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条件、制约因素及对策

2022-03-24郭从伦常露露

党政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

郭从伦 常露露

〔摘要〕新中国成立之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确保了共同富裕的制度前提;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为实现共同富裕夯实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新时代“精准扶贫”有效补齐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最大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成就的取得使共同富裕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在顺利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必须把实现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实质性进展的目标不断奋进。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

〔中图分类号〕D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048-(2022)02-0084-09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1〕改革开放40余年以来,我们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致力于消除贫困,改善民生,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历史性成就,但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地区差距、城乡差距、居民收入差距等困扰实现共同富裕的问题依然严峻。进入新时代,面对新形势新矛盾,共同富裕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2〕。共同富裕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统一;共同富裕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为目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始终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一、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条件

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价值追求,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就始终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奋进。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这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为实现共同富裕夯实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进入新时代,“精准扶贫”补齐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最大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共同富裕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实现共同富裕需要社会主义制度来保障。1956年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正式确立起来,为我们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生产力发展的制度基础,推动了实现共同富裕应具备的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相比,社会主义强调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通过“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的集体所有或国家所有,确立了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有序展开,公有制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财富充分涌流等方面作用突出,逐步建立起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完成了工业的基本建设,钢铁、电力、机械制造、厂矿、化学化工等领域取得了显著发展成就,工业体系初具规模,工业总产值大幅度提升;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产量逐年增加,农业生产获得了长足发展;铁路和公路建设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国际贸易以及文化教育科学事业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社会主义制度推动了包括共同富裕在内的社会公平公正的实现。社会主义制度必然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内容。生产资料公有制使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社会物质生产资料,保证为全体社会成员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平等的机会和可能,为全体人民共同创造、共同享有社会财富提供了有效的制度支持。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同时,实行按劳分配则进一步确保了全体人民拥有实现共同富裕的平等权利。按劳分配以“等量劳动换取等量报酬”为基本原则,“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充分调动了广大社会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极大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逐步整体富裕。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实现共同富裕夯实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因此社会主义必然要以生产力的发展作为根本任务,从而为共同富裕的实现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在社会主义的建设和探索时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不符合实际的经济发展方式和超越经济发展阶段的分配方式破坏了生产秩序,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最终导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放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路线,做出了把全党工作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逐步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夯实了实现共同富裕的坚实物质基础。就基本经济制度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制度基础上,坚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可以保证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有助于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为全体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提供机会和条件。就基本分配制度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定额分配”“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分配方式,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强调“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助于充分释放全体社会成员劳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社会财富的积累。就基本生产方式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濟体制打破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定额定量的计划生产方式,强调以市场为导向,坚持效率优先原则,促使各类社会生产要素充分流动起来,逐步破除了长期以来束缚我国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

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明显改善,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三)“精准扶贫”补齐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最大短板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3〕。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如何摆脱贫困是社会主义中国一直致力于解决的难题。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突出位置,彻底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补齐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最大短板。

20世纪80年代我们开始了贫困治理的实践探索。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由此拉开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序幕。2013年提出的“精准扶贫”成为新时代脱贫攻坚的有力抓手,2017年提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精准脱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攻坚,精准是要义”,意味着通过“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4〕等“六个精准”措施,切实改善困难群众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生活质量,补齐实现共同富裕的短板。

精准扶贫实现了农村贫困人口的全部脱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党的十八大以来,实现了“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 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6〕。

精准扶贫实现了贫困人口收入水平的显著提高。《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白皮书显示,仅党的十八大以来,“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的6079元增长到 2020 年的12588 元”〔7〕,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了万元以上,极大改善了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提高了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

(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使共同富裕向前迈出坚实一步

1979年,邓小平首次提出“小康之家”的概念。1984年,邓小平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提出了一个明确的奋斗目标,他强调,“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8〕在党的十三大提出的“三步走”战略指引下,我们于20世纪末提前完成了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任务,实现了总体小康,但这一时期的小康仅是“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9〕,总体而言,“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10〕。进入新世纪,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懈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11〕

经济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国内生产总值不断迈上新台阶,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1015986亿元①。经济结构不断优化,高新技术等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科技实力显著增强。社会基础建设成绩斐然,“信息畅通,公路成网,铁路密布,高坝矗立,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高铁飞驰,巨轮远航,飞机翱翔,天堑变通途”〔12〕。社会结构深刻变革,城镇化快速推进,截至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60%,②实现了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的转型跨越发展。

人民生活不断改善。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同比增长4.7%,超越经济增幅。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34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31元。城乡医疗服务保障体系基本建立,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36101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01678万人,③基本实现了医疗保险的全覆盖。教育水平教育质量不断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得到全面普及,高等教育逐渐实现大众化。

