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州全面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路径

2022-03-24张彦华

管理工程师 2022年5期
关键词:郑州市转型数字化

张彦华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河南 郑州 450042)

数字经济是现代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1]。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更是把数字经济单独成篇,明确提出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加快数字化发展,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2]中央相关会议中也密集提及“数字经济”,凸显了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为贯彻落实国家、河南省有关数字经济发展的要求,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机遇,全面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增强发展新动力,推动郑州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郑州市政府印发实施了《郑州市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实施方案 (2020-2022年)》,强调要大力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全面推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加速城市数字化进程。[2]根据方案,郑州将加快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新生态,全力打造中部地区的数字产业化发展引领地和产业数字化发展示范地,建设中部地区数字“第一城”。[3]

1 郑州市“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发展概况

1.1 数字产业化发展迅速

2020年,郑州市电子信息工业增长12.2%,智能手机产量达到1.09亿台。互联网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7.2%。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64.9%,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增长136.2%,智能电视增长336.5%。鲲鹏小镇项目带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260.6%,拉动全市投资增长2.5%。紫光股份智慧计算终端全球总部基地、中航半导体生产封装基地、哈工大机器人、浪潮安全可靠生产基地、柔性显示模组研发制造基地、富泰华5G手机精密机构件、华思5G新基建中部生产基地等重大项目顺利签约。[4]2021年,郑州市共规划建设中等规模以上数据中心25个,规划建设机架数13.3万个;数据中心年产值超23.28亿元,为全市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算力支撑。[5]2022年6月,郑州市和阿里巴巴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共建平台、共创生态、共育人才等领域合力推动郑州数字产业化发展。

1.2 产业数字化不断加深

近年来,郑州市大力推进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2020年新增“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对标企业438家[6]。安图生物、三磨所等27家企业创建成为省级智能工厂(车间),新增26家省级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试点示范企业。实施“万企上云接链”行动,全市“上云企业”达到3.2万家,新增“接链”企业2 837家。[7]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郑煤机、嘉晨电器入选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单位,中机六院中标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推广中心项目。山谷网安等8家单位获评国家网络安全技术应用试点示范单位,向心力等10家单位被评为省级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技术支撑单位。实施《郑州市工业大脑平台建设方案》,加快郑煤机、天瑞水泥“工业大脑”项目建设。建成5G基站1.8万个,转供电基站占比降至52%[6],实现了市区、县城、重点乡镇连续覆盖和重点行业应用场景按需覆盖。

1.3 数字经济政策体系不断完善

2020年1月,郑州市政府出台了《郑州市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实施方案(2020-2022年)》,明确了“一年突破、二年看齐、三年领先”的目标及具体措施,明确了加快数字产业化、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等5项重点任务,是推动郑州市在数字经济领域进行产业布局、项目谋划、招商引资、技术合作、打造产业生态等的重要指引。2020年4月,《郑州市 2020 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要求加快培育新兴产业,编制出台氢燃料电池汽车、智能传感器、5G及北斗应用、人工智能、软件信息服务业和大数据 6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要求完善数字技术服务体系,大力推进企业上云,深化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的新工业变革,推进两化融合深度发展,加快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2020年12月,郑州市出台了《关于加快 5G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以保障郑州市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为工作总目标,要求把握5G发展的战略机遇,统筹5G基站规划布局,加快推进5G网络建设,落实5G建设配套需求,深化5G应用示范,建设5G新基建创新发展示范城市。《实施意见》提出了加快5G基站布局规划、大力推进5G网络覆盖工程、加大公共资源开放共享力度、强化电信管道资源开放、推进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推进5G技术创新、建设5G应用创新先行区及应用推广示范区、加快5G产业链集聚发展等十一项重点任务[7]。2020年12月郑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根据郑州市数字经济产业结构和发展特点公布并实施了《郑州市数字经济产业引导目录(试行)》,明确了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目录体系和指标解释,对郑州市在数字经济领域的产业布局、项目谋划、招商引资、技术合作、打造产业生态等做出重要指引,为郑州市加快构建具有鲜明特色的多元化数字经济产业体系,提高数字经济发展质量,打造中部地区数字产业化发展引领高地提供引导和遵循。

