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孟子“尽心养性”与荀子“化性起伪”教育思想及其差异互补

2022-03-24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性善论礼义荀子

陈 旺

(菲律宾雷蒙马赛总统国立大学,菲律宾 桑巴雷斯省伊巴 2201)

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推进,中国传统文化将迎来一场“文艺复兴”,儒家学说的现代价值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学界不断对儒家教育思想进行反思与深入研究。孟子与荀子是先秦时期继孔子之后的儒家集大成者,其教育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当下,中国教育改革处于发展关键时期,迫切需要我们从传统教育思想中探索出合适的教育道路。因此,文章分析孟子与荀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差异,寻求对当下中国教育的启示。

一、孟子“尽心养性”的教育思想

孟子依据他的“性善论”提出了“尽心养性”的教育思想。孟子的思想都是以“性善论”作为理论依据提出,他的“尽心养性”教育思想也不例外。“尽心”中的“心”指的是“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或叫“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其所对应的就是仁义礼智;“养性”中的“性”指的是人天生就有的本性“善”,孟子的“四心”说也是他的“性善论”的基本理论依据。

孟子是反对愚民政策的,并且支持民众掌握真理。孟子说道:“《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有则,民之秉彝也,故好是懿德。’”[1]p218-219孟子认为,人的天性是都可以为“善”的,人之所以“不善”是因为受环境的影响。人之所以都可以为“善”,是因为人人皆有“四心”,“四心”又是道德品质仁义礼智的发端。孟子又引用《诗经》和孔子的话表达,只要去教化百姓,让百姓知道了万事的法则,百姓就会自发地向“善”,去拥有好的德性。孟子的观点恰恰论证了民众教育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教育的可能性就在于孟子所说的“四心”,即“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耻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1]p218人人都有“四心”,仁义礼智,并不是外界因素加于个人的,而是每个人本身就具有的,所以每个人都有被教育的可能性,每个人都可以通过教育,激发出内心的仁义礼智。这也是孟子继承了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并为其提供了“四心”说的理论依据。

孟子引用了《诗经》中的语句与孔子的话,表达了教育百姓是必要的。《诗经》中记载,上天孕育万民,存在的万物就有对应万物的法则,百姓了解了法则,就能够向往美好的品德。孔子对《诗经》评价道:作此诗的人,是知道“道”的,所以有万物就有万物的法则,民众了解了法则,才会去做有道德的事。《诗经》中的记载,以及孔子和孟子都认同同一个观点,那就是只要让百姓去接受教育,让百姓了解万事万物法则,那么百姓自然而然便会向善,去拥有好的德性,这样社会也会安定而美好。

孟子认为真理存在于心并且将自然万物的法则与人的品性道德挂钩的教育思想,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如出一辙。苏格拉底受到阿那克萨戈拉的启发,提出了以心灵为本原的原则。他认为人的心灵内部已经包含着一些世界本原(即《诗经》和孔子所说的“则”“道”“善”),主张首先在心灵中寻求这些内在原则,然后再按照这些原则去认识外在世界。苏格拉底也对心灵的原则是什么进行了回答,他认为这个原则就是德性(即孟子所说的“善”),提出了“德性就是知识”的原则,即《诗经》和孔子认为的,知道了万物法则就自然会行善,得到道德。进而提出“助产术”教育方法,即通过与人对话的方式,将藏在人内心的心灵原则(孟子所指的“善”)给引导出来。

孟子根据他的“四心”说和“性善论”,提出了独特的“尽心养性”教育思想。他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意思是说,充分运用人的本心,就能够知道这个人的本性。知道了这个人的本性,就能够知道这个人的天命。保持自己的本心,护养自己的本性,就是对待天命的办法。不管寿命长短,只要全心全意地修养身心,以此等待天命,这便是安身立命的最好办法。

孟子认为,要获取知识(天命),就应该“尽心养性”,而接受教育的目的是为了顺应天命,这也导致孟子的思想逐渐走向宿命论。他还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舍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鸡犬放,则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1]p226,227这里的意思是,追求知识、才能没有其他的途径,而只要将那已经失去的天赋本性(“四心”)找回来就行了。也就是说,学习知识、才能不必到实际中去学习和实践,只需要内求于心就够了。

