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龙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气虚证患者肺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2022-03-24徐健莹吴巧媚刘宇陈莉佳林晓冰张利娟
徐健莹,吴巧媚,刘宇,陈莉佳,林晓冰,张利娟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广州 51037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发展[1],是目前全球三大死因之一。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每年全球约有300万人死于COPD,其中90%分布在中低收入国家,而且随着全球老龄化等原因,预计未来COPD患病率将持续上升[2]。COPD稳定期的管理策略包括药物和非药物干预,非药物干预作为COPD稳定期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药物治疗起到协同作用[3]。目前,临床探索COPD稳定期非药物干预措施逐步增加,采取传统中医外治法对肺系治疗的效果良好[4]。
中医认为,COPD属于“肺胀”“喘证”等范畴[5],其稳定期患者以肺、脾、肾三脏亏虚为主。火龙灸作为一种独特的大面积铺灸疗法,借助艾绒的热力使得温阳药酒直接作用于督脉与膀胱经穴位上,具有调节全身脏腑阳气、温经散寒、温补元阳等作用[6]。本研究采用火龙灸治疗COPD稳定期肺肾气虚型患者,取得显著疗效,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选取2018年12月到2020年8月广东省中医院中医经典科收治的96例明确诊断为肺肾气虚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本研究经广东省中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伦理审查批件号:BF2018-156-01。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2013年发布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1]制定。
1.2.2 中医辨证标准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肺系病专业委员会2011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7]中有关肺肾气虚证的诊断标准拟定。①喘息,气短,动则加重;②乏力,或自汗,动则加重;③易感冒,恶风;④腰膝酸软;⑤耳鸣,头昏或面目虚浮;⑥小便频数、夜尿多,或咳而遗溺;⑦舌质淡、舌苔白,脉沉细或细弱。具备①、②、③中的2项,加④、⑤、⑥、⑦中的2项,确诊需要至少有两名主治及以上中医师。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年龄在40~80岁;③意识清楚,能够配合治疗;④自愿参加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的患者。
1.4 排除标准
①不能行俯卧位,或者背部皮肤表面有破损、水泡、溃疡及患有皮肤传染性疾病的患者;②因肿瘤、真菌、结核、过敏等因素导致的慢性咳、痰、喘的患者;③患有严重免疫功能障碍,近3个月内应用过免疫调节剂的患者;④合并有肝、肾和造血系统疾病的患者;⑤患有糖尿病感觉障碍、严重心功能不全(心功能Ⅲ级以上)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的患者;⑥患有精神类疾病的患者;⑦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⑧因病情变化,出现呼吸衰竭或者需要行机械通气的患者;⑨对研究所使用的酒精、药酒、艾绒过敏的患者。
1.5 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
给予健康宣教及常规支气管舒张剂治疗。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1]中稳定期COPD的西医治疗方案,主要为吸入激素、β2受体激动剂、抗胆碱药等。
1.5.2 观察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火龙灸治疗。具体操作如下:①患者取俯卧位,将软枕垫于患者颈下胸前及脚踝处,保持舒适体位,呼吸通畅,气道不受压;②沿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大椎穴至上髎穴段进行经络推拿;③将蘸有温热的自制温阳药酒(主要成分:生附子、杜仲、肉桂、川乌)纱块平铺于患者背部,先后覆盖一条干燥的大毛巾和一条不滴水的潮湿小毛巾;④循经络(大椎穴至上髎穴,覆盖督脉、双侧膀胱经)铺艾绒3条(每条宽3 cm、高3 cm,中间以适量艾绒连接);⑤用50 mL灌注器吸取95%的酒精并均匀喷洒于艾绒表面,首壮喷洒酒精约100 mL,之后每壮喷洒酒精约50 mL;⑥备好双层湿毛巾后以点火器点燃艾绒,至患者感觉温度达到自身能够耐受的最高热度的6至7成时,医者使用双层湿毛巾覆盖于艾绒上面灭火,灭火后待温度降至4成时可用手向下按压,以促进热力及药力的渗透;⑦待温度下降至3成时进行反复助燃和点火的操作,重复步骤⑤与⑥,做完3壮后将艾绒翻转,观察疗效,反复点火5壮即操作完毕,过程约40 min。治疗后嘱患者适量饮用温开水,并及时擦干汗液。每次间隔5 d,治疗5次为1个疗程。
1.5.3 疗程
2组疗程均为25 d,治疗后30 d和90 d随访。
1.6 观察指标
1.6.1 肺功能评估
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0 d,由医院肺功能室医生采用SPIRO ANALYZER ST-250型肺功能仪(日本富田公司生产)测定2组患者肺功能的变化情况。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
1.6.2 生活质量评估
①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0 d采用改良英国医学研究学会呼吸困难指数(modified British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mMRC)量表进行评定。该量表是目前最常用于患者自我评估日常活动是否引起呼吸困难的量表,量表共分为5级,即0~4级,级别越高,代表呼吸困难程度越严重。
②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0 d采用COPD临床症状问卷(CCQ)进行评估,主要包括10个项目,分别对患者的症状、功能和精神状态进行评分,该问卷为追踪治疗效果的客观标准之一。
③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30 d及治疗后90 d采用COPD患者生活质量评估问卷(CAT)进行评定。该问卷共包括8个部分,涵盖了症状、活动能力、心理、睡眠和社会影响各方面问题,每个问题5分,总分40分,分值越高,提示健康状况越差,症状也越严重。
