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时尚与时尚艺术
——谈泛雕塑艺术

2022-03-24王申生byWangShensheng

雕塑 2022年5期
关键词:雕塑理念艺术

文/王申生 by Wang Shensheng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于金秋八月在南京举办了“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从上海驱车到展地领略了中国工艺美术界的最高水准的作品展事。

其中《雕塑》杂志主持的展场及其展品最为博人眼球。

“泛雕塑”理念和作品的呈现再一次植入观者的视野,而之前的第一次则是在15年前(2007年)的上海艺术博览会。

“泛雕塑”是针对泛材料和造型艺术智慧并以当代文化为背景的新艺术概念。

杜尚的“小便器”推演了新艺术理念,工业设计与制作工艺亦加入了艺术范畴,从此现代艺术得以新的拓展,使得整个冷战时期的视觉艺术思考与观念发生了巨大裂变。

造型艺术理念、可塑材料、工艺过程甚至介入电脑科技的力量,形成新的视觉原素和集合形式。创意、材料和制作可能性的三为一体“泛雕塑”理念和现象正在形成影响力。

《雕塑》杂志自创刊以来,一直注重原轻工部下属工艺美术系统的原创性艺术理念的根置和世界现当代艺术状态的信息流量,充分发挥专业媒体引领行业艺术观念向国际化展进担当。

传统工艺美术经历了冗长的时代步履,行业整体从未认真思研与当代文化(国际性)顺应关系的考量,《雕塑》杂志十五年前提出的“泛雕塑”理念并未切实影响到行业血脉,读遍此次展事区块展品的情形,依然是《雕塑》杂志区块的展品独具视觉审美的强大优势,充分展示了造型理念,材料特质和新制作手段的魅力。

其中范伟民先生的新紫沙壶作品的创作,基于传统的材料和制作技艺却附予了“壶”的崭新造型理念并有了异质材料的介入。“传统”并未束缚他的丰富创造力,“泛雕塑”意义在传统“壶”概念的超越中呈现了新的审美价值。

不锈钢材料的出现曾经火爆城雕环境,当代造型体的设计往往首选不锈钢锻造工艺,体量可超大且轻,在阳光的作用下产生轻显著的视觉冲击效果,加之经济高速发展的腾飞繁荣时期,城雕环境的金属闪亮随处可见,以至多到了有“视觉污染”的微词声声……

《雕塑》杂志展区有多件锻造的不锈钢圆雕,作者分别是傅榆翔、罗彬文、鱼苗、王浩、陆金等,作品造型和工艺精湛,并且在金属表面的处理工艺上有了新效果,有些视觉形式原素,其制作工艺介入了电脑和智能工程,使不绣钢材料有了超越性视觉效果和新的审美意义。据说傅榆翔有件作品的大稿原件在参加一次国际性展览中受到热评,被欧洲某国以重金收藏。

余在欧洲考察游历多年,极少见到不绣钢材质的造型体,因为欧洲视觉审美传统对旧城保护意念作为原则,对新材质的选择极为谨慎;再则,欧洲锻造工艺的造价之巨高,使得他们畏而怯步的。

“泛雕塑”另一重大意义,是给与公共环境的视觉审美和作品功用的,既是当代城市文化意念的时代要求,更是人民日益提高的环境造物形态和文化审美共享的公共意识。造型艺术理念的进步,一定程度上是选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受众体精神文化共享的整体进步而推进的。

“泛雕塑”的创意和制造一定离不开这样的时代使命。

在《雕塑》杂志展区有很多艺术作品除了艺术审美的视觉功能外还具备可使用特征,甚至是针对公共环境专门设计和制作的。比如刘永刚、张宝贵、夏水涛、石洪岭等人的作品具有公共性,能够充分体现当代的文化精神。

世界现代工业革命之前,艺术品(无论是绘画还是雕塑)的使命主要是文化属性的艺术审美,但之后有了“工业设计”,有了以人体工程学研究为基础的工业产品的设计学,有了“构成”规律性和审美心理的研究,有了“色立体”和“色彩构成”“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的基础学问。其中李建国、王浩、杭州玖匠及深圳大湾区泛雕塑家群的作品样式,即体现了视觉审美的艺术品属性,又极好的融合了工业设计与制作的统摄力。

经过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经济快速发展,中国与世界艺术交流已无阻碍,中国新城市发展,环境造物和艺术意念的发展速度甚至胜于欧美,这其中雕塑艺术的能量得到了丰沃的生长土壤,“泛雕塑”现象早已存在和作用于当代文化进展,总结与郑重再议《泛雕塑》是充分理性思辨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也是时代富于艺术与创造的社会义务。

“泛雕塑”应该替代工艺美术的传统冠名,行业内应该重新思量和实践与时代文化相融合,以“传统”为基础,以当代文化为背景,在“道”“技”的思辨和实践中寻求新的作品姿态。

“时尚艺术”与“艺术时尚”的区别在于:前者是艺术的时代作用,而后者则是艺术本身的质的转化与拓展。

猜你喜欢

雕塑理念艺术
巨型雕塑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我的破烂雕塑
写实雕塑
纸的艺术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