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描写方法 体会人物形象

2022-03-24沈文博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桑娜渔夫穷人

沈文博

单元语文要素:读小说,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目标:

1.会写“汹”“涌”等14个生字,会写“汹涌澎湃”等18个词语并理解文中重点词语。

2.快速通读全文,从中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3.通过品读环境描写、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来体会人物形象。

4.根据提供的语境,联系课文内容练习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重点:抓住人物对话和心理活动描写、环境描写来体会桑娜和渔夫的人物形象,体会桑娜夫妇善良、美好的精神品格。

教学难点:学习用环境描写、人物的对话和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了解作者

师:同学们,大家从前面的学习中初步感受到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的,是通过感人的故事情节和多种描写手法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今天老师要带领同学们走进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穷人》。(板书课题:穷人。)

师:看课题,“穷人”这个词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穷人就是生活穷苦的人。

師:看着这个课题,你们心里会有怎样的想法?

生:文中的穷人指的是谁?为什么说他们是穷人?他们真的是穷人吗?作者为什么要以“穷人”为题……

师:那就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作者和他创作的背景。

(出示作者简介,生读作者简介,了解列夫·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文学家、思想家。他出身贵族家庭,早年接受典型的贵族教育,但是晚年的他却因厌恶剥削生活而离家出走。他的作品深受世界人民喜爱,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穷人》是托尔斯泰晚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高尔基曾评价他:“不认识托尔斯泰者,不可能认识俄罗斯。”

师:这位文学巨匠笔下的穷人和你理解的穷人一样吗?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快速默读全文,看看课文中写了哪些人物,围绕这些人物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生自由读文,边读边思考,读后交流。师课件出示课文生字词,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生“开火车”读字组词。同桌互读词语。)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本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故事中有哪些人物。

生1:课文记叙了生活十分艰难的桑娜,在探望邻居西蒙时,发现西蒙病故,桑娜和渔夫不顾家庭困难,毅然收养西蒙的两个孩子的故事。故事中的人物有桑娜、渔夫、五个孩子、西蒙、西蒙的两个孩子。

生2:桑娜、渔夫是故事中的主要人物。

师:请同学们快速读读课文,思考课文是分成几部分来写的。

(生交流梳理:等待丈夫——抱养孩子——丈夫归来。)

三、品读语句,深切感悟“穷”

师:同学们,这篇课文文题是“穷人”,但是通篇我们都没有看到一个“穷”字,那么,作者是如何把“穷人”的“穷”给表达出来的呢?

师:请你仔细读文,用横线画出能突出穷人“穷”的句子。

(生细读课文,动笔标注出相关句子。)

师:请同学们结合标注的内容汇报。

生1: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丈夫不顾惜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孩子们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这些地方能让我们感受到渔民生活的窘迫。

生2:唉,寡妇的日子真难过啊!寡妇的生活本身就是很艰难的。

生3:孩子虽然不算多——只有两个,可是全靠她一个人张罗,如今又加上病。屋子里没有生炉子,又潮湿又阴冷。一只苍白僵硬的手像要抓住什么似的,从稻草铺上垂下来。这几个句子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穷,更感受到了西蒙一家生活的艰难。

生4:睡着的两个很小的孩子,身上盖着旧衣服。母亲在临死的时候,拿自己的衣服盖在他们身上,还用旧头巾包住他们的小脚。这些地方都能感受到西蒙家的穷,连盖的被子都没有。

师:他们屋内的摆设、吃穿,他们没日没夜地冒着寒冷、风暴,冒险出海打鱼,让我们从对桑娜和西蒙家的环境描写中,深刻地感受到渔民生活的窘迫。作者的表达手法很精妙,全文没写一个“穷”字,但是处处都让我们感受到穷人的“穷”。

四、多角度品读,感受人物形象

1.关注环境描写,初步感受人物形象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1自然段,分别找出描写屋内和屋外环境的词句,思考:屋里屋外的描写分别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生汇报交流关键词,谈出个人的理解。)

