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策展在博物馆运营中的关键作用
——以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为例

2022-03-24黄乔生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新馆新文化运动策展

◇ 黄乔生◇

人物类和历史事件类博物馆、纪念馆具有独特的运营机制,在开展以馆藏文物为基础的研究和陈列展览时,应该特别注重现实性和系统性。由于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影响延续至今,与现实联系较为密切,特别在一些重大纪念年份,需要集中而又及时地举办相关活动,因此,陈列展览工作在此类博物馆、纪念馆整体工作中具有关键作用,不容忽视。

本文以近年来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展览策划工作为例,探讨展陈在博物馆、纪念馆学术研究、文物征集和保管、社会教育等整个业务工作体系中的关键和枢纽作用,强调上述工作之间的联系及相互协作的重要性,并提出在策展人成长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以下简称“鲁新馆”)是2014 年7 月由原北京鲁迅博物馆和原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合并组建而成,主要从事鲁迅和新文化运动时期著名人物、重大事件的相关文物和资料的征集、保管、研究和宣传展示等工作。

原北京鲁迅博物馆是为纪念和学习中华民族的思想和文化巨人鲁迅而建立的社会科学类人物博物馆,是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之一,也是全国六家鲁迅纪念设施中规模较大的一所。它的基本陈列“鲁迅生平陈列”依托大量的实物、图片,并配以多媒体手段,全面展示鲁迅一生的业绩。原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依托原北京大学红楼建立,北京大学红楼曾是北大图书馆所在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发源地,纪念馆的基本陈列由红楼一层的原状陈列和院内平房的新文化运动史实陈列组成,由李大钊工作过的图书馆主任室、毛泽东工作过的第二阅览室、《新潮》杂志社和学生上课的大教室等六处场景复原而成,并开辟了蔡元培、陈独秀的专题展览,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近代建筑。

原北京鲁迅博物馆原本偏重对有重大影响的人物的研究,而原新文化运动纪念馆的设立是为了纪念深刻影响国家文化形态的历史事件及其人物群体。两馆合并后,从对一个人的研究,转变为对一个时代诸多人物的研究,再到对历史事件的研究,又到对一个文化转型时代的研究,对包括陈列展览在内的业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两个馆区的基本陈列,加上历年制作的临时展览,构成了一个独特的鲁迅与新文化展陈集群,特别在临时展览制作方面成绩斐然。2015 年,为纪念新文化运动一百周年,鲁新馆制作了《旧邦新命——新文化运动百年纪念展》①2016年,值新文化运动百年纪念之际,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遴选馆藏文物资料,展示这场运动的重要成就,追溯渊源流变,再现历史风貌。后由文物出版社出版了《旧邦新命:新文化运动百年纪念展览图录》。,意在让观众对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和创新性有更深入的认识,分为“《新青年》·新文化”“冲决罗网 引领思潮”“文学革命 振发起衰”“改革教育 奠基科学”四个部分,回顾新文化运动的过程及其百年影响。2016 年,为纪念鲁迅诞辰135 周年、逝世80周年、北京鲁迅博物馆建馆60 周年,鲁新馆制作了《含英咀华——鲁迅博物馆馆藏文物精品展》。2018 年,鲁新馆根据多年整理、研究鲁迅照片的成果,制作了《俯首横眉——鲁迅生命的瞬间》展览②2018年,北京鲁迅博物馆所编的《俯首横眉——鲁迅先生写真集》由海燕出版社出版,以鲁迅生平为线索,精选了鲁迅先生从1902年至1936年的56张代表性照片,集中展现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不同侧面,是从影像角度对鲁迅先生生命情状的重要记录。,用大量照片配合鲁迅生平事迹,形象生动,有助于观众认识多面的、丰富多彩的鲁迅。

