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要历程、基本动力与价值特色
2022-03-24黄小兵朱绍英
黄小兵,朱绍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坚持“老祖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从中国实际出发有机结合的产物,即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基本国情相结合的产物。从其产生和发展来看,其在形成之初就已经确定了基本框架,邓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开始对当时党和国家面临的一系列亟须解答的问题和长期困扰人们的思想观念问题进行了深度思考和辩证回答,大大解放了干部和群众的思想,明确了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此后,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围绕这一系列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了深刻论证和深入探索,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了它的发展与创新。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历程
马克思说:“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而所有的这些体系都是以本国过去的整个发展为基础的。”[1]实践是理论形成的基础和源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来源于对过去实践经验的总结,新的实践探索促使新的理论的产生。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实现理论自信的历史[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就是其生动体现,它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得到启示,从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曲折探索中取得经验,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弊端中吸取教训,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科学理论表达。
第一,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中得到启示。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一直探索和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便将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光辉旗帜之上。客观地看,中国共产党在学习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也曾犯过教条主义的错误,不能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而给中国革命造成了巨大损失。但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走出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教条化、僵死化和将俄国十月革命道路模式化的误区,能够根据中国实际的变化而不断制定正确的革命策略。正是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之下,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客观上说明了探索符合本国国情道路的重要性,它给此后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带来的重要启示就是必须结合国情来开展社会主义建设,这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为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创新提供成功范例和动力之源。
第二,从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建设曲折探索中取得经验。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正式确立,但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仍莫衷一是,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改革开放之前,这主要是囿于中国共产党执政时间还不久,对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阶段。列宁认为必须善于总结历史教训和成功经验,他强调,“根据书本争论社会主义纲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深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天只能根据经验来谈论社会主义”[3]。因此,改革开放前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探索,使中国共产党意识到再继续遵循过去的建设模式无法顺利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任务,更难以展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只会使人们对社会主义制度及其前途更加怀疑和丧失信心。因而,党开始了新的探索,坚持从实际出发去寻找实现国富民强的方法。正是因为坚持从实际出发,在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基础之上,实现了理论上的拓展和升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飞跃”。“第二次飞跃”的实现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基本遵循,彻底摆脱封闭僵化老路的束缚,防止陷入“恶性循环”的“死胡同”。
第三,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弊端中吸取教训。苏联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形成了社会主义建设的苏联模式,它在给苏联的发展带来巨大成就的同时,其弊端也不断凸显。中国共产党对苏联模式与苏联道路的认识,也经历了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完全照搬苏联模式,到后来逐渐意识到应结合中国的国情与特点,不能完全照搬照抄。对此,毛泽东就曾明确提出要由“以苏为师”向“以苏为鉴”转变的社会主义建设思想,在1956年发表的《论十大关系》中反复强调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不能完全沿袭苏联的老路,他强调,“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如今当然更要引以为戒”[4]。这是中国探索正确道路的开始,但是后面发动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忽视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阶段的划分,脱离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有违中国发展的客观规律,表明还没有找到一条完全符合中国实际的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基于过去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弊端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带来的不利影响,邓小平强调,“我们过去照搬苏联搞社会主义的模式,带来很多问题,我们早就发现了,但没有解决好,我们现在要解决好这个问题,我们要建设的是具有中国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5]。
第四,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验证和发展理论。在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和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探索过程的总结与反思的基础上,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自主地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具体实践有机结合能够有效避免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凝固化,使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社会主义方向不发生偏离,同时还能够使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保持自身特色,避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和改旗易帜的邪路。列宁说:“现在一切都在于实践,现在已经到了这样一个历史关头:理论在变为实践,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6]改革开放以后,历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实践中分别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一系列问题予以了科学回答。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动力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批判和纠正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在此之后,我们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顺利完成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从客观实际出发,对当时中国的国情和面临的国际形势进行科学判断,认为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面临有利的国内外环境。所以,在党的领导之下,在吸取国内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中国人民在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实践的步子越迈越大、越来越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加成熟,更加科学化、体系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凭空想象的,更不是“空中楼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催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思想根基,正是因为坚持“实事求是”,才有了结合本国国情、独立自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也正是因为坚持“实事求是”,才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产生。如果没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那么也就不会有人们的思想解放,也难以形成一切从实际出发、从实践中去检验真理的思维方式。此外,如果没有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上的拨乱反正也难以进展得那么顺利,就没有后来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自然也就不可能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
(一)内在动力:社会主要矛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的重要动力
不同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所要解决的社会主要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外在表现,社会矛盾的变化在某种意义上也推动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改革开放后,在“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引下,我国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更符合中国实际,过去“以阶级斗争为纲”,将“两大阶级”和“两种道路”作为社会主要矛盾的错误判断开始得到纠正。“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7],科学判断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为后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确立提供依据。正如邓小平所言:“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5]所以,从理论与实践上看,可以认为,当时迫切进行改革的直接目的,就是改变落后的生产力。
