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目标 水利担当
——李国英在全国两会“部长通道”接受媒体记者采访
2022-03-24马晓媛
>李国英部长在“部长通道”答记者问 丰 献 摄
3月8 日上午,人民大会堂新闻发布厅,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采访活动如期举行。
蓝底白字的背景屏幕前,麦克风立于中央;对面两块大屏上,可以清晰看到,在梅地亚两会新闻中心视频连线采访的媒体记者已经就位。
11时24分,佩戴红色代表证的水利部部长李国英面带微笑,健步走到话筒前,向大家颔首致意。
这是自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以来的第15场“部长通道”。按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规定,采访通过视频进行。变化的是采访方式,不变的是部长们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真诚回应。
聚焦民生关切,畅谈改革发展。虽然隔屏交流,但“部长通道”采访要素不缺、效果不减、热度不降。
“现在开始提问。”主持人话音刚落,记者们纷纷举手,争取宝贵的提问机会。
“去年水利部门对部分地区的严重洪涝灾害是如何应对防御的,防御成效怎么样?对今年的洪涝灾害是否有分析研判?如果还发生的话,有哪些措施可以防御或减轻灾害的影响?”
我国水旱灾害多发频发,备受社会关注,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网记者首先就此连发三问。
水旱灾害防御关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水利人的天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水利部门始终将其作为大事要事来抓。
李国英全面分析了我国水雨情特点,详细介绍了去年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大湖相继发生洪水的情况以及整体防御思路和采取的应对措施。他说,针对极其严峻的汛情、旱情,水利部门全力以赴,重点做好三件事情:一是坚定目标,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二是坚持“四预”,即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做到科学应对、有序应对、有效应对;三是坚守防线,确保工程安全。
尽职尽责的工作,收获的是显著的成效。李国英用一组数据,给出庄重的回答:2021年,全国共有4347座次大中型水库投入拦洪运用,拦蓄洪水量累计达1390亿m3,全国有11座国家蓄滞洪区投入分洪运用,分蓄洪水量13.28亿m3。通过防洪工程体系和非工程体系的共同作用,全国减淹城镇1494个次,减淹耕地2534万亩,避免人员转移1525万人,最大程度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面对珠江流域60年来最严重的旱情,构筑起当地、近地、远地供水保障三道防线,实施全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梯次补充径流,抑制咸潮上溯,确保了香港、澳门和珠江三角洲城乡居民的供水安全。”李国英话语铿锵。
成绩提振了信心,但面对复杂多变的气候形势,防汛抗旱仍需时刻保持警惕。
今年的汛情如何,怎么应对?李国英坚定地表示,会努力将“防”的关口前移,对今年汛期的汛情进行滚动分析、研判、预测,并及时衔接相应的应对准备工作;将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坚持做好“四预”工作,坚决打有准备之仗、有把握之仗,坚决守住水利工程安全防线。
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思路清晰,举措可行,信心十足。
瞄准“十四五”水利高质量发展,新华社记者第二个提问。
“李部长,您好。今年1月,国家层面正式发布《‘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这也是国家层面首次编制实施水安全保障规划。请问,编制实施这一规划的目的是什么?规划确定了哪些重点水利任务?”
李国英表示,编制《“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其目的在于坚持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关于水利发展的部署要求,推动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的水安全保障。
全面提升国家水安全保障能力,是《规划》的总体目标。“在这个总体目标下,结合水利发展的实际,进一步解构为四个次级目标”“为了实现《规划》目标,《规划》确定了六条实施路径,也就是说,确立了六项重点水利任务。”李国英说。
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复苏河湖生态环境,推进智慧水利建设,建立健全节水制度政策,强化水利体制机制法治管理——部长的回答逻辑清晰、干货满满,有目标、有方向、有重点、有措施,一张“十四五”水利高质量发展蓝图徐徐呈现。
河湖长制工作已经开展实施五年多了,成效如何?公众对此高度关注。
“党中央高度重视河湖长制,建立健全和强化河湖长制也分别写入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文件。请问,目前这项富有创新性的治水管水制度实施得怎么样?是否实现了预期目标?”法制日报全媒体记者问道。
面对这个与百姓美好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李国英部长微笑作答。
“河湖长制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是经党中央正式批准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这项制度从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旨在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水灾害、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对绿水青山的热切期盼。”
近年来,以河湖长制为抓手,河湖生态保护与修复成效显著。李国英介绍,目前,河湖长制责任体系全面建立,基本上每一条河流、每一个湖泊都有人管、有人护,工作机制不断完善,河湖面貌持续改善。
“越来越多的河湖恢复生命,越来越多的流域重现生机,越来越多的河湖变成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李国英话语铿锵有力,自信坚定。
最后一个提问的是北京青年报记者。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决定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您刚才提到,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对这项重大工程也作出了专门的安排。能否再给我们详细介绍一下有关情况?”
李国英介绍了实施国家水网重大工程的重大意义和基本原则,并对如何规划实施作出详细解答。
“国家水网重大工程建设总体规划重点是把握好‘纲、目、结’三要素的谋篇布局。所谓‘纲’,主要是指大江大河大湖自然水系、重大引调水工程和骨干输排水通道,这也是国家水网的主骨架和大动脉。所谓‘目’,主要是指区域性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和供水渠道。所谓‘结’,主要是指具有控制性地位、具有控制性功能的水资源调蓄工程。”
心中有数、言之有物,手中有招、干有成效。四个问题个个关乎国计民生,部长的回答实实在在、掷地有声、信心十足,表达了水利部门的责任和担当。
这份坚定的信心与决心,也从“部长通道”传递到大江南北、祖国各地、百姓心间。
会场外,春光明媚,和风吹拂,万物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