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虚拟现实技术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2022-03-24钱晓丹李青宇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6期
关键词:虚拟现实思政情感

钱晓丹,李青宇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数码艺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新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交互性强,不仅挑战着传统高校的思政教育模式,也推动教育者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教育路径。在此背景下,虚拟现实技术逐步应用于教育领域。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简称VR),是一种全新的实用技术,它通过计算机模拟创造虚拟环境,借助现代化的传感装置,最终在虚拟和现实的交互作用中使人获得亲临真实环境的感受和体验。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高校思政教育,利于提高思政教育的质量和实效。

一、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高校思政教育的意义

(一)解决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现实问题

在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中,思政教育始终是重要的一环。但是,目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一是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大多是以思政课为主、教育实践活动为辅的方式开展,这两类教育形式往往会把思政教育限制在一个特定的时空范围内,学生如果错过一节课或一次教育实践活动就很难弥补,而且两者之间缺乏内在联系。二是目前高校思政教育内容传播的载体较为单一,主要是书籍、杂志等纸质媒介。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校园网页、校园论坛、QQ、微信等网络平台逐渐成为高校思政教育内容传播的重要媒介,但实际上这些媒介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三是高校思政教育的课程内容晦涩枯燥,大多是按照既定教学大纲、教学目标、人才培养方案等设计的,相关信息未能及时更新,无法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需求,导致学生在接受思政教育时存在应付心理。

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高校思政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能够解决思政教育受时空限制的问题。虚拟现实技术能对传统的教育教学场景进行虚拟再现,也可将思政教育内容进行可视化、可感化的分解、重构、呈现,让大学生不再受时空限制,能够“身临其境”,愉快、直观地接受思政教育。二是能够解决高校思政教育传播载体单一的问题。虚拟现实技术可以通过电脑、手机、VR眼镜等终端传播信息,符合知识传播快速、便捷的特点。三是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思政教育内容枯燥乏味的问题,强化灌输与启发相统一的教育理念。可以在传统内容模块的基础上,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添加图片、视频、音频、互动游戏等内容。例如:学习“长征精神”时,可以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长征的情境,进行辅助式的再现教学,让大学生在体验中掌握理论知识、学习红色文化、领悟长征精神、提升思想境界。

(二)顺应新媒体时代思政教育发展需求

新媒体时代,人们的学习、生活、交往等行为都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作为新媒体时代一项重要的新兴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正在社会各领域发挥巨大作用,“VR+”的构思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理念、开辟了新思路。因此,将虚拟现实技术嵌入高校思政教育,顺应了新媒体时代科技发展的需要,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选择。被称为“数字原住民”的当代大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各类新媒体,也更注重学习的参与感、互动感,尤其乐于体验“虚拟化空间”,如喜欢玩剧本杀等。鉴于此,教育者需要改变传统的思政教育教学方式,充分把握虚拟现实技术的“沉浸性”“交互性”“构想性”特征,将理论知识转化为“看得了、听得见”的虚拟场景,为高校提升思政教育工作质量持续赋能。

二、虚拟现实技术助力高校思政教育的优势

(一)沉浸式体验激发学习主动性

传统的教学主要是通过文字和语言让知识发生迁移,在此过程中学生依靠视听器官完成信息接收,教学主要是单向的知识传递。这种教学形式虽有可取之处,但是刻板、抽象,容易增加学生的疲惫感,无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借助虚拟现实技术,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其沉浸感强的特点来吸引并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将线下书本知识与线上虚拟学习联系起来,学生在虚拟环境中根据自身学习需求主动探索,足不出户即可参与学习、接受教育,如在课下随时随地参观红色文化展馆、重走长征路等。

(二)交互式学习增强学生情感体验

情感体验是学生接受教育时的直观感受,是以学生的自我精神需求及其价值观为主体而产生的内心感受,同时也能反映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思政教育应注重情感体验,加强对学生的情感引导,关注学生对教育内容、教育形式的感受。传统的思政教育大多采用语言互动问答等方式来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而借助虚拟现实技术的交互性,可将历史场景、人物事迹等与思政教育相结合,并在思政教育中植入具有交互性的互动游戏,引导学生在虚拟场景中进行语言、行为乃至情感上的探索与互动,让学生轻松地进入教育情境,以更好地满足学生对自我认知革新和情绪价值满足的深层次需求,带来正向、积极的情感体验。

(三)“虚拟”与“现实”相呼应创新思政教育形式

“虚拟”与“现实”相呼应的思政教育形式,是对传统思政教育形式的一种创新。虚拟现实技术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是利用技术本身的特色和优势来完成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信息化转变的内在要求。“虚拟”指的是打破时空限制,在教育者的引导下使用VR设备,让学生随时随地进入早已搭建好的虚拟场景,进行实践感受和交互体验。“现实”是指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开展前期的实践走访调研,搜集相关图片、文字材料,参与研发制作VR项目,以此完成自我教育。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主动地对传统思政教育中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进行探索与研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思政教育。

三、虚拟现实技术与高校思政教育融合的策略

(一)虚拟现实技术与思政教学活动相融合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渠道。提高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性,首先要让虚拟现实技术与思政教学活动相融合,组织学生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参与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创设的虚拟情境,进行理论知识的探寻与感知。例如: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时,可以使用VR党史馆,借助技术,让党史在虚拟平台上重现,引导学生在虚拟环境中真实感受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提升思政育人实效。具体而言,虚拟现实技术与思政教学活动相融合,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让学生在学习或实践中传递情感,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

(二)虚拟现实技术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社会实践是高校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途径,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加强虚拟现实技术与社会实践的结合,一方面,可以减少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成本,让更多学生能够在虚拟环境中完成实践、积累经验,保证育人实效。另一方面,可以从社会实践的层面拓展思政教育内容,如可以结合课程思政的要求,让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参与设计和开发VR项目,再运用项目反哺思政教育,这一实践能够实现内化与教化、知与行的统一,不仅能开阔学生眼界、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也能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

对虚拟现实技术在思政教育中的应用问题进行积极探索,是高校在新媒体时代的创新尝试,利于产生润物细无声的思政育人效果。尤其是虚拟现实技术具有沉浸性、交互性、构想性的特点,能够有效激活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虚”与“实”中加强对学生价值观的引领,不断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实效及影响力。

猜你喜欢

虚拟现实思政情感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REALITY BITES
风口上的虚拟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