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会背景下我国高校冰雪运动项目的建设
——以首都体育学院为例
2022-03-24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院
首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院 李 萌
北京学校 金 鹏
首都体育学院冰雪运动学院 陈 丹
北京冬季奥运会是继我国2008年成功举办北京夏季奥运会这一重要历史节点之后的又一次重大标志性活动,是展现国家形象、促进国家发展、振奋民族精神又一重要契机。为了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实现“三亿人上冰雪”的目标,在北京冬奥组委的推动下,全国各地各级政府更加关注和重视冰雪运动项目,正在努力突破地域性的局限,有序实施和进行一系列普及和推广冰雪运动项目的计划。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高校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一环,肩负着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任务,应该把握冬奥会这一历史机遇,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首都体育学院作为北京市属体育类高校响应国家号召,从场馆设施、师资引进、课程设置、普及人数、冰雪文化推广等方面着手,率先投入到冰雪运动项目的建设当中。
一、冰雪运动项目开展现状的分析研究
首都体育学院于2021年成立了冰雪运动学院,积极围绕冬奥会的成功举办,发挥各类政策优势,融合各界力量,凝炼整合各方面资源,并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倒计时100天为契机,开展了“冠军冰上公益课”活动,进一步营造更好的冰雪运动氛围,扩大了冰雪运动的影响力。学院稳步持续推进冰雪运动项目的建设,情况见表1。
(一)场馆设施方面
体育馆是实现开展体育活动的硬件设施之一,是体育运动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从表1看出,首都体育学院拥有标准滑冰场2块,拥有3台滑雪机和若干的冰雪运动装备,同时高山滑雪项目又与3家户外滑雪实训基地实行合作,比较完备的场馆设施为师生冰雪运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利保障,能够充分满足冰上和雪上运动项目课程的需求。
表1 2017—2020年首都体育学院冰雪项目建设基本情况
(二)师资引进方面
学校从创建中华体育精神和奥林匹克精神融合发展的世界一流体育大学的战略实际出发,积极回应冬季体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需求,在北京市教委的大力支持下,2017年在11个不同专业中增设7个冰雪运动课程,先后引进王金英、刘秋宏、满丹丹、陈丹、隋宝库,李雨、胡江、安秋等8人建立冰雪运动冠军教学团队,为冰雪运动高层次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设置方面
从学生培养方案中了解到,学院以基础滑冰、滑雪课程为专业选修课,开设了花样滑冰、速度滑冰、短道速滑、高山滑雪、冰球、陆地冰壶等6项课程。三学年的总学时为720个学时,平均每个学期为120个学时,分布到每个单项的练习时间约20个学时。主要学习内容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术和技能。旨在使学生了解冰雪运动的历史与发展,场地、服装与器材和竞赛规则等相关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基本技术、教学方法与训练手段,培养学生冰雪教学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今后普及群众冰雪运动奠定扎实的基础。
(四)普及人数方面
通过调查,截至2021年底,学校培养冰雪运动项目人才7000余人,其中,冰雪方向专业的学生约750人。
(五)冰雪文化推广方面
2020年由北京冬奥组委支持、首都体育学院建设的冬奥驿站成为国内首个面向公众开放的冬奥知识文化窗口。窗口包括:奥林匹克介绍、冰雪运动历史发展情况、冬奥艺术作品展示。冬奥驿站面向中小学生组织,同时开展冬奥文化艺术作品、冬奥动漫等征集活动,激发青少年的冬奥热情,提供观摩和学习冰雪运动文化交流和体验的机会。首都体育学院还成功举办了以下活动:①承接冬奥组委体育部越野滑雪、雪车雪橇国内技术官员、制冰师培训;②开展冰雪运动新闻转播服务,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骨干教师培训;承接冬奥赛事场馆驻场啦啦队和礼仪接待人员培训,大学生体育馆、滑冰馆成为冬奥会开闭幕式和体育展示彩排训练场地;承接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组织委员会体育展示全流程、全要素演练任务,全面参与冬奥筹备,提升冬奥服务的能力。
二、冰雪运动项目开展效果的分析研究
通过对专家、教师以及学生的访谈还得出以下结论:
(1)学校举全员之力去促进和发展冰雪运动,围绕教学、训练、竞赛、科研、服务社会五位一体的办学定位。在冬奥会成功申办的契机及冰雪运动各项工作推进的情况下,践行学生全面发展理念,贯彻三全育人、课程思政背景,全面落实育人工作,形成了全面落实体育育人功能的新局面。
(2)通过与专家、教师访谈了解到,冰雪项目属于早期专项化运动,另外由于课程的结构性原因,造成总课时中包含的运动项目过多,课程分散,教师不能集中、系统地进行教学、训练,同时学生年龄大、无基础、人数多、课重复、修学分的现实情况,导致运动成绩的提升不显著。以花样滑冰为例,对照国家花样滑冰等级测试大纲1~10级的标准,1级为初级,10级为最高级,目前学生仅能够达到标准认定的1级,如果能够将课时更加集中,选拔人才机制更加灵活,在学业结束阶段至少能够达到3级或更高的标准。
(3)通过对学生的调查了解,学校作为冰雪运动发展的初级阶段,发展时间短,学生技能水平有限,造成学生实战锻炼的机会少,形成恶性循环;同时冰雪方向的学生在就业方面从整体转化率分析,已经有积极转变的趋势,但还需进一步提升理论基础,强化专业水平,提高就业机会。
三、高校开展冰雪运动项目的对策
高校应继续大力推动冰雪运动在我国的普及,打造全国冰雪运动人才的建设和培养,完善冰雪运动课程体系,逐步拓宽专业方向,加速建设我国冰雪教学、科研、竞赛、训练,理论科技研究中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健全和完善校内外赛事机制,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充分发挥学、练、赛的一体化效果,从而大幅提升学生的冰雪运动成绩。
(2)从目前的课程设置来看应减少课程门类,集中优势项目花费财力和物力进行重点培养,以点带面最终达到全面提高运动项目成绩的效果。
(3)高校应在充足的资金和设施保障情况下,建立合理的人才选拔机制,采取多种形式,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将学生培养成为冰雪运动的高层次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