二、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制约因素

虽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实践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当前我们面临的问题也很突出,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以及群体收入差距过大导致了城乡区域间居民生活水平出现较大差异,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共同富裕的有效推进。

(一)地区发展差距扩大

经济发展不平衡。根据数据显示,东部地区早在2005年GDP总量就已经突破了20万亿元大关,随后又在2016年、2019年分别突破40万亿、50万亿大关,而中部与西部地区到2019年才突破20万亿量级;与这两地发展相比东北地区的发展更加相形见绌,在这8年间东北地区的GDP总体呈下降趋势,2013年GDP为54440.65元,到2020下降为51124.82,是唯一出现负增长的地区。从绝对差来看,在2013—2020年的这8年中,四地间的绝对差呈上升趋势,且目前已经突破40万亿,其差值趋近东部地区GDP的总产值。根据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东部地区的GDP总量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1.75%,这一数值是中部地区的2.37倍、西部地区的2.46倍、东北地区的10.28倍。

2013-2020年东中西东北地区GDP总量④

①②③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EB/OL〕.http://www.stats.gov.cn/tjsj/tjgb/ndtjgb/

④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4-2021),中华人民共和国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公报〔EB/OL〕.http://www.stats.gov.cn/tjsj/

地区发展不平衡不仅表现为区域之间逐年扩大的发展趋势,更体现在同一地区内部。浙江是我国经济大省,2021年党中央提出了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总体来看,2020年全省GDP总产值为64613亿元,位居全国第四,但省内各市仍然存在较大差别。根据省内各市2020年GDP总量,可将各地级市划分为三个梯队,万亿以上的城市有两个,5000-10000亿之间的城市有四个,5000亿以下的有5个。虽然三个梯队整体分布比较匀称,且最低GDP總量也超过了1500亿元,但是梯队之间的差距较为明显:第一梯队与第二梯队的绝对差高达10843.28亿元,与第三梯队的绝对差高达14593.89元。由此可见,在发达地区的省内各城市间依然存在经济发展不平衡、发展差距较大的问题。

①数据来源:艾力彼GAHA,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医院蓝皮书:中国医院竞争力报告(2020—2021)〔EB/OL〕.https://www.cn-healthcare.com/articlewm/20210418/content-1211375.html

②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名单〔EB/OL〕.http://www.moe.gov.cn/jyb_xxgk/s5743/s5744/A03/202110/t20211025_574874.html

③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4-2020),中华人民共和国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公报〔EB/OL〕.http://www.stats.gov.cn/tjsj/

经济发展不平衡带来了社会公共服务水平差距的不断扩大。一是医疗资源分布不均。根据《中国医院竞争力报告(2020—2021)》①显示,以医疗技术、资源配置、学术科研为衡量标准,在2020年顶级医院100强中,东部地区拥有59家,数量远超西部、中部与东北三地区总和。二是教育资源分布不均。以高等教育为例,根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总共有2756②所普通高等教育学校(机构),而这其中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分别占比38%、26%、26.5%和9.5%。此外,根据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分布来看,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东部地区有22所,比其他三个地区建设的总和还多。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东部地区的优势也十分突出,建设高校的数量高达83所,是西部地区(第2位)的3.32倍;是中部地区(第3位)的4.61倍,是东北地区(第4位)的7.55倍,绝对差高达72。

(二)城乡发展差距加剧

城乡发展差距最重要的表现是城乡之间居民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3—2020年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数据显示,自2013年以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上升,这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20年突破了4万元大关,达到了4383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131元,而且在过去8年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平均增长率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平均增长率高出了1.40%,虽然城乡收入呈现向好态势,但总体来看自2010年以来我国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现逐年扩大的态势。

2013-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③

就城乡收入的绝对差值而言,从2013—2020年这8年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绝对差已经高达26703元,远高于农村人均值可支配收入,而且从目前来看,这一趋势还将持续。就城乡收入的相对差值而言,虽然自2013年以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相对差距总体呈现逐年平稳回落的趋势,但这一现象并不容乐观,因为城镇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并不包括其他的福利待遇与补贴,如果将这一数据纳入计量范围,那么实际的城乡收入的差距会更大。

