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教学改革及实践探索

2022-03-24关爱如王涛马丽丽

时代汽车 2022年5期
关键词:汽车专业实践探索教学改革

关爱如 王涛 马丽丽

摘 要:全面推进高校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教学改革工作,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学生、服务企业,促进我国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健康发展,并带动相关智能化产业蓬勃发展。本文主要围绕“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教学改革措施”、“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教学改革注意事项”这几个方面展开深入分析,重点结合“教学方法”、“实践体系”、“教师队伍”等元素,探究高校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教学改革路径,致力于提升教学质量,输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智能网联 汽车专业 教学改革 实践探索

Teaching Reform and Practical Exploration of Intelligent Networked Automobile Specialty

Guan Airu,Wang Tao,Ma Lili

Abstract:Comprehensively promoting the teaching reform of intelligent networked automobile special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to better serve students and enterprises, promot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hina's intelligent networked automobile field, and drive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relevant intelligent industries. This paper mainly focuses on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teaching of intelligent networked automobile", "teaching reform measures of intelligent networked automobile" and "precautions for the teaching reform of intelligent networked automobile", focusing on the elements of "teaching methods", "practice system" and "teaching team". The article also explores the teaching reform path of intelligent networked automobile specialty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strives to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and output applied talents needed by the society.

Key words:intelligent networking, automotive specialty, teaching reform, practical exploration

近年來,随着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不断发展,对相关人才的能力需求,越来越明确。为了适应这种产业需求,众多高校开始积极落实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教学改革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有些高校暴露出一些典型问题。比如说,“不注重多样化教学”、“实践教学成效较差”、“缺乏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等。这些问题的存在,说明高校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教学改革工作不能急于求成、跟风效仿,要经过深思熟虑,形成完善的教学改革方案,一步一个脚印去落实。

1 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不注重多样化教学

当前,在高校智能网联汽车专业中,有些教师满足于单一的教学方法,不注重多样化教学。具体来说,开展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教学工作时,有些教师主要采取“灌输式讲述”方法,专注于理论分析。当学生提出质疑时,教师没有结合学生反馈,与学生进行深入探讨。这会削弱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感,打压学生的积极性。除此之外,讲解智能网联汽车相关知识时,有些教师完全跟不上信息化教学趋势,仍然以单一的线下教学为主[1]。处于信息化大环境之中,高校学生更容易被信息化资源、工具吸引。作为新时期高校教师,应该深入研究信息化与智能网联汽车专业之间的契合点,而不是拒绝信息化教学的到来。

1.2 实践教学成效较差

结合各方面因素来分析,导致智能网联汽车专业实践教学成效不理想的原因有很多。具体来说:一方面,硬件条件不足。在智能网联汽车专业实践教学中,有些高校硬件条件有限,难以提供充足的实践场地、先进的实践设备,有些实践工具甚至已经属于“淘汰品”。这不仅会限制实践教学次数,还会影响实践教学整体设计方案,降低实践教学质量;另一方面,校外实践不足。关于智能网联汽车专业实践教学的设计,有些高校缺乏校外资源,建立的合作关系比较少。当教师需要开展校外实践时,高校难以发挥统筹、协调作用[2]。如果智能网联汽车专业实践教学长期局限在校园内,教师可以策划的空间比较小,学生的体验也比较单一。久而久之,学生在实践学习中的启发与收获,可能会越来越少。

1.3 缺乏能力较强的教师队伍

高校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教学工作的规划、落实,离不开一支有能力的教师队伍。目前,在“知识储备”上,有些高校教师掌握的智能网联汽车知识,已经属于过时的知识体系,并不符合新时期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现状。这些教师的知识储备,主要来自书本和网络,没有通过一线工作考察,定期检验知识、更新知识。智能网联汽车领域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相关知识体系更新速度非常快。一旦教师停止继续探索的脚步,很容易出现“知识断层”,难以为学生答疑解惑,难以科学引导学生。在“实践能力”上,有些高校教师的关注点全部在校内,从不主动去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调研,也不愿意向一线工作人员汲取经验[3],个人实践能力远远跟不上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发展。当学生遇到实践方面的难题时,教师只能从理论层面去辅助,无法从实践出发,给予学生一些科学建议。这会影响教师的自信,也会影响学生的进步。

2 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2.1 构建多样化教学体系

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教学改革,需要一些新兴的教学方法,高校教师要用心构建多样化教学体系。具体来说,设计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教学时,高校教师要强调互动、探究。举例来说,分析智能网联汽车的主要功能时,高校教师可以指出三大方向“导航功能”、“娱乐功能”、“故障预警功能”,引导学生自主查阅相关资料,建立小组探究学习模式。这可以增加学生参与感,让学生意识到主动学习的重要性。除此之外,高校教师还可以结合信息化工具,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多媒体教学”,以视频的形式,播放智能网联汽车特色功能[4],让学生在信息化资源的提示下,有步骤地开展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成效。

