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注重德育渗透,优化英语教学

2022-03-25蒋婷

考试与评价 2022年1期
关键词:德育小学生英语

蒋婷

引言:自素质教育改革以来,学校开始愈发注重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其中,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成为素质教育的关键构成部分。英语作为小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在课程教学中注重德育渗透,是当前时代对老师的要求。因此,教师要深挖英语教材的元素,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渗透、道德素养渗透等。文化教育与道德教育双管齐下,优化英语教学效果,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一、小学英语的教学现状

对于中国学生而言,英语是一门外来语言。而且,这门语言的语法结构,以及发音规律等,与母语汉语有着很大不同。这对于小学生的学习而言,往往会产生很大的阻碍。因此,在当前的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面临着较大的困难。而且,以往的教学活动,往往更偏重于对知识的传输,更加偏重于语言的运用教学,而在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忽视。这种现象,对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言,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作为英语教师,要重视对现状的分析,积极弥补不足之处,补齐教育的短板,注重德育渗透,优化英语教育,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德育渗透的分析

(一)德育的概述

德育,通常是指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就德育内容而言,通常可以从九个方面进行教育。例如,爱国主义与集体主义的教育,还有理想主义与自觉纪律教育,以及劳动教育,还有社会公德和人道主义方面的教育。另外,还有人生观与世界观的教育,以及法治与民主的教育,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德育教育的内容丰富,因此与课程结合教育的切入点也很多。教师需要深挖教材内容,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使学生具备集体意识。同时,还要结合具体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劳动品质,培养自觉自律与遵纪守法的意识。只有注重德育渗透,加强教学元素的挖掘,让学生具备家国情怀,才能避免危害社会与国家的行为,从而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只有强化思想道德的培养,才能让学生实现知识与能力共同发展。

英语学科作为一门基础学科,有着很大的教育价值。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等方面的教育,能促使学生获得健全的人格,成为素质与文化兼具的合格人才。

(二)德育渗透的意义

德育教育,既是国家教育的要求,也是学生发展的需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征,结合学生的发展规律,进行相应的德育教育,能够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形成健全的人格,从而获得健康成长,获得全面发展。而且,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也有利于弘扬我国的优秀文化,发扬我国的优良传统,这对于传承文化而言,具有深远的影响。这对于提升我国的文化实力而言,也有关键的作用。

社会主义中国的建设也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需要学生成长为道德与能力兼具的人才。德育是促进社会建设的关键条件,也是基础的保障。另外,在新课标的要求中,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促使学生的能力与文化水平共同提升。因此,在课程教学工作中,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也是培养学生素质的需要,是响应新课标的需要,是跟上时代发展脚步的需求。

三、小学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策略

(一)组织实践操作活动

在小学的英语教材中,往往有很多可以开发的素材。教师需要对这些素材进行深入挖掘,利用相关的主题开展游戏活动。在活动中,不仅能让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而且也能培养学生的良好美德。这对于优化英语内容的教学而言,也有十分积极的影响。例如,在学习译林版四年级上册“Lets make a fruit salad”相关内容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手制作沙拉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的英语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优良品质,促使学生学会互帮互助以及团结协作。学生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不仅获得学习兴趣的提高,而且也能置身于良好的情境中。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语言锻炼,往往比书面形式更加有效,也更加受到学生喜爱。

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在制作沙拉的过程中,教师要监督与引导学生,促使他们使用英语交流,从而实现锻炼口语表达能力的目的。例如,可以引导学生使用一些“thank you”等感谢常用语,让学生熟练掌握“mango—芒果”“pineapple—菠萝”“banana—香蕉”等常见水果的单词,还有“I have...”与“Do you have...”等常用句式。在学生制作完成后,要提醒学生自主打扫卫生,收拾场地,恢复到原来干净整洁的状态。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在快乐的氛围中掌握知识,也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锻炼听、说能力。同时,学生在互帮互助的过程中,在打扫卫生、动手制作美食的过程中,也能潜移默化地养成劳动精神,形成团结合作的意识。

值得一提的是,在实踐活动的最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编排歌曲,利用当堂学习的英语知识,编排一首“制作沙拉”相关的歌曲,或者与水果有关的简单歌曲。例如,A组学生齐唱“Do you have red apples, red apples, red apples.”,B组学生则会唱:“Yes, I have red apples, red apples, red apples.”。让学生一起合唱新编的歌曲,不仅能极大地提升学生的记忆力,而且也能显著地提升学生兴趣。学生在这种愉悦的氛围中,往往更乐于表现,更积极地学习,从而实行英语授课效果的优化,实现学生德育与文化教育的成功。

