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作业管理的“三个坚持”
2022-03-25俞正强
俞正强
作业设计
作业是课程与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量的作业设计能起到提升学习效率、减轻学业负担的作用。
从目前情况看,很多教师布置作业时采取“拿来主义”,对各种教辅资料依赖性强。作业批改、讲评时呈现出“冷面孔”,缺少与学生的情感沟通。从作业布置、作业批改、作业讲评到作业反馈全过程。一线教师的行为缺少足够的专业支撑,少有设计原创作业的意识、动力,更缺乏提升作业设计质量的自觉行为。这些将影响作业的功能和学生完成作业的心境,从而增加学生学业的负担。
本期专题的四篇文章,结合教学实际继续探讨优化作业设计的策略,希望能对教师们有所帮助。
(本刊编辑部)
【摘 要】作业管理是学校教学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反馈为主、强化为辅、形式多样、基于学生是作业管理的基本要求。要达到这个基本要求,必须坚持作业的反馈性、作业的有效性和作业的多样性。
【关键词】作业管理 反馈性 有效性 多样性
学生的作业为什么会成为一个全社会关心的问题?作业不是新事物,几十年来一直都有,为什么值得每位教育人士和有识之士思考?本文不讨论“为什么”,因为这个问题不容易讲清楚。笔者想在这篇文章里谈一谈,本校作业管理的总体目标:反馈为主,强化为辅,形式多样,基于学生。为此,要做到“三个坚持”。
一、坚持作业的反馈性
作业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成部分,不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部分。学生学习的主要部分是知识的理解,作业只是教师用来判断学生理解水平的一个途径,从而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做出调整。
现在突然将作业的重要性提到如此高度,而不去讨论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是教育可能走偏的又一信号。
坚持作业的反馈性,就是要立足于把课上好,让知识的理解环节成为学习的重点。如果学生在理解环节没有理解,学习就变成了例题与习题之间的活动,例题就是看教师怎么做,习题就是看学生怎么做,这就成了依样画葫芦。为了让“样”深刻起来,于是教师加大练习量。因为没有理解,学生便只有死记;因为只是死记,不能灵活运用,学生就只能记各种题型,各种题型的增加,必然导致习题量增加。教师改不过来,便让家长批改,家长批改多了,心生煩恼,于是,作业成了一个社会性的问题。
坚持作业的反馈性,就是不要把作业当作惩罚学生的工具。在学校里,经常有教师“罚”学生做作业——抄几页生字、做几张练习题,以此来对学生进行惩罚,赋予了作业以新的功能。这种惩罚功能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是无益的,只会让学生更怕写作业,从而更怕老师,达到“收威”的作用。
坚持作业的反馈性也意味着不能将作业拿来打发时间。在学校里,有教师课没备好,或没内容上了,便随便找一些作业让学生做,通过做作业把原本用于教学的时间打发过去了。因此,坚持作业的反馈功能,就要努力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避免作业的强化功能,努力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杜绝作业的惩罚功能与填充功能。
二、坚持作业的有效性
在确定了作业的反馈功能之后,一定要把握好作业的有效性。一道题目的设计要针对需要了解的知识内容。
比如:
题1:我有三个硬币,一个一元,两个五角,一共有多少元钱?
题2:我有三个硬币,一共有多少元钱?
题1反馈的是乘法和加法混合运算;题2反馈的是学生列举有序的思考力,同时又有乘法和加法或连加的混合运算。这两道题目的反馈功能是不同的,教师需要看什么,就呈现什么样的题目。
因为学生水平是有差别的,如果我们把这两道题目合并为一个题组来给学生做,那么不同的学生在这组题组中会得到不同的反馈,这也是有效性的一个方面。
针对作业的反馈性与有效性,作业的批改者必须是教师,如果离开了教师,反馈性与有效性便不复存在。
三、坚持作业的多样性
知识是有类别的。有的知识,因为学生已经有理解知识的经验储备,可以理解;有的知识,学生缺乏支撑理解的经验或知识储备,属于机械识记部分,这时作业的强化功能便成为教学的需要。比如一年级学生记拼音与字母,一些字母很接近,容易混淆。
尽管学习心理学告诉我们,重复是记忆之母,但单调的重复也是伤害学习的罪魁祸首。这时,作业的设计就要多样性,通过多样性打开学生的多条识记通道。
因此,在本校,变着花样去重复设计作业就成了教师们的选择。变着花样,就是作业多样性增加了。作业的形式不仅是题干、问题、纸笔,还可以是许多信手拈来的材料,这些均化为学习重复的素材,学生会乐此不疲。
坚持作业的多样性,本质上是对学生的尊重,因为学生其实是不讨厌学习的,他们天生喜欢学习,讨厌机械地、无聊地、枯燥地、单调地学习,而多样性则满足了学生的童性需求。
本校有位教师,以前多在高段教数学,现任教一年级,针对前面的说法,她有些体会与笔者分享:
今年教一年级,我惊讶地发现刚入学的学生是很喜欢做作业的(我以前一直以为学生都不喜欢做作业)。我在班里放了一个“百宝箱”,箱子里是给每月奖章数达标的学生的奖励,在统计学生最喜欢的奖品时,“一叠作业”的呼声很高。运动会上我们班接力赛获得第一名,我问学生想要什么奖励,回答也是“一堆作业”。我以为他们在哄我开心,后来和几个家长聊起,家长们说孩子在家里真的很喜欢做作业。“儿童其实是不讨厌学习的,他们天生喜欢学习,他们讨厌的是机械的、无聊的、枯燥的、单调的学习”,这句话里的“学习”换成“作业”也是很合适的。学生从一年级喜欢做作业到六年级讨厌做作业,我想,我们的教学一定是哪里出错了:是课没上好,通过增加练习量来弥补?是把作业当成惩罚的工具?是认为作业就只是停留于纸笔的单一?……不管是哪一种,都值得反思。我要努力的,是让学生保持对学习、对作业的热情和热爱。六年过去,希望他们还是像刚入小学时那样,眼里有光,心里有爱,目光所及皆是美好。
坚持作业的反馈性、有效性、多样性作为作业管理的一个整体,“三个坚持”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学校在“三个坚持”过程中,首先要有效地进行师德建设,让教师发自内心地愿意开始改善作业这项工作,不要把爱学生挂在口头上,要用行为来体现,这个行为就是作业管理。其次要做给教师们看,让教师们看到在怎样的学习活动中作业才真正能够发挥反馈作用。怎样的题目才是有效的,如何将一种题目多样化,让教师们实实在在地看见,教师们就会开始实践了。最后,要持之以恒地坚持。在坚持中,关于作业管理的许多有益要求会成为习惯;在坚持中,作业管理的许多做法会内化为教师的能力,从而设计出更多好的作业。
总之,作业管理本质上就是教学改革中被家长、被社会看见的那部分的管理。作业管理本身并非我们的工作重点,我们的工作重点始终是更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在更高质量的课堂学习背景下来讨论作业管理,才是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