城乡发展差距不仅体现在城乡整体之间居民收入差距,而且城乡内部收入差距也十分明显。将城镇居民按收入五等分进行分组,可发现虽然近8年来按五等分组的每一个类别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都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从绝对差来看,2013年低收入户与高收入户之间的绝对差已经高达47866.2元,且平均每年以约4000元速度增长,年均速高达7.70%。虽然相比低收入户,其他三组类别与高收入之间差值没有那么悬殊,但是差值还是较大,且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同样,按五等分分组的农村居民,低收入户与高收入户之间的绝对差也是逐年上升,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农村低收入户的收入水平较低,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低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不足5000元,而同年农村高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逼近40000元,绝对差高达33838.8元,且年均增幅高达9.05%。

(三)群体收入差距显著

目前从总体来看,我国社会内部居民收入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基尼系数清晰地展现了这一变化。据统计显示,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基尼系数从1981年的0.288发展为1987年的0.3052,到1994年突破了国际警戒线,达到了0.436,到2008年甚至达到了0.491的峰值,虽然2009年之后,基尼系数有所回落,但基本上都超过了国际警戒线0.4以上,并连续6年徘徊在4.6左右。

2013-2020年基尼系数一览表①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全国居民按收入五等分分组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显示,从2013-2020年居民低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虽然逐年增长,但目前尚未突破8000元,而居民高收入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已经突破80000元大关,二者相差近10倍。从二者的绝对差值来看,截至2020年,高收入户与低收入户的差值高达70000元,且每年以7.71%的速度增长。由此可以看到,当前低收入群体和高收入群体之间的差距在不断扩大。

①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4-2021)〔EB/OL〕.http://www.stats.gov.cn/tjsj/

三、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共同富裕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人民生活更加美好,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13〕的目标追求,并将其作为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的重要内容。

(一)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强化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通过完善基本工资制度,健全工资的合理增长机制,使居民收入增长同经济增长保持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同劳动生产率增长保持同步,同时完善和健全最低工资标准等相关制度,保障劳动者的基本合法权益与待遇。坚持多劳多得,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知识、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在生产中的贡献明显提升,分配要体现这个变化趋势”〔14〕,所以在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比重的同时,也要完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相关政策与制度,健全生产要素由市场决定报酬的相关机制〔15〕,不断拓展居民收入增长的渠道,推动各种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完善再分配机制,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完善再分配机制,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和精准性,合理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16〕税收是完善收入再分配机制的重要工具,因此要完善税制,通过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和对高收入者适当提高税率的方式抑制过高收入;要完善税种,通过房产税和遗产税的征收来调节过高收入。转移支付对农村多维贫困的家庭来说具有明显的减贫效果,尤其是对于改善长期收入贫困效果更为显著。〔17〕当前要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就地区而言,要加大对不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就领域而言,要加大对教育、医疗、卫生等重点民生领域的转移支付力度等;就人群而言,要加大低收入人群及刚刚脱贫人群的救助。总之,要不断缩小地区、城乡及居民收入之间差距。

发挥第三次分配作用,改善财富收入分配格局。与前两次分配不同,第三次分配即慈善等公益事业的发展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政府要加强辅助配套制度建设,如完善慈善税收捐赠制度、捐赠免税制度等。此外,也要健全监管体制,不断推动慈善事业的法治化和规范化发展。与此同时,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调动人人参与慈善事业发展的热情,营造全社会参与慈善事业的良好氛围。积极发挥慈善组织的示范作用,引导先发展起来的地区、个人以及各类企业在社会救助、社会慈善等方面承担社会责任,缩小贫富差距,推动共同富裕。

(二)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共同富裕的发展差距

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解决城乡间发展的不平衡。推动城乡融合发展,首先要推动乡村振兴。推动乡村振兴,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一方面要通过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农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提高农业竞争力;通过推动乡村产业融合,丰富乡村经济业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另一方面,要将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长效机制;完善面向农村低收入人口的帮扶机制,不断提高低收入人口的生活水平,持续改善脱贫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面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其次要推动城乡资源的均衡配置。一方面要全面提高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通过采取环境整治、改善市政基础设施以及交通基础设施的条件不断补齐农村在基础设施发展方面存在的短板。另一方面,在完善硬件设施的同时,逐步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质量、医疗卫生条件以及社会保障水平,促进农村基本社会公共服务的发展,并逐步构建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体系。在实现城乡资源均衡配置的基础之上不断推动城乡间要素的平等双向流动。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解决地区间发展不平衡问题。区域协同发展前提在于构建较为均衡的区域发展格局。当前要坚持东、中、西以及东北“四大板块”发展战略,大力实施“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与长江经济带建设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层面的发展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协同发展关键在于重点聚焦欠发达地区。要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之上,加大对革命老区、边疆民族地区、边远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探索适应“老少边穷”地区的发展模式,培育内生动能,尽可能补齐地区发展的短板,从而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要积极发挥东部发达地区的引领作用,“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产生更强的带动落后区域发展与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扩散效应”〔18〕,從而带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水平与发展质量。

