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碳经济时代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路径分析

2022-03-23赵春玲

山西农经 2022年20期
关键词:高碳农业生产

□赵春玲

(沂水县许家湖镇经管站,山东 临沂 276402)

从本质上看,低碳经济并非单一的概念,其内容更倾向于一种体系。该体系内包含有传统的农业生产、现代的环境技术以及农产品产业链等基础部分,其未来发展更倾向于将体系内的各个子成分相融合。但是,各个子成分的发展情况有较大区别,融合过程面临较多困难,需要灵活把控各子成分之间的资源分配,并为其调整提供相关的指标数据,从而实现真正的低碳经济。

1 低碳经济的相关概念

1.1 主要内涵

实现低碳经济需从多方面入手,即便是将其范围缩减至农业范围中,也需从能源、技术、人才、环境、经济模式等方面入手,并尝试将其与农业发展相结合。例如,在能源与农业的结合中,农业活动需考虑能源的使用问题[1]。

多数人认为,农业生产中的低碳主要是控制碳排放,但实际上新能源的研发、混合能源的使用、混合能源结构的配置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低碳经济。除了能源以外,技术、人才、经济模式等因素均需与农业进行有机结合,从而达到低碳农业发展的目的,并非仅依赖单一的技术突破[2]。

1.2 与其他领域的协同

低碳经济与其他领域的协同在表现上与其子项有很多重合,所以大部分人有所混淆。但实际上,低碳经济与其他领域的协同在性质上有较大差别。例如,低碳农业经济虽受当地经济模式的影响,但在有效范围内不能干预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方向[3]。

农业低碳经济模式要想取得长久发展,就必须紧密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模式,不断对自身的发展模式进行调整,并尽可能与地方经济模式融合。需要注意的是,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经济属性相对较弱,较高的融合度会导致农业低碳经济被地方经济模式所吸引,最终出现不可控的状态。

2 农业低碳经济模式的发展难点

2.1 产量与环境两难全

在农业低碳发展中,要想将低碳作为农业发展的重点,产量一定会明显下降,甚至可能低过预期。我国虽然是粮食大国,但粮食的产量以及稳定度并不具备较强优势,贸然进行农业经济的低碳化,会造成产量下降,使我国农业生产优势迅速下降,在进出口贸易中失去优势[4]。在此背景下,我国农业的整体发展态势会受到严重影响,并迅速体现在农业的各子项环节中,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2.2 对技术的硬性需求较高

与其他领域的低碳发展不同,农业低碳经济的发展会在以下领域出现更大的困难。

2.2.1 生产环境

主要粮食作物大部分种植在露天环境中,很难及时控制机械生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物[5]。部分农作物在种植过程中需要多次追肥,但肥料27%左右的关键成分会挥发在空气中,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环境,无法达到低碳的目的。要想从技术层面控制该问题,将难以估计技术的覆盖范围和技术难度,所以技术角度不能有效处理该问题,也不适合处理该问题[6]。

2.2.2 种植技术

在现代化农业经济生产中,为了保证基础产量,大部分地区会采用机械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但应用机械化会造成环境污染,与农业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相违背。同时,部分农业的种植技术对特种机械的依赖程度较高,短时间内很难寻找到替代技术。事实上,现代农业经济很难实现低碳发展的关键原因之一是主要生产技术难以通过环保的生产方式进行替代[7]。

2.2.3 技术优化

对于大部分农业生产区来讲,虽然机械化普及程度较高,但只是提高了人工作业的效率,对生产过程的干涉十分有限。加之农业经济的生产环境管理较为困难,对技术的信息收集和自动化管理难度相对较高。同时,种植区对于一些生产中的关键数据不具备分析处理能力,难以实现技术中的低碳化处理。

2.2.4 技术的本地化需求

我国地大物博,各个地区的土壤生态差别较大[8]。研发农业低碳生产技术,需要较长的时间对技术进行本地化处理,从而达到预期的低碳生产要求。但对技术进行本地化处理的过程中会出现较多问题,若技术研发的核心部分出现问题,将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技术本地化成本。

2.3 农业低碳经济模式中环境与污染之间的处理

2.3.1 处理态度

农业中处理环境污染问题十分特殊,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污染处理成本过高。对于大多数现代农业种植区来讲,农业种植的收益远不及其他经济模式,并且种植过程中会有较大的成本支出。继续花费较多的成本处理环境问题会导致农业生产出现负收益[9]。在此背景下,大多数农业生产区对污染处理的态度较为模糊。多数情况下,生产区会将种植收益的30%用来支付种植过程中的各项费用,而费用的多少直接影响了种植区对污染处理的态度。