④2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0 d采用BODE指数进行评定。BODE指数由体质量指数(BMI)、气流阻塞指标(FEV1%)、呼吸困难分级(mMRC)、运动耐力(6MWT)共4个部分组成,分别反映患者的营养状况、气流阻塞程度、呼吸困难程度以及活动能力等。
1.7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确切概率法;等级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
观察组48例患者中,男38例,女10例;年龄40~80岁,平均年龄(67.12±8.61)岁;平均病程(54.74±29.97)个月。对照组48例患者中,男38例,女10例;年龄50~80岁,平均年龄(68.19±7.89)岁;平均病程(55.75±35.72)个月。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2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基本一致,具有可比性。
2.2 2组患者失访情况比较
研究过程中,观察组失访4例,对照组失访1例。最终观察组44例、对照组47例纳入研究。
2.3 2组患者治疗前后FEV1%、FVC%、FEV1/FVC%比较
表1结果显示:治疗前,2组患者FEV1%、FVC%、FEV1/FV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者FEV1%、FVC%、FEV1/FVC%改善不明显,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EV1%、FVC%、FEV1/FVC%均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FEV1%、FVC%、FEV1/FVC%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肾气虚证患者治疗前后FEV1%、FVC%、FEV1/FVC%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FEV1%,FVC%and FEV1/FVC%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
表1 2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肾气虚证患者治疗前后FEV1%、FVC%、FEV1/FVC%比较Table 1 Comparison of FEV1%,FVC%and FEV1/FVC%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
①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②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例44 47 FEV1%治疗前50.96±12.91 47.07±11.32 1.531 0.129治疗后62.04±9.83①②57.51±11.30 2.036 0.045治疗后56.25±15.52①②47.12±13.05 3.044 0.003 FVC%治疗前68.31±18.18 68.53±14.61 0.064 0.949治疗后76.19±17.40①②69.06±16.15 2.025 0.046 FEV1/FVC%治疗前60.65±9.34 56.89±9.31 1.924 0.057
2.4 2组患者治疗前后mMRC分级比较
表2结果显示:治疗前,2组患者mMRC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mMRC分级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2组在改善mMRC分级方面,效果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肾气虚证患者治疗前后mMRC分级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mMRC grading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例(%)]
表2 2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肾气虚证患者治疗前后mMRC分级比较Table 2 Comparison of mMRC grading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例(%)]
①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4级0(0.0)0(0.0)0(0.0)0(0.0)例数/例44 44 47 47时间治疗前治疗后①治疗前治疗后①0级4(9.1)5(11.4)3(6.4)4(8.5)1级17(38.6)21(47.7)20(42.6)21(44.7)2级18(40.9)17(38.6)17(36.2)19(40.4)3级5(11.4)1(2.3)7(14.9)3(6.4)
2.5 2组患者治疗前后CCQ评分比较
表3结果显示:治疗前,2组患者CC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CQ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的CCQ评分改善不明显(P>0.05),观察组在改善CCQ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 2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肾气虚证患者治疗前后CCQ评分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CCQ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分)
表3 2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肾气虚证患者治疗前后CCQ评分比较Table 3 Comparison of CCQ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分)
①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②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治疗后1.88±0.48①②2.22±0.42组别观察组对照组例数/例44 47治疗前2.36±0.97 2.26±0.53
2.6 2组患者治疗前后BODE指数比较
