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认知行为疗法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社会功能与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2022-03-24杨柳杨萍

中国医学创新 2022年3期
关键词:康复期认知行为疗法社会功能

杨柳 杨萍

【摘要】 目的:探究认知行为疗法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社会功能与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枣庄市立第二医院收治的90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干预组(对照组)和认知行为疗法组(观察组),每组45例。比较两组干预前后BPRS量表、社会功能(SSPI量表)、生存质量(WHOQOL-BREF)及干预方式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BPRS量表、SSPI量表及WHOQOL-BREF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1、3个月后BPRS量表、SSPI量表及WHOQOL-BREF量表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对干预方式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疗法可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社会功能与生存质量,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 认知行为疗法 精神分裂症 康复期 社会功能 生存质量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for social function and life quality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in convalescent period. Method: A total of 90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in convalescent period from January 2019 to October 2020 in Zaozhuang City Second Hospital were chos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routine intervention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and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4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n the BPRS scale, social function (SSPI scale) and life quality (WHOQOL-BREF scale) before an after intervention, satisfaction for intervention methods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 The scores of BPRS scale, SSPI scale and WHOQOL-BREF scale of two groups before intervention were compared,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the scores of BPRS scale, SSPI scale and WHOQOL-BREF scal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at 1 and 3 month after intervention were all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satisfaction for intervention method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0.05). Conclusion: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ocial function and life quality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in convalescent period, so its application value in the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in convalescent period is higher.

[Key words] 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Schizophrenia Convalescent period Social function Life quality

First-author’s address: Zaozhuang City Second Hospital, Shandong Province, Zaozhuang 277103, 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2.03.024

精神分裂癥是临床常见的一类精神科疾病,患者的病程往往较长,且易反复发作,因此对康复期患者的诊治与干预也不容忽视。同时康复期患者仍面临着较多的问题,如社会功能状态仍有待进一步改善[1-2],生存质量状态的提升需求较高等,而上述两方面也是与患者回归社会、家庭及正常生活的必要基础与前提,因此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社会功能与生存质量的改善需求较高[3-5]。临床采用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干预精神分裂症的研究可见,但是其全面细致的作用研究不足。故本研究就认知行为疗法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社会功能与生存质量的影响进行探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枣庄市立第二医院收治的90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年龄20岁及以上;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精神科疾病;合并慢性基础疾病;酒精及药物依赖;文盲;肢体功能障碍。将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干预组(对照组)和认知行为疗法组(观察组),每组45例。本研究已經医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对照组进行常规干预,主要为进行常规的用药指导与积极的心理疏导,并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其他干预。(2)观察组则进行认知行为疗法干预,主要为评估患者的认知、实施认知干预措施及巩固认知干预效果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评估每例患者的认知情况,主要为评估患者的认知程度,尤其是认知盲点,然后根据其盲点进行针对性知识点的总结,并根据总结的情况制订健康教育措施,尤其注意分析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因素,总结患者社会活动受限的影响因素,针对影响因素制订改善措施;第二阶段为实施认知干预措施,实施第一阶段制订的措施,通过积极的语言交流及沟通来实现与患者的信任建立,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对患者的错误认知及认知盲点进行重点干预,如被歧视感、自信心及效能感低下等情况,帮助其提升正确认知的同时,引导其形成健康信念,此过程持续实施,不断循环改进;第三阶段为对第二阶段效果的巩固阶段,此阶段对患者树立的健康信念及信心进行强化,进一步引导患者提升自信心及与社会接触的效能感,为其顺利步入社会生活奠定基础。两组均干预3个月。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1、3个月后BPRS量表、社会功能(SSPI量表)、生存质量(WHOQOL-BREF量表),患者对干预方式的满意度。(1)BPRS量表:是有效评估精神疾病患者状态的量表,其包括18个评估条目,每个条目的评分范围为1~7分,分别对焦虑抑郁(4个条目)、缺乏活力(4个条目)、思维障碍(4个条目)、激活性(3个条目)及敌对性(3个条目)进行评估,分值越低状态越好[6]。(2)SSPI量表:是有效评估精神病患者社会功能状态的量表,其包括12个评估条目,每个条目的评分范围为0~4分,分别对日常生活能力(3个条目)、动性和交往情况(5个条目)及社会性活动技能(4个条目)进行评估,分值越高则状态越好[7]。(3)WHOQOL-BREF量表:是有效评估精神病患者生存质量的量表,其包括26个评估条目,其包括生理维度、心理维度、社会关系维度及周围环境维度,每个维度均换算为百分制,分值越高则状态越好[8]。(4)干预方式满意度:采用不记名问卷的形式评估,问卷包括十分满意、基本满意与不满意三个选项。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22~53岁,平均(31.7±5.9)岁;病程1.5~10.2年,平均(5.6±1.7)年;文化程度:小学及初中20例,中专及高中20例,大专及以上5例。观察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21~55岁,平均(31.9±5.6)岁;病程1.5~10.5年,平均(5.7±1.6)年;文化程度:小学及初中21例,中专及高中19例,大专及以上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干预前后BPRS量表评分比较 两组干预前BPRS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1、3个月后BPRS量表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3 两组干预前后SSPI量表评分比较 两组干预前SSPI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1、3个月后SSPI量表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4 两组干预前后WHOQOL-BREF量表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WHOQOL-BREF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1、3个月后WHOQOL-BREF量表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5 两组对干预方式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对干预方式满意度高于对照组(Z=2.086,P=0.037),见表4。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可表现出思维、情感及行为的分裂改变,对患者生存状态造成的不良影响极为显著。临床中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的研究显示,本病虽多预后较好,但是存在病程较长、易复发等情况[9-10],因此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各方面的干预需求仍较高。临床中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的研究多见,但是针对康复期的干预研究相对较少,且康复期干预对治疗耐性等方面要求更高,因此对此阶段的研究需求较高[11-12]。认知行为疗法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重要治疗干预方法,其主要为通过改善患者认知及行为的方式来达到控制疾病的目的,对每例患者的干预更具有针对性,因此对疾病的干预效果相对更为突出[13-15]。另外,社会功能与生存质量作为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亟待改善的方面[16-17],其与患者融入社会生活的能力及状态密切相关,是干预过程中的重点评估方面。