孟子的教育思想其实是一种天赋道德的教育思想,他认为所谓的“善”或“道”的观念都是源自于主观内的“四心”,孟子也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仁政”,主张“以德服人”。他说道:“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1]p56用“力”是不能使人心服的,只有用“徳”教育百姓才能使人“心悦诚服”。由此可以看出,孟子的教育目的是为政治服务,其最终目的是为了统治者更好地实施统治服务,以此来达到社会稳定的状态。

二、荀子“化性起伪”的教育思想

荀子的教育思想也是在他的人性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但荀子的人性论却与孟子的人性论截然不同,荀子提出了与孟子截然相反的人性论——“性恶论”,并且荀子反对孟子的“性善论”。

荀子通过明确定义什么是“性”、什么是“伪”来否定了孟子的“性善论”。荀子反驳孟子的人性论说道:“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2]p377荀子认为,不能够通过学习来得到,不能够通过后天行为来获得,但原本就在人身上的,就是所谓的“性”,即人的本性;可以通过学习或教育而获得,以及可以通过人的后天行为而完成的,就是所谓的“伪”。这就是“性”和“伪”的区别。而“礼义”,即接受教育的内容或孟子所说的“善”,是人天生不具有的,所以要通过后天的“伪”才可以得到“礼义”,如果“礼义”是人天生就有的,那就不用学习或接受教育了。

荀子不仅通过定义“性”和“伪”的含义来否定孟子的人性论,他还通过明确“善”“恶”的含义,再一次否定了孟子的“性善论”。荀子说:“是不然。凡古今天下之所谓善者,正理平治也;所谓恶者,偏险悖乱也:是善恶之分也矣……若是,则夫强者害弱而夺之,众者暴寡而哗之,天下悖乱而相亡,不待顷矣。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2]p381,382荀子认为,一般所谓的“善”,就是做事符合正道的历法规范,社会治理安定有序;所谓的“恶”,就是行为不正,破坏社会秩序。因此,从“善”“恶”的角度来看,人不可能一生下来就自然符合道德规范和社会规章制度。相反,人生下来本性就是“恶”的。正因为如此,才需要圣人、明君对民众的教化和教育,需要礼义制度和道德规范去教育百姓。如果像孟子所说的人的本性都是“善”的,那么也就不需要圣人、明君,以及礼义制度和道德规范了。如果顺从了人“恶”的本性,那么世间上就会出现不合于正道之事,无序、混乱也得不到治理。这也是荀子认为教育是必然性的原因。

荀子是特别强调和重视人对自然和社会的主观改造作用的,因此荀子也是非常重视教育和鼓励学习的,他提出了“化性起伪”的教育思想,强调通过后天教育的重要性。“化性起伪”是荀子在讨论礼义起源时提出的:“凡礼义者,是生于圣人之伪,非故生于人之性也……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然则礼义法度者,是圣人之所生也。故圣人之所以同于众,其不异于众者,性也;所以异而过众者,伪也。夫好利而欲得者,此人之情性也。”[2]p379荀子是性恶论者,认为平常人之所以有礼义,是圣人教育的结果。即使是圣人自己,其性也是恶的,之所以能成为圣人,也是“积伪”的结果。

荀子还强调知行合一的学习态度。他说:“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2]p8君子学习,先要把师长所教的字字句句听入耳中,记在心中,再融会贯通到整个身心之中,那么他所呈现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哪怕是一句喘息微言,一个轻微动作,都可以作为别人效学的榜样。小人学习,只不过是从耳中听进去,从口中说出来;嘴巴与耳朵之间的距离不过短短四寸而已,怎么能让自己这堂堂七尺之躯的品德得到提升,让自己变得更加完美呢!君子学习是为了美化自己,小人学习是为争取名利。荀子的思想体现了唯物主义观点,他主张主观与客观的联系,主观所得到的知识要通过客观实践后,才能算是真正获取了这类知识;他还强调主观能动性,主观的人只要通过后天的教育即“伪”,就可以改变自己成为圣人。

三、孟子与荀子教育思想的差异互补

孟子和荀子是先秦时期继孔子之后的儒家集大成者,其教育思想的目的具有一致性,即推行“礼义”为教育内容,以此教化百姓。孟子和荀子的思想所存在的差异,其实质是相互补充、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荀子批判孟子的“性善论”,提出了与之对立的“性恶论”主张,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儒家思想用“礼义”去教育百姓,提供更加符合逻辑的理论依据。在春秋时期,儒家学说遭到墨家的明确反对。墨家继承了墨翟的“兼爱”“尚同”等思想,并十分善用概念、逻辑来论述观点。墨家非常强调实际功利,反对孟子所宣扬的“义”,认为讲“义”是不能离开“利”的,“义”和“利”应该是统一的,“义,利也”[3]P326。“义”即是“利”,离开了实际的“利”也就无所谓“义”。墨家反对离开实际的“利”去宣扬空洞的“忠”“孝”等道德观念。这对孟子的学说造成了巨大冲击,儒家学说也面临着发展困境。

