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小说文体特点 从细节感受人物形象

2022-03-24王越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黑衣服李的刷墙

王越

单元语文要素:学习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

教学目标:

1.感受到小说故事情节“一波三折”的特点;抓住关键语句,体会“刷子李”的“奇”。

2.学习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

3.体会文章从正面、侧面两个角度描写人物的写法。

4.尝试运用本课学习的写人方法进行片段练习。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从哪些方面体现“刷子李”的技艺高超;学会作者抓住细节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尝试运用。

教学难点:学会作者抓住细节塑造人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正面、侧面描写的布局。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课前播放短片,内容为民间艺人们的绝活,川剧的变脸,吴桥的杂技等。

师:同学们,像短片中的川剧、杂技都是民间艺人经过经年累月的锤炼才发展到现今的。有人用手中的如椽巨笔,描绘了天津码头民间艺人的绝活,让我们走进今天的一篇文章《刷子李》,看一看这双“女娲之手”,给我们带来一番怎样的景象。

师:首先请同学们大声地读一下课题。

生:刷子李。

师:请你再读一下课题——刷子/李。

生:刷子/李。

师:在课题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生:课文的主人公一定姓李。

生:他的工作可能要用到刷子。

生:我想他可能是个粉刷匠,因为技艺高超,所以才叫“刷子李 ”。

师:某一项工作做得特别好,就得到了这样的绰号。粉刷墙做得好,就称呼他为“刷子李”,那么下面这些人可能会有什么绰号呢?

课件出示:做豆腐特别好的,姓王的人。

生:叫“豆腐王”。

课件出示:剃头特别好的,姓郑的人。

生:叫“剃刀郑 ”。

课件出示:捏泥人特别好的,姓张的人。

生:叫“泥人张”。

师:同学们真是触类旁通!读好课题是学好这篇课文的前提。看来同学们理解了课文的题目,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是一篇小说,而且是一篇特点鲜明、语言生动的小說。我想,同学们从题目中就能感受得到了。

二、细读品味,学习写法

1.一波三折的情节

(1)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师:请同学们快速地默读课文,同时思考这样几个问题:谁做了什么事?结果怎么样?突出了人物什么特点?

(生默读课文。)

师:这篇课文写了刷子李的什么事?自己练习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练习。)

生:课文主要讲了刷子李总是穿着一身黑为别人刷墙,但是却从来不会沾上一个白点,突出了刷子李刷墙技艺高超的特点。

师:这位同学的表达很完整了。表扬你!

师:我想各位同学一定认为这个故事很有趣,但是我们已经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了,还要有更高的追求。除了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以外,我们还要思考作者是如何塑造这个人物的,还可以试试我们能不能写出这么生动有趣的故事来。

(2)抓住文章主要情节。

师:同学们,这篇课文中一定有些情节让我们印象深刻,你愿意跟大家说说吗?说完以后,能不能把你说的这段情节拟个标题?

(生复述情节,教师带领同学梳理并拟标题。)

生1:刷子李刷墙一点儿都不把白浆掉到身上,而且特意穿着黑衣服,证明自己的绝活,这一点让我印象深刻。

师:本应白点满屋飞,可是刷子李竟然不沾一点,是这样吗?

生:是的。

师:不但是不沾一点,而且他的衣服仿佛是在跟人较劲,同学们注意到了吗?哪位同学找到原文了?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干活前,他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袱打开,果然一身黑衣黑裤,一双黑布鞋。穿上这身黑,就像跟地上一桶白浆较上了劲。”他穿着黑衣服黑裤子和黑鞋子,只要白浆一沾到他身上,马上就可以看出来。

师:一身黑衣刷白墙,不落白点不弄脏。这刷子李是普通的粉刷匠吗?如果是一般的师傅又会是怎样呢?

生:老师,我家装修的时候刷墙的师傅一身都是油漆。

师:让我们验证一下,你说的对不对。

(课件出示图片:身上都是白点的刷浆师傅。)

师:这就是刷墙师傅。你看,单看他那身衣服,就太有职业特点了吧!那你想为刚才这个情节拟个什么题目呢?

生:我想把这个环节命名为“粉刷匠的黑衣服”。

师:“粉刷匠的黑衣服”是个不错的名字,对比性很强,能引起我们的兴趣。还有哪位同学说说自己记忆深刻的情节?