表4结果显示:治疗前,2组患者BODE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BODE指数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的BODE指数改善不明显(P>0.05),观察组在改善BODE指数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4 2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肾气虚证患者治疗前后BODE指数比较Table 4 Comparison of BODE index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分)
表4 2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肾气虚证患者治疗前后BODE指数比较Table 4 Comparison of BODE index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s,分)
①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②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治疗后2.11±1.32①②2.77±1.65组别观察组对照组例数/例44 47治疗前2.64±1.56 2.79±1.65
2.7 2组患者治疗前后CAT评分比较
表5结果显示:治疗前,2组患者CAT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0 d和90 d,2组患者的CAT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CAT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火龙灸能降低CAT评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表5 2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肾气虚证患者治疗前后CAT评分比较Table 5 Comparison of CAT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分)
表5 2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肺肾气虚证患者治疗前后CAT评分比较Table 5 Comparison of CAT scor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分)
①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②P<0.05,与同期对照组比较
治疗后90 d 9.43±4.73①②14.62±4.98①组别观察组对照组例数/例44 47治疗前15.57±6.36 16.62±4.05治疗后30 d 11.45±4.75①②15.79±3.33①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程缠绵,临床表现为长期咳、痰、喘等症状,伴随持续性气流受限,属于中医学“喘证、肺胀”等范畴,稳定期常表现为肺、脾、肾三脏亏虚,故治疗当遵守“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8]。目前,国内外诊疗指南中针对COPD患者的治疗关键在于稳定期,除了药物对症治疗之外,中医外治法在防治COPD特别是稳定期COPD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可以有效地改善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肺功能,延缓疾病的进展。
《黄帝内经》曰:“病生于脉,治之以灸。”[9]《医学入门》云:“凡病药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10]督脉为奇经八脉之一,《素问·骨空论篇》云:“督脉者……与太阳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髆内,侠脊抵腰中,入循络膂肾。”为阳脉之海,统领一身阳气,能敷布命门之火,温脏腑,肺肾功能强健与否与督脉密切相关,调理督脉可平衡阴阳、疏通气血、补益肺肾[11]。督脉灸热力深透且持续作用时间长,临床适应证广,治疗肺胀效果确切明显[12]。而火龙灸同为大面积铺灸,治疗范围扩大至双侧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主人体一身之表”,能固表补虚,增强机体腠理肌表的功能,同时,能防治外感表证从而达到调补全身正气虚衰的作用[13]。另外,经本科改良后的火龙灸以温阳药酒代替火龙灸粉[14],其中:药酒方中的生附子[15]具有祛风散寒,补火助阳的作用;杜仲[16]可补肝肾、强筋骨;肉桂[17]则可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川乌[18]有除湿止痛和祛风散寒的功效。中药溶于酒中,药借酒力、酒助药势而充分发挥其效力[19],使热力与药力同时从患者体表渗透到背部督脉与膀胱经,对临床上常见肺系疾病具有较好的疗效。
本研究中,经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FVC%)有改善,且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检查作为判断患者气流受限程度的客观指标,对COPD的诊断、治疗、进展评价等有重要意义,其中FEV1/FVC%及FEV1%是评价COPD的相对敏感指标。本研究结果表明,火龙灸能够有效地改善COPD稳定期(Ⅱ、Ⅲ级)患者肺功能气流受限的情况,有助于肺功能的恢复。同时在本研究中,虽然在改良版呼吸困难分级(mMRC)上,2组治疗前后无差异(P>0.05),但在COPD临床症状问卷(CCQ)评分、综合评估BODE指数、生活质量评估CAT问卷评分方面,治疗后组间比较,观察组CCQ评分及BODE指数的改善作用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的常见症状有呼吸困难、慢性咳嗽、咳痰、喘息胸闷等,CAT、mMRC、CCQ、综合BODE指数等4个评分系统在评估COPD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但mMRC评分易低估临床症状的严重性,应多倾向于使用CAT或CCQ评分[20]。而综合评估BODE指数,由体质量指数(BMI)、气流阻塞指标(FEV1%)、呼吸困难分级(mMRC)、运动耐力(6MWT)等4部分组成,分别反映营养状况、气流阻塞程度、呼吸困难程度、活动能力等。因此,本研究结果显示,火龙灸治疗有助于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但本研究尚存在一些不足,如火龙灸疗法缺乏循证医学的研究证据,对于COPD患者的影响也缺乏大规模的规范性研究,故仍需通过大样本、长时间的观察以验证以上论点,但本研究仍可为大样本量研究提供预初参考及可行性基础。
综上所述,火龙灸作为传统中医学对肺系治疗的外治方法之一,操作简单易学,患者接受度高。火龙灸治疗COPD稳定期肺肾气虚证可明显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