经过长期的快速发展,中国实现了历史性变革,生产力水平得到极大提升,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人民收入水平、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与此同时,人们的需求由生活消费扩展到发展和享受消费,城乡发展不平衡、各领域发展不协调为社会主要矛盾转变提供了现实依据。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稳步提升。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8]。客观事实发生改变,思想理论也应该与时俱进,使理论发展与现实发展同步,并合理超前于现实以指导新的实践。改革开放以后先后两次对社会主要矛盾进行调整,意味着时代条件和发展基础在改变的同时我国发展所面临的主要任务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也在发生变化,它也会直接影响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略以及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而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措施也会影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实践本身的变化与发展又会反过来影响理论体系本身发展与完善。
(二)外在动力: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国内外环境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精髓与宝贵财富,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萌芽与成长提供了重要条件,正是因为坚持“实事求是”的内在基因和秉持“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才能独立自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并在探索中形成了实践基础上总结升华出来的理论体系。而从外部环境来看,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一段时间内,世界格局与形势开始有所缓和,使中国能够更专注于谋发展、搞建设,客观上也为实践的探索与理论升华营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在很大程度上也促进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内外形势的准确判断,进而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政治路线,成功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是中国共产党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做出的科学判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党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此,必须进一步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继续推动理论与实践创新。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价值特色
理论体系依赖于一定的价值观而存在,理论体系的创立和发展最终也反作用于社会实践,进而满足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也有其内在的价值特色,必将推动中国的发展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必将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向前迈进,其主要价值应包含: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价值、集体主义的政治价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价值三个维度。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价值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就始终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始终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核心价值追求,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形成和逐步发展起来的,所以以人民为中心是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核心价值理念。
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价值起点。“共产党人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9]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始终坚持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决定力量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将人民立场作为党的根本政治立场,这也就决定了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一切理论与实践的价值出发点。
改革开放以后,人民至上的政治价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将人民的利益摆在党的最高位置。邓小平在1979年3月的一次中央理论工作务虚会上强调,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10]。“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科学发展观则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发展了“以人为本,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就是为人民谋幸福。
从以上理论表述可知:“以人民为中心”价值理念是中国共产党一直奉行的价值理念,是其坚持不懈的追求,虽然理论不断创新与发展,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始终蕴含其中并且一直没有动摇。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理念在理论体系上的表现,如果没有这种核心价值作为指引,这个理论体系也不会成为代表和维护人民利益的科学理论体系。
(二)集体主义的政治价值
坚持集体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同时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价值,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始终强调集体主义价值,强调要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处理好个人与集体、国家之间的关系。立足于伟大实践基础上产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必然会体现集体主义的政治价值。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保障人民权利,维护和增进人民利益,促进个人全面发展,也必须坚持集体主义的政治价值,协调好个人与集体、国家之间的关系。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形成了“有国才有家”“舍小家,为大家”的集体主义价值理念,而且已经深深融入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血脉之中。从马克思主义所认同的价值观念来看,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价值理念就包括集体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曾旗帜鲜明地强调:“从前各个人联合而成的虚假的共同体,总是相对于各个人而独立的”,“在真正的共同体的条件下,各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己的自由”[11]。同时,他们认为,“虚假的共同体”是在阶级社会私有制前提下形成的,这也就使得个人、不同阶级之间的联合是虚假的,而真正的共同体没有阶级差别,基于集体利益而实现联合,所以才能够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强调“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由此可以看出集体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价值[12],这已经渗透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社会主义制度当中。
毛泽东将集体主义置于党性的高度,他强调“一致的行动,一致的意见,集体主义,就是党性”[13]。改革开放以来,历届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中华民族的传统集体主义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并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当中。这一价值观在融入实践的过程中,也同时融入了作为实践的理论表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但是,融入这个理论体系的集体主义价值有其自身的特点,并不是不注重个人利益与需要的满足,相反,这种集体主义价值恰恰也注重人的需求满足和个人利益的维护,而不是一味夸大集体主义价值观的精神力量。这正如邓小平所强调的,“在社会主义制度之下,归根结底,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是统一的”[10]。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价值
随着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日益紧密,二者的依存度不断加强,如何处理好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实现和而不同、促进共同发展、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必然要回答的问题,所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也应包含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价值。
马克思认为,“大工业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14],由于资本的外在扩张和内在增殖的本性,“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直接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15],所以也开始促使区域化或地方性的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促成世界历史的形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形势的变化、时代主题的改变,中国不断推动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其中重要的是有效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与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日益密切。各国在开展经济贸易、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态环境、保证粮食安全、传染性疾病防治、解决地区冲突、打击恐怖主义、维护网络安全等方面面临许多共同的挑战,国与国之间必须深化合作,积极履行自身责任和国际义务,才能够解决好共同面临的挑战,营造良好的国际秩序,为本国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中国共产党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共同体和世界历史理论,顺应世界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在实行对外开放和处理对外关系中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平发展道路,主动履行国际义务和责任,积极参与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这些理念和举措体现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价值理念。“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16]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理念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国与国之间面临共同威胁和挑战、实现和平和共同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是中国的国际观、外交观,也是一种有利于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的价值理念,亦是促进世界和平和共同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种正确价值导向。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理念的提出,是中国对世界做出的重要贡献,它摒弃了原来国际关系中的冷漠、利己主义的思维,期盼全人类团结互助,去共同应对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问题,而不是以牺牲他国的利益来谋求本国的利益。总的来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产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价值也会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中,并且体现在指导中国对外关系和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