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地区玉米各生育时期主要病虫害类型及防治技术
2022-03-24聂柏玲任冬雪巴金磊毛韵嘉穆云森
李 一,聂柏玲,宫 宇,任冬雪,巴金磊,毛韵嘉,穆云森*
(1.承德市农林科学院,河北承德 067000;2.隆化县农业农村局,河北承德 067000;3.平泉市第一中学,河北承德 067000)
承德市玉米种植面积一直处于粮食作物第一位,1993—2021年,年均种植达16.72万hm2,2021年种植总面积达17.21万hm2,占全市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的60%以上,主要分布在丰宁县、围场县、隆化县、滦平县、承德县、平泉市、宽城县、兴隆8个县区,玉米种植收入是农民主要的经济来源。在玉米种植中,病虫害发生会导致玉米严重减产、质量降低,从而导致农民收入减少,所以病虫害的防治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根据2021年全国农技中心预测及近几年承德市春玉米病虫害发生种类及特点,就承德地区春玉米各个生育时期主要病虫害种类进行概述,并对病虫害有关防治技术进行梳理分析,以便于持续开展玉米种植工作。
1 玉米苗期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1.1 玉米苗枯病
该病主要由镰刀菌等多种病菌侵染而发病。从出苗至3叶期开始表现症状,造成玉米幼苗基部1~2片叶发黄,叶鞘褐色呈撕裂状,叶片发黄,边缘呈枯焦状,心叶卷曲,易折,叶片自下而上逐渐干枯,无次生根的产生死苗,有少量次生根的形成弱苗,生长势弱。湿度大时在枯死病苗靠近地面的部分产生白霉,根系变黑褐色,并在第一节间形成坏死环状斑,茎基部呈水渍状腐烂,基部节间在外力作用下极易出现整齐断裂,进而导致植株死亡。发病初期一般在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重病地块病株可达30%以上,可造成5%~10%死苗,给玉米造成严重危害。
防治技术:①农业防治。选用优质、抗病品种,且挑选粒大饱满、发芽势强的玉米种子。适期播种,追施种肥,增施磷钾肥来培育壮苗,促进根系生长,使植株生长旺盛,以提高抗病能力。玉米出苗后如遇多雨要及时中耕,疏松土壤,以利于根部透气,促进根系生长,提高幼苗抗病能力。②种子处理。播种前先进行晒种,再用40%克霉灵6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浸种40 min,晾干后播种;也可用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10 g加水100 mL,拌种5 kg;或用25%戊唑醇2 g,拌种5 kg。③化学防治。在苗枯病发病初期及时用药,可用70%甲基硫菌灵800倍液、20%三唑酮1 000倍液或恶霉灵3 000倍液,连喷2次(每次用药间隔7 d左右),喷药的同时可喷施云大水剂1 500~2 000倍液,以促苗早发,增强植株抗逆力和抗病力,可有效防治苗枯病。
1.2 玉米叶斑病
该病发生于玉米苗期到成株期,主要有大斑病、小斑病,危害玉米叶片,常从下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渐向上蔓延。叶片被侵染初期会产生水渍状半透明斑点,后期发展为椭圆形、长圆形红褐色病斑,天气潮湿时病斑表面产生灰黑色霉状物,严重时病斑融合,使叶绿组织常受损,影响光合机能,造成整个叶片枯死,导致减产。
防治技术:①农业防治。选用抗(耐)病品种,实行轮作倒茬制度,避免玉米连作;秋季深翻土壤,深埋病残株,消灭菌源;作燃料用的玉米秸秆,开春后及早处理完,并可兼治玉米螟;病残体作堆肥要充分腐熟,秸秆肥最好不在玉米地施用,适当增施磷肥,注意氮、磷、钾肥合理搭配;合理灌溉,低洼地注意田间排水。②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喷洒10%苯醚甲环唑(世高)水分散剂1 500~2 000倍液或12.5%烯唑醇(禾果利)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防治。同时可喷施云大-120水剂1 500~2 000倍液、绿风95 600倍液和1%~3%尿素,以增强玉米抗病能力,间隔7~10 d喷施1次,连防2~3次。③叶斑病一般从下部叶片向上部叶片发病,当叶片发病率在20%左右时,应立即摘除病叶,对控制病害扩展有明显效果。摘除病叶后立即施肥浇水,促进生长,增强植株抗病力。
1.3 玉米2代黏虫
玉米黏虫主要以幼虫咬食叶片,1~2龄幼虫多隐藏在作物心叶,以叶肉为食,3龄后将叶片咬成不规则缺刻,虫口密度大时能将叶片吃成仅剩叶脉,4龄后进入暴食阶段,严重发生时,短期内吃光叶片,造成减产甚至绝收。一般在地势低、玉米植株高矮不齐、杂草丛生的田块受害较为严重。
