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思政教育功能发挥的实践及思考
——以合肥学院图书馆为例
2022-03-24李建华
李建华
(合肥学院 图书馆,合肥 23060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1]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2]思想政治教育事关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能仅仅理解为开设一门或几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推进思政教育,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形成更为强大的育人合力。[3]《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2015)》指出,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是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主要职能是教育职能和信息服务职能。[4]高校图书馆是高校师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思想交流的重要场所、知识传播的重要空间。[5]文献是思想战斗中的武器,是人类智慧传播的载体。[6]高校图书馆如何发挥自身优势,成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基地,是高校图书馆人面临的课题。
1 高校图书馆思政教育研究的现状
以“高校图书馆·思政”为主题在CNKI中共检索到115篇高校图书馆思政教育研究相关的文献,最早的一篇是张晓萍、张国红2001年发表在《江西图书馆学刊》的《试论高校馆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文章提出高校图书馆在思政工作中具有导向、激励和保障作用。[7]从2001至2021年(2021年数据不全),文献发表量逐年上升(图1),这也从一方面体现了高校图书馆开展思政教育受关注度的变化。
图1 高校图书馆思政教育研究逐年发文量
高校图书馆思政教育研究论文的关键词图谱显示115篇文献主题集中在思想工作、图书馆服务、图书馆空间改造、阅读推广、经典阅读、育人体系等方面(图2)。对115篇高校图书馆思政教育研究论文进行文献互引分析,形成互引网络(图3),115篇论文中被引频次最高的是2019年张晓东发表在《图书馆工作与研究》的《“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图书馆思政教育路径与对策研究》[8],2019年胡璇发表在《图书馆工作与研究》的《基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视角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探析》[9],2010年洪筱萍发表在《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的《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与实现途径》[10]。三篇文章均强调了高校图书馆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并对图书馆思政教育工作开展的路径及方法进行了分析。
图2 高校图书馆思政教育研究文献的热点主题
115篇研究论文的参考文献中被引最高的三篇文献是对应图3中的三个黑色的圆圈,分别是2016年发表在《人民日报》的《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2018年发表在《人民日报》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18年发表在《中国大学教学》的《建设中国“金课”》。参考文献中引用率最高的两篇文献发表在《人民日报》,分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12月7日至8日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和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也体现了高校图书馆研究对政策的及时回应,在理论研究的指导下,并在实践进行落实。
2 合肥学院图书馆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实践
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自习和交流的主要场所,在这里学生不仅可以查阅各种学习资料,还可以在书海中沉静心灵并陶冶情操。高校图书馆多样化的情景暗示以及环境熏陶等无形教育方式,对学生的思想进行正确引导并将一些积极教育观念渗透其中,不断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重要的学习空间与研讨空间,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渗透红色文化的影响。合肥学院图书馆拥有布局合理的实体空间和设备先进内容丰富的网络空间,契合大思政教育的理念,有助于实现助力育人的功能。
2.1 图书馆丰富资源助力思政教学
2011年3月,按照教育部文件要求,合肥学院成立独立的直属院党委领导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2016年11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更名马克思主义学院。近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特点,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其中,把音乐、歌曲等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激情教学”被列为安徽省思政课八大教学创新之一。马克思主义学院构建理论、实践、网络三位一体的网络教学平台及相应考评体系的思政课教学新模式;通过“集中+分散+对接”方式覆盖四门必修课和全体学生的实践教学改革;建立“三支队伍”密切协作和“两个课堂”有机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联动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改革考试考核方式,全面实行无纸化上机考试;2019年起进行“对分课堂”教学改革等。2020年中共合肥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建“合肥党史研究基地”;2020年安徽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批准设立“合肥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
合肥学院图书馆与学院整体建设发展紧密联系,根据思政教学需求,合理安排采编计划,通过专人采购、网上推荐等方法采购纸质及电子资源,已基本形成印刷型文献与电子文献并存,实体资源与虚拟资源有机结合,以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文献资源为主,文学、理学、教育文献资源协调发展建设,涵盖全院各学科专业的、能够满足师生教学科研需求。目前馆藏印刷型图书143.97万册,电子图书 148.45万种。订购中外文数据库50个,自建数据库10个,其中特色数据库6个。积极加入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和安徽高校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开通盈科—合大图书馆QQ和微信服务群,实时响应读者文献需求,为思政教学科研提供优质的文献保障服务。
2.2 图书馆实体空间助力思政教育
