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综论
2022-03-24祁志祥
祁志祥
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旨在简要总结、概述20世纪中国各人文学科研究的学术史成果。徐中玉、钱谷融先生主编的文学卷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于2021年底出版。[1]该书编写于上个世纪末。作为徐先生硕士弟子,我当时曾参写过其中一些词条。由于一些意外的原因,此书出版一再延期。大约五六年前,因徐先生年事已高,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托人请我执笔,代写前言中概述本书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成果词条的部分。前言中概述20世纪中国文艺理论、现代文学、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成果词条的部分,由钱谷融先生弟子殷国明教授执笔。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汗牛充栋,20世纪百年中研究中国古代文学的成果体量巨大。在150万字的《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文学卷》中,叙写这部分成果的词条就占了近60%的篇幅。如何在前言有限的篇幅内合理地概述这些成果的内容,可以说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困难的写作任务。我只好把当时正在研究的项目搁下来,全心全意地沉潜到该书约90万字的词条中,玩味、甄别,筛选、提纯,寻找最佳的叙述门径,最后确定,按照先总后分、断代为经、点面结合、以面为主、详略结合的原则,删繁就简加以综论,力图让读者在有限的篇幅内能够窥见20世纪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学术成果的全貌。
关于中国古代文学的整体研究主要是由《中国文学史》的编写来体现的。20世纪是中国文学史学科从诞生到繁盛的时期,出现了若干部同类著作。新中国成立前多为个人撰著,新中国成立后多为集体工程。其中可圈可点者、发生较大影响的有黄人的《中国文学史》(20世纪初)、胡适的《白话文学史》(1928)、郑振铎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1932)、刘大杰的《中国文学发展史》(1941)、60年代上半叶出版的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集体编写的三卷本《中国文学史》和游国恩等主编的四卷本《中国文学史》、90年代中后期出版的章培恒和骆玉明主编的三卷本《中国文学史》以及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等。
中国古代文学源远流长,体量庞大,相关的研究可分断代来把握。
20世纪的先秦文学研究。先秦文学分诗歌与散文。散文主要分诸子散文与历史散文。诸子散文不是纯文学,它们与哲学结合得很紧,成为文学界和哲学界共同关注的对象,研究专著很多,但它们并不能仅仅作为先秦散文研究专著去看待。历史散文也一样,它们与历史结合得很紧,成为文学界和史学界共同研究的对象,研究专著也不能完全作为先秦散文研究专著去看待。倒是诗歌与美文学结合得最紧密。在先秦诗歌中,《诗经》与《楚辞》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诗歌两大源头。关于《诗经》与《楚辞》的研究,可视为先秦文学研究的风向标。《诗经》原来一直被当作儒家五经之一加以对待,五四时期,人们从经学的禁锢中解放出来,《诗经》从经学典籍一变而被视为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人们以文学的眼光去打量《诗经》,获得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新发现。俞平伯的《读诗札记》就是这方面比较著名的著作。在《楚辞》研究方面,王国维的《屈子文学之精神》(1906)、梁启超的《屈原研究》(1922)是五四前后的重要论著。