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人教育背景下小学统整课程的价值及实现路径探析
2022-03-24陈楠
陈 楠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 宁德分校,福建 宁德 352100)
我国传统教育中就有“君子不器”的通才培育理念,发展至今,应当前时代需要而产生的全人教育思想,这一重要教育理论与其不谋而合。全人教育思想的根本宗旨是培养“全人”,即在健全人格的基础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人的整体发展和个体多样性。基于全人教育背景,我国小学教育原有的主流教学模式分科教学理应求变,力图打破学科壁垒,创立统整课程。虽有不少地市已对此开展了初步实践,但仅局限于一线城市,理论认识和实践操作都尚未能普及全国。因此,统整课程要在基础教育领域设立新的定位,推动教育工作者探索实现路径。
一、全人教育视角下统整课程的意义与价值
统整课程的探索实施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次突破性尝试,而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全人教育理论恰是一个能够宏观地衡量其价值的理论框架。全人教育对长期以来制度化教育危机进行了深度反思,前瞻性地思考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困惑,努力通过一种区别于传统教育的人本化教育来应对当今时代带来的挑战,切合了当下时代发展的脉搏。[1]从全人教育视角观照统整课程的意义与价值,具体来说,有以下四点。
第一,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激发人的潜能,协助学生成长。统整课程强调的是横向的联系,将各自独立的相关课程按内在逻辑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有意义的整体,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串联起来,建立更加深刻的联结。将分科的知识放入“整体”中、“大局”中,将知识内化为个人心智,真正成为自身知识储备的一部分,遇到相似的问题能够触类旁通。
第二,把学习者视为独立的“个体”。统整课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需求为导向,畅通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助关系。采用多元化评价,对学生的新颖观点和方法给予充分的尊重和欣赏,鼓励创新思维,深度激发学生的学习效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自我效能感,让学生爱上学习,学会学习。
第三,扩展个体经验,实现智力、道德、创造性等多方面的发展。分科教育固然可以培育出某领域一技一艺的专才或匠人,但在多元社会中难免有脱节感。尤其当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各种问题的解决必须透过整合的观点。统整课程设计采用主题式教学,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具体学科知识用特定的内在逻辑关联起来,构建与学生社会化发展密切相关、能够学以致用的知识体系。
第四,全人教育理论聚焦点在于提升人的整体、全面的发展。统整课程能够让学生理解并连接原本分立的学科知识,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合,有效感知现实生活的复杂性,培养学生同情心、正义感和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在课程实践中学会爱与被爱,追求真理与和谐等。在当前时代,统整课程的独特内涵和价值更加彰显。
二、统整课程实施困境分析
当前,统整课程还处于摸索阶段,实施尚未系统化、规模化,评价流于形式,有碍于今后的课程建设和优化。因此,梳理当前统整课程的发展困境所在,有针对性地探寻实现路径,才能推动其发展。在统整课程建设过程中,存在以下三点不足。
其一,缺乏基本支持和专业指导。在课时安排上,统整课程不仅未能占学年教学计划一定比例,甚至单节课时都无法满足需求。大多数学校将统整课程设置为校本课程、活动课程,与常规课程实行相同的45分钟制,这极大限制了学生自由探索实践的时间。更有校本课程被文化基础类课程占用的情况频频出现,更加难以保证实施。正是由于统整课程在大多数小学属于非主流课程,常被边缘化,课程的组织宣传不是由权威机构推动,也没有基础教育统整课程领域的学者专家的参与。普通小学的单学科一线教师缺少此类融合性课程的专门知识和训练。在没有理论基础和足够的经验总结的情况下,课程执行有如空中楼阁,难免在操作层面显得盲目,无法进行理智、有效的评价。也许授课教师自我感觉良好的课程只是表象,事实上并未瞄准学生整体全面能力培养的核心点。
其二,课程内容浅显粗略。目前统整课程的内容大多是简单的学科知识拼接而成,并无深入考虑各课程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也没有专门的备课小组进行完整规范的课程设计和研讨。这样的统整课程的主要特点是备课用时少,教学难度低,实际上学科壁垒没有打破,没有实现真正的融合。究其根源,是部分老师意识不足,妄图省事,以应付任务的心态面对统整课程,对课程的设计和课堂教学进行简易操作与处理。这样编制出的课程缺乏趣味性和启发性,也未能有效遵循“最近发展区”原则,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能力。换而言之,这些课程只是简单的知识整合,达不到让学生体会知识综合运用的目的。另外,大多数师生将此类课程视为附加课程,置于可有可无的位置上。部分教师上课态度随意、评价随意,学生参与度低,并未认真领会其中深意,无法调动积极性和探索欲。这些状况说明当前的统整课程的实际价值还未被挖掘。
