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为什么要团圆?
2022-03-24朱七七
朱七七
在中国人心中,中秋节的分量是很重的,它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因为这天皓月当空,象征团圆,所以又叫“团圆节”。
中秋为什么要团圆呢?
有一种说法是:因为远古时代,生产力低下,人们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有限。自五月初五(端午节)开始,人们就要经历洪水、瘟疫等一百天的大难,许多人家妻离子散、阴阳两隔。而到八月十五,能够重新团聚的,理所当然值得庆祝一番了。于是就有了中秋节。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
笔者觉得这种说法应该是纯属臆测,并不足信。中华民族自古便存在着追求“团圆”“圆满”的心理,圆的形状在直观感觉上便给人一种协调和完整的感受, 中秋节的圆月便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期盼团圆的载体,中秋节的一些民俗事项更是逐渐深化了人们追求的团圆意识。
首先是中秋节吃月饼。中秋节虽然在形成之初与古代祭月风俗和秋祀秋报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到了明朝时期,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据明代田汝成的《西湖游览志余》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可知此时象征着团圆的月饼己是中秋佳节必备的食品之一。
其次是亲友相聚。自唐朝开始,中秋节便与“团圆”意象结合在一起了,中秋节是文人雅士们宴请朋友一起赏月吟诗的好时节。唐代安史之乱后,直至五代时期,社会动荡,战乱频发,人们对家人团聚有着强烈的心理需求。到宋朝后,随着理学的推广,家族观念备受推崇,家族意识得到了强化。
在南宋时,战争动乱带来的家国调零,使人们对家庭及家族产生了更强的依恋。因此宋朝时期“团圆”
成为了中秋节的主题。在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就充分展现了中秋“祈盼团圆”的主题。
那中秋节的起源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一个传统节日的产生及发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渐次出现、缓慢变更、潜移默化地渗透于世俗社会生活的过程,也是中国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结的过程。中秋节的由来亦是如此。
中秋节的形成,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君王祭月的仪式。《礼记·月令》记载:“天子春朝日,秋朝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夕月”即祭月,是古代君王祭祀月亮的活动。日月崇拜,自古以来便是我国原始宗教信仰的主要内容之一,“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在远古人们看来,日和月象征着世界两极,分别代表着阳和阴,日月正常运转,万物才能保持和谐。祭月虽自古便有,但自周至秦汉,民间并无祭月的相关记载,这是因为祭祀日月是在与上天沟通,只有天子才能祭天。由此可推测,作为古代帝王维护统治手段的祭月仪式为以后中秋节的形成提供了官方基础。
除此之外,中秋节的形成还与民间的“舆论”有关系,那就是一些神话传说的流传,推动了中秋节的形成与发展。战国时期《归藏》最早记载了与此相关的神话传说,即“嫦娥奔月”,曰:“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药服之,遂奔月为月精”。到了唐代,演绎出了“吴刚伐桂”“桂子落凡间”等神话传说,情节更为丰富完整。有着美好寓意的神话传说为古老的拜月风俗注入了新活力。民俗节日与神话传说可视为从原始崇拜中衍生而来的两个分支, 在发展过程之中形成了密切的关系。神话传说使得民俗节日更为神秘和浪漫,民俗节日的广泛性为神话故事的流传提供了媒介。
后来,经过五代十国的分裂与战乱,北宋初期,统治者进行了数十年的休养生息,且实行了重文轻武,优待文人的措施,随着社会逐渐安定繁盛,文人生活境遇得到很大改善,文人士大夫的社會地位和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流传于文人士大夫之间的玩月宴饮之风渐渐渗透到市民阶层之中。因此宋代节日的风气和风俗内容都与唐代相比有了较大的差异。
甚至此时的中秋节已演变为一个世俗欢愉的节日。北宋城市手工业与商业都得到了较快发展,底层民众的生活得到了改善,为庆祝中秋节提供了物质基础。宋代吴自牧在《梦梁录》中记载:“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节’。”
从元到明清时期,中秋节在继承唐宋中秋节旧俗的基础上,也有了一些新的丰富和发展。
蒙古族在建立元朝之前,在草原之上并没有过中秋节的习俗,但在其入主中原时,会进行“秋报”,祀社稷神以谢保佑。农历八月,恰逢农作物收割,是祈年谢恩的好时机,故而农家都会摆桌设宴拜祀土地神。中秋祭天,报答丰收,月为丰收之神,故秋报祭月。因此中秋节与秋报的遗俗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由此可见,中秋节最初形成于古代祭月风俗和秋祀秋报,在世事变化变化的过程中,又掺杂强化了“团圆”的意识,渗入了神话传说,演变出赏月、玩月、女子拜月、吃月饼等众多习俗。
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都有一轮圆圆的明月,历经千年岁月磨洗,却从未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