三四十年代,围绕《诗经》《楚辞》的研究形成了专门的群体,出现了20世纪先秦文学研究的第一个高潮。郭沫若用社会学的方法写的《周代农事诗论到周代社会》、闻一多用文化学的方法写的《说鱼》《〈九歌〉古歌舞剧悬解》,是研究《诗经》《楚辞》的重要成果。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占主导地位。余冠英的《诗经选》(1956)、马茂元的《楚辞选》(1958)是这个时期《诗经》《楚辞》研究领域比较不错、影响也较为深远的读本。“文革”结束之后的新时期,思想与方法大为解放,李山的《诗经的文化精神》、姜书阁的《先秦辞赋原论》和过常宝的《楚辞与原始宗教》是这种解放中涌现的新成果。以诗歌研究、散文研究和上古神话研究为抓手的先秦文学整体研究在个案研究获得突破后逐渐取得进展。30年代到40年代期间杨荫深的《先秦文学大纲》、游国恩的《先秦文学》和蒋伯潜的《先秦文学选》,新中国成立之后北京大学中文系编的《先秦文学史研究参考资料》(1962),新时期出版的徐北文的《先秦文学史》(1981)、张志岳的《先秦文学简史》(1986)、赵明主编的《先秦大文学史》(1993)、褚斌杰和谭家健主编的《先秦文学史》(1998)等,就是各个时期出版的重要成果。
20世纪的汉代文学研究。徐嘉瑞的《中古文学概论》(1924)、鲁迅的《汉文学史纲要》(1926)拉开了汉代文学研究的历史序幕。汉代文学主要体现为以司马迁为代表的历史散文、以司马相如为代表的辞赋、以乐府为代表的诗歌诸方面。五四前后,王国维的《太史公系年考略》(1916)、汪定的《司马迁传》(1930)和游国恩的《司马相如评传》(1923)是研究司马迁、司马相如的代表作。相对于汉代文、赋研究,五四之后至新中国成立前,以乐府为代表的汉诗研究蔚为大观,诞生了陆侃如的《乐府古辞考》(1926)、古直的《汉诗研究》(1928)、罗根泽的《乐府文学史》(1931)、闻一多的《乐府诗笺》(1941)、王易的《乐府通论》(1946)等诸多专著。新中国成立后的五六十年代,北京大学中国文学教研室编的《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和逯钦立编选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收集了最为完备的汉代诗文作品,为人们研究汉代文学提供了坚实的资料基础。1979年后,伴随着思想解放,汉代文学研究迎来了高潮。关于汉代文学整体研究的代表成果,有曹蔚文的《两汉文学作品选》(1980)、聂石樵的《先秦两汉文学史》(两汉卷,1994)、许结的《汉代文学思想史》(1998)、赵明主编的《两汉大文学史》(1998)。关于汉诗研究的专著,有郑文的《汉诗选笺》(1986)和《汉诗研究》(1994)、赵敏俐的《汉代诗歌史论》(1998)。关于汉赋研究的专著,有马积高的《赋史》(1987)、龚克昌的《汉赋研究》(1990)。关于汉文研究的专著,有韩兆琦、吕伯涛的《汉代散文史稿》(1986)。关于汉代文论研究的专著,有曹顺庆的《两汉文论译注》(1988)和顾易生、蒋凡合撰的《先秦两汉文学批评史》(1990)。此外,这个时期还出现了研究汉代小说的大量论文,如陈铁镔的《汉代小说发展轨迹与特质的探索》、李建国的《论汉代志怪小说》、刘应奎的《论两汉的历史小说》、张庆利的《汉代小说观念的转变及其理论意义》等。
20世纪的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魏晋南北朝是中国美文学的繁荣时代,这种繁荣突出反映在五言诗的成熟、格律诗的诞生、乐府诗的兴盛、骈赋的流行、志人志怪小说的出现诸方面。同时,这个时期也是中国文学的审美自觉时代,出现了陆机、刘勰、钟嵘等人的一系列杰出的文学批评和理论专著。魏晋南北朝的文学研究,集中表现在诗文、小说、文论方面。其成果既有作家作品的个案研究,也有某一时段某一文类的专门研究,还有各类文学的综合研究。由于这个时期的作家作品太多,个案研究成果难言其详,这里姑不细述。在诗歌分类研究方面,20世纪的主要成果有陈家庆的《汉魏六朝诗研究》(1934)、萧涤非的《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1944)、香港学者邓仕梁的《两晋诗论》(1972)、台湾学者洪顺隆的《六朝诗论》(1978)、王次澄的《南朝诗研究》(1984)、王钟陵的《中国中古诗歌史》(1988)。在散文分类研究方面,主要成果有罗常培的《汉魏六朝专家文研究》(1945)、程章灿的《魏晋南北朝赋史》(1992)。