防治技术:①农业防治。及时清除田间玉米秸秆,杀死潜伏在秆内的虫蛹;合理轮作,浅耕灭茬,减少成虫基数;黏虫产卵期间,在田间连续诱卵或摘除卵块,可明显减少卵量和幼虫数量;人工捕杀及中耕除草。在黏虫幼虫发生期,可利用中耕除草将杂草及幼虫翻于土下,杀死幼虫,同时降低田间湿度,提升幼虫死亡率。②物理防治。利用玉米黏虫成虫对干草和糖醋液有较强趋性的特点,可于成虫发生期在田间插草把,3 d后取回,用开水浸泡杀卵或直接烧毁。还可在田间摆放糖醋液(红糖、食用醋、白酒、水按3∶4∶1∶2配比,再加入杀虫剂进行搅拌)盆诱杀成虫,傍晚置于田间,次日早晨取回并加盖,以防诱液蒸发。2~3 d加1次诱液,5 d换1次诱液。③化学防治。在幼虫3龄期前用50%毒死蜱乳油1 000倍液或20%除虫脲(灭虫脲3号)悬浮剂800倍液喷雾。
1.4 地下害虫
承德地区玉米地下害虫主要有蝼蛄、蛴螬、金针虫等,通过咬食未出苗的玉米种子和幼苗根茎,导致幼苗萎蔫枯死,造成缺苗断垄。调查发现玉米苗期被害株率达到3%时应及时防治。
防治技术:①灯光诱杀。在成虫发生期设置杀虫灯诱杀成虫,减少其田间排卵。②种子处理。每100 kg种子可用40%噻虫嗪、溴氰虫酰胺种子处理悬浮剂按300~450 mL拌种。③毒土毒饵。用50%辛硫磷乳油3 750~4 500 mL/hm2加3~5倍水喷拌在450 kg左右土上制成毒土,撒于播种沟内。或用50%辛硫磷乳油3 750~4 500 mL加入适量水拌入豆饼、麦麸、米糠等做成毒饵,傍晚均匀撒于苗床上,诱杀地下害虫。
2 玉米穗期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2.1 玉米纹枯病
该病主要危害叶鞘,也可危害茎秆,严重时引起果穗受害。发病初期多在基部1~2茎节叶鞘上产生暗绿色椭圆形或不规则形水渍状病斑,病斑逐渐扩展融合成不规则形或云纹状大病斑,病斑中部灰褐色或黄白色,边缘深褐色,由植株下部向上蔓延扩展。病菌可从叶鞘发病处直接侵入茎部,严重者可引起茎部腐烂倒折,并蔓延到果穗处,侵入籽粒、穗轴,导致穗腐,甚至导致整株枯死。
防治技术:①农业防治。选用抗(耐)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实行轮作,合理密植,注意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结合中耕消灭田间杂草,重病田块避免秸秆还田。②化学防治。发病初期摘除病叶,并用药剂涂抹叶鞘等发病部位。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等杀菌剂喷施,重点喷施茎基部,间隔7~10 d再喷施1次。
2.2 玉米丝黑穗病
该病属苗期侵入的系统侵染性病害,一般在穗期表现典型症状,主要危害雌穗和雄穗。玉米成株期病穗上的症状可分为2种类型,即黑穗和变态畸形穗。黑穗的病穗除苞叶外,整个果穗变成一个黑粉苞,受害果穗较短,基部粗,顶端尖,近似球形,不吐花丝。变态畸形穗是由于雄穗花器变形而不形成雄蕊,其颖片因受病菌刺激而呈多叶状;雌穗颖片也可能因病菌刺激而过度生长成管状长刺,呈刺猬头状,长刺的基部略粗,顶端稍细,中央空松,长短不一,由穗基部向上丛生,整个果穗呈畸形,从而严重影响玉米产量。
防治技术:①农业防治。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精耕细作,适时抢墒播种或薄膜覆盖,促进早出苗、出壮苗;应做到坚持苗期剔除病苗、怪苗、可疑苗,早期拔除病株。田间发现病株未散苞前及时拔除病穗并集中销毁。对发病严重的地块必须进行轮作倒茬,可与大豆、玉米、高粱等作物进行轮作,减少发病几率。②种子处理。选用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30~64 g或2%戊唑醇湿拌种剂拌种40~60 g,加水500 mL,可拌种10 kg。
2.3 玉米螟
玉米螟俗称玉米钻心虫,以初孵幼虫危害玉米嫩叶的叶肉,2龄幼虫集中在心叶内危害,造成花叶或排孔,3~4龄幼虫钻蛀咬食茎秆和穗柄,在玉米灌浆期蛀食果穗和籽粒,引起穗腐、粒腐,玉米的被害株率为30%左右,导致减产10%。
防治技术:①农业防治。选用抗虫品种,选种含抗螟素较高的品种,能有效地控制玉米螟对玉米心叶的危害;秸秆还田要粉碎,及时处理越冬寄主秸秆。在成虫羽化前的冬春季节,采用铡、轧、沤、烧、泥封等方法处理玉米秸杆和穗轴,消灭越冬幼虫。②诱杀成虫。利用玉米螟成虫的趋光性,用高压汞灯、黑光灯可有效诱杀成虫,减少其田间落卵量,减轻危害;玉米螟对性诱剂有较强的反应,可用人工合成的玉米螟性诱剂(性信息诱芯剂量为20 mg)诱杀,在田间按照15个/hm2的密度设置水盆诱捕器,可诱杀大量雄虫,显著减轻第1代的防治压力。③生物防治。玉米螟的天敌种类很多,主要有寄生卵赤眼蜂、黑卵蜂。在玉米螟产卵始期、初盛期和盛期释放玉米螟赤眼蜂或松毛虫赤眼蜂3次,每次放蜂22.5万~30万头/hm2,设放蜂点45~75个/hm2,分2次统一释放,赤眼蜂对玉米螟卵的寄生率可达62%,此外,在玉米螟幼虫发生期喷洒苏云金杆菌、白僵菌等菌类制剂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④化学防治。在玉米心叶末期,选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3 000倍液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 500倍液喷雾防治。