其三,教师课程统整能力有限。教师是统整课程执行的主力军,然而我国传统小学师资一般采取分科培养模式,导致能够适应小学教育综合课程改革的师资储备不足。[2]教师对自己专业外的学科知识掌握不够,对学科知识点之间的串联以及帮助学生解决学科实际问题的能力十分有限。统整课程既不是常规的学科课程,也不是普通的活动课程,而是一种需要一定知识积累、能够串联各学科知识的新型课程,这就意味着它不是现有的学科课程的简单叠加。在当前的实践中,课程内容编排和教学方式较为随意,专业能力者缺位,这是导致统整课程粗浅简陋,学科壁垒难以打破,课程无法实现深度融合的重要原因。
三、基于全人教育理念的统整课程实现路径探析
统整课程要发挥培养整体全面人的理想价值,就必须从浅显的整合走向有机的融合,努力超越学科割裂的状态,在课程编制上有创新、有突破。探索与改进的道路漫长且艰辛,以下三点应给予关注。
首先,重新定位统整课程。统整课程浮于表面的主要原因在于定位偏差,这直接导致统整课程的开发仅停留于表面,无法深入到本质价值之中进行深度探索。分科课程要走向融合,就应当牢记全人教育理念的使命目标,学校要首先确立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明确培养完整的人的教育目标。课程是学校育人工作的核心,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和框架是重中之重,学校要依据自身情况编制教学计划,让统整课程在其中占据一席之地,并为统整课程教学工作提供多方面支持,例如灵活设置教学时间、组建强有力的课程开发团队、实行激励政策、聘请专家培训指导等。先为教师施展教学才华提供保障,才能为学生充分的自我发展提供平台。更要让一线教师广泛参与课程改革和建设,从中提升教师的理念、站位和境界。站在整体育人的角度,不再把统整课程看做学科零碎知识的叠加整合,而是当作一个融合的整体发挥着育人的功能。只有从大环境层面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推动,并出台相应制度保障实施,人们才会改变以往的思想认识,不受制于分科教学的羁绊,重新审视统整课程,实现从课程认知到课程认同到课程自觉的转变,提升教育境界,发挥教育对全人发展的意义价值。
其次,提升课程质量,深耕综合性课程开发。全人教育视角下,统整课程最重要的功能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然而,如前所述,当前统整课程只是把分科知识浅显地叠加整合,没有深挖各学科之间的逻辑关联,没有以专业的备课视角去设计课程,没有认真衡量课程内容与学生社会化发展之间的契合度,更没有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课程进行调整和改造,这势必造成了资源和精力的浪费。统整课程想要发挥真实的内在价值,推动学生整体全面发展,就必须致力于丰富课程内涵、提升课程质量,努力把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动手实践能力、思维能力、道德品德、价值观等元素有机融入,成为整体。综合性课程就是统整课程的一个典范,它超越了学科,指向学生整体全面发展,以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核心,以学习经验为纲领,将割裂的各学科知识融为一体。小学统整课程可以以此为范式,把有关联的学科有机整合为“主题式”课程,这种综合性课程聚焦于培养完整的个人,服务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学校层面还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励教师开发、打磨课程。例如新课试讲、优质课评选,确保每一堂统整课程的内容与质量。
最后,培养全科教师,为统整课程提供强劲稳定的组织基础。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奠基阶段,承载着国民素质奠基的重任。要想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在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就要体现完整性,并且在教育过程中实现不同学科知识的整合。全科教师拥有多学科知识及全景视角等优势,能对学生进行综合培养和全面评价,从而促进小学儿童的全面综合发展。因此,全科教师的培养是小学教育的必然要求,是满足小学儿童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能促进基础教育由“关注知识到关注人”的重心转移,树立“全人发展”的教育理念。[3]全科教师在职前培养上就有别于普通的小学教师,师资培养要重组教学内容,创新课程形态,变革评价方式,由知识本位转向能力本位。全科教师的培养要以学科课程为主体,建立起课程融通机制,[4]全面整体地构建小学全科教师的课程体系,以此为依托,提升培养质量。在培养全科教师的过程中,要树立一种全人的思想和理念,充分考虑人的差异性,无论是培养的标准、管理的机制,还是评价的体系,都要多元化、多样性,以全人的理念来培养未来的小学全科教师。小学全科教师在职前职后的培养中,要重构教育观、学习观、课程观和教学观,确立有机、整合、整体全面的全人教育目标,树立综合的横贯能力培养观以及对儿童成长规律、对教育规律敬畏和对教师充分信任的尊重观。[5]
四、结语
全人教育理念是应时代而生的,有利于当今学生发展的科学理念,教育工作者要深刻认识其中的深意和价值,在教学设计中有意识地以其作为指导。统整课程是近几年教育热点,也是与全人教育理念深度融合的课程形式之一。而事实上,真正落实统整课程却道阻且长。我们既要有自上而下、一以贯之的魄力,又要有自下而上、蜂拥向前的动力。归根到底,我们要将“协助学生成长”这一使命放在时代洪流中,用动态的视角审视,要有突破和求变的决心与恒心。当下要加强课程顶层设计和推动,调动多方积极性配合实施,统整课程才有机会落地生根、欣欣向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