生2:给我印象深刻的情节是他去给人家刷房子,一天只刷一间房,人家一共九间房就得刷九天。他的派头实在是太大了。另外还有“刷子李干活还有个规矩。每刷完一面墙,必得在凳子上坐一会儿,抽一袋烟,喝一碗茶,再刷下一面墙”。这些规矩真是与众不同,所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师:这位同学的书读得很细啊!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刷子李刷墙的规矩)。我们请一位同学读一读这几句话。

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每刷完一面墙,必得在凳子上坐一会儿,抽一袋烟,喝一碗茶,再刷下一面墙。

(生读书。)

师:你读出什么感觉了?

生:刷子李真是架子十足。

师:看来你是不太喜欢这样一个傲慢的人了?

生:不是的,刷子李是有能耐的人,有能耐的人总会有一些怪癖。(生笑。)

师:人不可以有傲气,但是必须要有傲骨。这是对自己职业的自信,这是对自己能力的认可,这是自尊心的一种表现。那么,你想给这样的情节拟个什么题目呢?

(生想了一会儿。)

生:“奇人怪癖”。

师:挺好的!直中要害,体现了人物性格,交代了人物特点。表扬你!还有哪位同学想要说说?

生3:我对曹小三和刷子李之间的误会印象深刻。作者就是通过这件事把刷子李的特点说清楚的。

师:误会?你能详细地给我们介绍一下吗?

生:就是曹小三看见刷子李裤子上的白点以为是白粉浆,师傅的招牌要砸了。

师:开始误认为有白点,事实上不是个白点。那你准备给这段拟个什么题目呢?

生:我拟的标题是“假白点真本事”。

师:“假白点真本事”,这是个不错的标题,看来咱班同学善于运用对比的方式来命名啊!的确这样可以给人深刻的印象。同学们,通过刚才一次畅谈,大家介绍了自己对刷子李印象最深的地方,大家都说得很真切。老师把刚才同学们说的题目都写在黑板上。

教师板书:

粉刷匠的黑衣服

奇人怪癖

假白点真本事

(3)体会一波三折的情节。

师:同学们请看,作者在介绍刷子李这个人物的时候是这样安排情节的。先介绍他的特点,然后通过一些坊间传闻说明这一点,最后浓墨重彩地通过一件具体的事证实这一点。这样就使人物形象一步步树立起来了。再有徒弟曹小三的内心世界也是这样起起伏伏的,你能说说看吗?

生:起初的时候曹小三对师傅佩服得五体投地,不然也不能拜他为师傅。

生:后来在一起干活的时候他发现师傅的裤子上有个白点,怕是师傅的牌子要砸了。

生:最后,真相是师傅抽烟时把裤子烫了个白点。

师:同学们看,这曹小三的内心随着情节的推进是一波三折。这种布局看似轻松,实则一步一个台阶,拾级而上,人物就高大起来了!

2.小说语言的魅力

(1)生动形象的修辞手法。

师:同学们,这篇小说的情节按照曹小三的内心感受来编排呈现出一波三折的样式。这篇文章吸引人的还有那独特的小说语言,让我们跟作家一起学语言。首先请同学们回顾课文,想一想刷子李刷墙的特点是什么,用一个字概括一下。

生:白。

师:课文中有三处描写刷子李刷墙的地方,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并圈画出来,并说说读完这三处,你有什么体会。

(生自读课文圈画学习。)

生:“刷子李专干粉刷这一行。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什么都不用放,单坐着,就如同升天一般美。”

(课件出示课文中这句话。)

师: 相信很多同学也都画出了这句话,对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句话。如果王老师把这句话变成:“刷子李专干粉刷这一行。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什么都不用放,单坐着,感觉就很好。”请你再来读一读,你有什么体会呢?

生:還是原句比较好。原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刷子李刷过的房子很美,给人的感觉舒服。“感觉就很好”还不够具体,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刷子李刷墙的技艺高超。

师:看来要想使句子生动形象,我们要注意运用修辞。还有哪句话?

生:请同学们一起看这句话:“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像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

(课件出示学生汇报的句子。)

师:请同学们看这几处加点的词语。(课件中将匀匀实实、透亮、清爽这几个词语加点。)只一个“白”字,作者却用了三个词汇,将自己的感受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师:白得有画面——

生读:匀匀实实一道白。

师:白得有光泽——

生读:白得透亮。

师:白得有感受——

生读:白得清爽。

师:刷子划过屋顶,立时——

生读: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

师:你有什么体会?

生:这些词语准确地描写出刷子李刷过的墙壁的效果很好,从而表现了刷子李刷墙的技艺高超。

师:同学们看,一白三叹。有画面、有光泽、有感受,作家的语言你学到了吗?还有哪句描写了刷子李刷墙的?

生:“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师:这又是一句比喻句。你从这句话中看出刷子李刷的墙有瑕疵吗?

生:没有。

师:有缝隙吗?

