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与珠三角区域经济耦合发展的路径研究
2022-03-24鲁巧巧刘盈盈
◇ 鲁巧巧,刘盈盈◇
我国人力资本需求层次伴随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升高,英语人才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单数或线性形态,正在逐渐转变为不同机构组织利益相关者,共同推动共享收益的复数状态和复杂化现象。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 年7 月29 日召开的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上强调,高等教育在培养创新人才、提高创新能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习近平对研究生教育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适应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要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人才》,中国网,http://news.china.com.cn/2020-07/29/content_76326219.htm.2020-07-29.。英语教育与应用型人才供给和引进机制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是珠三角9 市产业持续蓬勃发展的基础,只有培育和利用以“教育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以“就业为导向”及以“需求为目标”的应用型英语人才,缔造高素质的外语人才梯队,促进“人口红利”转化为“人才红利”,构成生态智联,才能为珠三角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本保证。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最早由广东省政府在1994 年确立。2009 年,国家发改委《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在城市化战略格局中提出,“推进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优化开发,形成3 个特大城市群”。这意味着将珠江三角洲地区列为国家层面的优化开发区域,并明确了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中山、珠海、江门、肇庆、惠州共9 个城市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珠三角通过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先走一步”,作为特色发展规划区域必将逐步发挥其地区经济建设影响力,通过知识溢出效应来推动产业实现更高质量创新,伴随而来的就是对应用型外语人才的需求迅速增加。随着全球化发展以及人才的快速流动,文化间交流互动渐趋频繁,教育也有“国际化”和“超越国际化”(Transnationalization)的趋势,各种职业的内涵也在发生变化,学科分类越来越细化,对外语人才的要求也趋向专业化,与之相适应的应用型英语人才的知识结构也正在改变。针对珠三角9 市的人才发展现状,一方面需培养人才的国家及地区意识,另一方面需人才具有国际视野和21 世纪技能(核心素养),其中以沟通(Communication)、合作(Collaboration)、明辨是非或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创造思考能力(Creative thinking)能力尤其重要①李子建:《21世纪技能教学与学生核心素养:趋势与展望》,《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年第3期。。
一、应用型英语人才内涵及其特征
应用型英语人才是指具有一定复合性和综合性特征的技术(包括经验技术、理论技术),能将扎实的外语语言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社会实践(如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具体而言,应用型外语人才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一)职业岗位与专业知识的集成性
知识的集成性是指应用型英语人才在通晓语言专业学科基础理论知识的前提下,熟识2门及以上不同专业领域的知识、技能及思维方法,并根据职业岗位的需求和专业培养目标的需求,形成具体的、完整的、融合的知识结构拓展至相关学科,运用语言学、传播学、文学和文化研究的理论来发现和分析语言在一系列环境中的使用方式。有机结合知识跨度比较大的学科领域知识,将人文社会科学类的基础知识、自然科学类的基础知识以及语言专业基础知识和技术知识有机结合起来,融合成一个整体,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拓宽职业岗位就业空间,在广泛的本地和国际语境中展示英语交际能力,展示对英语在本地和全球的作用的理解。
(二)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应用性
实践是专业学习的最终归宿,创新能力助推实践完美飞跃。强调高素质应用型外语人才,不仅要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还需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习者首先需明确实践教学的内容、掌握语言专业学科知识与其内在联系及其发展规律,再通过对现实实践应用操作的观察思考,检验并反思理论学习的过程,加深对书面理解的理论的理解,进而应用理论对现实问题提出批判性、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培养大批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外语人才以适应科技进步。
(三)核心素养与文化融合提升的全面性
按照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界定,核心素养是个体利用和调动已有心理或社会资源,应对复杂现实需求的综合性品质。它超越了传统理解的“能力”范畴,是三维目标(常识与技术、进程与方式、感情立场和自我效能感)的整合,是个体面对各类庞大复杂,且不明晰的真实情境时,可以灵活选择、构造和运用上述方面,创造性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可迁移性特征①黄雅芸,孙双金:《为什么要深度学习》,《教育视界》2019年第5期。。其中,提高公民素养、全球意识和文化融合技能尤为重要,在培养学生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鼓励吸收多元文化,提升国际理解、国际竞争及国际合作意识,使学习者具备参与国际竞争,适应职业变化、人才流动的知识结构和应变能力,拥有终身学习意识和终身学习能力。
二、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