2.4 草地贪夜蛾
草地贪夜蛾1~3龄幼虫主要取食叶片,取食后叶脉形成半透明窗纱状薄膜“开天窗”,4~6龄幼虫喜好钻蛀幼嫩玉米心叶,危害玉米的果穗和心叶,严重威胁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可造成玉米减产20%左右。
防治技术:①农业防治。根据初孵幼虫群集危害的特性,结合农事操作摘除初孵虫卵叶,捏杀卵块,降低田间害虫发生数量。加强田间调查,发现有虫即可开展防治,早发现,早防治。②诱杀成虫。利用性诱捕剂和杀虫灯诱杀成虫,具体操作可借鉴玉米螟的防治。③化学防治。幼虫可选用25%乙基多杀菌素水分散剂180 g/hm2、20%甲氰菊酯乳油900~1 125 mL/hm2、10%虫螨腈或茚虫威悬浮剂450~600 mL/hm2、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剂75 g/hm2。低龄幼虫期为防控最佳时期,施药时间选择在清晨或者傍晚,注意喷洒在玉米心叶、雄穗和雌穗等部位。
3 玉米花期病虫害及防治技术
3.1 玉米锈病
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可侵染叶鞘、苞叶乃至雄花。发病初期仅在叶片两面散生退绿色小斑点,以后逐渐扩大为圆形或椭圆形、黄褐色或红褐色的隆起病斑。玉米锈病发生严重时,叶片上布满孢子堆,造成大量叶片干枯,植株早衰,籽粒不饱满,导致减产,轻者减产10%~20%,重者减产达30%,更甚者,造成叶片从受害部位折断,全株干枯。
防治技术:①农业防治。种植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采用配方施肥,增施磷钾肥,以提高植株的抗病性。适当早播,合理密植,中耕松土,适量浇水,雨后注意排渍降湿,必要时喷施叶面营养剂,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的良好环境,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减少病害的发生。玉米收获后,收集并烧毁病株残体,以减少侵染来源。②化学防治。使用化学药剂的作用是抑制孢子萌发和防治病害。在孢子高峰期用药对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可用97%敌锈钠原药250~350倍液、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在玉米锈病的发病初期,使用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 500~2 000倍液或12.5%烯唑醇可湿性粉剂1 500~2 000倍液喷雾,7~10 d喷1次,连续防治2~3次。
3.2 玉米蚜
玉米抽雄前,玉米蚜一直群集于心叶里繁殖刺吸危害,抽雄后扩散至雄穗、雌穗上繁殖危害,扬花期是玉米蚜繁殖危害的最有利时期。玉米蚜在雄蕊及苞叶上吸取玉米汁液,并排泄大量蜜露,覆盖叶面上的蜜露影响光合作用,易引起霉菌寄生,使受害部位褪绿,心叶扭曲,被害植株长势衰弱,发育不良,产量下降。
防治技术:①农业防治。选种抗蚜品种,结合田间管理,在种植前彻底清除田间杂草,并对种植地进行深耕,消除蚜虫的滋生地,减少虫量。增施氮肥和磷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降低蚜虫危害。②化学防治。用玉米种子重量0.1%的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浸拌种,或在蚜虫盛发初期喷洒噻虫嗪、吡虫啉等药剂3~4次。如危害较为严重时,可以使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25%噻虫嗪水分散剂6 000倍液等喷雾防治。
4 小结
综上所述,玉米在各生育时期病虫害的防治需要多种防治技术相结合,对于同一时期的病虫害可一同用药防治,使玉米的产量与质量得到保证。在防治玉米病虫害时,还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形开展不同类型的技术防治,这样既可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又可减少对环境的危害,增强玉米作物的免疫力,从而使玉米产业得到健康长久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