生:没有。

师:有遗漏吗?有凸点吗?有歪歪扭扭吗?

生:没有。

师:同学们连着说了三句没有,可是我们还要在无字句处读出深意来啊!那么从这句话中你能看出“有”什么呢?

生:我觉得有“声”,文中说“啪啪声里”可以看出刷子李刷墙不但好看,而且声音好听,似乎有节奏。

师:你在用心读课文,用心和作者对话,表扬你!

生:我觉得还有“色”,从“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这句话中看出刷子李刷的墙白得特别漂亮。

师:眼中有文,心中有画,你说得真好。我想同学们也许忘记了中间这句话“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

生:老师,我觉得还有“形”。

师:密密匝匝,匀匀实实,白白亮亮,谁看着不舒坦?谁住着不惬意?谁读着不赞叹?同学,你学会了什么?(指一生回答。)

生:我学到了刷子李的刷墙技艺真的是很高超。

师:这是关于文章内容的体会,关于写法上谁还有体会?

生:我觉得看似平常的语句,融入了作者不同的感受。

生:在写感受的时候要加上看到的、听到的,还有想到的。

师:你们在作文中也要尝试着用上今天所学。

(2)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结合。

师:今天的课上到这里,你想对刷子李说点什么?

生:刷子李,你真是技艺高超之人。

师:我们表达上最好更有特色、更有独到的见解,谁还想说说?

生:刷子李,我真佩服你的“绝”。

师:同学们,刷子李确有真本事。

(屏幕中出示。)

你看他——蘸浆手法高,配料方法妙。

你看他——动作熟练,优美动人,如同舞蹈。

你看他——做工精细,非同一般。

师:难怪同学们会赞叹刷子李的技艺高超。可是除了赞叹刷子李的技艺高超,老师还想赞叹作者冯骥才先生的写法高超。请同学们跟随老师一起来看。前面那些刷子李的技艺高超我们都能从文中找到具体的语句证明。也就是说,作者写得直截了当,让我们一目了然。一下就能感受到刷子李的技艺高超。可是文章中为什么要写这些内容呢?

课件出示:文中四处描写“黑衣服”的部分。

听闻黑衣服

他刷浆(jiāng)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别不信!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

目睹黑衣服

一身黑衣黑裤,一双黑布鞋。穿上这身黑,就好像跟地上一桶白浆较上了劲。

验证黑衣服

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身上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

传奇黑衣服

小白点是烟灰烧的小洞,里面的白衬裤打小洞透出来,看上去跟粉浆落上去的白点一模一样……

生:这样写也是为了体现刷子李的技艺高超。

师:何以见得啊?

生:这样的工作是极易沾上白点的,然而刷子李却沾不上,更说明他技艺高超。

师:这不是正面描写刷子李啊!

生:对,这是从侧面体现刷子李的技艺高超。

师:你佩服作者的写法吗?

师:同学们把书放下。本篇课文选自冯骥才先生的《俗世奇人》。让我们读一读下面的资料:

《俗世奇人》以清末天津市井生活为背景,每篇专讲一个传奇人物生平事迹,素材均收集于长期流传津门的民间传说,故事生动有趣,惟妙惟肖,使人物跃然纸上,令人惊叹不已。

师:《俗世奇人》这本书中记录了许多像刷子李这样的民间奇人。他们的形象惟妙惟肖,作家用自己纯熟的小说语言,独特的文章结构为我们带来一篇篇生动感人的故事。走进民间故事,就是走进生活;学习名家作品,就是亲近语文的过程。老师希望今天的学习大家都有收获。这节课上到这,下课。

反思:

“得法與得言兼顾”一直是我的语文课的追求,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也力求做到这点。《刷子李》作为一篇小说被选编进教材,并且被安排在了习作单元,这都在明确地告诉我们这篇文章的教学价值。结合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我们可以看到,本单元要我们带领学生学习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于是在设计教学的时候我就将教学重点放在了学习作者生动的修辞手法,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人物描写方法,而且本文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这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来到了一个更高的学习平台。我有必要带领学生去领略一下作家独特的写作风格和结构文章的手法。

纵观本节课的设计,我和学生能够在文章中不停地游走,去领略作家语言风格,品读津味小说的独特魅力。但在对学生运用方面还存在着不足。学生可能对写法有一定的认识,但还不是很扎实,如果能设计学生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本课习得的方法,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 编辑/赵卓然

猜你喜欢

黑衣服李的刷墙
一针一线,编织幸福生活
被迟缓(组诗)
餐桌上的童话(下)
餐桌上的童话(上)
我是一个粉刷匠
刷墙
强取人衣
哪些企业爱在农村“刷墙”?
东苏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