在小说研究方面,主要成果有侯忠义的《汉魏六朝小说史》(1989)。在文论研究方面,主要成果有王运熙、杨明的《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史》(1989)。在各类文学的综合研究方面,新中国成立前的主要成果有刘师培的《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1917)、鲁迅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1927)、陈钟凡的《汉魏六朝文学》(1931);新中国成立后的主要成果有王瑶的《中古文人生活》(1950)、《中古文学思想》(1950)、《中古文学风貌》(1951);80年代以后新时期的主要成果有胡国瑞的《魏晋南北朝文学史》(1980)、骆玉明和张宗原的《南北朝文学》(1991)、曹道衡和沈玉成的《南北朝文学史》(1991)、周建江的《北朝文学史》(1997)、徐公持的《魏晋文学史》(1999)、曹道衡和刘跃进的《南北朝文学编年史》(2000)。
20世纪隋唐五代文学研究的情况。隋朝是一个短暂的时代,一般把隋代文学视为北朝文学的尾声或唐代文学的铺垫。五代的时间比隋代稍长,但五代文学也缺少独立性,一般把它视为唐代文学的余波。因此,隋唐五代文学在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一般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加以对待。这个时期,诗歌从六朝的五言发展为七言,达到中国诗歌史上的极盛时期,涌现了以李白、杜甫为代表的许多伟大、杰出的诗人。作为一种新兴诗体,曲子词也开始出现,并在唐末五代取得了相当的成就。在散文领域,韩愈、柳宗元以散句单行的创作实践取代六朝以来的骈文,形成了唐代散文的时代特色。此外,在小说创作方面,唐代出现了以写人为主的传奇,为唐代文学增添了新的景观。关于这个时期著名作家、作品的研究成果不计其数,这里不能一一列举,仅以较为宏观的专论、综合研究成果来看。关于这个时期的诗歌研究专题,值得注意的成果有金启华的《唐宋词集序跋汇编》(1990)、陈尚君的《全唐诗补编》(1992)、陈伯海等的《唐诗论评类编》(1993)和《唐诗汇评》(1995)、史双元的《唐五代词纪事会评》(1995)、张伯伟的《全唐五代诗格校考》(1996)、林大椿编的《唐五代词》(1931)、何金兰的《五代诗人及其诗》(1977)、张璋等编的《全唐五代词》(1986)、陈顺烈和许佃玺合编的《五代诗选》(1988)、张兴武的《五代作家的人格与诗格》(2000)。关于这个时期的散文研究专题,值得注意的成果有吴纲的《全唐文补遗》(1995)、于景祥的《唐宋骈文史》(1991)、俞纪东的《汉唐赋浅说》(1999)。关于这个时期的小说研究专题,值得注意的成果有刘开荣的《唐代小说研究》(1947)、王梦瓯的《唐人小说校释》(1983—1985)、方积六等的《唐五代五十二种笔记小说人名索引》(1992)、王汝涛编校的《全唐小说》(1993)、李时人编的《全唐五代小说》(1998)、李剑国的《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1998);此外,20世纪下半叶,唐五代小说研究专书还有20种左右。关于这个时期的文论研究,主要成果有罗宗强的《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1986)、王运熙等的《隋唐五代文学批评史》(1994)。关于这个时期各体文学的综合研究,既有资料性的,也有分析阐发性的。前者如傅璇琮等编的《唐五代人物传记资料综合索引》(1982)、傅璇琮主编的《唐才子传校笺》五册本(1987—1995)和《唐五代文学编年史》四卷本(1998)、周绍良的《唐代墓志汇编》(1992)、罗联添的《隋唐五代文学研究论著集目正续编》(1996)。后者如朱炳煦的《唐代文学概论》(1929)、胡朴安和胡怀琛的《唐代文学》(1931)、陈子展的《唐代文学史》(1944)、周祖譔的《隋唐五代文学史》(1958)、王士菁的《唐代文学史略》(1992)、罗宗强的《隋唐五代文学史》上中卷(1992、1994)、李从军的《唐代文学演变史》(1993)、吴庚舜和董乃斌主编的《唐代文学史》(1995)、乔象钟等编的《唐代文学史》(1997)等。
