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信息时代下大学生课堂互动的重要性

2022-03-24程丽莉王玲玲胡澄

高教学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课堂互动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程丽莉 王玲玲 胡澄

摘  要:针对现在高校课堂出现的学生低头、师生互动少和课堂氛围枯燥等问题,以建筑环境学课程为例,提出以眼神交流、鼓励式教学、板书以及课堂提问等具体的教学方法加强课堂互动,并对课程的考核形式进行改革。实践证明,本次改革能很好地将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有效结合,很大程度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切实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有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等能力。

关键词:建筑环境学;教学改革;教学方法;课堂互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06-0132-04

Abstracts: Aiming at the problems of students' bowing, less interaction between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boring classroom atmospher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aking Building Environment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proposes some specific teaching methods, such as eye contact, encouraging teaching, writing on blackboard and asking questions in class to strengthen classroom interaction and the examination form of the course has been reformed. Practice has proved that this reform can effectively combine the leading position of teachers with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students, mobilize students' passion for learning to a great extent, effectively improve students' learning attitude and enhance students' ability to learn independently.

Keywords: Building Environment; teaching reform; teaching method; class interaction

互聯网在高校大学生学习方面的影响日益增加,多媒体教学、MOOC及线上课程教学在高等教育中的优势越来越明显,但板书、课堂交流等环节在本科教学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众所周知,大学和中学时期的课程教学差异较大,主要体现在课程科目数量、教学内容难易程度和授课学时三个方面。首先,本科阶段学习的课程数量是高中科目数量的三至五倍;其次,本科阶段课程的教学内容明显难于高中课程,尤其是高中时期并未接触到的专业课内容;最后,在教学学时方面,本科专业课程学时大部分介于32至64之间,学时数明显低于高中课程。综上,本科专业课程具有教学内容多而深、学时短的特点。因此,本科授课多数采用幻灯片配合讲解,由教师课下将授课的重点内容整理好,课堂上直接以幻灯片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既节约课堂时间,也可以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授课效率,但也存在一定弊端。课堂上,教师精力全部放在幻灯片讲解上,全程与学生互动交流较少,课堂氛围相对枯燥。单纯的课本知识输出和输入致使学生缺乏对知识的探索欲和求知欲,此种接受式、被动式的“满堂灌”授课效果并不理想[1-3]。此外,多媒体授课节奏较快,学生很难做好笔记,部分学生借助手机将老师讲解的内容拍下,或课后直接找老师拷贝授课内容,但课后调查发现,对拍照留存下来的笔记或者拷贝的资料进行认真整理的学生不足5%。在课堂趣味性不足、互动较少、课堂氛围枯燥的情况下,多媒体教学或线上课程教学的效果会事倍功半。因此,“低头课堂”“无应课堂”“手机课堂”成为很多高校课堂的普遍现象,应引起高校教师的反思。如何使课堂互动回归高校课堂、重拾学生学习兴趣、调动课堂气氛,是本科课程教学中的难点与重点。本文以建筑环境学课程为例,介绍课程性质与内容,针对课堂互动问题提出具体的教学改革方法,并对课程考核形式进行改革,实践证明,本次改革效果明显,学生成绩、学习态度和自主学习能力均得到了提升。

一、课程简介

建筑环境学课程以建筑环境科学为主,贯彻“以人为本”的建筑环境观,阐述了建筑、环境、能源和生命科学等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4-5],是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专业本科生真正接触本专业实质性内容的第一门专业课程,也是本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之一。该门课程涵盖建筑、环境、空气品质、声、光、热和人对环境变化的反应以及生理学、心理学等多门学科内容,是一门跨学科的边缘科学课程,反映了本专业与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根本区别;同时该课程强调热湿环境、兼顾声光环境,又反映了其与建筑物理课程的区别[6-8]。由于课程内容的交叉性,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需要具备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大学化学、工程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流体力学以及部分传热传质知识等。笔者于2015年起承担该课程的本科教学工作,该课程设置总学时数为32且全部为课堂讲授学时,教学内容计划学时分布见表1,但从历年学生考试成绩来看,不及格率相对较高,位于60~69分(及格)区间段学生人数最多,实际的教学效果并未达到预期,授课方式是影响原因之一。为此,针对建筑环境学课程进行了相应的教学模式改革,重点在授课过程中增加教师与学生互动环节,旨在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激发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改革

