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识势和产学研合作创新相互促进的内在机理

2022-03-23张明丽丁月华

关键词:合作方科研院所产学研

张明丽,丁月华

(太原科技大学 a.法学院;b.经济与管理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产学研合作的创新形式越来越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强大动力。产学研合作创新是指具有异质性的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凭借各自的资源优势,就技术攻关、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方面开展合作,从而实现多方受益、共赢的一种机制。在合作创新中,参与方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分工协作,共同进行技术创新,学研方在理论知识、科研能力上具有优势,主要负责基础研究和科研服务;产方在技术实践方面具有优势,主要负责技术成果的转化和检验。这种创新形式通过优势资源的重新整合,不仅可以获取技术创新所需要的人才、技术、资金和信息等资源,而且可以获得新知识,提高合作成员的技术创新能力。然而,产学研创新方式能否充分发挥作用,取决于合作方之间能否有效地进行知识转移,而知识能否有效转移又取决于成员相互之间是否存在足够的知识势。一方面,知识势促进了产学研的有效合作,另一方面,通过产学研合作,合作方提高了自身的知识势,增强了核心竞争力,因此,产学研合作中知识势的形成与产学研合作创新是相互促进的。

一、知识势与产学研合作创新

(一)知识势与知识转移

势是物理学中的概念,用来表示物质的能量与所处的状态。把“势”的概念应用到知识管理中,可以得到知识势的概念。知识势是指知识主体所处的一种知识能级状态,反映了特定知识主体占有特定知识资源的优势程度,如:知识存量的丰富程度、知识结构的合理程度、知识的稀缺程度等。[1]由于知识在地域和专业上分布的非均衡性,不同主体拥有的知识在存量、质量、结构等方面存在差别,导致了知识高低“位势”的差距,也就是知识势差。

知识势差是个相对的概念,知识主体在某类知识上处于高位势很可能在其他类知识上处于低位势,与某一知识主体相比处于高位势很可能与另一主体相比处于低位势,在某一时点处于高位势也很可能在另一时点处于低位势。正是由于这种高低位势之间的相对落差,产生了知识转移,在一定的条件下,知识由知识势能相对高的知识主体向知识势能相对低的知识主体进行转移。对于每一次的知识转移,知识主体之间必须存在知识势差,随着主体知识的不断积累,知识势能得到持续强化,势差也越来越大,最终,知识势能使知识流克服一切障碍,冲开阀门,流向低位势主体[2],知识经过整合、吸收后,新旧知识融合,实现知识创新,低位势主体的知识势得到提高,只要存在势差,新一轮的知识转移又会开始。因此,知识转移是知识主体之间对于某类知识的“势差”不断降低的过程,当“势差”降低到零时,知识转移以成功而结束。

(二)知识势与产学研合作创新相互促进的内在机理

产学研合作创新是基于知识互补性的合作,由于行业特点、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合作方之间在知识的存量、质量、结构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别,与企业相比,高校和科研院所拥有大量的高科技人才、前沿的理论知识、先进的科研仪器和实验室等资源,具有很强的知识获取、吸收、创新能力,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基地,因而在理论知识、基础研究、科研能力等方面具有优势,可以向企业提供理论指导和基础研究成果,但是缺乏技术实践应用能力和经验知识。而企业是将科技成果转化的实现地,也是检验科研成果的场所,因而在经验知识、实践能力、市场需求知识等方面具有优势,可以向高校和科研院所提供实践类知识和市场需求类知识,但是科技成果的研发、消化吸收及再创新能力有限。因此,学研方在理论性知识方面具有知识势,而产方在实践经验知识方面具有知识势,它们在不同类型的知识上分别具有势差,正是这种势差的存在,导致了知识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的转移。

知识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的转移可以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是合作方内部的知识转移,包括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知识转移、人与人之间的知识转移;另一层是合作方之间的知识转移,包括产方之间、学研方之间、产方与学研方之间的知识转移。合作各方通过第一层次的知识转移(知识收集、知识共享、知识整合、知识创新、知识应用)形成自身的知识优势,并用已形成的知识优势去支撑产学研合作创新活动。而在产学研合作中得到的技术创新经验和知识又可以促进合作各方知识势的提高和知识转移中各个环节的动态更新和提升,进而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这样,知识势和产学研合作的循环促进, 就可以使合作各方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持续不断、螺旋上升的竞争力。

二、知识势的形成及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促进作用机理

知识势在知识流动中产生,同时又推动了知识的流动。由于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由于行业性质、知识存量、接受能力等方面的差别,在知识流动中,不同类型的主体形成了不同类型知识的势能。

