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思政”格局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论域、逻辑与路向
2022-03-24周春梅
周春梅
(江苏省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素质教育部,江苏 南京 210046)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由此拉开了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大幕。2018年7月,教育部党组颁布《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从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角度,明确提出了新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务,鲜明地指出了心理健康教育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大思政”背景的切入,是坚持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必然之理,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设定了新的论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待。
一、“大思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论域拓展
理论研究的论域与理论视野正相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面向中国高等教育的时代背景、文化特征、发展历程、主体视角等重要维度,突破单一的理论视野,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置于“大思政”格局构建的历史进程中考察,从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生态学和积极心理学等学科间的互动中探寻其内在价值。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引领
肩负着价值观培育专业任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大学生价值观培育中起到引领作用,以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研究成果的敏锐性和发现实践中存在重要问题的及时性,开拓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视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价值塑造等功能,能将价值导向与大学生成长需求相结合,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凝聚力和向心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助于学生擦亮人生底色,确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模式,不断升华人生价值追求。
(二)教育生态学布局
根据学者黄正泉[1]的观点,教育使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文化传统的关系、人与社会(人与人)文化的关系、人与自我的关系得以实现,这些关系的展开就是教育生态图景的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育生态的组成部分,以其固有的敬畏生命、赓续传统、构建社会、自我实现的特点,呈现出系统、全面的哲学景观。一是敬畏生命目标实现的需要。近年来,大学生漠视生命的现象时有发生,穷源溯流,在于其生命关爱、自我成长、疾病预防和诱惑抵御等方面知识的缺失和意志的薄弱,因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生命教学理念的注入和彰显有待强化。二是赓续传统责任担当的需要。历史是人类生命的延续,而单个人生命的有限性与时间无限性之间的张力,需要文化的弥合。“人的生命的延续和发展需要教育,教育成为生命存在形式,成为生命的一种内在品性,成为生命自身的需要。”[2]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无疑承担着这个重任。三是构建社会宗旨使命的需要。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体的存在与社会的存在相互依赖,而教育通过集合和凝聚个体行动、知识能力、集体观念、大众信仰等方式构成社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将社会构建的功能注入大学生思维,使其领略到构建社会宗旨的使命。四是自我实现价值升华的需要。德国哲学人类学家米切尔·兰德曼(Michael Landmann)认为,未特定化带给人类的不完善性,使“现代人意识到自己未完成,因而必然要在新的文化创造中寻求完成”[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既是“自我意识”的“生成器”,也是“现实的人”的“培育皿”。
(三)积极心理学凝塑
积极心理学概念源于美国心理学家马丁·赛利格曼(Martin E.P.Seligman)发起的积极心理学运动,呼吁心理学在关注各种心理疾病机理的同时,也要重视研究和探讨人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产生的心理机理。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新型模式,积极心理学从“善”的基础出发,认为当把注意力更多投注到人类的美德、潜能、正向思维等积极方面的时候,人的精神面貌会发生正向的变化,人的行为会发生积极的转变[4]。具言之,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研究领域包括积极的认知、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人格特质与积极的组织系统四个方面。从主观体验看, 积极的主观体验是大学生稳定性情绪、自我效能感和生活幸福感产生的重要基础。将积极心理学视角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引导大学生养成积极的心理。从个体层面看,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培养和调动人性中乐观的、积极的精神力量,有利于开发大学生的智慧与创造力,培育积极的人格特质。从群体层面看, 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作为积极心理学重点研究的领域之一,强调积极的国家制度、法律、政策等宏观社会系统和有效能的学校、社区、家庭等微观社会系统对造就人类幸福的影响,因此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在系统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逻辑勾勒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重要组成部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的产生与发展不仅有教育内部的理论针对性,也有深刻的历史必然性和实践要求。
(一)理论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新时代的青年“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同时,还得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5]。在“大思政”背景下,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指明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提供了基本的理论分析框架和方法论前提。二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所揭示的人的自然本质与社会本质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奠定了生理基础和社会基础,也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必须把握的特点和所必须遵循的本质做出了规定。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理论指导来源上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既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学术资源,也极大地扩展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理论视野。研究视域的拓展,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从认识范畴延伸到价值范畴、实践范畴,也为边界突破和学科融合提供了经验参照。