鲁新馆有关新文化运动杰出人物的研究取得的成绩,为临时展览策划和实施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其中,《新文化运动的急先锋——钱玄同文物展》和《回眸胡适》两个专题展是较为成功的案例。钱玄同是《新青年》的重要作者和编辑,他反对纲常名教,主张“非圣”“逆伦”,是新文化运动的急先锋。《新文化运动的急先锋——钱玄同文物展》分“章门弟子,志切复古”“文学革命,冲决网罗”“国语先行,化古用今”“师友切磋,文采风流”四部分,展示了钱玄同在新文化运动、国语运动中的成绩及其与师友们的交往③2016年,北京鲁迅博物馆联合湖州市博物馆,以“钱玄同文物展”的展品为主要内容,将一些稀有的、从未公布过的图片首次编辑成《疑古玄同——钱玄同文物图录》一书,由大象出版社出版,是对新文化运动名家藏品这一丰富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弘扬。。《回眸胡适》则以胡适生平为主线,以“早年求学”“文学革命”“学界领袖”“学者大使”“北大校长”“晚年岁月”“亲情友情”七个专题,呈现他作为文学改良的提倡者和新文化运动倡导人的功绩,及其在文学、史学、哲学、教育等诸多领域的开拓之功。

此外,有关蔡元培、陈独秀、李大钊的专题展也有一定规模,收到较好的效果。2017 年,为纪念新文学发生100 周年,鲁新馆制作了《文白之变》专题展,对新文化运动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做了具体展现。展览有助于观众对历史变革有切实的认识。新文化运动高举的大旗上写着“民主”和“科学”,但过去在科学方面的展示不多。2017 年,鲁新馆制作的《万里向西行——西北科学考查团90 周年纪念展》让观众对中国现代科学成就有了较为形象的认识。此次展览分别在红楼馆区和北京大学展出,期间召开了两场座谈会,随后在西北几个省区巡展,取得很好的反响。

临时展览与基本陈列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近年鲁新馆举办的临时展览有《呐喊:鲁迅与新文化运动》《书写的艺术:鲁迅手稿展》《俯首横眉:鲁迅生命的瞬间》《鲁迅藏汉画像精品展》《鲁迅的艺术世界》《拈花——鲁迅藏中外美术典籍展》①2018年,张娟所著的《拈花——鲁迅中外美术藏书研究)》(北京新文化运动纪念馆馆藏文物研究系列丛书)一书由文物出版社出版,从鲁迅收藏的大量中外美术典籍中精选100部,以封面及插图形式,配以相关版本介绍、鲁迅与该版本作者的关系介绍、收藏情况及鉴赏文章,探索鲁迅的美术修养及美术思想的渊源,让世人了解鲁迅在美术领域的贡献。等,是对基本陈列方面的深度挖掘。

总的来说,两馆合并大大促进了策展工作的开展,而策展工作在鲁新馆的整个业务体系中也发挥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博物馆、纪念馆的基本陈列与临时展览合并后是一个以基本陈列为主、临时展览为辅的系统,同时与学术研究、文物资料保管和整理、宣传教育工作互相促进,构成博物馆业务工作的主线。一般来说,基本陈列要5—10 年才进行升级改造,而临时展览则可能随时发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临时展览几乎每年都有,有时还会一个接一个连续不断,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博物馆、纪念馆对临时展览应该给予更多关注和投入。临时展览配合基本陈列,以宣传和普及鲁迅的思想和作品为总体目标,负有阐释主题、拓展题材的任务,其策展成功的关键在于尽可能地发挥博物馆的学术研究专长和馆藏文物的特点②黄乔生:《博物馆临时性展览工作浅识》,《中国博物馆》2007年第4期。。

