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专业目录下高职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实训条件建设的思考
2022-03-24林翔君王恬
林翔君,王恬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柳州 545006)
实训条件是职业院校所应具备的能开展基本实训教学的条件和要求,是实现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的重要保证。随着当下新经济、新技术、新业态、 新职业的涌现,实训条件的建设也面临着新的变化。优化实训条件,是提升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提高社会认可度的必然要求[1]。
1 实训条件建设的重要性
1.1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关键环节
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具有较强的生产、建设、管理实践能力服务第一线的,社会急需的高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教育,其主体是实践教学。实践教学体系从内涵上看,主要包括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保障体系和评价体系五个方面[2]。实训条件是保障体系里的关键环节,它为学生提供了实践类课程所需要的教学场所。
1.2 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保障
实践教学需要借助实训室的各种设施设备,通过专任教师有计划地组织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操作、训练等教学环节巩固和深化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关的专业知识, 从而让学生们能够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职业素养,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3]。
1.3 推动酒店专业数字化改造的重要载体
当前信息技术的全面发展推动着文旅行业朝着信息化、数字化和智慧化方面的加速演进,行业的发展需要人才队伍与之相适应,当前酒店专业名称的调整也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传统的酒店专业需要数字化升级,实训条件的建设也需要与行业、企业的发展联动。
2 专业目录调整和实训条件建设标准发布概况
2.1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更名为“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等文件指出,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正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引擎,职业院校要主动去适应当前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要求,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以“信息技术+”升级传统专业。新经济、新技术的宏观背景,也对专业人才的技能结构、 专业结构以及素质结构提出了全新要求,职业教育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也就变得势在必行了[4]。
2021年3 月,教育部对职业教育专业目录进行了全面修(制)订,形成了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以下简称《目录》)。此次修订,聚焦于专业升级和数字化改造。在《目录》中,旅游大类一共新增了5 个专业,更名了9 个专业,调整后的旅游大类共包括中等职业教育专业9 个、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18 个、高等职业教育本科专业4 个,共计31 个专业。高等职业教育“酒店管理”专业调整为“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与中等职业教育的“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高等职业教育本科专业的“酒店管理”一并,实现酒店管理的中、高、本一体化设计。
2.2 发布新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
在专业目录调整的同时,体现职教特点的实训条件建设标准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教育部在征求意见稿的13 类实训室建设标准基础上,新增了“酒水仓储管理实训室”,提出库存管理系统软件的建设要求。2021年6月,正式公布了《高等职业学校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以下简称《建设标准》),明确了专业目录调整后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14 类实训室建设方面的具体要求。
教育部先后发布的两项文件,明确了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要根据文件要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优化师资配备、更新专业课程及教材,实施专业实训基地、实训条件的升级和改造。
3 专业目录调整后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实训条件建设的新变化
《建设标准》 对14 类实训条件的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分别是:形体礼仪实训室、前厅及数字化服务实训室、客房及智慧服务实训室、中餐及虚拟仿真服务实训室、西餐及虚拟仿真服务实训室、清洁保养实训室、酒店信息系统实训室、调酒侍酒及虚拟仿真实训室、茶艺及虚拟仿真实训室、咖啡制作虚拟仿真实训室、酒水品鉴实训室、数字化营销实训室、酒店数字化运营实训室、酒店仓储管理实训室[5]。这次的标准发布主要有两方面的变化:
3.1 突出实训条件数字化建设要求
酒店行业所出现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变化,从本质上看是信息技术在不同程度上的应用所带来的,其背后都是信息的生成、存储、处理、传输技术及其应用。《建设标准》主要针对当前酒店行业信息技术应用比较成熟的领域提出了数字化改造的要求。
3.1.1 运用信息技术平台开展综合业务实训
