者的方式方法之一。

2.引导教学者

在智慧教育场景中,教师主体地位的角色逐渐淡化,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即教师角色转变为“导师”角色。基于此,教师需要以“导师”的角色存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引导的目的在于向学生抛出问题的线索,学生自行沿着线索深层次思考,养成思考的习惯,就不会依赖教师的讲授。

3.场景创设者

智慧教育场景可以通俗地理解为创设相应的故事场景,利用智慧化或智能化设备展开教学,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故事性场景的创设离不开智能设备的支持。在教学前,教师需要查找相应资源制作教学内容的情境导入;在教学过程中,可利用软件制作一些小游戏进行知识点测试,或者利用随机点名器展开互动环节;在课堂结束时,教师依然可以采用智慧平台布置作业,并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反馈。因此,教师要能够熟练使用智能化设备,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和数字化能力。

二、基于“智慧课堂”的新型教学模式设计与实践

1.基于“智慧课堂”的新型教學模式设计

1.1讲授环节

第一次课第2小节,教师讲授本教学单元的基本框架、基本概念等,指出重点、难点,不讲授知识细节。与传统课堂讲授不同的是,采用的是提纲挈领式讲解,而不是对授课内容的全部精讲细讲,是一种“精讲-留白”的讲授方式。然后,教师通过超星教学平台发布有关学习内容的资料、问题及任务。学生在第一次课堂上,需要明确本教学单元的整体框架、能够把握住该部分的重点和难点、并且明确课后自主解决的问题。

1.2独学环节

第一次课后,即进入“内化吸收”的独学阶段,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通过阅读教材、借助超星教学平台上教师提供的学习资源及相关文献,对课程内容进行独立思考,对教学单元所涉及的概念和理论进行主动探索,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理解,独立完成作业,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能动性。在这一阶段,教师主要是答疑和引导,通过超星教学平台,教师还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并对其给出个性化指导。

1.3讨论环节

第二次课第1小节,进入讨论环节。此环节有两个阶段,分别是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教师首先通过超星教学平台中的学生分组功能对学生随机分组,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学生根据第一次课教师精讲的内容以及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结果,分享学习成果和体会,或者提出自己困惑的问题,小组成员间相互答疑。小组讨论意见可随时上传到“超星”教学平台,教师和全班同学都可以查看。小组讨论阶段主要解决低层次问题,小组讨论之后,进入全班交流环节,各组可自由发言,将小组讨论结果分享给全班同学。

1.4总结环节

讨论结束后,马上进入教师总结阶段。首先,教师针对学生自学情况和课堂讨论情况进行答疑和总结,查漏补缺,解答共性问题,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进行深入讲解,对于学生提出的其他问题,教师可通过超星教学平台、面对面等方式进行答疑解惑。其次,教师通过超星教学平台布置习题,让学生在做习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并最终把要学的理论和知识变成自己的智慧,至此,一个授课单元全部完成。

“智慧课堂”新型教学模式强调先教后学。教师讲授在先,保留了传统讲授方式对知识传递的系统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学生学习在后,鼓励学生课后开展个性化自主学习,学习主动性得到发挥,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得到大幅提升。讨论阶段,学生带着问题有备而来,相互协作共同解答,既强化了团队合作意识,又建立了立体式多维度生生、师生交流互动模式。在教学过程中,与学校现有超星教学平台深度融合,教师可以通过该平台发布学习资源、作业、在线批阅、互动答疑,分组讨论、点名签到、数据统计与学情分析等,学生可以通过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单元自测、在线考试、互动交流等。“智慧教学”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多样的教学手段,丰富的互动交流,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智慧的生成与发展。

2.“智慧课堂”新型教学模式实施

2.IT项目管理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该门课程实际教学现状是学生虽然学完了该门课程,但当面对项目管理实际问题时,仍无从下手,存在知识运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等问题,分析原因主要有:(1)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课堂仍采取“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这种模式虽然具有传授知识系统、高效的特点,但本质仍然属于被动学习,这种教学方式让学生没有时间、没有机会去思考问题,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2)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由于IT项目管理课程本身具有理论性强,内容繁杂等特点,教学内容相对枯燥、抽象,难以理解,许多学生甚至才刚刚开始学习本门课程就已经失去了学习兴趣,不利于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为解决这一教学现状,在本校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卓越工程师班进行了新型教学模式的试点应用。

2.2新型教学模式在IT项目管理课程的实施过程

我校IT项目管理课程总学时是48学时,其中理论32学时,实验16学时。首先,在备课阶段,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其次,教师在超星教学平台上建立授课班级和课程,教师根据不同单元模块,将教学资源上传到相应模块的文件夹中,面向授课班级开放。第三,教师根据单元模块进行对应教学设计。例如,以项目招投标这一单元模块为例,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分别项目招标以及投标。根据该单元模块的内容,设计了两次“智慧课堂”新型教学模式。

结束语

随着5G时代的到来,融合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的“智能课堂”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智能课堂”深度融合、智能高效的智能教学平台,采用灵活的课堂组织形式、多样的交流方式,教师可以更好地因材施教、推送教学内容,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资源共享、互动、自主、探究式学习,从而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祝智庭.智慧教育引领未来学校教育创变[J].基础教育,2021,18(2):5-20.

[2]王慧.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智慧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16(11):87-93.

[3]祝智庭.智慧教育新发展:从翻转课堂到智慧课堂及智慧学习空间[J].开放教育研究,2016,22(1):18-26+49.

猜你喜欢

模式创新智慧课堂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浅谈数学智慧课堂的构建
基于网络学习空间的小学数学智慧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探究数学奥秘,创生智慧课堂
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模式创新研究
高校校园招聘模式创新探究
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
基于手机应用软件的幼儿园家园联系模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