区域知识经济的发展,呼唤高等教育社会服务的提质增效②卓泽林,杨体荣,马早明:《高等教育改革如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为例》,《江苏高教》2020年第12期。。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的融合发展是指区域高校的办学目标、办学规模、英语学科结构、课程质量、人才培养等与区域经济需求相契合并动态融合发展,应用型英语人才产出规模与区域产业需求实现供需平衡,英语学科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相匹配,英语核心素养与区域产业需求的人才素养相吻合,两者互相促进、互相影响,呈正相关关系,共同协调发展则产生耦合反应。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只有实现耦合,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人才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脱节的问题。
(一)珠三角9 市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机制的现实困境
调查研究表明,沟通交流类技术和数字技术是珠三角9 市需求增速最快的两种人才技术,这两项技术都与语言本领有关。珠三角9 市45 个用人单位(9 家国有企业、21 家民营企业、4家外资企业、7 家合资企业、4 家事业单位)的问卷调查表明,84%的用人单位在招聘信息中对应聘者语言知识与技能要求,按比例大小依次为CET6(32.4%)、CET4(28.4%)、TEM-4(10.6%)、BEC(5.6%)、TEM-8(5.5%)和口笔译证书(1.5%)。81.91% 的用人单位对英语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但外向型企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得不到充分的满足,对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产品经理、数据分析师、客户体验师、互联网安全专家等岗位专业人才进行英语能力的专门培养还比较缺乏。调查发现,超过一半的企业注重的是英语专业人才的听、说、读、写、译综合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81%的企业以为英语专业人才的专业常识程度、业务水平能力与其需求相顺应。在选拔职员时,优先考虑学校名气和相关证书的企业占52%③黄凯娣,徐华燕,潘雅君:《英语专业学生职业目标与英语人才市场需求》,《考试周刊》2012年第3期。。
此外,目前珠三角9 市的应用型英语人才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还没有得到完全开发,城市间的协同创新机制还不够完善。根据中银国际研究统计,珠三角 “财富世界500 强”企业中,深圳公司的数量均超过珠三角其他城市的数量,排名也比较高,但缺乏高水平院校,英语人才培养体系尚不完善。此外,除了广州、深圳以外,珠三角其他城市,如东莞、佛山等,尽管经济较发达,但缺乏相应的知名院校本土化,人才培养和知识积累有所不足,且珠三角9市的创新协作仍然停留在自发式和分散式的程度,机制融合不够深入、创新资源配置不够充分,存在行业间、城市间的结构性应用型英语人才短缺问题。
(二)应用型英语人才发展促进珠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从耦合逻辑来看,教育无法成为一个独善其身且孤傲的存在,语言被视为人力资本的核心要素。英语教育的发展需要面向社会需求,进行人才知识结构和应用能力的调整,使之适应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①朱慧敏,刘艳梅:《经济国际化趋势下的外语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以山东省为例》,《山东外语教学》2010年第4期。。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而言,英语不仅是提高学习者语言交际能力和社会整体素养的一种语言工具,也是学习者本身和区域社会经济获取有效资源的重要资本。因此,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是影响区域人力资本的核心教育投资因素②车春柳,陈理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英语专业课程建设探索——基于英语教育的“投资”内涵》,《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第18期。。从伦敦城市群、巴黎城市群和东京都市圈近几十年来的经验来看,区域社会经济能够快速崛起并长足发展,根本原因是高质量的育人模式为区域内企业提供了大量人才支撑,满足了区域发展经济的需要。
从珠三角9 市各企事业用人单位发布的校招需求分析可得,珠三角企业外贸新业态跨境电商呈迅猛发展态势,企业对应用型外语人才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提出了新要求,外语人才需求呈多元化趋向,要求外语人才兼具专业化、复合化及全球化的特色。企业认为应用型英语人才应具备的能力按重要度顺序排列依次为:优秀的语言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办公自动化设备操作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合作能力、执行能力、应变能力和公关能力。除英语外,企业表示最需要的外语人才依次为日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和韩语。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始终坚持“厚语言、重实践、强技能”的育人模式,以英语核心素养为基础和前提,辅以其相关专业,将语言学、语言技能和现代语言技术知识应用于其专业工作,作为熟练、有效和多才多艺的沟通者,能够在竞争激烈和多语种的工作场所中,充分理解语言的性质和与语言相关的应用,因而能力更强,适应面更大,服务面更广,贡献更多,对促进珠三角9 市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更强、更明确的倾向性和应用性。
(三)区域经济带动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
珠三角9 市有其独特性,经济基础好、产业链较完备,在各自某些领域都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如深圳强科技、广州强商贸、东莞强创新等。目前珠三角9 市资本市场、投资领域和合作办学等方面已经深入合作,为珠三角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奠定了有效的合作基础。“广州—深圳—东莞—珠海”科技创新走廊,推动了珠三角区域内部人才、资金、信息、技术等要素自由流动,有力推动了产学研一体化,一方面有利于高校等科研机构培养更多高素质应用型外语人才,更好地为企业服务,协助企业进行国际化科技创新;另一方面可以加快科研成果市场化,让高校的研究更加贴合实际,具有现实价值。
三、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与珠三角区域经济社会的耦合发展协同路径