宋代文学研究。关于宋代文学研究的成果,杭州大学古籍所宋史研究室集体编纂的《宋辽夏金史研究论著索引(1900—1982)》(1985)为我们提供了相当全面的指导。与唐代文学相比,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体现在宋词方面。关于宋词研究,王国维的《人间词话》(连载于1908—1909)对宋词的解读及其反映的词学观念影响深远。朱孝臧编的《彊村丛书》(1917)中,宋词的总集和别集占了很大比例;赵万里的《校辑宋金元人词》(1931)是新中国成立前宋词辑佚的一大成果;唐圭璋汇编、王仲闻补订的《全宋词》(1979)及孔凡礼的《全宋词补辑》(1981),使宋词的文献大备于世。唐圭璋的《词话丛编》(1935年初编、1986年增订本,全5册),收录宋人词话著作最为详备。这几部著作可称是关于宋词的资料研究著作。在宋词的阐释研究方面,胡云翼的《宋词研究》(1926)开宋词史著作之先河;薛砺若的《宋词通论》(1937)是首部内容较为丰富、论述较为全面的断代宋词史;夏承焘的《唐宋词论丛》(1956)对宋词解读多有自家心得;杨海明的《唐宋词史》(1987)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断代词史;陶尔夫、刘敬圻的《南宋词史》(1992)则标志着词轻南宋的研究格局的改变。
宋代虽以词的艺术成就为最高,但以学问为诗、以义理为诗、以议论为诗,诗不仅写得多,也写得有特色。关于宋诗的选本,高步瀛的《唐宋诗举要》(1927)、钱锺书的《宋诗选注》(1958年初版、1989年再版)都是影响较大的本子,而陈衍的《宋诗精华录》(1937)、程千帆的《宋诗精选》(1992)也值得一提。至于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主持编辑的《全宋诗》正编72册(1999年出齐),是最齐备的宋诗文献。郭绍虞的《宋诗话考》(1979)、《宋诗话辑佚》(1980)则是宋代诗歌评论著作的考辨收罗。在宋诗的阐释研究方面,梁昆的《宋诗派别论》(1938)、莫砺锋的《江西诗派研究》(1986)、张宏生的《江湖诗派研究》(1995)是分论具体宋诗流派的代表作。张白山的《宋诗散论》(1984)、许总的《宋诗史》(1992)、赵仁珪的《宋诗纵横》(1994)、韩经太的《宋代诗歌史论》(1995)则是纵论宋诗整体发展演变的代表作。
与诗词相比,宋代的散文步韩、柳之后尘,继续往散句单行方向发展,阐释儒家义理,作品相当繁富。曾枣庄、刘琳主编的《全宋文》共360册(1988—2006年陆续出版)达一亿字,规模空前。选本方面,高步瀛的《唐宋文举要》(1927)、四川大学中文系的《宋文选》(1980)堪称经典。宋文纵向贯通研究方面,吴庆鹏的《唐宋散文史》(1945)开其先声,郭预衡的《中国散文史》第五编(1993)实可视为完整的宋代散文史,祝尚书的《北宋古文运动发展史》(1995)也颇具特色。
宋代小说在唐五代传奇的基础上出现了说书人的话本。在这方面值得注意的资料和研究成果,有鲁迅的《唐宋传奇集》(1927),程毅中的《宋元话本》(1980),胡士莹的《话本小说概论》(1980),谭正璧著、谭寻补正的《话本与古剧》(1985),李剑国的《宋代志怪传奇叙录》(1997)。全面描述宋代小说的代表性成果有萧相恺的《宋元小说史》(1997)、程毅中的《宋元小说研究》(1998)。将各种文体联系起来进行综合研究的断代文学史著作,有吕思勉的《宋代文学》(1931)、柯敦伯的《宋文学史》(1934)、陈子展的《宋代文学史》(1945)、程千帆和吴新雷的《两宋文学史》(1991)、孙望和常国武主编的《宋代文学史》(1996)以及张毅的《宋代文学思想史》(1995)。
辽金文学研究。公元9世纪初到12世纪前期的300余年中,与南方的五代、两宋相对峙,在北方建立了契丹族统治的辽朝(916—1125)和女真族统治的金朝(1115—1234),形成了中国历史上又一次南北朝局面。20世纪的辽金文学研究,始于苏雪林的《辽金元文学》(1934)和吴梅的《辽金元文学史》(1934)。陈衍的《辽诗纪事》(1936)和《金诗纪事》(1936)也留下了研究辽金诗歌的珍贵资料。新中国成立后,章荑荪的《辽金元诗选》(1958)、周惠泉和米国治的《辽金文学作品选》(1986)、张晶的《辽金诗史》(1994)是研究辽金文学的重要成果。薛瑞兆和郭明志重编的《全金诗》(1995)、詹杭伦的《金代文学思想史》(1990)、周惠泉的《金代文学学发凡》(1994)、胡传志的《金代文学研究》(2000)则是集中研究金代文学作品和思想理论的专著。
