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意语文课堂的实施策略之一

2022-03-24孙鸿飞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板块诗意语文课堂

编者按:

汉字是具有诗性特征的,文学是以“诗”为发展源头的,世界、价值、人生需要用一种诗意的方式来观照对待,语文从形式的组成到内容的深化都必然是充满诗意的。所以,由教师、学生、教室组成的语文课堂也必定是诗意的,既具有诗性的特征,又具有诗意的情怀。

朱光潜先生在《诗论》中说:一般诗人与读书人常存一种偏见,以为诗的精微奥妙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如经科学分析,则如七宝楼台,拆碎不成片段。这也是诗意语文课堂很多人误解的原因,认为诗意语文课堂就是一种氛围,一种感觉,一种境界,无迹可寻,无法可依。既然诗意语文课堂具有诗的文体特征,那么我们就可以用“诗”的文体特征来研究诗意课堂的实施策略。欲解读诗意语文课堂,必先研究“诗”这一文学形式,诗歌具有情感性、节奏性、往复性、规范性、音韵性、意境性等特征,诗意语文课堂既然以汉字的诗性特征为起源,以诗的文体为文学源头,以诗意的艺术方式来确立观照世界的态度,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也必定要呈现出“诗”这种文体的特征。

为进一步厘清诗意语文的特征、课堂实施策略等内容,在原有董一菲老师诗意讲坛的基础上,从2022年第1期开始,我们将邀请哈尔滨市香坊区教师进修学校的孙鸿飞老师(哈尔滨市新时代首批中小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以诗意课堂的板块、诗意课堂的承联、诗意课堂的选材等八个主题,全面展现作者在诗意语文课堂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特级教师余映潮老师提出“板块式思路”,就是在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中,从不同的角度有序地安排几次呈“块”状分布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即教学的内容、教学的过程都是呈板块状分布排列。这种块状设计主要着眼于学生的活动与能力的训练,以“板块”来整合学习内容,来形成教学流程,构成课堂教学。

诗意语文课堂的“板块式”与余老师的设计稍有不同,诗意语文课堂的“板块”着眼于发掘文本中的诗意特性,从文本内容入手,带领学生分板块地在不同角度、不同层次的内容中反复“涵泳”“咀嚼”,沉入其中。并在每一板块中设计不同的语文教学活动,使学生充分感受、体会文本板块的内容、主题,使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明晰、教学形式多样、教学氛围浓重、教学意境凸显。

板块式教学结构首先要求教师精心研读教材,对文本做教学解读,进行筛选整合,根据文本的特点选定教学内容,然后再根据课堂结构流程,将课文中的教学内容科学合理、严密有序地安排进各个教学板块。正如余老师所言:“由于教学中的每一个板块都着眼于解决教学内容的某一角度、某一侧面的问题,于是每个板块就是一种半独立的‘小课’或者‘微型课’,它要求教师精心研读教材,优化、整合课文内容,提炼出可供教学的内容板块,有力提高教师处理教材的水平。”

同时板块式教学结构呈现出一个板块连缀一个板块,清晰地呈现出教学过程,表现为“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即比较理性地向前推进;其教学的具体内容构成完整的板块,即“一块一块地来落实”。将全课的教学板块连缀起来看,它呈现出一种板块层进式的教学造型,教学过程有了一条明晰的主线。板块式思路所表现出来的外部特征是教学结构清晰,所表现出来的内部特征是教学内容优化。

在“双减”政策下,要做到学生减负,必须要实现课堂增效,而板块式的教学结构清晰、明确,学生能够在教师的主导下,较顺利且情境化地进入教学内容,通过设计学生活动进行主体性地语文素养的培养。