一方面,学术研究成果是陈列展览策划的基础。在学术研究方面,由于博物馆有多年的积累,不但有基础资料的整理,还有专题研究论著,更承担了多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研究成果中主要有文集编纂如《鲁迅手稿全集》(78 卷,与国家图书馆等单位合作编辑)、《鲁迅藏拓本全集》(12 卷)、《鲁迅藏外国版画全集》(5 卷)、《鲁迅藏中国现代版画全集》(5 卷)等;专著如《俯首横眉——鲁迅先生写真集》《鲁迅像传》《鲁迅年谱》《鲁迅家书》《鲁迅箴言》《字里行间读鲁迅》《中英文对照鲁迅诗》《他山之石:鲁迅读过的外国小说》《〈新青年〉时代——中国新文学先锋剪影》《钱玄同印象》等。另一方面,陈列展览也会助推学术研究。例如,为了做好鲁迅的汉画像等金石拓本的展示,博物馆举办了多次有关汉画像的学术研讨会,也因此促进了《鲁迅藏拓本全集》的编辑出版,让长期蛰居库房的6000 多枚拓本得以面世。鲁迅藏造像拓本的整理,也催生了新的研究课题展览创意。如2021 年初,天龙山佛首回归中国,国家文物局在鲁新馆举办了《咸同斯福——天龙山石窟国宝回归暨数字复原特展》展出这件石雕佛首,同时还展出了一批鲁迅收藏的佛教题材石刻拓片和佛教文献。鲁迅藏的天龙山石窟造像拓本正好与回归的佛首属于同一个石窟群。当时,研究者在整理展品时发现四件年代为“汉”、定名为“天龙寺比丘与居士造像”拓片的藏品档案存在问题。首先是年代,尽管《后汉记》《后汉书》中出现了关于佛像的记录,但迄今未发现汉代佛像题材的物质资料存世。其次,拓片中的人物衣饰呈典型的褒衣博带风格,世俗供养人所着衣冠与龙门石窟中的北朝供养人服饰类似。因此笔者初步判断此批拓片原石刻年代应为北朝时期①赵菁:《鲁迅藏“天龙寺比丘与居士造像”考略》,《鲁迅研究月刊》2021年第2期。。此次展览也引发了学术界对鲁迅藏品的浓厚兴趣,博物馆随后与云冈石窟研究院等文博单位开展一系列合作,对鲁迅藏碑拓和造像拓本进行研究并策划了相关展览。又如,在照片研究方面,博物馆学者在使用照片的过程中,深感鲁迅留下的照片珍贵,对此进行系统整理和研究,不但丰富了馆藏,增加了展品,发表了论文和专著,如前所述还形成了专题展览《俯首横眉——鲁迅生命的瞬间》,并成为鲁新馆的一个品牌展览。

就鲁新馆馆藏文物来说,其收藏在同类博物馆、纪念馆中可谓首屈一指。其中,文物、图书、艺术品等达7 万余件,主要有鲁迅和同时代人的手稿、生平史料、藏书、藏画、藏碑拓片、藏友人信札等;以及大量的鲁迅著、译、辑、编著作版本和鲁迅研究著作、现代新旧期刊;还有大量中外美术作品等。近年,鲁新馆依托版画和鲁迅手稿的制作所策划的几个临时展览均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如何在策划展览时更好地发挥馆藏文物的特点展览,主要在于利用馆藏文物资料时要懂得取舍。仅就有关绘画类型的展览而言,鲁新馆举办过馆藏的油画、国画展览,但最终将着重点放在版画上。因为,鲁迅一生对油画关注较少,对国画虽有所收藏,但并不热衷。但对版画,尤其是木刻,鲁迅倾注了大量心血,还培养了大批木刻青年,堪称中国新兴木刻的奠基人和导师。因此,鲁新馆不但在版画方面进行了专题展示,展览鲁迅收藏的版画作品,还将中国现代版画中的鲁迅传统纳入视野,充分发挥馆藏优势和鲁迅在版画界的崇高威望,成立了版画艺术展示和研究中心。同时,此类展览也对馆藏和研究起到了促进作用,很多版画家愿意将他们的作品和收藏捐献给博物馆,而鲁新馆根据这些藏品又举办了类似题材的展览如《中国战斗——抗日战争时期木刻展》②2015年,由湖北省博物馆,北京鲁迅博物馆编印的《中国战斗:抗日战争时期木刻展》由文物出版社出版,该书在展览的基础上,收录了三百余幅抗战版画作品,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等。