生1:屋外是寒风呼啸、汹涌澎湃 、又黑又冷、波涛轰鸣 、狂风怒吼,这些词语让人感到屋外非常可怕,波涛汹涌的海浪,怒吼的狂风,呼啸的寒风,这样的环境描写更能让我们感受到渔夫一家生活的困境。

生2:屋内是炉火未熄 、地面干干净净、食具闪闪发亮,给人的感觉是温暖舒适的,从中也可以感受到桑娜是勤劳的。

生3:屋内、屋外的描写对比呈现,作者描写屋外的环境很恶劣,是为了进一步突出桑娜家的温馨。

生4:天气这样恶劣,渔夫还要出去打鱼,这也能看出他们真的很穷。这样的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生活的艰辛。

师:桑娜家虽然穷困,但她能把地扫得干干净净,食具擦得闪闪发亮,屋内这样温暖而舒适,是因为桑娜一家勤劳、能干。屋外寒风呼啸,这里运用了环境描写和对比描写衬托出了桑娜家的温暖,更能反映出生活在黑暗统治下的穷人们能凭借勤劳营造出家里的这份温暖舒适,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已实属不易。我们感受最直接的就是桑娜夫妇勤劳的形象。

2.关注心理活动描写,感受人物内心世界

师:请同学们速读课文,在文中找出描写桑娜的心理活动的句子,我们来共同交流。

生1:“丈夫不顾惜身体……没什么可抱怨的。”

生2:“没有一个人照顾她啊!”“寡妇的日子真困难啊!”“孩子虽然不算多——只有两个……进去看看吧!”

生3:“她忐忑不安地想……揍我一顿也好!”“不,没有人……桑娜沉思着,久久地坐在床前。”这些语句也是对桑娜的心理描写。

师:谁来说一说从这些心理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1:桑娜虽然生活贫穷,但是看到孩子们都还很健康,她的内心又生出几分欣慰,索性也就没有什么好抱怨的了,让我们感受到她面对生活乐观、知足、感恩的态度。

生2:从桑娜去探望西蒙时的心理活动描写,我们能感受到西蒙的家也很贫穷,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桑娜对邻居西蒙和孩子的关心与同情。桑娜在深夜要去看一看生病的西蒙,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桑娜的善良。

生3:桑娜抱回孩子后的纠结与矛盾,让我们感受到桑娜的心情是很复杂的。

师:她收养两个孩子的决心是坚定的,但是又非常體谅丈夫、心疼丈夫,生活的困境已经让他们的日子很艰难了。对丈夫的心疼、对孤儿的同情,让她左右为难。从“揍我一顿也好”中,更表达了她宁愿受苦也要收留孤儿的决心。这样矛盾的冲突,使故事更真实,人物更丰满,使桑娜这个穷苦人物身上闪耀出了高尚、纯洁的母性的光辉。穷苦人骨子里的善良在矛盾中自然流露。

师:同学们,咱们交流了这几处心理描写,走进了桑娜的内心世界,感受了人物形象。但是,这些心理描写的表现手法又有不同,给你留下特别印象的是哪部分?

生:我感觉比较特别的是第9自然段。

师:它特别在哪里?为什么呢?

生:句中的标点符号用得特别。

师:人物的内心是矛盾的,情感变化复杂,有顾及丈夫的感受,担心丈夫的责备;有同情可怜两个孩子,决心收养的决心。这样内心的矛盾冲突一下子把读者吸引了。

师:请你试着读一读,体会桑娜的心情,试着把自己体会到的心情在书中做好批注。

(生汇报自己体会到的心情。有担心、纠结、矛盾、害怕、不知所措等。师指导朗读。生交流读。)

师:把桑娜从害怕到做好准备到下定决心挨揍的心情读出来。

师:作者在描写桑娜心理活动时,只加上几处特别的标点,就把桑娜忐忑不安的心理真实地再现了,通过矛盾的内心活动描写,一个淳朴、善良、富有同情心的人物形象生动地刻画出来了。

3.关注对话描写,感受人物美好品质

师:环境描写、心理活动描写让我们走进了人物内心世界,感受到了桑娜的勤劳与善良。对话描写也是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让我们走近桑娜和渔夫的对话,去感受他们的美好品质。

