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合作学习的小学低学段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2022-03-24李树梅

教育·读写生活 2022年1期
关键词:小蝌蚪学段课文

李树梅

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开展,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且收获了较好的效果。在小学低学段的语文学科中,若能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开展阅读教学,不但能够激发小学生的热情,调动其主动性与积极性,促使小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阅读,在交流、探讨与合作中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从而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质量与综合能力。本文针对合作学习下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提出几点策略,仅供参考。

合作学习能够为学生搭建交流探讨与合作的平台,使其能够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强化各方面能力。因此,教师在小学低学段开展阅读教学时,应立足于合作学习,以多样的方式激发小学生的兴趣,使其能主动对课文展开阅读,并能在合作学习中进行交流探讨,让小学生能够互相帮助与促进,将语文知识理解透彻并扎实掌握,同时还能促使小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实现其学习质量及课堂教学效果的全面提升。

一、合作学习运用于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意义

阅读教学是语文学科中的重点内容,对学生各项能力的发展均有促进作用。而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开展阅读教学,能够使课堂更加多元开放,有利于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尤其在小学低学段,学生性格活泼、精力旺盛,更向往活跃的课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与爱好,循序渐进的运用合作学习的方法,这对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极大帮助,能够促进其交流探讨,强化小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思考、探究及语言表达等能力,使其能够深刻领悟课文内涵与精髓,将语文知识牢记于心。同时合作学习能够培养小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使其能够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与意义,从而实现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而教师也能在阅读教学的开展过程中,透过合作学习了解小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并针对其中的不足之处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大幅度提升小学生的学习质量与多项能力,保障语文学科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二、合作学习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明确教学目标,鼓励合作学习

在小学低学段,阅读教学作为语文学科的重点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有极大影响。然而,此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各方面能力都有待培养,且对教材上枯燥的内容缺乏阅读自主性,导致其在学习上难以有所突破。对此,教师还需改变当前的授课模式,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开展阅读教学,根据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积极鼓励小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他们自主对课文进行深入阅读,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思考与探究,将课文内容理解透彻。同时在合作学习中,小学生能够在教师教学目标的指引下,有正确的学习方向,扎实地掌握知识,而课堂氛围也会随之活跃起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保障学习质量,逐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如《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一课,课文告诉了我们在野外迷了路该如何辨别方向的方法。在开展课程时,教师应先明确教学目标,再鼓励小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要让小学生深入阅读课文,挖掘具体内容,更深层次地领悟课文内涵,完全理解文中几种辨别方向的办法,在合作学习中用自己的语言互相讲述课文内容,分享各自对课文内涵的感悟。如此一来,小学生就能拥有明确的学习方向,在合作学习中通过积极思考与探究,实现互相促进与帮助,使全员都能取得进步。并且可以使课文知识掌握得更加扎实,使课堂氛围逐渐活跃起来,促进小学生学习质量、多项能力以及阅读教学效率得到全面提升。

(二)开展话剧表演,组织合作学习

小学低年段正是打好小学生扎实基础的关键时期。而阅读教学作为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而言较为枯燥,导致其未能主动阅读,学习质量自然不理想。因此,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围绕教材内容组织合作学习,让每个小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比如,部分课文包含两个或更多人物,以故事的形式呈现且内涵丰富,那么教师就可以让小学生进行话剧表演,还原课文中的内容。这样既符合小学生的爱好与特点,又能给予他们展示与锻炼的机会,同时能让小学生主动融到合作学习中,通过阅读与剖析掌握好相关知识,了解每个人物的特征,让表演更加生动,使小学生的学习质量与多项能力得到逐步提升和全面发展。

在讲解《动物王国开大会》一课时,这是一篇童话故事,主要告诉我们做事情要有条理,通知别人事情时要一次性将时间、地点等内容讲述明白,故事中包含多个动物角色,趣味性十足。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以合作学习的方式表演话剧,将课文内容完整地呈现出来。这不但符合小学生的爱好与特点,还可给予其展示与锻炼的平台,使小学生以更加高涨的热情主动积极地融到课堂活动之中。而小学生会为了表演深入阅读课文,与同伴进行交流,共同合作展开剖析与思考,在此过程中深入了解每个角色的特征和心理活动。如此一来,小学生可在阅读与合作学习中领悟课文内涵,扎实掌握语文知识,表演也会更加生动,从而促使小学生的学习质量与多项能力有所提高,凸显语文学科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三)借助情境创设,引导合作学习

低学段的小学生普遍爱玩好动且性格活泼,他们通常觉得课文阅读较为枯燥,学习效率提升缓慢,这对教师教学有很大影响。因此,在开展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与重点知识,创设丰富的情境,借此引导小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而情境种类繁多,可融合生活、问题、讨论等多种元素,快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使其产生极大的兴趣和求知欲,从而主动融到合作学习中展开深入阅读。小学生在交流探讨与互相分享的过程中,可将课文内容理解透彻,知识掌握扎实,课堂氛围也能在合作学习中变得更加活跃热烈。如此一来,就能真正实现小学生的自主学习,使其各项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促使其不断进步。