临时展览作为基本陈列的补充和扩展,是博物馆扩大影响、吸引观众的重要方式。好的临时展览可以与基本陈列相得益彰。鲁新馆在策划展览时,始终将临时展览结合主业,在更详细、更集中展示鲁迅生平业绩和新文化运动事件和人物上下功夫,使事件更为具体,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同时也弥补了因空间不足而造成的基本陈列内容上的不充分。

历史事件和人物的重大纪念节点,是博物馆和纪念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展示学术水平和其策展能力的好时机。即便是临时展览,也需要长期的研究和充分的准备,因此,提前了解观众需求就显得十分必要。确定目标观众是策划好展览的重要因素,例如,2019 年,鲁新馆在五四运动100 周年的重大纪念活动中的表现,是陈列展览策划在博物馆、纪念馆运营中发挥关键作用的有力证明。

鲁新馆每年都会在五四青年节前后开展学术研究和社教活动,而在这次五四运动100 周年的纪念中,博物馆、纪念馆共策划了三个临时展览,分别从三个层面揭示了五四运动的伟大意义。

第一个展览是《五四现场》,用大量文物资料叙述了1919 年5 月4 日到6 月28 日的国际形势、外交斡旋、学界反应、学生运动、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等重大社会事件和斗争场景,尽可能对历史事件进行细致、完整地叙述。第二个展览是《国民:1919》,挑选了大约100 件文物资料来表现1919 年中国的社会状况,并以五四运动为中心,将展览分为三个部分,包括五四运动之前,五四运动之中及五四运动之后。整个展览以1919 年1 月1 日出版的《国民》杂志开端,展现了其象征意义:国民登上了中国历史的舞台,青年发出自己的声音。1919 年底,周恩来主编的杂志《觉悟》在天津创刊。“觉悟”二字描述了这个特殊年份里国民生存状态的主要特点之一。“国民”“觉悟”堪称1919 年的关键词,“国民觉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经验①黄乔生:《吾国吾民1919:时代风云与人物画像》,北京:中央党校出版集团大有书局,2020年,第340-341页。。这一个展览视角独特,视野宽广,得到观众的好评。在叙述波澜壮阔的五四运动时,追本溯源,探讨新文化运动的成因及其影响是极其有必要的,因此,第三个展览《中国的文艺复兴:新文化八大家》旨在缅怀和表彰新文化运动先贤。展览共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中国的文艺复兴”,展示八位新文化名家的生平业绩;另一个是“旧墨新声”,展示他们的手稿、书法和绘画作品。

总的说来,三个临时展览中的第一个“五四现场”,因资源准备充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而第二个展览《国民1919》用100 件文物表现了1919 年中国民众的生活,国内和国际风云变幻,中国人民的觉醒过程,也产生了一定的反响;但第三个展览《中国的文艺复兴:新文化八大家》虽有一个总的构想,也有概念的提出,展现了近几年来博物馆、纪念馆工作的总体思考,为下一步研究和展览做出了规划,但还未完全形成全面有机的联系,仅仅只是停留在各个人物事迹的连缀之上。从策展的角度而言,未来两馆区的主业仍然是围绕这些人物、这场运动和这个时代深入细致地进行系统性研究,策划一些主旨贯穿始终的展览②黄乔生:《从〈旧邦新命〉到〈国民:1919〉》,《鲁迅研究月刊》2019年第11期。。

基本陈列和临时展览应该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好的基本陈列策划应鲜明地体现出博物馆主业,对临时展览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好的临时展览策划也应围绕博物馆主业和基本陈列,注重诠释博物馆的主业和办馆宗旨,成为基本陈列的补充。在展陈策划中,将临时展览和基本陈列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察,有助于认识陈列展览工作的系统性和连续性。