(一)紧迫课堂的互动神器——眼神交流

本科课程需要在固定时间内结课,存在课程教学内容和课时不匹配的问题。以建筑环境学课程为例,教学内容涉及建筑学、环境学、热学、物理学、流体力学及生理学等多个学科,属于多学科交叉课程,具有内容广、知识体系复杂的特点,但教学课时仅有32学时,就会出现“多学”与“学好”相互冲突的现象。为了使学生了解更多内容,教师在授课时会更注重知识的灌输,着眼于幻灯片的讲解,而忽略了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笔者认为眼神交流是课堂互动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在建筑环境学课程改革中,不再独站讲台,而是不时穿梭于学生之间,在课堂上充分通过眼神交流,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在关注他,事实证明此种教学模式不仅不会影响教学进度,还能显著提升教学效果。通过眼神的交流,教师会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注意而不是忽略,学生转而收起自己的手机专心听讲,教师也可以通过眼神给予学生相应的鼓励,所以说,教师的眼神在某种程度上增强了学生学习的激情。当然,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的眼神来判断自己教学效果的好坏,如果学生表现出眼神涣散、呆滞,则暗示着教师应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授课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作为学生,由于担心老师走下讲台时,发现自己没有认真听课而被批评,或者担心老师看自己时,自己没有给予对应的眼神回应而被发现走神,都会全神贯注地去听课。可见,适当增加眼神的交流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课堂的专注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鼓励式教学方法

大学生年龄多为18~22岁,已形成了独立的学习与生活能力,家长与老师的参与度逐渐降低,从而家长的肯定或老师的表扬也越来越少,这会降低学生的存在感与成就感。在本科课程教授过程中,很多老师忽略了“肯定和表扬”的重要性,导致产生学生对课程学习兴趣不足等不良现象。事实上,任何人都需要肯定和表扬,适当的表扬会成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启学生学习之旅的钥匙。但文中提及的“肯定与表扬”不是过多的、廉价的、泛泛的表扬,而是适时的、适当的、适度的“肯定和表扬”。大学课堂上,教师很少表扬学生,或者用“你很认真!”“你回答得很好!”“你很积极!”等简单形式一语带过。本文提出以感受、细节、对比、设问四个要素来体现表扬的价值与成效,即“表扬四步法”。具体步骤如图1所示。

以建筑环境学课程为例,室内空气品质污染这一部分内容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笔者讲授内容时采用问答讨论式教学方法,其中班上平时很沉默的A同学首次回答问题,笔者对其进行了及时的肯定与表扬,利用“表扬四步法”来鼓励学生。(1)谈感受:A同学今天课堂回答问题非常积极踊跃,我感到非常开心和惊讶;(2)讲细节:在我提出室内空气污染来源时,他第一个答到,家里装修材料会散发甲醛污染空气,而且他还细致地想到地毯容易附着灰尘、滋生细菌的问题;(3)作对比:这是我绝对没有想到的地方,因为他以前从来没有回答过问题,相比之下,感觉今天他整个人都变得更积极了,和以往相比更是判若两人;(4)设疑问:请问一下,你是怎么做到面对生活中这些小事观察细致入微的呢?能否教教大家?自此以后,A学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课堂上整个人比以前更有朝气,喜欢回答老师的问题,也喜欢找老师讨论一些问题。特别让人惊讶的是,建筑环境学课程是他本学期期末考试少有的未挂科科目之一,而且本课程成绩位居班级中列。在后续交流过程中,他谈及了自己的感受,这是第一次得到老师的认可,而且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表扬他,这让他觉得自己并不是一无是处,很想学好这门课,也相信自己能学好这门课,只有自己认真学习才不枉费老师的一番认可。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教师的一句话有时可以改变学生的人生方向。进入大学的学生都历经过高考的洗礼,也许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些许放纵,但自有其闪光点,作为教师应尽可能多地看到学生的长处,并适时地、适当地、适度地进行“肯定和表扬”。

(三)合理运用板书和课堂提问

传统的高校教学,教师偏重知识内容的传授,教学重点是将书本上的知识或者自己的研究成果单方面地传授给学生,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变化和思想,缺乏學生对课堂和知识真正需求的调查,造成了学生学习意识的下降和学习策略的单一。同时,部分学生因缺乏学习兴趣,课堂走神、玩手机、昏昏欲睡等现象屡见不鲜。因此,调动课堂学习气氛、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任务迫在眉睫。目前,国内多数高校,除了力学、高等数学等部分公共课的教师仍辅以板书以外,很多课程为了节约课上时间,授课教师都是通过幻灯片直接讲授,并要求学生课下自行阅读教材并进行公式推导。建筑环境学课程改革过程中,在加强课堂互动、调动课堂气氛的同时重视板书和课堂提问的作用。这里所说的板书,并不是要老师逐项推导公式或者全程板书授课,只是适时地,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采取的策略。比如在建筑环境学热压通风一节,如果只给出差压公式和相关结论,学生会很难理解,甚至为了应付考试,死记硬背公式和结论,实际上并没有理解,更不能很好地将理论和实际结合起来。笔者在讲解此知识点时,加入板书,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列举了生活中的相关事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因为涉及流体力学和物理学知识,适当地进行了相关知识的提问,使学生对这一知识点印象更深刻。实践表明,对于课堂上采用板书推导过的公式,涉及到相关结论或者利用其进行计算时,学生能够自己推导并进行相关计算,学习效果更好。