在教学《画杨桃》一课时,课文主要描述了在图画课上画杨桃时发生的故事,具有深刻内涵。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師可根据课文内容与知识点,借助问题创设情境,让小学生通过主动阅读寻找答案。比如:谁画杨桃?具体是怎样画杨桃的?“我”为什么会将杨桃画成五角星?我坐在前排靠边的地方说明了什么?为什么同学们会笑我画的杨桃?结合实际说一说,什么是认认真真地看、老老实实地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以上问题能有效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求知欲望,使其主动对课文展开仔细阅读,而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开展合作学习,针对问题进行交流探讨,互相分享各自的见解。最终小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总结领悟了本课内涵,扎实掌握了相关知识,明白了看问题与做事情应实事求是,学会从不同角度出发。如此就能大幅度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各项能力,使语文阅读教学收效显著。

(四)布置预习任务,开展合作学习

语文这门学科虽然内容丰富,但较为枯燥,小学低学段天性活泼的学生容易对其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小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故而,在阅读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应将小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可立足教材内容布置预习任务,让小学生积极开展合作学习,通过共同探讨对即将学习的课程内容有所了解与认知。而在合作学习中,小学生会主动阅读课文,进行剖析与思考,对不理解的地方分享各自的见解。教师也能在后续教学中对他们的学习情况有所了解,并针对其中的不足给予指导。如此既能让教师的教学更轻松,也能让小学生扎实地掌握知识,从而提高学习质量与综合能力,实现教师的高效教学。

在教学《太空生活趣事多》一课时,这是一篇科普文,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了几种有趣新奇的太空生活知识,教师可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理,引导他们主动阅读课文,并布置预习任务,让小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比如在阅读中遇到一些不理解的词语,如睡袋、舱壁、舱体、失重、密封等可标注出来,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也可在课堂上向教师求助。同时,让小学生思考本课告诉了我们什么知识,文章要表达什么内涵。如此一来,就能让小学生在求知欲望的推动下,积极主动的融到合作学习中,通过仔细阅读课文,共同探讨、剖析、思考与分享,对即将学习的课程内容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并能具体提出不理解的问题。最后教师再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与讲解,能够显著提高小学生的学习效率与综合能力,让语文阅读教学更加高效。

(五)让学生学会在阅读中产生质疑,进行合作探讨

获取新的知识,就是在不断发现真理。小学阶段的学生知识面较为狭窄,对于一篇课文中蕴含的意义或哲理存在很大的盲区。作为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师,在课堂讲解中,要尽量让学生透过讲解看到、感觉到、触摸到没有学习过的知识理论。只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才能够让其产生探索心理,从而对学习产生兴趣,进而主动学习。小学阶段的学生阅读能力有限,大量的生词和较为隐喻的含义,都是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障碍的重难点,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除了要让学生查阅了解生字词外,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对不理解的语句产生怀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

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这一课时,由于这课内容与生物学相关,许多学生在学习之前,难以将蝌蚪和青蛙这两种看似不同形态的生物联系到一起。但是在不断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学生会提出疑问,为什么小蝌蚪游哇游,过了几天,尾巴变短了?但是小蝌蚪的形态不仅仅于此,到了后面,小蝌蚪们看到荷叶上蹲着的大青蛙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鼓着一对大眼睛,这种形态与前文中小蝌蚪大大的脑袋、灰灰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的形态是完全不一样的。可是小蝌蚪们却对着青蛙大喊:“妈妈,妈妈!”这不禁引起了学生对小蝌蚪这一行为的兴趣,从而进行小组讨论,展开激烈的探讨。当学生们热火朝天的合作探讨结束后,教师便可以为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科普,从而让学生了解到小蝌蚪只是青蛙小时候的一种形态。这种方法不仅能够让学生先提出疑问,同时可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最后由教师释疑解惑,能够使学生更加专注于正确答案的揭晓,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六)阅读教学中,留足时间给学生思考

在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会采用提问的互动形式,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专注度,督促学生紧跟教师的思维进行学习,但是许多教师在提问后马上就让学生回答,在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急切地暗示学生,而没有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思考。虽然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给出的提示,快速领悟出教师想要的正确答案,但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学生而言,答题是被动的,答案是被教师推着得出的,而并非学生自己通过理解得出的。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表面上课堂教学气氛活跃,但实际上学生并没有深入思考,仅靠着教师给出的大段线索进行答题,这种无效的课堂教学,会造成小学阶段的学生无法进行独立自主的阅读。

在讲解《小燕子进步了》这一课文时,教师可以在总结课文的过程中提出相关问题,如小燕子的妈妈为什么到最后满意地笑了?思维较为活跃的学生在听到这一问题后,结合教师之前讲解的正文内容,大多数心里已经有了准确的答案,但是部分学生对核心内容掌握理解得不够深刻,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无意间又收到其他同学带给自己的压力,导致思绪出现混乱。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勤加思考,不要在仓促的时间内进行作答,要鼓励学生多多思考,将答案尽量归纳完整。这样不仅可以有效保护那些一时之间没有想出答案的学生的自尊心,同時也能够让其他学生在已经想出答案的同时,积极寻找新的突破点,以此稳定班级的学习情绪,更好地开展课堂教学。

小学低学段语文学科的阅读教学是重点,教师应该突出小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立足于合作学习,从明确教学目标、布置预习任务、开展话剧表演、利用情境创设等方面出发,将小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调动起来,促使小学生主动对课文进行深入阅读,并展开合作学习,促使小学生通过交流探讨理解与掌握好语文知识,同时提高其学习效率与多项能力,确保小学语文学科的阅读教学效率得到不断提升。

猜你喜欢

小蝌蚪学段课文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积累真素材 表达真情感 彰显真性情——第三学段作文指导教学策略探索
小金鱼和小蝌蚪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小蝌蚪
湖州试行普通高中学校学段制
桥/小蝌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