(三)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建强共同富裕的有力抓手

健全就业基本服务体系。“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19〕一要健全就业的服务机制。完善就业服务平台,建立全方位的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完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构建系统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保障劳动者基本权利和合法权益;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多渠道灵活就业的保障制度。二要完善重点人群的就业保障机制。加强就业指导,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统筹城乡就业政策体系,多渠道、多手段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就业。完善退役军人的就业保障,推进退伍军人的就业安置。尽可能扩大公益性岗位数量,保障困难人群的就业。

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我国已经建立起覆盖全民的基本的社会保障体系,当前要“向更加整体综合的制度保障和服务保障拓展,确保多层次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平衡性和可持续性”〔20〕。要统筹城乡共同发展,“坚持应保尽保原则,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加快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21〕,尤其要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性,充分发挥企业、慈善组织的力量,推动社会救助与福利事业的发展;通过向市场购买服务的方式不断完善各类社会组织多层次的发展需求,从而构建一个各类社会主体积极参与的社会保障体系。

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要统筹城乡区域教育的协调发展,在教育资源的配置与相关教育政策的制定上要向农村、西部、民族及边远地区等不发达地区倾斜,从而努力提升落后地区的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断促进教育公平。要巩固义务教育阶段基本成果,尤其是巩固农村地区义务教育的基本成果;发展多类型多样化的高中教育,巩固高中阶段教育的现有普及率。推动普惠性学前教育的完善,提高学前教育的入园率。要统筹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不仅要重视基础教育,还应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推进特殊教育不断发展;推进“双一流”高校建设,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发展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

建设全方位的健康体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把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当前我们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了更多新的期待,因此要牢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人民日益增长的健康发展需求为核心,以保障人民健康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政策制定、经济社会的规划方面尽可能地向公共卫生与健康服务事业方面倾斜,不断提高公共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水平。

(四)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夯实共同富裕的社会基础

不断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建设制度化的治理框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健全党组织领导、村(居)委会主导、人民群众为主体的基层社会治理框架”〔22〕,首先要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着手,通过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与制度建设,补齐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过程中的各项短板,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基层治理坚强的战斗堡垒。其次,在基层治理中要坚持村(居)委会的主导地位,坚持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原则,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最后,在基层治理中,要建立健全各种力量参与基层治理的规范化运行的协同机制,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市场的优势,实现基层社会有效治理。

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机制,提供高质量的服务水平。首先要推进社会治理重心下移,促进社区服务精准化。要实现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则必然要推进审批权限向基层延伸,将更多的社会资源、社会公共服务与管理功能落实到基层社区。其次要构建基层服务管理平台,推进社区服务便捷化。整合社区服务资源,构建基层服务管理平台,实现资源的有效供给,从而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社区服务。最后要加强基层治理队伍建设,推进社区服务专业化。要建立和完善社区服务人才培育机制,在明确基层服务人员基本职责的基础之上建立健全有效的人才管理机制,推进基层人才队伍的职业化,从而提升社区服务的专业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N〕.人民日报,2020-11-04.

〔2〕 深入学习坚决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确保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N〕.人民日报,2021-01-12.

〔3〕〔5〕〔6〕 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2-26.

〔4〕 习近平.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82.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人类减贫的中国实践〔N〕.人民日报,2021-04-07.

〔8〕 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54.

〔9〕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01.

〔10〕 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42.

〔11〕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21-07-02.

〔12〕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12-19.

〔13〕〔16〕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N〕.人民日报,2020-11-04.

〔14〕〔19〕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42,67.

〔15〕 钱诚.以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加快我国收入分配改革〔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1).

〔17〕 肖建华,李雅丽.财政转移支付对我国农村家庭的减贫效应〔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21,(1).

〔18〕 蔡昉,陈晓红等.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笔谈〔J〕.中国工业经济,2020,(12).

〔20〕 林义,刘斌,刘耘礽.社会治理现代化视角下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构建〔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5).

〔21〕 〔2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N〕.人民日报,2021-03-13.

【责任编辑:刘彦武】

党政研究 2022.2

〔基金項目〕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治理视域中的农村家户治理形态演变及其政策匹配研究”(19BZZ068)

〔作者简介〕

黄振华,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梓清,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研究人员,湖北 武汉 430079。

猜你喜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
论相对剥夺与共同富裕的关系*
广东各地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
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意义
共同富裕:绘就美好生活蓝图
奔向共同富裕的路上
如何正确理解共同富裕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四中全会在京胜利闭幕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