在《建设标准》中,“数字化”出现在3 间实训室的名称中,分别是前厅及数字化服务实训室、数字化营销实训室和酒店数字化运营实训室。它们的共同点是在满足基本的业务流程操作外,还需借助信息系统或平台。比如,前厅及数字化服务实训室中提出的酒店管理信息系统软件、 数字化营销实训室中提出的数据挖掘分析软件和数据库与营销管理软件、 酒店数字化运营实训室中提出的酒店管理沙盘软件系统。
3.1.2 借助虚拟仿真技术培养学生核心技能
在《建设标准》中,“虚拟仿真”出现在5 间实训室的名称中,分别是中餐及虚拟仿真服务实训室、西餐及虚拟仿真服务实训室、调酒侍酒及虚拟仿真实训室、茶艺及虚拟仿真实训室、咖啡制作虚拟仿真实训室。它们的共同点是在核心技能点的训练之外,要借助虚拟仿真的技术手段来实现虚拟摆台、 虚拟主题设计和虚拟场景服务,满足学生个性化训练需求的同时,也解决校内实训条件不足、耗材成本高的问题。另外,在中餐及虚拟仿真服务实训室中,提出了虚拟点菜系统的要求,以开展中餐零点点菜服务实训。
3.2 突出实训条件智慧化建设要求
《建设标准》在客房实训室的改造上,提出了客房及智慧服务实训室的建设目标。具体来说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方面,要求运用基于物联网的酒店智慧客房系统,功能上实现客房的灯光、窗帘、背景音乐等不少于4 个的场景化控制,操作上能够支持移动端控制和语音控制;另一方面,运用智慧门锁系统,实现面部识别进房功能和基于移动互联的二维码进房功能。此外,对于实训条件数字化改造基础条件好的院校,比如已经建有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旅游院校,在前厅及数字化服务实训室建设中,推荐购置酒店自助入住机、酒店迎宾机器人、酒店物品机器人、宾客人脸识别登记系统。
4 当前实训条件建设存在的问题
4.1 重技能轻管理
专业目录调整前,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训条件主要承载核心技能训练,比如前厅实训室,中、西餐实训室,客房实训室,茶艺实训室等,较少使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开展训练[6]。同时,管理类的综合性实训项目缺少载体来实施,也没有适合的实训条件。
4.2 重服务轻运营
即使是已经购买了Opera PMS 的院校,在实训过程中也是以完成预订、入住、退房、客房分配、账单管理等业务技能操作为主,没有进一步挖掘数据背后的价值,主动去串联渠道管理系统和收益管理系统。最终,庞大的Opera 的功能也没有得到足够的开发和利用。
4.3 重投入轻产出
实训条件建设片面追求大而全、 仪器设备的生均值等,而忽视酒店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定位。随着新版专业目录的调整,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学生在培养目标上,增加了信息化素养、数字化思维方面的要求,从而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但是,目前的实训条件还不能满足于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
5 优化实训条件建设的建议
5.1 用规划的眼光布局当下的实训条件建设
实训条件的优化和调整不会是一蹴而就的,它本身是一个与职业环境不断适应的过程,是动态的;同时,受经费条件的限制和各专业在学校发展中的定位影响,部分院校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完全与建设标准的要求相一致。但是,从长远性、系统性角度看,实训条件作为实践教学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和重要保障,在人才培养目标达成上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当下首先需要从源头上厘清本校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定位,然后结合校本特色,最后再系统地去规划人才培养的模式、路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师资条件等等问题。
5.2 用虚拟仿真技术赋能核心技能实训
在传统的中餐实训室、西餐实训室、调酒侍酒实训室、茶艺实训室、咖啡制作实训室中开展实训教学,会产生大量的耗材费用,比如侍酒需要使用的葡萄酒、白酒,调酒需要的基酒、辅料等。这些操作类的实训项目可以与专业的公司合作,开发出虚拟仿真的训练软件,减少前期训练因操作不当造成的耗材浪费问题。此外,服务类的实训项目目前大部分是运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来开展教学,缺少真实化场景和实操化的业务,比如点菜、席间服务等。这些服务类的实训项目需要三方合作共同开发,即酒店方提供案例素材、 校方提供脚本设计、 软件开发方提供技术支持,最后在实训中再植入POS 系统开展业务操作。
5.3 深化产教融合,推动综合技能实训
制约运营管理类项目开发的主要因素是,大部分的院校都没有生产性实训基地(室),因此在酒店的各类信息系统上所开展的实训项目对抗,都无法充分呈现出以市场和业绩为导向的真实的经营环境。因此,在采购软件系统的时候,建议优先选用具备课程开发能力、共享真实企业脱敏数据的系统供应商。比如,《建设标准》 中数字化营销实训室在建设要求方面提出的数据库与营销管理软件,目前在职业院校应用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广州问途科技公司开发的数字营销运营管理系统DOSSM。该公司一方面直接为酒店企业提供数字营销服务,另一方面也已经与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在共建实训室、课程开发、校外实习中开展深度合作了。
5.4 引入数据诊断,评估基础技能实训
在形体礼仪实训室、 酒水品鉴实训室中开展基础实训时,可以使用免费的评估软件,如化妆类的APP、社交礼仪类的APP 等;此外,课堂教学时还可以利用智慧课室等信息技术来改善教学方法和提升课堂质量。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构建适应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服务需求的学习环境,营造出数字化就在身边的学习氛围。
6 结语
总之,此次酒店专业的更名和《建设标准》的发布,代表了未来酒店人才培养的方向,而通过优化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来提升酒店人才的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和信息化思维,是顺应这一发展趋势的。如何去布局和实施,考验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智慧和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