(二)历史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用大历史观来观察和思考问题:“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今,学史明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一个优良传统。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6]综观中国教育的历史,一方面,它始终与现代化进程同向同行。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政治、社会等领域的一些问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造成了一定影响。从这个意义来看,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一项重要举措。另一方面,它始终保持着与文化之间的张力[7]。从古至今,价值多元取向始终是文化兼容并包的表征,但从另一个角度则表现为我国的教育工作面临社会思潮多元多样的文化生态环境。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但要促进大学生保持积极心理健康状态,防止大学生价值选择的偏差,还要克服教育中的人文精神“失落”和工具理性膨胀等问题。
(三)现实逻辑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在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可能会形成一个相对封闭和独立空间,但教育从来都不可能也不会任意地行动和自发的变革。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想实现发展和变革,不但需要对当代中国历史进行准确的定位,还要对当代中国现实进行明确的回应。一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当具备时代精神。“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6]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时代精神便是在特定历史时期能够与中国的具体教育实践相结合。二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当尊重中国传统。传统不只是任何民族世代相续的生活世界、精神根基与发展源泉,也是活生生的、能够在现实生活之中发挥作用的“活”的谱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所根植的民族传统文化,是在以中国古代“有教无类”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思想基础上扬弃出来的,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尊重,就是要论证它与中国的教育实际相结合并不断民族化的过程。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向选择
理论研究的视野决定着理论研究的论域,而理论研究的方法却与理论研究的水平高度相关。德国心理学家、哲学家威廉·冯特(Wilhelm Wundt)曾提出,“自然科学史从各个方面使我们铭记在心的一个通则是:科学的发展是同研究方法的进展密切相关联的。近年来,整个自然科学的起源都来自方法学上的革命,而在取得巨大结果的地方,我们可以相信,它们都是以先前方法上的改进或者以新的方法的发现为前奏的”[8]。对于长期处于相对富足、相对稳定的生活状态的当代大学生,增强其对突发事件的防备意识与困难事件的处理能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责无旁贷。
(一)彰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责任
“大思政”背景下,“要在尊重课程专业性、特殊性前提下,贯彻价值塑造的一般性要求,即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价值取向下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挖掘课程潜在的育人价值”[9]。必须彰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责任。一方面,搭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搭建以队伍建设和教学保障为核心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以校、院(系)两级单位为依托组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小组,以学院为主体构建心理健康教育防控机制:在每一个年级或班级设置一名心理联络员,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聘请校内、校外资深心理学专家定期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培育和情绪疏导指导。另一方面,教育者要实现学科融合。在“大思政”背景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者应当自觉拓宽自己的研究视域和学科基础,只有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才能捕捉到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苗头。同时,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只有具有政治素养的教师,才能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优秀榜样的引领作用,实现正确价值观的传递。
(二)凸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关涉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但要在心理咨询层面上关注大学生的成长,更要立足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和课外活动,注重培育学生的哲学思考、人生观和价值观。一方面,从课程设置源头凸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关涉。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以学生心理体验为主的具有特殊属性的课程,在辅助学生涉猎和掌握心理健康理论知识、提升学生抗敏感能力的基础之上,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使学生成为一个全面自由发展的人。作为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载体和平台,心理咨询、课程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都承担着价值输出的职能,着眼于每个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塑造,将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理念灌注于课程设置全过程,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选择。另一方面,从教学实践过程凸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关涉。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中,教育工作者应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三阶段理论作为思想指引,把人作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挖掘大学生的潜在能量,启发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开展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置合理、资源丰富的前提下,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力度,把“育德”与“育心”结合起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对成长的深入思考。
(三)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观照
作为教学实践与学科研究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否最终彰显其理论内核与价值底蕴,最重要的标志在于其学术研究能否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和教学整体产生影响,能否在学科和教学之外,在大学生的社会生活、价值选择和实践定向中产生深刻而持久的效果。一方面,完善教育主体教学的实然研究。将教学行为作为研究主体的分析工具来构建体现着“实然”研究方法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体系,这不但根植于广大师生在经验世界中的热切期望,也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回到课堂教学原初的回应,更是破除对“实践—认识—实践”公式的机械套用,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要求。另一方面,推动大学生参与体验式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旨在通过参与课内外活动,帮助学生获得对事物的感知和体验。“从心理学上来讲,体验是指主体亲身经历的、以情感为核心、生成意义的内心活动,它不仅仅是情绪情感的活动过程,还包括感知、思维等心理过程。”[10]体验式实践教学一改以往空洞的、填鸭式教育模式,以学生为中心,以感性经验为内容,其作用不仅在于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更加关键的是培养学生应对问题时的技能,实现自主心理教育,为大学生在亲身经历和实践活动中体验社会事物、锻炼心理素质、磨砺坚韧精神提供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