珠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语言信息化的支撑,即“语言+专业”的应用型语言人才。语言信息化手段如何让智能语言学习充分运用在智慧城市群建设和珠三角9 市科技、经济发展中,是构建语言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的一部分内容①李宇明,王海兰:《粤港澳大湾区的四大基本语言建设》,《语言战略研究》2020年第5期。。建成世界级城市群需要在国际化人才培养经验基础上,积极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提升珠三角9 市高校的英语类人才培养水平,全面优化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路径,在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水平的同时,为我国英语教学改革提供经验和示范。
(一)加强区域资源优势互补,实现错位发展
由于珠三角9 市分布格局是多核心式的,核心城市经济体量相近、一体化水平较高且地理位置相邻,近年来三地优势互补不断深化,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良好合作基础。9 市高校具有广泛的海外联系,英语人才核心素养较高,英语课程资源丰富,需以改革体制机制为前提,积极发挥各珠三角高校参与交流合作的积极性,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一方面,政府层面需制定区域教育资源共享的准入机制和方案,引导高校间深度合作,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尝试设立珠三角9 市高等教育合作基金,补助教育互访,以支持开展高校各类英语课程与国际化契合性研究,落实英语人才培养合作计划。不断完善区域应用型英语人才交流合作的体制和机制、不断提升空间和领域、不断拓展层次和水平,初步形成沟通有序、协作有效的英语人才发展共同体,推动珠三角9 市英语教育不断朝着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方向前进。效仿旧金山湾区知行合一的发展理念,重塑应用型英语课程体系定位,即用专业内容做嫁衣,以“双创”人才和“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为契机,根据学生需求分析确定课程目标、选择教学理论和教材(可以通过评估、发展或适应)都合适的综合课程。另一方面,充分发挥珠三角高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响应国家在国际教育方面的号召,鼓励高校在教师引导、学生培养、学分互认等方面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加强双语教学语言环境,并结合本校专业发展目标和珠三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上依托“专创融合”的内涵进行探索改革,可根据特色专业培养目标,在专业教育课程模块的基础上,增设若干特色应用型英语课程,提升区域应用型英语课程的优质性,高效地促进珠三角9 市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实质性发展。
(二)教师体系再建构,建立科学评估体系
提升珠三角高校拓展性英语课程教师师资建设,建立科学有效评估体系,主要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是推进优秀青年教师的联合培养,建立流动的人才培养机制,提供教师专业发展资金支持,打造优质团队教学,为授课教师提供 “走出去”的机会,制订“五年培养、三年提升”的教师发展规划,有针对性地对专任教师进行多层次差异化职业能力培训,包括基本教学能力、课程学习能力、专业素养能力、职业道德能力。二是增强应用型英语课程的学科地位,优化专任教师评聘制度、加强专业与课程建设制度。三是建议高校建设并开发新媒体师资建设和课程测评平台,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对应用型英语课程教师进行在线师资建设、多维度测评教师专业发展现状、建立健全教师专业发展档案。四是以《大学英语课程要求》为指引,各高等学校需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引入表现性评价方式,在评价上架构立体评估,实现同伴互评、学生自评,家长、社区共同参与的多维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反拨作用,立体评价形式,填补对英语学习语言技能策略、元认识层面的维度评价的缺失,以提升学生英语核心素养②胡美如,肖龙海:《英语拓展性课程研发与实施》,《课程·教材·教法》2020年第7期。。
(三)课程体系再创新,提高英语人才竞争力
根据珠三角9 市未来就业前景,高校需有前瞻性地培养具备卓越英语能力且融通人类学、历史学、地理学等学科研究能力的拔尖研究型人才和国别区域全球治理紧缺人才。结合广东人才强省战略,凭借中西交汇优势,珠三角9 市需构建与区域经济形态、产业结构、人口规模等相适应且颇具水平的应用型英语课程体系。一方面,构建个性化知识网。研究“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及其相关人才培养方案的专业结构(校级应用型英语课程、院级学科基础+英语双语课程、系级专业课程和学生层面的自选课程)。培养学生作为中心人角色,尝试进行嵌入式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意识到学习英语不应该只单单停留在应付考试,而是把它作为一项与人交际和学习的工具。珠三角9 市高校需根据学校定位、学科类型、专业需求和学生水平确定英语课程侧重点,以知识结构和用人单位需求为导向,实施课程模块化设计,为专业化国际交流提供支撑。另一方面,重新设计教学任务。实施多模态数字化教学,满足新时代的学习要求。丰富以人文综合素质和培养人文精神为目标的教学任务,适当开展国际田野调查,实现跨域学习,接轨国际,充分发挥其在阐释世界文化异同方面的作用,促进文明互鉴。
结语
珠三角打造世界级城市群的总体定位和建设国际教育示范区的重要目标对区域内高校培养应用型英语人才提出现实需求①王志强:《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空间布局:框架、现实与进路》,《中国高教研究》2020年第6期。。随着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及积极效应不断提升与彰显,应用型英语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互动日趋表现为一个具有必要性和巨大潜力的领域,两者互相促进、互相影响,共同协调发展产生耦合反应。为此,在人才培养和培训方面,应提升珠三角9 市高校的办学目标、办学规模、课程质量等,促其与区域经济需求相契合并动态融合发展,使应用型英语人才产出规模与区域产业需求实现供需平衡,英语学科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相匹配,英语核心素养与区域产业需求的人才素养相吻合,从根本上解决应用型英语人才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脱节的问题,肩负起应对国际形势变化压力和及时呼应国家科技创新发展重大战略需求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