(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知识势

高校和科研院所是重要的科研基地,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经过长期的积累,形成了在理论知识方面的优势。在产学研合作创新过程中,在知识势的推动下,这些理论知识通过一定的方式流向企业,用于指导企业进行生产实践和解决技术难题。

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知识势形成,从内部来看,来源于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和不断地学习。高校和科研院所拥有先进的科研平台,研究人员的文化水平普遍比较高,他们掌握了先进的研究方法,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信息和资料,并时刻关注和学习本领域内前沿的理论知识。当科研人员产生新的想法或者新的创意后,就会积极进行实验论证,形成的研究成果以专利、文字、语言、图形等的方式表达出来,形成理论知识。从外部来看,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知识势来源于与其他单位合作的科研攻关、人员的流动、参观访问等,研究人员把从外部学习中收集来的新知识与旧知识充分融合,经过总结、提炼后,上升为新的理论知识。通过这些途径收集到的知识在指导生产实践的过程中,得到不断修正完善,最终形成系统化、科学化的理论知识,并通过著书立作,主要以显性知识的形式表述出来,形成了与企业相比的知识优势。

高校和科研院所从内部获取的知识和从外部获得的知识两者是统一的,它们用长期积累起来的理论知识去和其他主体开展科研合作和指导企业生产实践,在此过程中,获得的知识会被传导到内部,经过提炼、总结,形成理论知识。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理论知识势能的提升。因此知识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内部的转移过程是一条动态链。

(二)企业的知识势

企业是技术创新成果的实践者,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商业化过程中,积蓄了丰富的实践经验,获取了操作技能和专门技术,形成了企业的知识势能,这类知识是行动导向的,具有个人特性,很难被正式化或交流,也就是所谓的隐性知识。然而,它们是知识的初级形态,也是技术创新的前提条件。在产学研合作创新的过程中,这些实践经验在势能的推动下,流向高校和科研院所,成为深入研究的重要基础。企业的知识势主要来源于两个重要渠道:

一个渠道是企业外部的消费者。消费者是创新的动力,市场是瞬息万变的场所,技术创新必须及时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才能实现有价值的创新。希普尔指出,最早进行创新的用户确实是创新者[3]。消费者在使用和体验产品的过程中,积累起许多产品的需求信息和技术观念,这些信息和观念反馈到企业中,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起点之一。这些积累在消费者中的市场需求信息、技术观念、想法和创意,形成消费者与企业之间的知识势差,并通过企业的市场调研和反馈系统传导到企业内部,经过研发人员的识别、整理、提炼,把其中有价值的技术观念、想法转化为技术知识,制定成技术规则,在大批量的生产实践中,这些技术规则内化到员工头脑中,形成熟练技能。经过长期生产工人生产实践的反馈和研发人员的研究,对技术规则进行不断的修正,新技术、新工艺趋向稳定,技术实践知识也得到固化。当然,企业在合资经营、合作经营、人员流动、外派学习、参观访问等过程中,也可以获得知识势能。这些来源于生产实践中的知识是高校或科研院所很难具备的,形成企业与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知识势差。

另一个渠道是企业内部。知识来源于实践,是劳动人民对实践经验、规律的总结。在企业内部,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员工之间,由于技术知识储量、技术知识结构、嵌入性、接受能力、文化水平等方面的差异,相互之间也存在知识势差,形成知识在企业内部的流动。在生产实践过程中,有创新思维的人可能会突发奇想,产生节约成本、改进产品或工艺、提高生产效率的技术诀窍,形成蕴含在工人头脑中的隐性知识,个人通过“抽象” 、“编码”、 和“扩散”的过程[4],把这些隐性知识外化,在研发人员和生产工人的共同努力下,制定成技术规则,并通过“用中学”、“干中学”、 “学中学”,内化为员工技能。企业通过不断修正,使这些技术知识得到固化。这些从劳动人民生产实践中得来的知识,具有实用性、可操作性等特点,也是高校和科研院所不具备的,形成了它们之间知识势差来源的另一个渠道。

从以上分析可知,企业从外部用户获得的技术观念、需求信息和从内部获得的技术创新成果是企业获得技术创新实践经验知识的两条渠道,并且两者也是统一的,企业从外部用户获得的需求实践知识可以引起企业内部的技术创新,通过技术创新产生的新产品,最终满足了用户的需求,并接受用户的检验,用户在产品使用中产生的技术观念和新的需求又会反馈到企业,如此反复,共同推动技术知识的流动,知识在流动中不断生成、积累、更新、增殖,技术创新就是在这种反复的实践中获得的,企业因此获得了技术实践类知识势能。

