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幽门螺杆菌不一定得胃癌

2022-03-24胡兵马钦

健康博览 2022年3期
关键词:牙结石消化性螺杆菌

胡兵 马钦

被这些信息“刷屏”的结果是,一堆人都来问医生:“我是不是需要做个幽门螺杆菌的检查,实在是太吓人了!”

定期做幽门螺杆菌检查的确是一件好事,但如果你们没搞清楚下面这些问题,那就是做无用功。

今天,让我们把有关幽门螺杆菌的问题跟大家一次性讲清楚。

幽门螺杆菌是存在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的一种螺旋状细菌,这个细菌已经存在了10 万年左右,跟人类共存了6万年以上,再加上其具有相当的传染性,全世界的感染率都不低,超过50%。

我国人群的感染情况与全球总体水平差不多,根据2001~2014 年全国幽门螺杆菌调查显示,我国幽门螺杆菌平均感染率为59%,儿童平均感染率为40%。也就是说,每十个成年人里面就有五六个是被感染了的,而一个班四十个孩子里,可能就有十五六个小朋友被感染了。

一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它可能会在消化道引起一系列的问题。

●慢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的主要致病菌,在慢性胃炎患者人群中筛查,有80%~95%的人都是幽门螺杆菌阳性,远远高于其他人群。

●消化性溃疡

幽门螺杆菌也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菌,根治幽门螺杆菌也是治疗消化道溃疡的主要手段之一。

●胃癌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的高危因素,根据目前的研究来看,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确有关联性,幽门螺杆菌阳性检出率高的地区,胃癌的发病率也高。

但是,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并不意味着将来一定会得胃癌,患胃癌的概率约1%,因为引起胃癌的原因还有很多,比如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生活习惯、不良饮食习惯、超重、嗜酒、吸烟等。

幽门螺杆菌是会传染的细菌,主要通过口—口或者粪—口途径传染。缺乏必要的卫生设施、安全饮用水和基本卫生条件以及不良的饮食和过于拥挤的环境均会影响总感染率。

其中,“口—口”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和途径,多数情况下有幽门螺杆菌的人,都是因为吃进去而感染的。

尤其是以下这些日常行为,更是让你和你的家人容易被感染:吃饭时不用公筷还相互搛菜;饭前便后不洗手;吃东西你一口我一口;外出旅游喝生水,吃瓜果蔬菜不清洗。

多数人感染幽门螺杆菌后,都没有什么特别的表现,少部分可能有腹胀、隐痛、反酸、口臭等症状。

但说实话,即使注意到了这些变化,对普通大众来说也很难分辨到底是吃多了、吃辣了、不消化引起的功能性胃肠病不舒服,还是感染了幽门螺杆菌而引起的不舒服。尤其是节假日期间,各种饭局又多,天天胡吃海喝,胃不舒服应该是常态了。所以,光靠自己来感受是否得了幽门螺杆菌,是完全不靠谱的。

要检测自己是否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其实非常简单,吹口气就能搞定。

快速尿素酶试验(C—13 和C—14 呼气试验),是国际上公认的幽门螺杆菌检查“金标准”,也是目前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最常用方法之一。这种检查方法诊断准确率达98%以上,通过检测呼出的二氧化碳水平,判断有没有感染幽门螺杆菌。

那是不是每人每年都需要做一次C—13 或C—14 呼气试验呢?

华西医生认为,没有必要。根据指南,目前只有两类人群需要定期筛查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一是胃癌高发地区人群;二是胃癌高风险的个人,如早期胃癌内镜下切除术后,有胃癌家族史,已经证实有萎缩性胃炎或肠化生的人。

當然,对于主动想了解自己有没得幽门螺杆菌的人群,医生还是会欢迎来检测。特别提醒,建议筛查人群年龄大于14岁。

重要提示,有这些不舒服,首选检查是胃镜,而不是幽门螺杆菌。对于经常上腹胀、痛,有胃炎病史的中老年人群,首选检查并不是检测幽门螺杆菌,而是胃镜。胃镜检查可以避免胃溃疡、胃癌、食管癌/胃息肉等消化道疾病的漏诊,同时医生在做内镜检查时,也可以取胃黏膜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查。

医生认为,幽门螺杆菌查出来以后是不是一定要治疗,需要综合考虑。因为检测幽门螺杆菌的获益和风险在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需要对感染者进行个体化评估和处理。

但下面几种情况,我们是建议需要治疗的:

