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携手“双新” 落实“双减”

2022-03-25张玉萍

黑龙江教育·中学 2022年2期
关键词:双新高质新教材

张玉萍

2018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双新”(新课程、新教材)的核心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它强调立德树人,指向核心素养。国家主导的“双新”教育改革,是一个系统化的改革措施,涉及新课程方案、新课程标准、新教材、新教学方式、新评价机制、新高考(中考)等多个方面,强调体验式学习、研究性学习、项目化学习,促进学校在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学方式、师生关系等进行内源性变革。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坚持应教尽教,着力提高教学质量、作业管理水平和课后服务水平,让学生在校内“吃饱”“吃好”,减少参加校外培训需求。

“双新”育人为本,注重实效,重构了学校课程方案的顶层设计,把科学的质量关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與此同时,要想真正落实“双减”工作,实现“减负不减质”,甚至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更上一层楼,学校的教学工作就必须在“双新”观念引领下,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上,探索基于落实学科核心素养教与学的新模式。

多年来,随着对学科教学认识的不断深入,国内外教育工作者、学者与专家提出了一系列课堂教学模式,如以魏书生为代表的自学—指导模式、以上海青浦实验为代表的目标—导控模式、以李吉林“情境教学”为代表的情—知互促模式等;以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为代表的程序教学模式、布鲁纳倡导的发现教学模式、卡罗尔和布卢姆创立的掌握学习模式、洛扎诺夫为代表的暗示教学模式等,这些教学模式为教师开展学科教学提供了多方面的理论与实践参考,但受时代影响,其对学生学习全过程与系统整体功能方面的关注并不够。

我们认为,虽然课堂教学是学科教学的主阵地,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课前、课堂、课后是具有传递性链式的学习结构,教师要参与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发挥课前、课堂、课后链式学习结构整体功能,探索课前、课堂和课后学生学习过程中三位一体的“教”与“学”的模式,实现教与学过程中的“轻负高质”,真正做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减负”让学生作业少了,“高质”让学生的学习质量高了,学习能力强了,“双新”和“双减”的时代,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减”和“增”的方向,把握好教育脉搏,开启教学的新篇章。

编辑/李    莉

猜你喜欢

双新高质新教材
小我融入大我 跑出高质发展加速度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特别征文
高质高效完成冬奥会延庆赛区工程建设保障任务
勇于担当敢于负责 推进项目高质发展
“双新”视阈下福州高中信息技术 教学实施情况及思考
“双新”背景下初中信息科技新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教你孕晚期拥有高质睡眠
挺立于课本之中的“树”
担当意识:历史新教材渗透不可或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