(三)知识势对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促进作用机理

技术创新是一个知识的产生、创新和应用的进化过程,创新活动起始于构思,任何新思想都不是凭空而来的,是建立在大量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是一个利用旧知识产生新知识的过程,而技术创新突破也是在原有技术、知识继承基础上的突破[5]。因此,良好的知识储备(知识势)是推动技术创新的基础条件,而知识管理的目的就是要提高知识势。在李修海、蒋勇等人的研究中,也论证了知识管理是如何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6-7],在知识管理中,一个关键的环节是使知识高效地转移到对方。

产学研合作创新的过程,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知识转移的过程。产学研合作的成功与否,就是要看合作方之间是否有效地进行了知识转移。产学研合作创新的知识转移是指合作方为达到技术创新的目标,通过广泛的交流互动,进行有计划、有组织的知识共享、整合和吸收的过程。这种知识转移是交互式的,不是单向的,如果不能从对方得到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知识,这种合作就没有意义。学研方在理论知识、科研能力上具有优势,产方在实践经验知识上具有优势,出于对互补性知识和稀缺性知识的向往,这些组织走到一起,联合进行技术创新。学研方专门负责基础研究和科研指导,产方专门负责科研成果的转化,成员之间分工协作,重新整合优势资源,提高了合作效率。产学研合作的过程是一个重复博弈的过程,大大降低了知识的交易成本,使得知识转移更加容易发生,各自拥有的知识存量和质量不断得到增强,知识势不断得到提高,在知识势的推动下,实践经验性知识不断地从企业流向高校和科研院所,理论知识不断地从高校和科研院所流向企业,形成了知识在产学研创新网络中的双向流动,知识在相互整合中,创造出新的知识,也形成新的技术成果和新产品。学研方和产方各自拥有的知识势越高,知识的转移能力越强,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效果越明显。

三、产学研合作创新对知识势形成的促进机理

按照耗散结构理论,系统进化的真正动力来自于外界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输入。知识管理系统作为一种耗散结构[8],首先具有开放性,必须不断地从外界输入能量、物质、资金、人才,与外部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才能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知识内部获取的方式由于知识主体内严格的行政管理体系和科层管理制度,使得知识交易成本相对低,但是内部人员之间、部门之间的知识势差很容易消失,致使知识流动停止,这实际上是一个熵增的过程。另外,由于自身能力有限,知识主体仅仅靠内部开发和挖掘,很难获取技术创新所需要的全部知识。因此,知识管理系统必须开放,从外界引入负熵,积极寻求与外部的合作,获取新的知识。产学研合作创新就是这样一条创新主体获取新知的有效途径,通过建立知识网络、知识联盟,降低从外部获取知识的交易成本,合作各方不仅利用了对方的知识资源,而且通过合作创新,改善了自身的知识动态管理,促进了知识势的形成。

(一)产学研合作创新可以促使知识获取

根据知识分类的经典理论,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那些嵌入在工作手册、书籍资料、视听媒体、技术报告、机器设备等载体上的具有可见性的知识叫做显性知识;那些依附于员工头脑、组织流程中的难以表述的知识叫做隐性知识,比如,技巧、经验、诀窍、洞察力、价值观、组织文化等,这些知识不易被获取与分享,但往往是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资源。显性知识可以通过逻辑推理生产出来,通过正规学习、交流访问的形式而获取。与显性知识相比,隐形知识只能在特定情境中通过实际亲身经历或体验而获得,如干中学等。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方式使得创新主体根据自身的知识背景和技能特点选择合作方,通过契约和信任,将不同区域、不同性质的具有知识关联性或互补性的主体联结起来,大大提高了知识的搜集效率。在指导生产实践过程中,学研方会把自身的理论知识源源不断地传导给企业,提高了企业的知识素质。而产学研合作为学研方提供了一个技术应用的平台,学研方通过亲自参与企业的技术操作和与技术人员互动交流,把存在于员工头脑中的隐性知识充分挖掘出来转化为显性知识,把个人的知识转化为共同的知识,使得创新主体以最低的成本、最优的收集方式、最短的时间获得最有用的知识资源,既弥补了各自知识储备的不足,又奠定了产学研究合作的知识基础。