●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不管溃疡是否活动和是否有并发症史,只要是确诊有消化性溃疡的人,都应该检测和根除幽门螺杆菌。

●慢性活动性胃炎+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可能导致慢性活动性胃炎,根除治疗幽门螺杆菌则可以显著改善幽门螺杆菌胃炎患者胃黏膜炎症、延缓或阻止胃黏膜萎缩、肠化生发生发展,部分逆转萎缩,甚至可能逆转肠化生,降低胃癌的发生风险。

●早期胃癌+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早期胃癌患者,即使做了内镜切除术后,仍然有发生异时性胃癌的风险,应尽早接受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

●胃息肉+幽门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后,胃增生性息肉可以缩小或消失,这也是胃增生性息肉的优选治疗。

●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幽门螺杆菌

根除幽门螺杆菌是局部阶段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一线治疗。

●消化不良+幽门螺杆菌

对于幽门螺杆菌感染伴消化不良症状的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让部分患者的症状长期缓解。

不少家长问医生,儿童的平均感染率是40%,那需要治疗吗?医生表示,目前是不推荐给14 岁以下的儿童做幽门螺杆菌的检查及治疗。

虽然儿童抵抗力、免疫力较低,一旦家中有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很容易被传染,但与成年人相比,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发生严重疾病的风险和概率都要小很多,反而使用多种抗生素治疗的弊端更大。所以,一般不对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孩子进行治疗。

目前针对幽门螺杆菌的根治,一般使用“抑酸剂+2 种抗生素+铋剂”的四联药物疗法,早晚各服药一次,总共需要服药14天。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有这五件事要提醒一下:

●坚持规律服药

对于医生明确需要接受治疗的患者,就不要怀有侥幸心理了,听医生的话,规律吃药就对了!

● 警惕药物过敏症状

在服药过程中,可能出现肚子痛、肚子胀、拉肚子等胃肠道不舒服,或口干口苦、大便呈灰黑色等症状,不要慌,这些都是正常的。但如果出现起皮疹、心慌、胸闷、气短等症状,就可能是药物过敏,需要赶紧去医院。

●定期清理牙结石

注意定期清理牙结石,可以提高幽门螺杆菌根治成功率。1995年就有外国学者通过大量样本检测,提出口腔是幽门螺杆菌的“庇护所”,尤其是牙结石。

我们在吃东西时,幽门螺杆菌可以滞留在口腔,从而附着在牙结石上。由于牙结石是一种有很多孔洞的海绵状结构,抗生素药物难以对它生效,就会在杀菌过程中出现“死角”,造成根治失败。所以定期清理牙结石,能让治疗事半功倍。

●治疗期间不喝酒、不抽烟

不能喝酒的原因是,治疗中会吃几种抗生素,吃了抗生素喝酒可能会引起双硫仑样反应,可能会导致恶心呕吐、胸痛、心肌梗塞、呼吸困难、急性肝损伤等问题。同时,喝酒还会影响药效的发挥。

不能抽烟的原因是,治疗期间抽烟会减少胃内的血流供应,影响药物代谢和疗效。

●治疗完要记得复查

不要以为听医生的话把14 天的药吃完就了事了,还要记得去复查一下杀菌情况,看指数下来了没有,如果效果不好的话,医生会调整治疗方案。

●吃饭聚餐使用公勺、公筷或分餐。这是目前预防幽门螺杆菌最有效的方法。

●饭前便后要彻底地洗手。

●各吃各的东西,不要你一口我一口,成年人更不要把食物嚼烂了再喂娃儿。

●家中有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碗筷可分开使用。

●给孩子准备单独的碗筷。

●注意食物卫生,不吃生食。

●定期消毒家中碗筷,筷子要定期换。

●保持口腔健康,戒煙。

●避免喝生水。

虽然幽门螺杆菌活了几万年至今还强大地存在着,但是它仍然有个致命弱点———不耐热,通过高温消毒的方式就能把它杀死,所以定期高温消毒家中的碗筷是很有必要的。

猜你喜欢

牙结石消化性螺杆菌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TNM胃癌分期相关性的研究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
一人得病染全家,幽门螺杆菌会致癌吗?必须根治吗
中西医结合治疗内科消化性溃疡观察与探究
生活方式干预在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患者中的应用
基层卫生院消化性溃疡内科治疗效果探讨
牙结石对人有什么影响?
洗牙会把牙齿缝洗得更开放吗?
牙结石的防治小常识!
远离消化性溃疡 无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