荀子是在墨家明确反对儒家学说的背景下提出“性恶论”的,并吸收了墨家常用概念和推理论述观点的做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虽然荀子提出了与孟子截然相反的人性论,但他们的目的依然没有变化,即实施以“礼义”为教育内容来教化百姓,不过,他更加强调教育百姓的重要性。

从教育内容来看,孟子和荀子都认为受教育的内容是“礼义”,但他们所指的“礼义”略有区别。“礼义”最开始是孔子对周礼的补充和发展所提出的,用“仁”作为周礼内容的“礼”。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4]p16之后,孟子继承了孔子思想,把“礼义”内容发展为仁义礼智,并把仁义礼智看作是心的发端,孟子说:“仁义礼智,非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1]p218。而荀子则认为,“礼义”是先王为了抑制人性和制止社会混乱发生而制定出来的。荀子说“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2]p300。孟子和荀子对于教育“礼义”的看法,表明了他们的教育态度和方法存在差异。

荀子的“人性恶”说,否定了天赋道德观念的存在,所以在教育方法上,荀子非常看重老师的作用,其次就是外在规范的作用。他说道:“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2]p9荀子是不相信人性的,所以他认为主观要接受客观的帮助,才能很好地接受教育。孟子则与荀子相反,他认为寻求知识没有别的途径,只要把他丧失的本性找回来就行了,也就是说,学习不必到现实世界去实践。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1]p227在学习方法上,孟子重视的是一种道德自律和自觉。在对待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上,可以说,孟子是理想主义者,而荀子则是现实主义者。

孟子和荀子在一定程度上都看到了民众的作用。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1]p289荀子则引用经传里的说法:“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2]p118孟子与荀子都具有一定的民本思想,想通过教育来改变大多数的民众,以此来达到长治久安,实现社会稳定。因此,从教育目的来看,孟子和荀子都是想通过教育来改变大多数民众的人性,使其向“善”,以此实现社会秩序的稳定。从这个角度来看,孟子与荀子的思想具有群众历史观的性质,他们的思想在差异中存在着共性和互补性。

四、结语

孟子和荀子作为儒家学派集大成者,两者的教育思想虽然有所不同,但从教育内容和教育目的上来看,具有一致性和互补性。两者都坚持以儒家核心思想“礼义”为学习内容,都希望通过教育达到教化百姓和维护社会秩序的目的。孟子以“性善论”为基础的教育思想,强调学习内容,即仁义礼智是人本身固有的,非由外铄,在学习方法上强调道德自律和学习自觉。荀子以“性恶论”为依据的教育思想,否定孟子天赋道德的存在,强调老师和外在规范的作用。孟子和荀子的教育思想虽然具有较大的差异,但两者的教育思想并非完全不相容,而是补充与发展的关系。

孟子与荀子的教育思想都强调通过教育来完善个人品德,激发出“善”,以此达到社会稳定的状态。通过教育将个人和社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的修行与国家命运结合起来,强调“出仕”的修行方法。在当今“工业体系”下运作的教育体系,更多的是将人作为“工具”来进行教育,缺少了对“善”的教育和激发,使得个人与国家缺乏精神上的联接。精神层次上的缺乏表现为利己主义和对物质欲望的满足,很难达到“善”的境界,其在社会层次上就会表现出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孟子与荀子的教育思想启示我们:教育应高度注重道德修养,注重受教育者的心理和精神层次的发展;在教育改革发展不断推进的当下,可以利用我国的传统教育思想来填补对“善”的教育。

猜你喜欢

性善论礼义荀子
《荀子》文化演化思想发微——兼论礼义起源问题
荀子“道心”思想初探
《荀子》的数学成就初探
荀子的“王道”观念
《国语·周语》“奉礼义成”辨析
麟溪水长流
和谐
从孟子“性善论”看“好为人师”的当代意义
孟子的性善论思想及其道德教育价值
浅析孟子的性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