本研究就认知行为疗法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社会功能与生存质量的影响进行探究,结果显示,认知行为疗法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常规干预,表现为干预1、3个月后BPRS量表、SSPI量表及WHOQOL-BREF量表评分均相对较好,且对干预方式的满意度相对更高。因此认为认知行为疗法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中的综合应用效果较为突出。分析原因,认知行为疗法对康复期患者的正确认知进行改善、提升与巩固干预,因此患者的负性心理情绪受之影响,得到有效缓解,同时情绪与行为又相互影响,形成良性循环,最终实现有效控制疾病及复发防控的作用[18-22]。

综上所述,认知行为疗法可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社会功能与生存质量,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汪云芳,李日照,王美,等.正念认知疗法对肇事肇祸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22):76-79,86.

[2]張燕,董忻悦.重复经颅磁刺激及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17(6):201-203.

[3]陈静静,职彦敏,郭宁宁.规范化小组认知行为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积极心理品质及社会功能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39(23):4347-4350.

[4]李艳丽,骆伟玲,陈少英,等.医患共同决策干预在精神分裂症伴持续性幻听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9):53-55.

[5]施冬青,王玉城,胡海萍.团体认知行为治疗联合常规治疗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作用[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20,30(1):53-56.

[6]余小珍,黄剑仪,李茜.基于精神分裂症患者采取优质护理方法的效果及对患者危险性行为、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8):128-131.

[7] MORITZ S,KLEIN J P,LYSAKER P H,et al.Metacognitive and cognitive-behavioral interventions for psychosis:new developments[J].Dialogues Clin Neurosci,2019,21(3):309-317.

[8]卢鼎灿.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哌罗匹隆治疗青少年精神分裂症对认知功能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20,39(4):32-34.

[9]欧印红.认知行为疗法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临床护理,2020,12(6):518-521.

[10]高天飞,张雄.认知行为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的干预效果研究[J/OL].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35):6-7.

[11]吴琴燕,吴红华,江贇.心理行为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患者的影响观察[J].医药前沿,2020,10(15):181-182.

[12]赵斌斌.奥氮平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在首发女性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的应用效果[J].白求恩医学杂志,2020,18(3):338-340.

[13]高镇松,陈泽华,徐丽缄,等.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和精神病防治人员对疾病认知、治疗依从性及社区服务评价的质性研究[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20,29(3):271-276.

[14]朱继锋,张银霞,王振义.认知行为疗法在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病耻感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0,5(18):179-181.

[15]白萍,王清芬,冯合星,等.对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实施团体认知行为疗法(CBT)干预效果[J].中国卫生工程学,2020,19(2):240-241.

[16] LAWS K R,DARKUBNGTON N,KONDEL T K,et al.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 for schizophrenia-outcomes for functioning, distress and quality of life:a meta-analysis[J].BMC Psychol,2018,6(1):32.

[17] MORTAN S O,TEJINSAV S S,YESILYURT S,et al.Comparison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Two Cognitive-Behavioral Group Therapy Programs for Schizophrenia:Results of a Short-Term Randomized Control Trial[J].Community Ment Health J,2020,56(2):222-228.

[18]李菲,郭彦杨,覃燕燕,等.认知行为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J].黑龙江医药,2020,33(1):205-207.

[19]李素荣,王轶虎.认知行为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107-110.

[20]王怀静.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通过认知行为治疗技术在心理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辽宁医学杂志,2019,33(2):99-101.

[21]曹雷,张颖,周磊,等.认知治疗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病耻感的影响[J].武警医学,2015,26(4):373-375.

[22]张丽,孔媛.认知行为疗法用于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病人情绪障碍的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04,18(21):1907-1909.

(收稿日期:2021-05-08) (本文编辑:程旭然)

猜你喜欢

康复期认知行为疗法社会功能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男性患者执行功能损害分散内观认知疗法干预对照研究
认知行为疗法联合咪唑斯汀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观察
浅谈爱德华·邦德《李尔》中的“布莱希特式”
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社会功能探讨
浅析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期的心理干预
认知行为疗法在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中的应用
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
人间佛教的社会功能
认知行为疗法对医学院校心理危机干预的实验研究
康复期脑卒中患者的护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