元代文学研究。元朝从1279年灭南宋完成统一,到1368年被明朝取代,实际统治中国的时间不足百年,但它的北曲杂剧和散曲却取得了杰出的成就,成为一代文学的标志,与唐诗、宋词并驾齐驱。20世纪的元代文学研究,集中体现在杂剧和散曲方面。五四前后,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吴梅的《元曲研究》奠定了元杂剧研究的基础。三四十年代,贺昌群的《元曲概论》有对元杂剧的重点介绍;赵景深的《元人杂剧辑逸》在搜集元杂剧佚文佚曲方面颇多贡献;孙楷第的《元曲家考略》、傅惜华的《元代元曲家传略》、邵曾祺的《元杂剧前后期作家传略》在元杂剧家的生平考订方面颇见功力;蔡莹的《元剧联套述例》、王玉章的《元词斠律》、徐嘉瑞的《金元戏曲方言考》对元曲音律及语言的研究意义非凡。新中国成立后至“文革”时期,尽管元代文学的其他方面研究相当萧条,但杂剧研究取得了不少成就。顾学颉的《元人杂剧选》、隋树森的《元曲选外编》、傅惜华的《元人杂剧全目》、徐调孚的《现存元人杂剧书录》、朱居易的《元剧俗语方言例释》是元杂剧作品整理的重要成果。一些重点杂剧作家如关汉卿、重要作品如《西厢记》《赵氏孤儿》的研究取得可喜进展。
元杂剧知识通过阿英发表的《元人杂剧史》、周贻白的《中国戏曲史讲座》、顾学颉的通俗读本《元人杂剧》得到普及。70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新时期堪称元杂剧研究极为辉煌的时期。王季思主编的《全元戏曲》12卷校勘本(1998年出齐),作品收集至为齐备。王学奇主编的《元曲选校注》(1994)弥补了数百年来《元曲选》无人全面校勘注释的缺憾。宁宗一等人的《元杂剧研究概述》、徐扶明的《元代杂剧艺术》、黄士吉的《元杂剧作法》、商韬的《论元代杂剧》、许金榜的《元杂剧概论》、幺书仪的《元人杂剧与元代社会》、郭英德的《元杂剧与元代社会》、韩登庸的《元杂剧肇论》、李春祥的《元杂剧史稿》、刘荫伯的《元代杂剧史》、李修生的《元杂剧史》、门岿的《元曲管窥》《元曲百家纵论》《元杂剧鉴赏集》等是对元杂剧进行横向研究与纵向探讨的专门成果。元代散曲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80年代以后的新时期。隋树森编的《全元散曲》增补版(1981)和徐征等主编的《全元曲》12册(1998)散曲部分,收罗了元代几乎全部的散曲资料。王季思等人的《元散曲选注》、羊春秋的《元人散曲选》和《散曲通论》、王毅的《元散曲艺术论》、赵义山的《元散曲通论》、吕薇芬的《金元散曲典故辞典》是对散曲作品进行注疏、分析、阐释研究的重要成果。与北曲杂剧相对,元代在温州永嘉地区用南曲演唱的杂剧叫“南戏”。南戏研究方面,30年代有赵景深的《宋元戏文本事》、钱南扬的《宋元南戏百一录》、陆侃如和冯沅君的《南戏拾遗》;1981年钱南扬出版的《戏文概论》是第一部全面系统论述南戏的理论专著。关于元代其他文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80年代以后的新时期。元诗研究方面,有邓绍基编选的《元诗三百首》、李梦生的论文《元代诗歌概论》;元词研究方面,有唐圭璋主编的《全金元词》(1979)、幺书仪的论文《元词试论》;元文研究方面,有李修生主编的《全元文》(1999)以及郭预衡的《金元散文简论》、漆邦绪的《元文概论》、张梦新的《元代散文简论》、王琦珍的《金元散文平议》等论文。在20世纪对元代各体文学有了专门研究的基础上,诞生了邓绍基主编的《元代文学史》(1991)。这是一部反映元代文学全貌的综合研究成果。
明代文学研究。这方面的成果主要集中在小说方面。经过宋元话本的铺垫,明代白话小说在长篇与短篇、历史与市井、写实与神魔诸方面都取得了划时代的成就,成为又一个时代的文学标志。五四时期崇尚白话文运动,作为白话文学的小说倍受重视。胡适的《水浒传考证》(1920)、《西游记考证》(1923),使《水浒传》《西游记》成为明代文学研究的热点。随后在20年代末至30年代初,《三国演义》《金瓶梅》《封神演义》和反映市井生活的短篇小说集“三言二拍”也引起人们的重视,成为研究热点,郑振铎、孙楷第、陈寅恪、吴晗等人贡献了许多高质量的论文。新中国成立后至“文革”时期,《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三言二拍”作为民间文学继续受到研究者重视,但“左”的阶级分析方法使这种研究日益背离作品本义,古为今用、借古喻今、穿凿附会的倾向日益明显,特别是“文革”中对《水浒传》的批判性研究已毫无学术价值可言。