以鲁新馆2021 年对外开放的“鲁迅生平陈列”为例,这是策展人根据多年从事学术研究、文物收藏、陈列展览和社会教育工作的经验策划制作而成的。它的主题为“鲁迅的道路”。开篇的大幅绘画《荒原上的路》,象征了鲁迅一生的道路探索。他所做出的几次道路的选择与中国近现代的几次重大变革同步,在其个人的人生抉择中显出了他的远大志向,也展示出了其果决、刚毅和坚守的品格。每一次做出的选择,都使他对目标的追求更加执着,思想更加深邃,为大众服务的决心更加坚定。因此,在策划陈列中,策展人选择了用大量文物表现鲁迅的道路选择:从科举到新学,从学工到学医,弃医从文后又弃教从文。为了更准确、更细致、更贴切地诠释主题,“鲁迅生平陈列”设计了四条贯穿始终的线索,从中可以看出鲁迅人生道路前后一贯,即使在细枝末节处也体现得非常鲜明。

第一条线索是用鲁迅的手稿展示鲁迅的书写艺术。少年时期的抄书,学生时代的课堂笔记,苦闷时期的抄碑,恋爱时期的情书,给母亲的家书,给朋友们和学生们的书信,书赠文人学士的诗稿等,从中可以看出一个大文豪的成长经历。鲁迅是勤奋的、高超的书写者,观众从抄录、校勘和著述手稿中可以了解他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从课堂笔记、翻译手稿中感知他对外来文明的广泛吸收。第二条线索是鲁迅一生的照片。现存鲁迅照片有110 多张,组成了较为完整的鲁迅形象,其中有横眉,有俯首,有微笑,有大笑,有哀愁,有怀疑,有沉思等形态各异的表情;有鲁迅写下“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断发照”,在师范大学的“演讲照”,50 岁生日的“标准照”,以及穿着爱人所织衣物的“毛衣照”,与家人的“全家福”照,甚至还有生命即将终结时憔悴的“面容照”,以及去世10 天前与青年朋友们座谈的组照,一一地展示出了鲁迅生命中的精彩瞬间。第三条线索是用鲁迅的自述来表达他在人生道路选择时的情绪和思考。鲁迅著作独特的文风,深邃、犀利、简洁、有力的语言,往往能直达人的心灵深处,给人巨大的思想震动。因此,在策展时选择了在展览的节点,特别是在鲁迅进行人生道路选择的重要关头,标举鲁迅的自述,画龙点睛,突出“生平陈列”的主题。第四条线索是用鲁迅的诗句作为“生平陈列”的二级标题。“炎天凛夜长”“度尽劫波兄弟在”“俯首甘为孺子牛”“寒凝大地发春华”“于无声处听惊雷”“白眼看鸡虫”……整个陈列,以一首颂扬鲁迅的诗开始,以鲁迅自己所作的述怀七律结束,生动地表达了不同时期鲁迅的精神状态和生活情态。

对于展陈策划而言,作为核心的策展人是极其重要的。策展要在博物馆运营和发展中更好地发挥其重要作用,关键之一在于策展人需要在各类纪念活动中把握政治要求、社会需求、观众期待等因素,充分展现自己的学术素养,并在展陈策划中展现自身对藏品的熟悉,以及对博物馆和纪念馆定位的准确认识和对目标观众的了解,充分发挥馆藏文物资料的基础作用。就鲁新馆而言,其藏品的一个突出特色是拥有鲁迅及其同时代人如陈独秀、李大钊、许寿裳、钱玄同、瞿秋白、萧红等的文物,同时经过多年来的努力,博物馆不断拓宽收藏渠道,还征集到大量鲁迅及其他文化名人的文物,为策展奠定了基础。