2 郑州市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 整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还存在差距

《河南省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1)》数据显示,2020年郑州市数字经济总量接近5 000亿元,占GDP比重超过41.4%,正在发挥“主核”作用引领河南省数字经济发展。《2021中国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指数》指出,从数字经济发展总体情况来看,第一梯队城市为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广州,第二梯队城市为成都、重庆、武汉、天津、厦门、南京、青岛、西安,第三梯队为济南、长沙、合肥、苏州、无锡、福州、珠海。第一梯队城市在政策与环境、规模与质量、头部企业数量以及产业创新能力等各个维度上都领先于其他城市,是数字经济产业化的领头羊。相比较而言,郑州虽然在数据及信息化基础设施上表现良好,数字经济规模与质量排名第12,但和三个梯队城市相比在政策与环境、规模与质量、头部企业数量以及产业创新能力等方面仍有一定的差距。

2.2 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较慢

目前,郑州市企业数字化转型还处在探索阶段,数字化转型质量和速度有待进一步提升。第一,面对数字化转型,一些企业存在“不敢转、不会转”的问题。 企业缺乏数字化转型的相关知识,对数字化转型的认识较为模糊、片面,不确定数字化转型后能给企业带来什么样的效益和发展前景;或者认为数字化转型就是购买相关的硬件系统,只要硬件系统到位就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一些企业在转型过程中缺乏针对本企业数字化战略的系统规划,仅仅以为数字化转型就是将企业的销售从线下搬到线上、“云上”就是实现了数字化转型,导致数字化转型质量不高。第二,数字化转型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制造业领域赋能不均衡。制造业企业仍以传统制造业模式为主,数字化技术大多应用于财务、人事管理。因此,虽然由此带来用工及管理成本下降和生产效率提高,但是投入成本不断提高,利润实际并没有多大变化。第三,中小企业转型难。数字化转型升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需要在硬件、软件、人才培养、后期的维护和升级多个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成本和时间成本。大部分中小企业受资金、技术、基础配套能力、创新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不愿意将有限的资金投入企业的数字化建设中。

2.3 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数字经济的核心竞争优势不突出

一是主导产业大而不强,产业链高端环节价值再造能力不足。以汽车产业为例,郑州市经开区作为河南省和中部地区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整车产能达到130万台,占全省的70%[9],但产能释放率不高。郑州本土生产车型多为荣威、奇骏、启辰等中低端车型,缺乏高端系列车型支撑,与武汉、合肥仍存在差距。配套零部件中车身件比重较高,缺少汽车电子、底盘等高附加值的产品。二是新兴产业培育相对不足。 虽然目前郑州市已形成以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但全市战略新兴产业产值较低,在河南省规上工业总产值中的占比较小,难以对区域经济增长形成有力支撑。三是产业智能化水平较低。从产业总体数量和级别上看,数字化覆盖面还不够广,改造级别也相对较低,仍处于探索起步阶段,对转型的整体带动效应还不突出,从智能车间、智能工厂、工业互联网平台、智能化改造及各类试点示范创建等情况来看,80%以上集中在汽车及装备产业。郑州市高端制造业基础薄弱,目前处在由价值链中低端向中高端发展的关键时期,实行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任重道远。四是创新链条存在短板。郑州市制造业创新链中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的产业比重相对较大,科技研发、创新服务等创新链高端环节相对缺失,制造业产业链整体不完善、创新主体不足,整体处于制造加工环节,核心竞争力不强,以中低端制造为主,核心零部件研发生产能力薄弱。例如,汽车及零部件主导产业中零部件自足供给率虽达60%,但主要是生产链,而不是创新链。目前郑州市电子信息产业存在生产组装环节企业较多,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标准制定等高端环节缺失等问题。

2.4 数字专业人才匮乏

近年来郑州数字经济发展迅速,发展速度和规模与专业化数字人才缺失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大数据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对高层次的人才和团队依赖程度高。数字专业人才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郑州市拥有数字化方面的领军团队和顶尖人才较少,知名高校和高端科研机构较少,知名企业总部、大型高端技术企业、研发中心等相对匮乏,数字化高层次人才储备不足。与先进区域相比,在薪酬福利、人居环境、生活配套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差距,难以有效引进并留住高端人才,人才的匮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郑州数字经济的发展。

