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驱动型作文导写明确立场准立意,选好角度巧为文

2022-03-25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2年11期
关键词:渔父贾谊李煜

模拟考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屈原因正道直行被流放,披发行吟于泽畔。渔父看见后,问他为什么来到这里。屈原说:“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因此被放逐。”渔父劝他说:“既然举世皆浊,何不随波逐流呢?既然众人皆醉,何不喝点薄酒呢?”屈原反问道:“我怎能让自己清白的身躯蒙受外物的污染?怎能使自己高洁的品质蒙受世俗的尘垢?”于是投江而死。汉代的贾谊认为,屈原到哪里都可以辅佐君主,又何必留恋楚国呢?就像凤凰在高空翱翔,看到有德的国君才降落,看到危险的小人就远走高飞。

上述材料中,屈原、渔父和贾谊三个人,你对哪个人的感触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作文。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佳作展示一

身处光明,渔父无罪

◎胡 怡

经历过黑暗的人,比任何人都向往光明;而身处于光明之中未经历过黑暗的人,却总是不明白黑暗的可怕。

他不问政事,不管朝廷纷争,不染官场暗斗的浊气;他不懂得,也不知道朝廷之内的明争暗斗,他只是一心守在自己所居的地方,寻得这世间安静的一隅,他只是一个小小的渔父。

或许你会认为他随波逐流,唾弃他没有主见。可是,你别忘了,他只是一个小小的渔父,他远离朝廷,远离政事。他不了解官场的现状,又或者说,他生活在自己经营的“桃花源”,享受着只属于自己的清风明月。

或许你会说他深谙官场争斗的生存法则,懂得如何讨得皇帝的欢欣与信任,更懂得官场多艰,为了自保而选择了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如果他真的懂得,他为何甘心屈身在此做一个没有前途的渔夫?他可能甘于平凡,但绝不可能甘于平庸。

其实,他只是无意中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疑惑,并不是他随波逐流的证据。他心无城府,所以才能坦陈自己的困惑。他本来只是这件事中的配角,他只是简单地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就是这简单的自我表达,愈发反衬出屈原洁身自好的品质。

又如那个不明世事多艰、被迫上位的南唐后主李煜。他生于后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优渥生活中长大的李煜不问凡间俗事,不知宫外世界的诡谲云涌,不懂战伐悲苦,所以他一直认为自己的国家处于国泰民安之中,沉醉于自己所经营的温柔乡里。殊不知,战事紧急,等到战火烧到宫殿之下,他才明白事态的严重,可是一切为时已晚。

世人都说李煜不是一个好君王。诚然,他的确不是,因为他对政事的无能葬送了江山。但是,又有几人在意他本就不想参与朝廷政事的本心?又有几人明白他只求在自己的诗词世界中悠然自得?正因为他心不在此,所以他不懂得自己该怎样去做一位有为的国君。

渔夫本就是一个矛盾体,说他乐观积极也好,说他随波逐流也罢,他一语道出了社会的真实。换个角度来看渔夫,你就能了解不一样的他。他只是一个渔夫,一个小小的渔夫。

【安徽省霍邱一中城南分校,指导老师:陈士同】

点评

本文以渔父为写作的对象,从不同角度对渔父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志趣进行剖析。行文用语不瘟不火,娓娓道来。在表达对渔父的理解的同时,字里行间已经把自己的立场观点隐于其间。为了增强说服力,本文还巧妙地引用李煜的事例与渔父进行对比。两相比较,态度自明。从写作者的角度看,得与失、对与错,经过分析就一目了然了。另外,本文在谋篇布局方面也有特色,开头与结尾遥相辉映,用语相似但在文中的作用不同。环形结构,前呼后应,卒章显志,深化了主旨。

思路引擎

材料内容丰富的作文题,构思立意的视角有很多。就本则材料看,围绕“身处困厄,如何立身处世”,三个人有三种立场和态度:屈原虽置于逆境之中,但不忘初心,保持本心,坚守节操,为追求理想而献身;渔父对屈原的洁身自好、执着无悔持否定的态度,他主张随波逐流,表现出的是一种随遇而安、乐天知命的思想;而贾谊认为,只要能辅佐君主建功立业,不必拘泥于楚国,正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体现出一种趋利避害的智慧。仔细分析材料可以看出,在三者中,屈原和渔父在面对人生困厄时都采取了非此即彼的态度。诚然,对大是大非的问题,我们要立场要鲜明、态度明确,不能选择苟且。但是,不是处理所有的问题都要表现出舍我其谁的决绝。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羅马。”如果无法直达,不妨换一种思维和路径。一马平川固然视域开阔,但曲径通幽也不失为一种美丽。