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金瓶梅》因有色情描写,研究界一直噤若寒蝉。到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小说研究才回到实事求是的正常轨道,并迎来了学术繁荣。一方面,小说研究的资料整理已相当全面,出版了朱一玄等编的《水浒传资料汇编》(1981)、《三国演义资料汇编》(1983)、《西游记资料汇编》(1983)和《金瓶梅资料汇编》(1981),马蹄疾的《水浒资料汇编》(1983)和《水浒书录》(1986),刘荫伯的《西游记研究资料》(1985),侯忠义的《金瓶梅资料汇编》(1985),胡文彬的《金瓶梅书录》(1985),黄霖的《金瓶梅资料汇编》(1987) ,周钧韬的《金瓶梅资料续编》(1991),谭正璧的《三言两拍资料》(1980)。另一方面,在小说的分析阐释方面,诞生了齐裕焜的《明代小说史》(1997)、陈大康《明代小说史》(2000)及方正耀的《明清人情小说研究》(1986)、王增斌的《明清世态人情小说史稿》(1998)等有分量的专著。戏剧发展到明代,出现了杂剧与由南戏演变而来的传奇并行的局面。20世纪的明代戏剧研究成果,卢前的《明清戏曲史》(1935)发其先声,然后一分为二,既有传奇研究专著,如朱承朴和曾庆全的《明清传奇概说》(1988)、郭英德的《明清传奇史》(1999)、许建中的《明清传奇结构研究》(1999),也有杂剧研究论著,如傅惜华的《明代杂剧全目》(1958)、戚世隽的《明代杂剧研究》(2001)。20世纪的明代诗文研究,体现在资料收罗上,如章培恒和倪其心等主编的《全明诗》(90年代)、谢伯阳编纂的《全明散曲》(1994)、钱伯城等的《全明文》(90年代)、章培恒主编的《新编明人年谱丛刊》(1993),都是贡献巨大的业绩;体现在文学流派、思潮、历史走向等研究方面,如廖可斌的《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研究》(1994)、郑利华的《明代中期文学演进与城市形态》(1995)、饶龙隼的《明代隆庆万历间文学思想转变研究》(1995)、黄毅的《唐宋派新论》(1994)、吴承学的《晚明小品研究》(1989)、马积高的《宋明理学与文学》(1989)、左东岭的《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2000)、夏咸淳的《晚明士风与文学》(1994)、陈书录的《明代诗文的演变》(1996)等,都可喜可贺。关于明代文学整体风貌的研究,早先有钱基博的《明代文学》(1934)、宋佩韦的《明文学史》(1934)开其端,晚期有陈正宏的《明代诗文研究史》(2000)殿其后。至于袁震宇、刘明今所合写的《明代文学批评史》(1991),则对明代各种文体的批评理论做了较为全面的总结评述。
20世纪的清代文学研究,首先集中在小说方面。清代小说研究以《红楼梦》研究最为繁荣。民国初年以前的《红楼梦》研究被称为“旧红学”,研究方法以评点和索引为主。有关“旧红学”的研究资料,大多反映在一粟编选的《古典文学研究资料·红楼梦卷》中。不过,王国维发表于1904年的《红楼梦评论》则不能归入“旧红学”,它是用西方哲学、美学观点来分析《红楼梦》的振聋发聩之作。五四之后,西方各种学术观点和方法大量介绍进来,在此影响下,胡适的《红楼梦考证》和俞平伯的《红楼梦辨》于1921年、1922年相继问世,标志着“新红学”的确立。新中国成立后,“红学”成为显学。1953年,俞平伯将《红楼梦辨》增删后改名为《红楼梦研究》出版。不久,俞平伯连同胡适的“红学观”受到政治批判。“文革”期间,“红学”异化为政治斗争的工具。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红学”研究迎来春天。80年代初期出版的朱一玄的《红楼梦资料汇编》、胡文彬的《红楼梦叙录》、刘梦溪的《红学三十年论文选编》,为新时期“红学”研究提供了极大便利。新时期中除了对《红楼梦》本身的研究取得大量成果外,还出现了对这种研究的研究,这方面的标志性成果是郭豫适的《红楼梦研究小史稿》和《红楼梦研究小史续稿》。《聊斋志异》《儒林外史》是清代小说研究的另两个热点,也取得了不俗的成果。20世纪的清代文学研究,其次体现在戏曲方面。