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2022-03-24李福存

教育·读写生活 2022年1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体育小学生

李福存

随着国家对素质教育的严格要求,学生的德智体美劳都要得到全面发展和充分发展。小学生虽然活泼好动,但是专业的体育训练过于强调针对性锻炼,学生心理的束缚感较为强烈。开展游戏化的体育教学,不仅能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还能在体育游戏阶段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团队意识以及荣辱感,从而达到强化身体素质的各项要求。

一、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兴奋性

对于现阶段的小学体育教学而言,很多教师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会让学生感受到枯燥无味,还很有可能让学生对体育学习产生抵触情绪,即使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也存在注意力分散的情况,长此以往学生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也会逐渐下降,学生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兴趣也会下降,这不仅会影响体育教学质量,还会对学生的学习生活造成显著的影响。对此问题,教师可以采用将体育游戏融入教学的方式来解决,只要教师将体育教学中需要向学生传授的运动技能融入体育游戏当中,再将体育游戏引入到课堂上,那么体育教学的整体效果也会发生变化。这样的体育教学,小学生会非常喜欢,他们的中枢神经系统也会一直受到刺激,最终小学生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都会得到提升。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观察学生的细微变化,当学生在情绪上发生变化时,教师就可以适当地引入体育游戏,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能够瞬间得到集中,整个体育教学的效果也能够得到提升。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借助体育游戏不仅可以避免学生出现厌烦情绪,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运动技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小学体育教师如果勇于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大胆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创新,将学生喜欢的体育游戏等适时引入,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形成刺激,使得学生以一种更为积极主动的状态投入到体育学习中,同时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体能都能够得到发展,整个体育教学的效果也能够得到提升。

比如,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想要锻炼学生的随机应变能力和灵活程度,就可以将卷爆竹的游戏引入到体育教学过程中。在游戏开始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一个学生来作为轴心,其他学生手拉手將轴心学生卷在里面,直到最后一个学生卷完为止,此时教师可以下口令:放爆竹。所有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跑开,此时作为轴心的学生只需要抓住任何一个跑开的人,就算是游戏胜利,胜利之后轴心学生可以要求被抓住的学生背着自己步行,同时在第2轮游戏中,该两名学生将会排在整个队伍的最外层,轴心学生则会由原先排列顺序的第二人来担任。这个游戏在开展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在教室没有“燃放爆竹”时,每一个学生的手都不能放开。在“燃放”之前每一个人都不许松开手,这样的过程能够有效锻炼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积极性,还可以提升学生的专注能力,帮助学生认真投入到体育课堂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也能得到稳步提升。只有这样,小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才会有更明确的方向、更合理的计划。另外,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偏小,所以小学体育教育与其他年龄段的体育教育还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的。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课程游戏化的体育教学时,还需要结合小学生的身体特点和心理特点等实际情况来开展教学活动。

二、起到热身和激发学生积极性的作用

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在教学准备环节采用统一传统教学模式来慢跑或者是做操舒展。但是长此以往,这样的形式难免会引起学生的厌烦。小学体育教师可以通过在其中引入游戏来活跃气氛,提升学生的参与感和教学质量。

比如,教师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可以为学生留下一定的神秘感,告诉学生:“今天的课堂我们要换一种模式,玩一个非常有趣的游戏!”当学生展开猜测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向学生卖一个小小的关子。这样学生就能从这种神秘感中感受到体育教学对自己的吸引力,从而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去。在教学活动开展一段时间之后,学生再次出现厌烦情绪,教师就可以用这个方法来进行课堂氛围的调节。既然学生抵触情绪这么强烈,不如就引入一个游戏来调节气氛吧。游戏进行之后教师会惊喜地发现体育教学的开展也顺利了很多。

此时教师会意识到将体育游戏融入教学过程中,会对学生产生怎样积极的影响,同时也会感知到游戏化教学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实行是非常有必要的。学生对体育教学的兴致不高或懒散、畏难,也是因为教学形式不能吸引学生,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不是因为学生对体育活动不感兴趣。将体育游戏融入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长此以往,学生也能够在欢笑和流汗中越来越健康。

三、提高学生的体育练习兴趣

结合小学生所处的年龄和心理状态来对小学生进行体育游戏的安排,体育教师在进行课堂授课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地安排一些体育游戏,这样不仅可以使得整个课堂氛围得到改善,同时还能够改变课堂的单调与枯燥,借助游戏的方式可以使得小学生的中枢神经活动能力得到提升。这样,学生的练习兴趣也能够得到激发。教师在选择体育游戏的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教育意义,娱乐性、安全性较高的游戏,这样的游戏往往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的过程中也会得到心理压力的缓解和释放,教师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意识到进行终身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够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感知到体育的内涵。学生如果真正地在体育锻炼中取得一定的进步,那么也会积极投入到体育学习当中,学生的体育技巧也会越来越好,教师在将体育游戏融入小学体育教学的时候,还可以适当地融入一些专业知识,那么学生就可以在体育锻炼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体育专业水平。因为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常常会由于体育教学中繁杂的体能训练而对整个体育教学产生抵触情绪,这样的状况不仅会直接影响到小学体育教学开展的效率,还会使小学生的体质得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和综合素质养成也能够得到凸显。