三、考核形式改革

本课程除了在教学方法上增加互动环节外,考核形式上也做了一些改革。课程原采用的考核形式是“平时+期末”,其中平时成绩占30%,主要体现在学生平时上课的出勤率以及作业完成情况,剩余的70%为期末考试成绩,此种考核形式难以保证学生对平时所学知识的获取率,换言之,平时成绩只保证了学生的到课率以及作业上交情况,却无法考核学生平时的学习效果,此外,70%的期末成绩存在一定偶然性,尤其对于建筑环境学这门跨学科的边缘学科课程来说,以一张试卷来评判学生整体成绩的优劣存在一定弊端,很多学生仅在考前突击学习,机械式记忆一些知识点,没有将所学理论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故而,本次改革打破以往考核形式,采取多元化阶段性考核。所谓“多元化”是指不再采用单一的期末一次性闭卷考试形式,而是融入平时测试、期末考试、研讨、实验、调研及汇报等多个环节,所谓“分阶段”是将平时成绩上调至60%,并分三个阶段进行考核,每个阶段各占20%。此外,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优势,加强学生间相互监督促进,将全班45人划分为5个学习小组,划分依据即各个小组成员总成绩持平,小组本着平等、自愿的原则自由组队,本小组内部各成员间有一定比例的平时成绩是一模一样的,比如到课率、课上汇报和课下调研等,目的在于促进小组内成员间的彼此监督帮助,同时小组间也形成了较好的“比、赶、超”的学习氛围,学习小组的划分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平时学习效果。

四、教学效果评价

为了客观地评价本课程的教学改革效果,将课程改革前后学生的成绩进行对比,各分数区间段学生人数分布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改革后学生成绩整体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80-89分(良好)区间以及90分以上(优秀)区间,学生人数分别由改革前的8人、6人上升至9人和10人;60-79分(及格、中等)区间改革前后学生总人数基本持平,但改革前60-69分(及格)区间学生人数最多,改革后人数最多区间为70-79分(中等);≤59分(不及格)区间段学生人数从改革前5人减至改革后1人;改革后80分及以上学生人数占比由改革前的31.11%上升至42.22%,改革效果明显。

进一步对学生成绩进行分项对比,结果如图3所示。由图可以看出,改革后学生不及格率由原来的11.11%降至2.22%,优秀(≥90分)率由原来的13.33%提升至22.22%,全班平均成绩由原来的71.84分提升至76.78分。以上各项数据均表明,强化课堂互动后,学生成绩得到了明显提升。通过本次改革,课程能将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有效结合,很大程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激情,切实改善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等能力。

五、结束语

高等教育注重强化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学的基础地位,力争通过教学改革强化学习效果。本课程教学改革重点解决了高校课堂学生低头、课堂氛围枯燥等痛点问题,提出以眼神交流、鼓励式教学、板书以及课堂提问等方式强化课堂互动,贯彻“以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此外,在考核形式上,一改以往一考定成绩的固有模式,采取多元化分阶段过程性考核,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获取,强调学生对平时知识的积累和应用于实际的能力。后续课程教学中,根据学校的教学条件、教师的专业技能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考虑采用智慧教学,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服务课堂教学,将改革变静态为动态,根据学生反馈即时动态调整教学方法,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参考文獻:

[1]贾永英,王忠华,李晓庆,等.讨论式教学方法在建筑环境学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7(27):84-85.

[2]王丽芳,金光,庞赟佶,等.提高建筑环境学教学质量方法之加强师生互动[J].教育教学论坛,2019(18):202-203.

[3]简毅文.建筑环境学课程的教学体会[J].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2008(10):120-122.

[4]白雪莲,康侍民.基于课程性质和特点的建筑环境学课程教学探索[J].高等建筑教育,2014,23(6):82-85.

[5]朱颖心.建筑环境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方法[J].高等建筑教育,2003,12(3):26-29.

[6]孙春华,金风云,陈占秀.充分发挥建筑环境学核心基础课程的作用[J].高等建筑教育,2008,17(1):72-74.

[7]王杨洋,于景晓,李爽.“建筑环境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3(1):143-145.

[8]杨延萍,周孝清.建筑环境学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05,14(1):70-71.

猜你喜欢

课堂互动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浅析师生课堂互动学习对小学数学教学的影响
组织高中英语课堂互动的四要点
简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互动的艺术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