(二)设计趣味合作游戏

在进行英语教学时,教师要善于抓住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小学生的成长规律进行文化授课以及德育渗透。通常情况下,小学生很喜欢玩游戏,那么教师就可以结合相应的课程内容,挖掘游戏元素,设计一些趣味性的合作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同时进行英语技能训练。例如,在学习译林版三年级上册“colour”相关的内容时,教师准备不同颜色的橡皮泥,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以便于完成“橡皮泥变变变”的游戏。在设计游戏规则时,教师需要求学生用英语交流,并且准确地表达出相关的颜色。例如,学生这样与组员交流:“Do you have blue Plasticine?”,以及“What colour is this?”还有“I need this colour?”。

同时,利用不同颜色的橡皮泥,捏造出不同的造型,并分组展示结果。学生可以捏喜欢的卡通人物,也可以捏喜欢的动物,或者一些其他造型等。对于在评比中胜出的小组,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以便于激发学生的斗志,为后续的学习活动做好铺垫。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并且进行自觉纪律的教育。学生只有在规则之下进行游戏,才能够取得最终的胜利。在进行“colour”主题的游戏过程中,学生能够获得英语技巧,积累英语知识,培养自觉纪律意识。而且,对于教师来说,也能够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获得积极的课堂气氛,实现授课质量与效率的双丰收。

(三)设计生活化的课后任务

在教学环节中,每一个环节都可以进行德育渗透。除了课堂授课环节,在课后作业布置的环节,也能进行德育渗透。设置一些生活化的课后任务,不仅能提升英语教学的现实意义,而且也避免学生脱离实际。例如,在学习译林版五年级上册“ What do they do?”相关内容时,要注重引导学生形成感恩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保障心理的健康发展。在布置课后任务的时候,可以要求学生多做些家务来帮助父母,并且加强与父母的沟通,促进亲子关系和谐,激发学生的感恩意识。同时,可以让学生在第二天进行简单的英语演讲,熟练运用一些职业词汇,如“teacher”“writer”“doctor”与“worker”等。

另外,还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进行相关语句的技巧锻炼。例如,在组内,学生可以分别对组员进行提问,并且分别进行回答。如,学生A可以这样问:“What does your mother do?”,学生B可以这样回答:“My mother is a farmer.”。在互相提问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了解更多的职业,从而积累更多的英语储备。在此过程中,还可以引导学生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并且为理想付出努力。

(四)设计开放性的英语话题

在小学的英语授课中,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英语话题,以便于学生交流与探讨。在自由开放的氛围中,学生更愿意积极发言和表现,更愿意响应老师的要求。这样既能激发小学生的热情,优化授课的质量,又有利于进行德育渗透。例如,在学习译林版六年级下册“Our dreams”时,老师可以先设置相应的教学情境,然后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老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不同职业的视频,并且做好相应的介绍。在课堂授课时,打开教室的投影仪,为学生播放尽可能多的职业介绍视频,让学生产生更多的认知,对社会上的职业种类产生更多了解。只有学生心中有谱,才能更好地树立自己的职业梦想。而且,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视频,也能增加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这样的课堂导入环节,能够为后续的活动提供有利条件。

然后,教师可以把“dream”设为讨论的主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自由讨论。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结合对未来职业的向往,能够更好地开展“My dreams”的相关讨论。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知识引导,但是不宜对学生的梦想给予批判。

最后,在学生表达结束后,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提问和引导,让学生形成“职业无高低贵贱之分”的意识,让学生认识到每一种职业都有重要的价值。结合英语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美好理想,能够有效地实现德育渗透,以及实现英语的优化教学。

(五)组织传统文化活动

在英语教材中,有很多的中国元素素材可以利用。在进行这类内容的授课时,教师要进行优秀文化的挖掘,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让学生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也能够加强中国文化的熏陶。例如,在学习“Chinese New Year”时,教师要注重挖掘其中的中国文化元素,引导学生关注中国文化,重视中国文化,做好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扬。让学生在文化熏陶中,认可我国的传统文化,并且產生国家荣誉感,形成爱国之情。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构建“Chinese New Year”的教学情境。在内容方面,要包含一些新年习俗,包含一些不同地区的习俗差异性。在形式方面,可以利用相应的影视片段,或者利用一些新年主题曲音乐,以及一些图片与视频的形式,让学生对新年形成更加生动全面的认知。只有让学生喜欢上中国的新年,让学生认可新年习俗相关的文化,才能实现德育渗透的效果。而且,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课下拍摄微视频,并且用英语进行相关的介绍,向大家展示中国新年这一节日。对于这种课后活动,学生往往有很高的完成意愿,并且可以取得十分不错的成果。在这个过程中,既能锻炼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也能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英语能力,也能促使学生的素质发展。通过文化与道德的共同教育,使学生形成健全人格,增加英语知识储备,实现文化与素养协同发展。只有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才能够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贡献力量。只有学生兼具文化与素质,才能获得更理想的个人发展。这对于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持续性发展而言,意义深远且重大。

猜你喜欢

德育小学生英语
《中国德育》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我是小学生
读英语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酷酷英语林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