合肥学院图书馆充分利用自身馆舍条件,打造优良环境为思政教育提供实体空间保障。图书馆进行内部设计时,着重突显出浓郁的书香气息与文化氛围,将伟人画像、名人名言以及一些励志警句悬挂阅览室内和走廊上,将思政教育资源通过多媒体名人墙、数字化文化长廊以及超星瀑布流等展示方式,向读者传播。这样既对图书馆实体空间进行充分利用又大力提升用户体验,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并达到文化熏陶的目的。合肥学院图书馆开设思政类主题借阅室,设立党风廉政、四史等专题书架,把现有馆藏中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四史”相关的各类图书,集中到相应借阅室,供读者专题阅读,这样减少读者查阅相关图书的时间,提高使用效率。在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以及重大纪念日中,合肥学院图书馆充分挖掘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布置不同的宣传画并将一些相关的历史图片展于图书馆大厅或阅览室。对一些多媒体报告厅和研讨室进行充分利用,为学生们开设专题讲座或人物报告会等活动,引导学生对经典教育知识和英雄事迹有更深入地了解。
合肥学院图书馆对原来大学生创业中心进行改造,设立一期借阅综合阅览室,提供“报刊阅读、图书归还、信息检索、文化休闲”等服务。面向一期读者,打造满足读者学习、交流和资源共享的服务空间。在文化休闲区,配备触摸屏、投影仪、平板电脑等设备,读者在此可以开展阅读、小组研讨、阅读推广等主题活动和素质教育活动,如红色经典阅读、党史学习研讨等。合肥学院的校史馆设立在图书馆内,图书馆充分利用校史馆资源,宣传学校历史及现状、建校以来在各领域取得优异成绩的校友事迹等,以展现本校建设发展的艰难历程与丰硕成果,并逐步对校史馆内资源进行数字化处理,让校史资源走出校史馆,走进课堂。
2.3 图书馆网络空间助力思政教育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合肥学院图书馆进行自动化及智慧化建设,已经形成以图书馆网络为平台、以电子资源为主体、相关服务不断拓展的图书馆网络服务系统,实现了管理手段现代化、管理过程规范化、信息传递网络化、信息服务多样化。伴随着合肥学院智慧校园建设的不断提升,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与数字化水平也大幅度提高,这为图书馆助力思政教育提供了技术保障。
高校学生思维活跃并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基础,利用网络让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和当前国内外发展形势进行充分了解,可以不断丰富他们的政治见解。合肥学院图书馆利用自身优势,丰富馆藏中的数字资源内容,引进更多的思政教育类数据库,包括经典案例库、执政资源库等丰富案例数据库,充分运用互联网络的及时性、有效性、便利性,对学生讲解一些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的案例。同时还充分结合新华网、人民网等优秀网络平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11]
3 高校图书馆思政教育提升策略的思考
合肥学院图书馆利用其丰富的馆藏资源,通过空间改造及阅读推广进行思政教育工作。在以后的工作中需要在新生入学教育、馆员队伍建设、服务手段的丰富以及对学生的全程服务方面,进一步挖掘资源,助力思政教育,更好地实现育人功能。
3.1 挖掘馆藏资源,发挥思政教育的阵地作用
高校图书馆在为高校学科建设、教学科研提供必要文献支持的同时,要对馆藏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充分发挥马列主义理论课程与思想品德课教材资料、灵活利用政治类、思政类、哲学类期刊。[12]新生入馆时,可以利用人文社科心理学类资源与思政类专题数据库开展教育。根据大学生的实际阅读情况开展思政图书读书月等专题活动,在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学习中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思政教育的推动作用。伴随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高校图书馆要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学生的阅读方向。例如,高校要对学生实际阅读需求进行多角度考虑,制定出完善的阅读推广计划,设置出阅读思政板块,而且这些板块的设置要与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保持一致。将思想政治图书作为主要载体,将阅读作为主要形式,引导学生关注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并进行同步推送。同时,高校图书馆还要积极与各学院学生党支部进行合作,对阅读活动进行协同策划。指导老师要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引导学生展开有效阅读,帮助学生在阅读中树立正确三观。
3.2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服务的专业性
伴随着馆藏资源形式和内容的变化,馆员的服务方式、服务内容和服务手段都相应需要改变。传统意义上的馆员,已不能满足现代图书馆日常服务的需要。服务一线读者的馆员,随着自助借还等新技术的应用,他们的服务方式由传统的替读者找书转向读者需求分析与指导,可以开展红色经典导读、“四史”阅读指导等读者导读活动,助力思政教育。拥有图书馆学相关专业背景的馆员将在学科服务、课题查新、科研成果评价等领域继续发挥重要作用。这需要图书馆在人才引进与现有馆员能力提升方面,做出相应的规划与调整。人才引进时,要考虑到现有馆员的专业结构、学术专长,统筹考虑本馆现状和将来的发展规划,选择欠缺的专业人才,使馆员的专业结构更加趋于合理,提高图书馆的整体服务能力。对于本馆现有馆员,可以通过交流学习、参加学术会议、请专家学者来馆做学术报告等方式,进一步提高馆员的自身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同时,每周例会可以增加业务学习板块,学习国内外图书馆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服务方式。只有馆员队伍的不断发展和优化,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图书馆才能在满足读者需求的同时,充分发挥服务育人的功能,助力高校思政教育。
3.3 践行全程服务,助推思政铸魂育人战略
高校每年毕业季都要向社会输送大量的人才。社会的复杂性使得学校在学生毕业时要加强对他们的思想教育,引导他们尽快适应社会这个大环境。图书馆可以通过就业信息及相关书目的推送,积极引导毕业生们对正能量的关注,让大学生明白个人是社会的一员,个人的成长始终与社会进步以及国家命运紧密相连。在选择就业时,要形成正确的择业观,不能因为一时利益而动摇正确思想。图书馆也可以根据学生大学期间具体阅读情况为其拟定出一份阅读书单,将学生在大学里读过的一些经典名著、马克思主义理论以及专业书籍等详细记录。在毕业季送给学生,学生在收到阅读书单时就会重温曾经美好的阅读经历,回想起自己阅读时一些暖心的语句。这一份温暖的回忆将成为学生人生中记忆犹新的暖心时光,既让学生对大学生涯的阅读经历进行回顾又让学生明白自己的阅读喜好,引导他们在未来工作的日子中还能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
4 结 语
我国高校图书馆具备服务育人、科学性与隐形影响等特征,因此要充分发挥图书馆自身的特性,尽可能完善资源配置,提高馆员业务能力和业务水平,使得学生们在使用图书馆、接受图书馆各项服务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图书馆也要提高自身的认识,充分认识到高校图书馆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作用,助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整体的发展。本研究通过对高校图书馆与思政教育相关的论文进行分析,介绍合肥学院图书馆助力思政教育的实践,对高校图书馆思政教育提升提出建议。随着实践及研究的深入,后续研究将在高校图书馆思政教育功能发挥的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