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举一人之力,成运河漕运一家之言

2022-03-24刘士林

书屋 2022年3期
关键词:运河历史研究

刘士林

记得上大学时,老师曾讲道:检验一个作家是不是伟大作家,就看他能不能写一部优秀的长篇小说。因为长篇小说的内容时间跨度长、社会关系复杂、人物角色众多,不容易驾驭好。这也是人们每每把成功的长篇小说称为“史诗”的主要原因。对一个学者而言,我想也是如此,即要看他能不能写出贯通古今中外,融汇了多种文献、跨越了多个学科、使用了多种理论和方法的大部头。就此而言,张强先生“以一人之力,穷十年之功”精心撰述的《中国运河与漕运研究》,计有《先秦两汉卷》《三国两晋南北朝卷》《隋唐卷》《两宋卷》《元明清卷》五大卷,皇皇二百七十六万言,堪称当代文化和学术史上的“一大事因缘”。坦率地说,在当代运河研究中并不缺少印制精美的大部头著作,但多以“一人主事、众人参与”为模式,难免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与之不同,张强先生一直偏居淮安,既远离各种学术卖场,又自拔于名利之外,潜心治学,风雨不动,完成了这部当代运河研究中具有“史诗”品格的巨著,不仅值得在知识和研究范式上学习、效仿,尤其应该对其人文精神和学术气节给予特殊的表彰和致敬。

在欧阳修的《六一诗话》中,曾记载有梅尧臣的一句话:“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这不仅适合大诗人,也适合大学者。自二十世纪以来,尽管古典时代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及其体系性研究一直受到诟病,但出于全面了解和把握某些领域的需要,各种集大成、综合性、总体性的研究仍层出不穷。再加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也为具有宏大叙事的研究和成果出版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中国运河与漕运研究》属于此类,既是对现代学术强调专业、专门、专学的一种矫正,也是古代中国“盛世修史”的当代回响。

但坦率而言,这种“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研究,由于涉及的历史时间长、空间跨度大及研究者自身学养等原因,并不容易做好。就本书的研究课题而言,既需要寻绎出中国运河伏脉千里的草蛇灰线,即在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中建构历史、思想史和学术史的逻辑演化主线,还要做到“狀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即把复杂的历史进程及其关键节点讲得栩栩如生,使混沌的思绪止于清晰,使遥远的历史生动呈现。在这个意义上,张强先生这部大作为我们了解中国运河的总体框架和历史变迁提供了正确入门的钥匙。

首先,以从陆路交通到水上通道的历史转型为出发点,建构了中国运河研究的逻辑起点。其中的分水岭是周代。在此前,“交通以陆路为主”,而春秋以降,“为了满足领土扩张后的交通需求,一些诸侯国开始在境内外开挖运河”。如司马迁《史记·河渠书》记载的“鸿沟”,“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泗会。于楚,西方则通渠汉水、云梦之野,东方则通沟江淮之间。于吴,则通渠三江、五湖。于齐,则通菑济之间”。作者指出,这时虽然已有运河出现,但由于“具有区域性的特点”,因此只能看作中国运河的初级阶段;而且“主要是为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服务”,其中军事、政治需要还强于经济和商贸,因此作为商贸大动脉的成熟形态还在襁褓中。

其次,以“区域性运河”向“全国的运河体系”的形态演进为中心,勾画出中国运河的历史发展主线。基于大量和多种文献资源研究分析,作者概括性地指出:“春秋战国时期是运河开挖的初始期,这一时期,主要是各诸侯国根据军事斗争的需要开挖运河,如吴国兴修了吴古故水道、邗沟和菏水等……汉王朝建立以后,主要在黄河流域及关中和关东兴修运河。建安(196—220)时期,曹操在北方兴修运河,为隋炀帝开凿永济渠奠定了基础。隋文帝开关中运河改善了关中的水上交通条件。隋炀帝以洛阳为中心兴修贯穿南北的通济渠、永济渠,同时在吴运河的基础上开江南河,第一次建立了贯穿南北的运河交通秩序。元时原有的运河交通体系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为此,在部分利用旧航线的基础上开辟新道,建立起自杭州北上至京的运河交通体系。在这中间,元人开凿会通河及借黄行运,实现了京杭大运河的整体东移。此后,明、清两代,在继承元运河的同时,根据各航段出现的新问题进行重修。”其中,作者还通过勾陈史料、考证史实,特别强调了隋文帝建立“自关东、江淮至关中的漕运大通道”对形成全国性运河体系的开创性贡献,并充分肯定了隋炀帝在建立“贯穿四方的水上交通运输体系”中扮演的决定性角色。这种不因人废史的“史家眼光和精神”,是特别值得关注与肯定的。

再次,以漕运概念界定和运盐河与漕运关系阐述为两大支点,为开展中国运河与漕运的综合和总体研究建立了坚实的学理基础。无论是运河,还是漕运,在知识和历史形态上都呈现为巨型的“复杂性系统”,不容易在两者之间找到最佳的纽带或桥梁。本书从逻辑和历史两方面入手,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难题。在前者,明确划分了泛指“水运”的广义“漕运”和“初指国家出面组织的大规模的水上运粮和运兵行动……后来,‘漕运’作为专用名词,主要指调集不同区域的租米及赋税等入京,在保障京师安全的同时,向不同的区域运粮运物为军事行动及赈灾救荒等服务”的狭义“漕运”,以此解决了本书的一大关键词——“漕运”的概念内涵问题。在后者,作者从“运盐河”这个运河的早期形态和中后期的重要职能入手,紧扣盐税作为中国历朝重要经济来源的主题,串起运盐河、扬州运河、运河疏浚与运盐河建设、明清两淮都转盐运使司设扬州等重要节点,申明了漕运“在稳定国家的政治秩序、经济秩序方面负有特殊的使命”。逻辑与历史的统一,不仅深刻揭示出漕运与中国运河的内在密切关系,也进一步突出了本课题研究的重大和独特意义。这些洞见和卓识,不仅对于推动运河研究走向朴实学风有重要的引领意义,对于今天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设,也是一种最重要的历史基础和最坚实的思想支点。

猜你喜欢

运河历史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独占鳌头的运河传奇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文化,让运河“活”起来
《中国运河志》简介
如泰运河谣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