比如,在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可以将夺红旗的游戏融入体育跑步教学当中,让小学生在跑步锻炼的时候产生一种竞争感,学生在激烈的竞争当中会克服种种心理困难,也会调整自身的跑步状态。在具体的游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引入一种竞赛机制,然后将学生进行分组,在此之后可以以一种接力赛的模式来开展夺红旗的游戏。在整个游戏的开展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能够得到激发,学生就会以更积极的学习状态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最终小学体育教学质量也就能得到提升。

四、巩固和提高学生的技术动作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在学习新内容的时候,往往会抱有充足的兴趣,在体育练习中也会异常认真,甚至在练习结束之后还会出现兴致不减的状况。但是学生常常会在复习阶段出现懈怠的状况,甚至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下降,最终出现精力不集中、练习不够认真的状况,长此以往,学生的练习就会出现敷衍、兴趣不强、热情不再的状况,这样的状况使得体育技术不能够得到一定的巩固提升。小学体育教师在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同时,一定要加强对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教师在日常的实践教学之余一定要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传授,使得学生能够在训练的过程中明确运动规律、运动特点以及运动原理。只有学生足够的了解体育运动原理,才能在实践中有更好的发挥。值得一提的是,体育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会严重影响到体育战术意识的培养。但是,教师也不能只关注专业理论知识的传授,还需要将专业理论知识与体育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培养出学生的体育战术意识。应变能力是体育意识的一个重要表现形式,应变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同样可以通过训练学习获得。想要提升学生的应变能力,教师就需要在平时的体育课程中,加强对学生基础技术的训练,并且着重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意识。经过周而复始的训练,学生就会拥有扎实的基本功底。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对学生进行团队协作能力的锻炼,当学生拥有了超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在比赛中自然会得心应手,学生在赛场上也就拥有了灵活的应变能力。体育运动是强调技术的运动,无论是体育基本功的训练还是体育意识的培养,都离不开技术的加持。一个好的体育运动员必然是技术方面的高手,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当在强调体育战术意识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学生体育技术的培养,让技术成为体育意识的好帮手,帮助球员更好地在实战中达到进攻和防守的目的,更好地完成比赛。

比如,在进行篮球比赛时,会遇到这样的状况,一个队员准备进攻时,会低头持球或者运球,这时有队友有了好的得分机会,而持球队员由于低头并没有把握住最佳的传球机会,影响到比赛得分。另外还会有一种状况就是,有的队员在进行防守时由于无法权衡队友、球、区域以及篮筐之间的位置,往往会出现顾此失彼的状态,导致漏球,也影响到比赛的胜利。以上两种情况,都反映出了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篮球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不具备良好的观察力和判断力,导致运动员在比赛时是处于一个思维混乱的阶段的。那么,在平时的篮球训练中,体育教师就要特别针对这两种状况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反复训练中熟悉人员、篮球、篮筐等的位置及距离判断,以此不断提高运动技术,锻炼学生在篮球运动中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五、启发学生的思维并促进智力发展

其实,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还存在着一定的规则,这样的规则不仅展示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还反映出了这一项目的特点和规律。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可以充分地发挥自身的思维和想象力,以此来提升认知能力。事实上,思维是一种人体大脑对一些客观事物的本质体现。而体育教学本身就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不仅包括了对体育专业知识的学习,还包括了对体育知识技能的掌握,其主要的特点就是学生在参与体育学习时都是身体直接参与锻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开展动作技能与思维能力相融合的训练方式。小学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积极地思考,让学生学会借助一些已掌握的事物本质和规律来进行动作要领的理解,学生也能够更快地掌握到相关动作,最终使得体育教学取得一个更好的效果。对于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而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积极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得小学生的智力得到发展,这样的体育教学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掌握动作技能的水平,为学生的终身体育学习打下基础。

比如,小学体育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跑步練习时,一定要明确,跑步练习的主要目标就是提升小学生的跑步速度。因为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不够明确练习目标,那么学生常常就会感到枯燥和乏味,如此将会导致教学效果下降。假如在进行100米跑步练习时,甲乙两位同学的步频是一样的,但是甲的步长是一米五,乙的步长是两米,那么乙肯定会先到达终点;而如果甲乙两位同学步长一样,甲的步频高于乙,那么甲肯定会跑得更快。明确这一点之后,学生在后续的练习过程中会更具有针对性,学生的跑步能力提升得也会更快。这样的教学和练习,有效地促进了小学生的综合能力成长。

从现阶段我国小学体育活动的开展状况来看,小学生参与运动的热情和积极性都是较低的。教师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并没有一种更高效率的教学方式,这就会导致整个教学过程没有一种良好的教学氛围,直接影响体育教学的效果。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注重融入游戏化课程教育的模式,还需要根据小学生的身体状况来丰富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本文主要就目前的小学体育教学现状展开分析,对课程游戏化在户外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索和实践方面的阐述,希望能对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帮助。总之,游戏化教学不仅能够满足国家对于最新体育教学模式的要求,还能够有效提升小学的学习兴趣,顺应新课改对基础教育的相关要求。

在素质教育视野下,小学体育教学显得非常重要。体育游戏教学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锻炼了身体素质,同时游戏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在游戏体育活动设定的环节中,还可以结合团队协作、小型比赛等方式,提升学生对体育精神的认识,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韧的品质,养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体育小学生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我们的“体育梦”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