3 郑州全面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路径

3.1 营造良好转型环境,进一步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

一是政府出台各种鼓励、扶持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政策和措施,给予企业技术、资金、服务等方面的支持,努力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优化营商环境,最大限度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优质服务。相关部门应对企业数字化转型进行充分调研,在此基础上,编写企业信息化专项支撑产品目录,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二是要加大力度贯彻实施《河南省“十四五”数字经济和信息化发展规划》《河南省“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加强《河南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的宣传,举办系列宣传活动,增强全社会数字经济发展意识,提升全民数字素养和技能。通过宣传,深化全社会对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的理解和认识,深化对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理解和认识,抢抓机遇,进一步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渗透融合,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3.2 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协同发展

一是大力发展数字化产业,加大对数字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加快推动数字化向更广领域渗透,结合郑州产业结构、产业布局,聚焦汽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重点行业,率先打造智能制造产业集群;聚焦郑州市企业产业数字化的难点、重点问题,加强信息技术研发、数字技术供给,推动数字研发成果与企业转型深度融合;针对企业核心业务转型需求制定场景化解决方案,实现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将数字研发成果转化为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技术支撑。二是利用数字技术推动传统产业升级转型。主管部门牵头建立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团队,为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解决制造业互联网深度融合的技术难题,扩大对传统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技术供给,降低企业转型成本,提高转型质量。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通过提供政策性补贴、降低税费,以及提供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提供硬件设备的运行、监管、维护等数字化服务等方式解决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升企业数字化转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专业的服务不仅可以帮助企业顺利转型,还可以使数字化、智能化硬件设施真正发挥作用,降低转型成本,使企业真正从转型中受益,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小型企业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渐进式转型,先从软件的改造升级入手,结合适度的硬件升级,一定要确保中小企业的效益,增强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信心,从而推进企业高质量的数字化转型。

3.3 加快推进新基站建设

只有为未来经济转型升级提前铺路,才能抢占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的制高点。因此,基础设施建设要适度超前,走在经济发展的需要前面。一是加快5G网络等建设。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是数字经济的核心,两者之间相互协同、相互关联、相互促进、互为生态。数字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数字产业化的发展,提高了数字产业化的规模。作为全国首批确定的5G应用示范城市,郑州应大力推动5G试点城市建设,抢抓国家“新基建”发展机遇,大力推进5G宏基站和企业微基站建设,实现中心城区和重要功能区5G全覆盖。二是加快区块链、云计算等新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数据中心、数据云平台等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解决疑难站址协调、转供电改造、通信管廊建设等突出问题。三是推动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发挥“新基建”的“头雁作用”。

3.4 加大数字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力度

一是加快数字人才的培养。有关部门应积极开展数字人才需求调研,了解郑州市对数字人才的需求情况,突出需求和应用导向;深入推动产教融合,建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支持企业与高校联合,鼓励高校设置、优化相关课程,大力培养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领域的专业数字人才,培养一批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数字技术人才队伍,构建多层次、高质量的人才梯队;围绕重点领域,深入实施 “智汇郑州”人才工程、“高技能人才培育计划”“优秀青年人才储备计划”等选拔培育计划,持续推进信息技术重点领域人才支撑计划,培育一批数字信息技术人才,建立郑州市人工智能、集成电路、5G、工业互联网等人才库。二是积极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深入实施“黄河人才计划”“海外人才支持计划”等,大力吸引数字方面的领军企业家、海内外高端人才、科技领军人才,调动科创人才及其团队积极性,产出更多产业化成果。三是营造更具活力的人才环境。持续优化人才住房、医疗、教育、服务保障,积极推进各种人才保障事项“一网通办”,为专业数字人才提供线上“一站式”服务,使人才引得进、用得好、留得住,培育更加开放、更加科学、更具活力的人才发展环境。

猜你喜欢

郑州市转型数字化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郑州市
郑州市创新推进“八大群体”入会工作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郑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