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痛苦!这些冰雪艺术好难搞
2022-03-24朱七七
朱七七
作为世界冰雪雕刻艺术的发源地,哈尔滨巧夺天工的冰雪雕塑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正怜火树斗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清代散文家唐顺之的这首《元夕咏冰灯》,是最早歌颂冰灯的诗歌。清朝乾隆年间,到了春节的时候,居住在黑龙江等北方地區的人们,兴高采烈之余就有人想到让家中的庭院和街路亮起来。他们用器皿盛水结冻后再掏空的冰块中间,放进一盏油灯点亮。这样火苗不易被寒风袭灭,冰壳在严寒中又不易被火苗溶化,摆放到门前的院中和街道两旁,出行也方便,增添了生活的气氛,又有驱邪消灾的寓意,这是最早的冰灯。
而雪雕一开始又叫雪塑,是由古代的堆雪人发展来的。哈尔滨由于积雪较多,人们都乐于在雪后将雪积到一起堆出形状各异的雪人来,营造“仙佛缕空难得似,美人狮象雪雕城”的氛围。
不管是冰雕还是雪雕要想完成都不是简单的事,不仅需要雕刻技术,更要有克服寒冷的毅力。每一件冰雪雕塑作品,都是无数国内外冰雪艺术家们在寒风刺骨的露天,以精湛的技艺雕刻出来的,堪称是最痛苦的艺术。
如果说雕刻是技术活,那备料就是个力气活。每年在正式的雕冰塑雪之前,要准备好充足的用料,也就是最耗费人力和时间的采冰备雪的环节。在哈尔滨,每年为修建冰雪大世界及市区各处的冰建筑要出动千余人的采冰队伍和七百多辆运冰车。12 月初开始,每天采冰量大概在6000 立方米以上。
采冰要到松花江最好的位置,采出的冰要杂质少、通透度高,这样才能使冰雕玲珑剔透。采冰也不容易,采冰时要先用油锯分割好大块的浮冰, 并且用冰镩凿出一条出冰口,工人要在腰间系上比拇指还要粗的绳索,站在由油锯分割好的大冰块上,用冰镩把浮冰凿成1.6 米×0.8 米的小块。这是冰建采冰的标准尺寸, 而冰雕由作品大小来决定采冰尺寸。
由于材质的原因,冰雕要保证一体成型不能拼接,这样才能保证作品的通透度。接着会有两个工人在出冰口用钩子钩住冰块的一头从出冰口的斜坡拉上岸。再由叉车装载上车送往各大园区和街道的施工现场。
与冰雕相比,雪雕用料的采集方法就简便多了。通常是在降雪之后将松软的雪收集在木板钉制的框架内,然后压实、沉降,使雪更紧实,这样才可以塑形,有时为了使其更牢固,甚至需要加些水。把木板拆下来,用来雕刻的雪块就准备好了。
冰雪雕塑是一个庞杂的工程,除雕塑艺术家外,每项工程,每件作品,不论大小都需搬运、电力、灯光服务等多方面技师工人的配合。要完成高达三、四十米,用冰雪量数万立方米的大型冰雪雕景观,还必须依靠建筑行业的架子工、吊车或滑轮等专门人员和器械。各处冰雪景观集中的施工现场,犹如正在作战的千军万马一样,人声鼎沸,机器轰鸣,而锯、铲、水壶、尺等几十种工具更是随处可见。
冰雪雕塑不仅需技艺,也需要毅力。冰雕与其他材质的雕塑一样,讲究工具使用、表面处理、刀痕刻迹等,但由于它材质无色、透明,具有折射光线的作用,所以雕刻出的形象立体感不强,不够鲜明。冰雕艺术家们要融入石雕和木雕等手法,突出形体特征,力求轮廓鲜明。这样在光线反射作用下,才能尤显玲珑剔透,从而取得远视、近观俱佳的观赏效果。
玉宇琼楼、飞檐翘壁式的冰雪雕塑作品都是在零下几十度的严寒中创造出来的。寒气袭人的露天环境使人难以深思熟虑;冰雪质地酥脆,又必须稳健操作,所以冰雪雕塑的创作过程尤为艰辛痛苦。虽然艺术家们穿着鸭绒服,戴着包裹头脸的毛线帽和手套,脚上穿着毛毡靴御寒,但仍然难抵这异常的寒冷,冻伤时有发生。为了克服寒冷又能很好发挥技艺,艺术家们在施工现场搭起临时工棚避风烤火,缓解冻透的肢体和麻木的手指、脚趾。
除了寒冷,冰雪质地酥脆也是难点之一,尤其是作品的复杂精细部分,创作时稍有不慎,就会把即将大功告成的作品弄个“粉身碎骨”。如肢体、彩带部位极其耗时费力;而球形等部位,经常须往冰雪雕塑主体上粘贴,这是个更苦的活儿。在寒风飞雪中一站就是数十分钟,要用手托着蘸水的“部件”直到粘牢才慢慢撒手。所以从事这门艺术的艰辛和痛苦,要超过任何艺术门类。
这一代代的冰雪雕塑艺术家和一批批爱好者,对冰雪雕塑艺术的爱恋和磨难使他们没有克服不了的痛苦。然而,冰雪雕塑艺术家每年看着自己的作品随着天气的转暖渐渐消融,都会十分遺憾,内心的那份痛苦才是他们最难以忍受的痛苦。让冰雕雪雕塑成为永不消融的童话, 是每一位冰雪艺术家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