此作文题的写作任务由三个部分组成。“三个人”明确了选择的范围;“你对哪个人的感触最深”确定了写作的对象是令你“感触最深”的;“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设定了作文的写作内容是你对材料的感受和思考。

同学们既要对所选择的对象的观点进行评论,还要紧密联系现实。

佳作展示二

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

◎李超凡

众人皆知,唯我独醒。浊浊人世间,只愿做这一股清流便也足够了。

——题记

战国时期,佞臣当道;汨罗江畔,屈原怀愤自沉。萧萧秋风拂过屈原的衣袖,他衣冠未整便行吟于泽畔,对世俗已经失望。历史往往都是这样,富有才华、品行高洁的人往往是孤独的。范成大是这样,李清照如此,屈原更不必细说。思想的河流一旦偏离了原来的河道,便会向着分岔的那端而去。

渔父好比这样的人——既然举世皆浊,那我便随波逐流;既然众人皆醉,那我便把酒当歌。其实,这恰恰反映出那个朝代众生的生存状态。尘世中极少有人能达到真正意义上君子的高度,品行高洁,更别提“伏清白以死直兮”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大多数人只是沉溺于现状。或许是习惯了逃避,便只愿安于当下。

至于贾谊,他秉承的思想不由得让人联想到一句俗语:不要在一棵歪脖树上吊死。环视历史与现实,像他这样的人很多,鲍叔牙和管仲先前辅佐不同的君主,公子小白胜利,辅佐首席便成了鲍叔牙和管仲。回归现实,在当下社会激烈的竞争中,有些人会因脚步忙乱而渐渐失去方向,但让人心安的是总有一些坚定的脚步,总有一些坚守自己信念的人,即使前方“千磨万阻”,仍然“保持坚韧”。

屈原站在汨罗江畔时是平静的。纵然,他恨的是朝廷腐败、奸佞当道;悔的是空有一身才华,英雄无用武之地;但令他欣慰的是汤汤大河之中仍有如他一般的清流在坚持不懈地流淌。

对于渔父,我想到的是自己;对于贾谊,我想到的是管仲;而对于屈原,我想到的是圣人。“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但这对于发出“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呐喊的屈原来说,则不足一谈。面对奸佞小人的离间,众臣的不辨是非,帝王的“不察夫民心”,他仍然坚守着那份信念。伴随着历史的轮回,许多往事都被岁月湮没,沉淀下来的不朽,则会光照千秋、熠熠生辉。

“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忠臣兮,烈士兮,你走了,风撕扯着你的衣袍;你走了,一个清澈的世界就此赴于江河之中,只留给后世一个永远铭记于心的朝拜圣地。

【安徽省霍邱一中城南分校,指导老师:陈士同】

点评

通览全文,作者立意的角度较高,对问题的分析视野较开阔,而情感的倾向性也泾渭分明。以作者的生活阅历和对社会的认知看,其对问题的剖析不可能达到成人的通透。但是,从对问题的阐述看,本文以屈原为核心轴,从多角度分析;而对贾谊之举,作者持保留的态度。为了增强说理的全面性、深刻性,全文引经据典,多种论证方式的运用与灵活多变的句式相辉映,让行文富有灵动感。而在立足材料进行论述的同时,又能够把视角投向现实社会,观照世情人生,真正体现文章为生活、为社会、为人生的价值功能。

猜你喜欢

渔父贾谊李煜
赵匡胤:卧榻之侧,容不得李煜长吁短叹
我们家的小“坑货”
丁酉端午前重读《渔父》吊屈原
“言行不一”的渔父
辩汉文帝不用贾谊
误做皇帝的李煜
漫画
怀才不遇的贾谊
渔父:一颗自由的灵魂
关于渔父的观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