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团队集智群研 助推教师专业成长
2022-03-25徐鹏
徐鹏
哈尔滨市兴华小学结合自身特点和所承担的省教育学会课题“校本教研与教师成长的研究”方向,开发了“领导重视,保障健全;树立一个理念,创造一个氛围;实践三个结合,完成三个培养”的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方案。在制度的制定、资源的选择利用、培训主体的管理等方面,始终坚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以科学的态度研究问题,以人文的精神解决问题。
一、领导重视,保障健全
教研工作与培训工作的有效落实是培训的关键环节,对于这个环节来说,学校相关领导的重视程度显得尤为重要。哈尔滨市兴华小学领导团队始终秉承着“以校本研究和校本培训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校本研修和校本培训摆在重要战略地位,力求通过打造符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发展水平的培训体系,便于实际操作、教师乐于参与的培训流程来推动教研和培训工作的有效落实。
为此,校领导多次举行中层以上领导级别会议,经过提出构想、研究讨论、初见雏形、反复推敲等过程,最终建立起哈尔滨市兴华小学培训保障制度。
1.资金保障。对学校研讨活动加大投入,营造活动氛围,提高活动水平;对教师进修、外出学习加大投入,为教师学习创造机遇,提供后备支持。
2.制度保障。学校从调查入手,征集广大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修改了教学常规工作评价细则(试行稿),并在教代会上通过。将培训和教研与教师个人和教研组工作的考核紧密联系,提升教师学习的内驱力。
3.时间保障。学校将每周五下午定为教研时间,定期安排教研活动,教师之间积极交流、分享经验,共同学习、攻克难题。
资金保障鼓励教工参与,制度保障推进政策落实,时间保障营造学习氛围,学校在实施人文性管理的同时,一直致力于各项保障的改革,推动研修工作顺利开展,打造技术过硬的师资队伍。
二、树立一个理念,创造一个氛围
如果把新课程比作一渠清水,那么校本教学研究就好比源头活水,给新课程实施和发展带来生机,注入活力,使学校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后劲。因此,学校树立“让终身学习成为每个人的需要”的理念,强调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社会变革,才能求得自身生存和发展。
新课改伊始,学校开展了“走进新课程”“与新课程同行”“与新课程对话”等系列活动,让教师们在活动中认识课改、研究课改、推进课改,从而深化课改。学校组织教师研读了《走进新课程》和《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等系列业务书籍,采取自学、教研组引领学、全校集中辅导学等灵活多样的读书形式,建立随时公布读书笔记、张贴读书心得的学习制度。在“走进新课程”活动中,党员教师的先行课和研究课揭开了课改后课堂教学的神秘面纱。“与新课程同行”活动中每位教师的研讨课,都成为“学中做”之后的反思,也成为“找不足”的主战场,即通过教研组活动找到了与新课程标准不符的课堂行为和教学设计。“与新课程对话”活动打破学科界限,开展主题式研讨,围绕课改中创设情境、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热点话题进行交互式讨论和开放式探究。
三、实践三个结合,完成三个培养
1.三个结合
(1)校本教研与教学教研活动相结合。学校领导经常听“推门课”,关注平常教学,并和教师坐在一起开展研究,由教师提出在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困惑,把问题当作课题去研究,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提高教师备课功、说课功、听课功、评课功、反思功。如:教师提出随着课改的深入开展,学生在学习上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学生的个体差异该如何得到关注?教学的个别化如何得到加强?这些问题几乎是所有教师面临的问题,也就自然成为教师愿意研究的课题。
(2)校本教研与教育科研、骨干名师带动相结合。学校开展骨干名师工程活动,建立了一套评先、评优、骨干、名师的评选细则,将校本科研和校本研修参与度纳入考核,将公平、公正、公开贯穿其中,切实提高教师自我塑造能力和水平。“十三五”期间,由骨干、名师牵头完成了省规划办课题“尝试性教学研究”及省级心育课题研究,并撰写了各级各类的科研论文百余篇。
(3)校本教研和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学校紧跟时代发展潮流,用心培育教师的信息素养,规定每名教师都必须参加计算机培训及等级考试,鼓励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支持教师参加省市区教研活动,将信息技术手段融合于课堂教学之中,为传统课堂教学增添带有时代印记的新活力。
2.三个培养
(1)培养教师在自我反思中提高教学水平。学校高度重视教师的自我反思工作,鼓励教师人人反思、课课反思,在自我反思中不断突破、不断进步,总结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鼓励教师以文章形式展示反思成果。如:王丽艳老师撰写了文章《平等对话,呼唤开放》,从教学中领悟到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发展的具体做法,在日常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平等对话的机会;孙晶老师撰写了文章《构建“活”的数学课堂》,提出数学教学应生活化,内容设计应灵活有趣,让学生在活动中快乐地学习;孙力韫老师撰写了《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一文,阐明了数学知识的学习不是一种简单的“告诉”,而是一种学习者实实在在的“体验”与“积淀”,学生亲手操作,亲身观察与思考,亲自分析与归纳,才能构建自己的知识脉络。学校还将教师们的反思分类汇总,装订成不同的文集,作为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教材来指导教学工作,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促进了教学方法的改进提高。
(2)培养教师在团队合作中促进专业发展。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群人的力量是无限的。学校致力于培育教师的团队精神,让教师凝聚集体智慧,在互帮互助中成长。学校进行了“说讲评”团队课系列活动,同一个教研组的成员选择同一内容进行说课,教师们对所选的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在知识体系中的作用进行细致分析,对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认真定义。组内成员认真分析重难点,精心策划教法学法,巧妙设计教学过程,并根据新理念、新方法的要求说明设计意图,写好说课稿。活动中由一人主备、集体讨论、反复修改、个性化补充,最终设计出完整的教学方案。方案确定后,组内推荐一名教师进行试讲,试讲后再次进行组内评议、反复讨论、集体反思,总结出课堂教学活动方式设计运用的成败,以此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学校通过组织建立备课团队,给予教师相互观摩、相互建议的坦诚对话机会,培养教师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合作伙伴关系。教师们既能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又能在团队中找到归属感和使命感,从而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
(3)培养教师在专业引领中感悟教育真谛。学校整合校内外资源,尽一切努力为教师创造发展空间和环境。校内资源指的是由本校的学科带头人、相关领导组成听课团队,参与到课堂教学全过程,记录听课感受,肯定教学中的闪光点,指出教学中的不足,并提出建议。校外资源指的是学校邀请区教研室的领导和教师来听课、评课、指导,让教师在专业引领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与兄弟院校合作,邀请同学科教师来校听课,或组织本校教师前往兄弟学校听课,共同交流探讨,共同成长进步,在研讨的过程中,既完善了教学过程的安排,也促进了不同学校教师之间深厚友谊的建立。
加强团队集智群研,助推教师专业成长,关注的是学校整体的可持续发展,从过程上讲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劳动,也是一项长期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虽然我們不断地努力着,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存在着很多难题。未来我校会继续重点关注制度的制定、资源的选择利用、培训主体的管理等方面内容,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以科学的态度研究问题,以人文的精神解决问题,使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在不断探索与实践当中,发现更多符合教师与学校发展需求的途径。
见习编辑/张婷婷
摘 要: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是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在校本教研中,同学科、同学段教师积极交流互动,形成讨论氛围,碰撞知识火花;在校本培训中,新老教师共同学习,不仅有“言传”,更有“身教”,新老教师共同进步。以教师为主体、以教育教学问题为出发点、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校本教研和校本培训,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确保培训机制的运行,也能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教师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