除了围绕《长生殿》《桃花扇》的诸多个案研究外,周妙中的《清代戏曲史》、王政的《清代戏曲审美理想发展大势》、傅惜华的《清代传奇与子弟书》、曾永义的《清代杂剧概论》等,是关于清代戏曲的理论和历史研究的代表成果。相对而言,20世纪的清代诗文研究是清代文学研究中略显薄弱的。50年代以前主要限于文献整理。徐世昌主编的《晚晴簃诗汇》200卷(1929)是规模最大的清代诗歌总集。沈粹芬、黄人等编选的《国朝文汇》200卷(1908)是规模最大的清代文章总集。这个阶段概论性的研究成果,有王礼培的《论清代诗派》、钱仲联的《清代江浙诗派概论》、徐珂的《清代词学概论》、李崇元的《清代古文述传》等。新中国成立后到“文革”期间,清代诗文研究陷入沉寂,乏善可陈。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这方面研究取得爆发式发展。1978至197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清人别集丛刊》,收录近20种流传稀少的清人别集,对清代诗文研究甚为重要。1987年,钱仲联主编的《清诗纪事》22册完成出版,这是大型清代诗歌纪事文献,收录7000多位诗人的作品,具有里程碑意义。叶恭绰所辑《全清词钞》(1982)、程千帆主编《全清词》(2002年出齐)的陆续出版,为清词研究提供了原始材料上的保障。此外,郭绍虞编选的《清诗话续编》、袁行云编著的《清人诗集叙录》也相继出版。这个时期清代诗词方面的综合研究成果,有严迪昌的《清诗史》《清词史》、朱则杰的《清诗史》、霍有明的《清代诗歌发展史》、张健的《清代诗学研究》、艾治平的《清词论说》等。该时期清代散文的综合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流派研究方面,以吴孟复的《桐城文派述论》、曹虹的《阳湖文派研究》为代表。
20世纪的近代文学研究,实际上是从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的。所谓“中国近代文学”的“近代”概念,是这个时期才确立的。新中国成立后,按照占统治地位的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社会发展史观,1840年至1918年为中国近代期,1919年至1949年为中国现代期,前者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后者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种历史分期成为学术界的共识。中国近代文学的起、迄年限得到固定,中国近代文学研究作为文学史的一个学科分支,得到学界普遍认可。50年代到70年代可视为近代文学研究的奠基阶段。游国恩等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开始把近代文学列为专章加以论述,高校的文学专业开始把近代文学列入教学计划。阿英编辑的《中国近代反侵略文学集》(1959)、舒芜等人选辑的《中国近代文论选》(1962)、北京大学中文系编辑的《近代诗选》(1963)等资料类编相继问世。重要诗文作家如龚自珍、魏源、黄遵宪等人的全集、选集及注本整理出版。晚清谴责小说和清末小说理论成为研究热点。这个时期,近代文学研究取得初步成果。不过由于简单机械的唯物史观和阶级分析的方法,这个时期的近代文学研究打上了明显的非学术的政治化烙印,到“文革”中更趋登峰造极。20世纪的后20年是近代文学研究的发展、突破阶段。伴随着思想观念、研究方法的巨大变革,近代文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中国社科院文学所近代组编选的七卷本《中国近代文学论文集》(1983)精选了1919至1979年间的相关论文。华东师大出版社出版了《中国近代文学丛书》十余种。上海书店出版了《中国近代文学大系》。章培恒主编出版了《中国近代小说大系》。孙文光主编出版了《中国近代文学大辞典》。《中国近代文学史》出现了任访秋主编和陈则光撰写的两个版本,《中国近代文学发展史》则诞生了郭延礼与管林、钟贤培合写的两个版本,其中尤以篇幅巨大、视角独到的郭著三卷本成就最高。
注释:
[1]徐中玉、钱谷融主编:《20世纪中国学术大典·文学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2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