2.2 提升实践教学整体成效

如何提升高校智能網联汽车专业实践教学整体成效?一方面,改善硬件条件。为了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专业实践教学质量,高校要从硬件条件出发,改善学生学习环境。比如说,拓宽实践场地,供学生进行团队形式的实践练习、实践比赛。或者,引入先进的实践设备,如:“智能导航系统”、“语音交互系统”、“远程操控系统”等,便于学生开展高质量实践练习;另一方面,加强校外实践。高校要结合智能网联汽车专业实践教学需求,与校外企业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将企业资源成功引入实践教学。比如说,校企共建“智能网联汽车实训工作室”,让技术人员、学生小组协作完成具体的工作任务,在大量真实的工作任务中[5],积累实践经验。通过这个过程,学生的学习体验会更加深刻、持久。

2.3 打造综合实力型教师队伍

为了更科学地规划、落实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教学工作,高校要从“知识储备”、“实践能力”出发,打造综合实力型教师队伍。在“知识储备”上,高校教师要深入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通过一线工作考察,更新自己的知识库,汲取一些新的知识体系。当教师多看、多听、多体验,对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教学工作的认识,也会发生改变,有利于高校教师站在前瞻性视角,为学生提供精准化的“答疑服务”、“引导服务”,缓解学生学习压力。在“实践能力”上,高校教师既要关注校内教育教学工作,也要将关注点放在广阔的校外空间,以“学习者”身份,主动去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学习、实践,搜集相关案例,丰富自己的教案[6]。这样一来,即使学生遇到实践方面的难题,教师也可以快速提出合适的解决方案,帮助学生尽快走出困境。这会建立教师个人的自信,也会推动学生学习进程。

3 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教学改革注意事项

3.1 注意学生兴趣

关于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教学改革,切勿忽视学生个人兴趣。具体来说,在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教学改革过程中,高校教师要注意内容改革,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切入,介绍智能网联汽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联性,推送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新闻、案例,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智能网联汽车相关知识,开启趣味学习。除此之外,高校教师还要注意方法改革。比如说,引进一些新兴教学方法时,高校教师要以学生兴趣为参考,对新兴教学方法进行合理整改,使教学方法易于实施,并符合高校学生认知规律[7]。总体来说,在兴趣的带动下,高校学生更容易接受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教学改革方案。

3.2 注意学生素质

深化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教学改革工作时,除了注重学生成绩,还要关注学生各方面素质。一方面,关注创新素质。实施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教学改革时,高校教师要突出创新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原有的知识体系、技术体系下,提出自己的创新方案,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创新素质。在科技性非常强的智能网联汽车领域,学生个人的创新素质,将会成为一种核心竞争力,为学生带来更多发展机会;另一方面,关注职业素质。落实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教学改革措施时,高校教师要根据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提出的各种需求,进行有方向性的职业素质教育[8],呼吁学生热爱国家、热爱工作岗位、热爱集体,不断提升学生职业素质。

3.3 注意行业动态

为了保持正确的改革方向,高校教师要动态观察行业变化。从智能网联汽车行业来分析,这是一个高速发展的行业,高校教师要意识到该行业的“变化性”,密切关注行业动态,及时更新不合时宜的教学内容,确保各项改革工作不滞后。从智能网联汽车相关行业来分析,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健康发展,与大数据行业、物联网行业等紧密关联,彼此之间存在着相互带动的关系。全面推进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教学改革时,高校教师除了关注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变化,还要立足整体性视角,深入研究大数据、物联网等行业,为学生拓展必要的跨学科知识。

4 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高校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教学改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相关教师要认真总结、不断改进。为了更好地把握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教学改革质量,高校可以从这些方面去调整:(1)构建多样化教学体系;(2)提升实践教学整体成效;(3)打造综合实力型教师队伍。在这个过程中,高校教师还要用心观察学生、企业,注意“学生兴趣”、“学生素质”、“行业动态”等重要因素,将成熟的学生建议、企业建议,纳入智能网联汽车专业教学改革方案,有计划地推动教学改革工作。

参考文献:

[1]单跃平.浅析职业院校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专业建设[J].汽车实用技术,2019(22):43-44.

[2]刘晓馨.职业院校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实训基地建设初探[J].内燃机与配件,2019(21):287-288.

[3]林馨.中国汽车升级转型“新能源+智能网联”成新引擎[J].能源研究与利用,2019(05):19.

[4]李然,姚艳南,吕吉亮.高职院校智能网联汽车专业建设方案探究[J].职业教育研究,2019(10):49-53.

[5]刘昆雄,孔鹏,秦顺.基于SWOT-PEST模型的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竞争态势分析——以吉利集团为例[J].科技情报研究,2019,1(01):84-94.

[6]马铮,金碧辉.高职院校汽车智能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究[J].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8,20(04):91-95.

[7]边明远,李克强 . 以智能网联汽车为载体的汽车强国战略顶层设计[J]. 中国工程科学,2018,1:1-7

[8]李克强,戴一凡,李升波,等.智能网联汽车(ICV)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J].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2017,8(1):1-14.

猜你喜欢

汽车专业实践探索教学改革
加强汽车专业教学改革,提高中职学生就业竞争力
高校汽车专业教学改革浅析
信息技术在中职汽车专业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浅谈新时期煤矿员工教育培训的实践探索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