师:请同桌之间合作,分角色朗读桑娜和渔夫对话的部分。

(生分角色朗读。)

师:文中两次写到沉默,请你联系上下文谈谈桑娜和渔夫为什么沉默。

(生交流。)

师:面对丈夫刚从风浪中、从危险中挣扎回来,一无所获,桑娜不想再给这个贫穷的家庭雪上加霜,不想给丈夫再添负担,她不知道该怎样把收养孤儿的事告诉他。而渔夫的沉默,是因为他还沉浸在与海浪搏斗的恐惧中,心有余悸,不想让桑娜为他担心。当讲述完西蒙死了的事后,桑娜沉默了。

师:沉默中,桑娜会想些什么呢?请你在文中空白处写出来。

(生汇报交流补白内容。)

师:是啊,桑娜的沉默中,更多的是在等待丈夫的反应。那么,渔夫到底是什么样的态度,自由读下面的对话内容。

(生交流渔夫的态度。严肃、忧虑——决定抱回孩子——担心桑娜不愿意。)

(师出示语句,分析渔夫的内心变化。)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色变得严肃、忧虑……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指导学生聚焦关键句,体会渔夫的心思变化。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段。)

师:“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熬”字你怎么理解?说说作者为什么选用这个“熬”字?

生1:“熬”是忍受,耐苦支撑的意思。说明渔夫明知自己生活的艰难,更知道再增添两张嘴的困难有多大,但是他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这两个没妈的孩子。

生2:说明渔夫为了抚养邻居的孩子,准备过更艰苦的日子,准备付出更多的艰辛劳动。

生3:说明他和桑娜一样善良,有着一颗甘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他人的高尚、美好的心灵。

师:这一段作者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描写渔夫?

生: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

师:就是这些对人物细腻的描写,刻画出了渔夫跟桑娜鲜明的人物性格和形象。同桌合作朗读这部分内容,读出渔夫内心做出决定的过程。

(同桌合作读。)

师:听了丈夫的话,桑娜坐着一动不动。请你体会一下桑娜当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生:桑娜沉浸在激动、兴奋、欣慰中。

师:丈夫的这个态度既在她的预料之外又在她的意料当中,虽然没有和丈夫商量,但是两个人的决定是一致的。这份不谋而合源自他们善良相通的心。

(观察书中插图,结合这段文字描写,想象当时的场景,体会渔夫的心情。)

生:渔夫看着熟睡的孩子们,妻子的善良也让渔夫开心、感动。

五、总结升华,回扣主题

师: 课文学到这里,回看课题,你能用一句话说说桑娜和渔夫是什么样的人吗?

生:他们在物质生活上是很贫穷,但是他们的精神世界却是很富有的。

师:所以我们说:穷人,不“穷”!

六、布置作业,推荐阅读

师:高尔基说:“不认识托尔斯泰者,不可能认识俄罗斯。”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老师或家长的帮助指导下继续阅读列夫·托尔斯泰的其他作品。

反思: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关注情节、环境,感受人物形象”。《穷人》这篇课文营造了虽然悲苦但充满温情的环境,展现了扣人心弦的情节,刻画了真实善良的“穷人”群像。这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在有疑处释疑,在无疑处设疑;注重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品读,触摸人物心灵。同时我引导学生关注环境描写,初步感受人物形象;关注心理活动描写,感受人物内心世界;关注对话描写,感受人物美好品质;注重揣摩教材空白,升华人物心灵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体会小说以主要人物桑娜的心理变化为主线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桑娜这个穷苦人物身上闪耀着的高尚、纯洁的母性的光辉,从渔夫与桑娜的对话中,体会他们可贵、动人的乐于助人的品质。

                                                                                                                                                                                              ■ 編辑/赵卓然

猜你喜欢

桑娜渔夫穷人
穷人
渔夫和小猫
渔夫之利
穷人的心
针针见血骂哭穷人
蔡昉:富足的“穷人经济学家”
天皇版“渔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