一方面,以馆藏文物资料为对象的学术研究,是陈列展览的基础,也是策展人应该着力之所在。鲁新馆学术研究的特点是依靠馆藏优势,从基本材料出发,以事实为依据,夯实鲁迅研究学科基础。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博物馆编辑出版了《鲁迅研究资料》20 多卷,刊登了大量馆藏文献和博物馆研究人员的科研成果,为鲁迅研究学科的基本建设做出了贡献。博物馆编纂的《鲁迅年谱》①《鲁迅年谱》主要有:鲁迅博物馆编撰的《鲁迅年谱》(四卷,1981年,2000年增订)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鲁迅年谱长编1881-1921(第1卷)》2012年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黄乔生所著的《鲁迅年谱》2022年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也是这方面的重要成果。博物馆研究人员从本行业的角度考察鲁迅生平业绩,既对鲁迅在北京和全国其他城市的旧居、博物馆、纪念馆进行整体研究,也对某个地区进行微观地理的研究,如对绍兴会馆、八道湾十一号等鲁迅旧居进行具体解剖,既为研究鲁迅北京时期文学创作的特点和思想的演进提供了新的视角,又对博物馆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②黄乔生:《一座宅院,一所学校,一个灵魂》,《鲁迅研究月刊》2022年第2期。。近几年,鲁新馆结合馆藏鲁迅手稿、馆藏近现代名人手札、鲁迅藏拓本、钱玄同日记、周作人日记等重要文献的整理,召开了“鲁迅与胡适”“鲁迅与陈独秀”“鲁迅与周作人”等专题学术研讨会,并制作了一系列有关胡适、陈独秀、蔡元培、钱玄同等新文化巨匠的展览。2018 年,为纪念《狂人日记》发表100 周年,鲁新馆专门召开了学术研讨会。2019 年五四百年纪念学术研讨会的主题为“在文学与历史之间”。学者们从多学科多角度研究五四,“历史的五四”和“文学的五四”都有历史和现实价值,而建立在鲁迅博物馆和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基础上的鲁新馆,也正是一次文学与历史的融合——鲁迅博物馆偏重文学,新文化运动纪念馆偏重历史。

另一方面,博物馆和纪念馆的社会教育功能,也是值得策展人重点关注的,即是说其策展的展览效果要经得起观众的检验。鲁新馆在向大众传播鲁迅精神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举办了一系列紧密结合馆藏特色和受众特点的展览和社会教育活动,深受观众欢迎。如现代作家经典品读系列中的“三味书屋读鲁迅”,邀请观众到“三味书屋”互动学习室,“穿越时空”,与鲁迅做同学,以互动阅读体验的方式体会鲁迅作品的文学之美,展现体验式教学的魅力;又如鲁迅的艺术生活系列中的“匠心笔蕴拓丹青——藏版画鉴赏与版画拓印”,让观众了解了鲁迅和现代木刻的历史,欣赏馆藏珍贵中外版画,探寻木刻中传统木版水印技艺的运用,感受木版水印技艺的魅力;而“鲁迅和线装书制作”,则是由教育员带领观众了解有关鲁迅藏书的故事和鲁迅在书籍装帧设计方面的贡献,并让观众体验线装书制作,把亲手制作的鲁迅作品装订成线装书并回家;再如在文化地理探访项目下,设置了“行走的五四重走五四之路”,让参与者了解沿途的历史与变迁。

结语

总而言之,博物馆的展陈策划就是把一件件联系或密或疏、形态各异的展品组合起来,使之成为能够鲜明准确地表达主题和思想内容,具有一定艺术风格的陈列展览。这不仅要求策展人有着在博物馆、纪念馆中多个岗位上历练过的专业经验,也要求其注重整体布局、尺度把控和细节安排,还要求博物馆根据自身定位和办馆宗旨规划策展工作,在运营过程中将策展放在枢纽位置上,同时,在陈列展览的策划和制作中关照到社会效果,根据观众的需求进行相应的社会教育活动,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策展在博物馆运营和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猜你喜欢

新馆新文化运动策展
新文科建设: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新文化运动”
深圳科技馆新馆
参加2018年江西省图书馆新馆馆徽(LOGO)设计
关于策展
基于历史判断三个层次的批判性思维教学——以《新文化运动》一课为例
2017 艺术策展人
关于将“curator”统一翻译为“策展人”的建议
中西方博物馆策展人(curator)制度浅析
SOLO理论指导下的听评课——以《新文化运动》观课为例
以人为本、科学谋划,以创新引导首博新馆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