如在讲授李森祥小说《台阶》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的课堂主体板块:1.可敬可赞的父亲;2.可悲可叹的父亲,两个板块相辅相成,父亲的可悲可叹恰恰更让我们感到他的可敬可赞,执着坚毅、顽强进取、自强不息、勇于担当的伟大的父亲形象屹立于学生的眼前、心中,正是千千万万个父亲,通过生命的传承、精神的传承,中华民族精神才代代相传,中华民族的文明才生生不息,从而水到渠成地实现本课中的人文精神至高点,即千千万万的父亲就是生命的台阶、民族的台阶这一深刻主题。两个主体板块课堂内容任务明晰,在课堂教授时设计朗读训练、想象说话、写作练笔等语文活动,在实现板块主题内容的同时,训练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再比如讲授茨威格《伟大的悲剧》,逐步呈现课堂的两大主体板块:1.失败之悲;2.死亡之悲,通过两个板块的铺垫、渲染、理解和分析,从而水到渠成地使学生认识到“悲剧的伟大”“伟大的悲剧”!美好、伟大的生命被毁灭,这就是悲剧,每个人都感到深深的痛苦,而越让我们感到痛苦就越证明这毁灭的是最美好、最伟大的生命,悲剧不仅带给我们悲伤,更带给我们对美好的憧憬、希望,悲剧的美学价值正是悲剧的伟大所在。学生从文本中深刻地理解了悲剧的哲学、美学价值,同时体会到了人性美的伟大和崇高,“悲剧在表现对伟大和崇高的人被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无法摧毁的人的伟大和崇高”。同样,内容的两大主体板块是第三个主题板块理解的基础、依据和材料,在文本的分析中,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理解文本所蕴含的哲理和主题,并通过朗读训练、写作训练、想象训练、说话训练等语文活动,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培养,语文素养得以提升。

板块式设计在教学实施中更强调教师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只有通过文本的深读,确定文本价值,找到文字的思脉密码,概括提炼为明晰的板块结构才可达成。如讲授《记承天寺夜游》一课,教师就可将课堂结构确定为“空灵洁美的明月”“天真烂漫的东坡”两个课堂板块,通过学生的活动设计及1+“X”的文本拓展,品析東坡眼中“空灵、透明、净彻、洁美”的明月,顺势进入第二板块理解那“超脱豁达地面对苦难,恬然自适地享受当下,天真烂漫地憧憬未来,诗意率性地漫步人生”的东坡,课堂中的师生会看到那样的一个月夜,天真烂漫的东坡浸润在一片梦幻的月光里。

根据板块设计的原则和思路,为使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清晰,教师也可以在某一教学板块中再具体设计分点板块,如在教授《过零丁洋》一课时,教师在“品读‘零丁’”的课堂板块中,又设计了“山河破碎”品零丁、“明经入仕”品零丁、“干戈四年”品零丁、“零丁洋里”品零丁、“一片丹心”品零丁等几个分点板块,进而深入文本,品读“零丁”中的情感内核、精神力量,使学生深入体会中华民族屡遭磨难,饱经忧患,却依然生生不息,像巨人一样威严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原因,“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因为中国人血脉中蕴含着一种崇高气节,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正气精神。

在主体部分课堂板块式设计中,教师要精心设计两至三个板块,通过板块之间的内在关系推动对文本主题的深入理解,对文本价值的深刻剖析,更重要的是将文本中所承载的文化生命浸润到学生的生命之中,不仅知道文化意义、生命价值及情感世界,更重要的是从心底去感受。教师在课堂实施中还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给学生创造具有情境化的教学板块,使学生走进文本,理解文本,将文字化为生命的精神给养。语文教学实践中最大的难点不止是对文本中蕴含着的精神价值的认识、挖掘和讲授,更为重要的是如王崧舟老师所说“在于引领学生获取这种感受、体验这种情感、理解这种见解、转化这种智慧、积淀这种文化,最终形成自己丰富的精神世界”,这是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思考,是语文教育教学的高层次目标。板块式教学不仅可以引领学生获取、体验、理解、转化、积淀,而且可以进行多种多样的课文活动,从而使学生的人文精神得到浸润,使传统文化得到继承,言语能力得到培养,言语素养得以提升。在“双减”政策下的语文课堂中,教师要给学生“减负”,就要深挖文本,精析教材,明晰课堂设计,精抓课堂实施,从而达到“增效”的目的,而诗意语文实施的板块式教学是一种有效的实施路径。

■ 编辑/李    莉

猜你喜欢

板块诗意语文课堂
诗意地栖居
板块无常 法有常——板块模型中的临界问题
板块拼拼乐
被耽搁的诗意
A股各板块1月涨跌幅前50名
木卫二或拥有板块构造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