(二)产学研合作创新可以促使知识共享和知识转移

由于知识载体的差异和知识的价值性,知识无论在获取、共享、转移还是应用上都需要支付一定的成本,尤其对于隐性知识,转移的发生往往需要支付高昂的成本,叫做知识转移成本[9]。当知识转移成本低于知识获取成本(指知识输出方为创造或获取某种知识而付出的代价)时,知识输出方不愿转移该知识;当知识转移成本高于知识产出绩效(指知识接收方利用接受的知识创造的产出)时,知识接收方不会接受该知识,知识转移也不会发生;只有当知识转移成本高于知识获取成本而低于知识绩效时,高效的知识转移才会发生。产学研合作是建立在自愿平等基础上的合作方式,参与方认为从对方获得的价值高于自己付出的成本时,才与其进行合作。与科层制组织形式相比,这种组织形式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为合作方提供了平等宽松的知识交流平台。与市场组织形式相比,这种组织形式可以降低知识交易成本,减少主体之间进行知识共享和转移的障碍,促进合作方之间的知识交流和沟通,使得知识转移成本低于知识产出绩效。同时,合作成员都认为,只有相互之间进行有效知识转移,才能创造出新的知识,才能创造更高的价值,因而转移成本价值必将高于知识获取成本。所以,产学研合作的方式促进了知识的共享和转移。

(三)产学研合作创新可以促使知识创新

在知识转移过程中,知识主体要对接受到的知识进行译码、分析、整理、重构和编码,创造出对自身发展更有用的新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凝结了知识主体辛勤的劳动与智慧。因此,知识转移过程,也是一个知识质量不断提高、知识效益持续扩大的过程。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方式促进了合作方之间相互学习和交流,也就促进了知识转移,这不仅使新知识不断被创造出来,而且被及时有效的应用于生产实践,得到转化和增值,加快了技术和知识创新的速度,增强了合作成员的创新能力。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合作关系,产学研合作创新消除了由于合作关系不稳定而带来的风险,在合作的重复博弈中,参与方通过模仿、观察和实践,相互支持隐性知识显性化,实现了隐性知识的相互共享,并通过外在化来实现知识创新。有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中的成员之间具有层级性,位距中心地位的主体可以将各个成员的知识进行收集和整合,从成员的最新创新成果中提炼出有用的知识,在对这些原始知识进行初步的加工后,将其分门别类,再次进行整合、加工, 形成与创新目标相一致的新知识。产学研合作中的这种系统式和交互式的知识整合机制,不仅可以减少沟通成本,极大提高知识的创新效率, 而且促进了合作方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促进了知识积累,提升了知识优势。

(四)产学研合作创新可以促使知识应用

知识转移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知识的利用效率,使所有知识都能做到“物尽其用”,以充分发挥知识效益。知识的转移过程在时空上表现为,过去的投入促进了目前知识的增量积累,这种累积性具有历史演进与路径依赖两个特点,历史演进是指知识在共享、转移与应用过程中体现出继承性,表现为知识主体在共同合作中相互学习与交流,汲取有益于自身发展的知识,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路径依赖则是指任一新知识的增加,受现有知识存量的约束,知识主体现在和对未来的选择取决于其过去所做的和所拥有的。因而,知识的增量累积性使得知识可以看做是一种诠释、判断某一事件或解决某一问题的认知体系,具有反馈效应。在产学研合作创新中,产方为学研方的科研成果提供了广阔的应用舞台,例如,当产方面临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时,学研方将自己拥有的理论知识应用于解决该问题,这是一种“知识投入”,通过知识的应用,合作双方都获得了解决问题的经验及方法,这是一种 “知识产出”,这种“知识产出”将累加在合作方原有的知识体系中,促进了知识势的提高。

综上,在知识经济时代,任何一所高校或一个企业仅靠自身的力量不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取得成功,市场竞争已经进入到了“合作竞争”时代。产学研合作是“合作竞争”的一种有效形式,合作方各自专注于不同的知识领域,学研方专注于科学研究,产方专注于科技成果转化,双方分工协作,共同推动科技创新。然而,在产学研合作创新过程中,可能存在知识转移成本高、合作各方沟通不足、相互不信任、企业隐性知识难以传递等方面的问题,不利于知识的转移和知识势的形成,进而影响了合作效率。为扫清知识势形成障碍,可以采取如下措施:一是优化知识传递环境,通过完善政策制度、建立知识共享和传递渠道、培育产学研联盟的团队文化等手段,为知识传递创造良好的条件环境;二是强化产学研合作治理,通过建立知识共享机制、信任机制、利益分配机制、资源分配机制等方式,规范合作内部管理,促进知识转移;三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建立知识共享平台,为知识转移提供多种有效的通道;四是提高企业隐性知识显性化能力,通过建立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措施、有效保护员工智力资源机制、长效学习机制等措施,加快隐性知识显性化效率,促进校企知识互补。

猜你喜欢

合作方科研院所产学研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成长相册
航天科研院所“双创”路径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运行管理探索与实践
共建“一带一路”需要正视居间合作方风险
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模式选择的博弈分析
“政产学研用”:培养卓越新闻人才的新探索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生鲜品销售网络合作方优选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