污染处理技术很难在短时间内迅速普及。不考虑低碳技术的研发难度,仅考虑技术的普及情况,现代农业生产技术也很难满足大部分地区的生产需求。多数农作物生长周期相对较短,需要在短时间内进行大规模技术覆盖[10]。从理论角度来看,如果技术不够成熟,几乎不可能实现短时间内的技术覆盖。从技术传播角度来看,低碳技术具有较高的技术门槛,不可能覆盖至生产区的各个部分。因此对于一些中小型种植户来讲,低碳技术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并不能提高其重视程度。

2.3.2 人才缺口问题十分严重

从农业人才分布的构成来看,农业低碳经济中各个环节的人才分比差异较大,存在明显的短板效应。而且农业低碳经济的独立性较弱,十分依赖其他领域的材料、技术突破,如果行业人才出现严重缺口,很难有发展的动力[11]。

同时,社会对农业方面的人才重视程度较弱,使得行业内基层人数比例逐渐下降,这一点从相关高校的专业分布中可以明显看出。此外,农业低碳经济缺乏国家专业认可的标准,因而控制该行业的人才质量十分困难。

3 新时代下农业低碳经济的主要发展策略

3.1 缓解生产与低碳经济之间的矛盾

生产与低碳经济的矛盾主要体现在生产目标的制定中。我国农业生产分布较为集中,部分区域的生产压力较大。国家要合理分配生产总量,降低区域的生产压力。部分地区地理环境较差,很难进行正常的农产品种植活动[12]。当地政府需根据实际种植情况合理配置农业资源,设置可行的生产目标规划,有效降低地区的生产压力,缓解环境与生产之间的矛盾,为农业低碳经济争取更多空间。

3.2 加强农业的基础建设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农业基础建设特点明显,例如分布集中、基础设施储备较差等。处理该问题时,政府部门需从需求入手,根据该地区的实际情况制订详细的生产方案,并根据计划进行基础农业建设。提升基础农业建设质量后,低碳技术会有更多的介入空间。例如在农业育苗中,增加基础大棚数量可以有效降低种子发育期间的气体交换效率,为收集有害气体提供技术支持[13]。

3.3 发展新型农业经济模式

在传统农业经济模式中,大多数地区以土壤为载体进行种植。随着技术的发展,植物可以脱离土壤生长。试验数据表明,容器育苗与无土栽培方式的碳排放明显低于传统的土壤种植,而且容器苗本身有碳收集能力,能够为后期的二次利用创造条件。无土农业的发展需要相应的经济模式支持,例如针对性地调整传统农业资源中的资源配置重心,尝试将土壤维护成本转移至独立种植空间的建设中。

种植户是新型农业经济模式的主体,需要为其进行相应的政策调整。在理想情况下,新型农业经济模式需要对原有的农业概念进行扩展,并尝试将更多的内容纳入至该体系中,从而加强新型农业低碳经济的稳定性。具体来看,传统农业经济模式中种植户占主要地位,种植户的意愿直接决定了农业种植模式的最终收益以及整个行业的运转情况。其他成分进入后,种植户意愿对结果的干预会有一定调整,进而推动种植业持续健康发展。

3.4 根据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制定可行性的碳指标

3.4.1 具体的碳指标设置

传统的种植模式并未对低碳界定相对完整的概念,没有相关的标准对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进行比对,碳排放长期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相关部门要根据具体的种植类型对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制定标准。不同种植活动的碳排放量差别较大,碳排放的必要性和收益会影响具体的生产活动。

在此情况下,需要对必要生产活动进行碳排放控制。对于必要性较弱的农业种植活动,可以通过相关政策鼓励种植户进行技术研发,并对传统种植行为进行改进优化,从而达到降低排放或无碳排放的目的。如果条件允许,相关部门在积累一定数据后可以根据碳排放的单位回报值推算碳生产力,从而使单位碳排放取得最大收益。但是,碳生产力的推算不能仅以收益为主要参考因素,还需将人力资源、可行性、风险因素等纳入其中。

3.4.2 应对高碳排放生产活动

对于高碳排放的生产活动,相关部门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在部分农业生产活动中,高碳排放的生产活动在短时间内不能得到有效替代,需为其设置缓冲空间。例如可以为其设置技术改革预期,并通过政策引导的方式逐渐降低碳排放量。

对于非法的农业碳排放行为需要及时处理。例如在大多数种植区中,小麦、玉米等作物在完成收割后会留下较长的植物根茎组织,部分种植户会通过燃烧的方式处理,但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氧化态,使该区域的环境迅速恶化。针对这种行为,政府部门需联合当地部门加大宣传力度,减少非法高碳生产活动,使相关人员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14]。

3.4.3 设置动态碳指标

对于大多数生产活动来讲,低碳经济并非环境的唯一指标,在制订具体生产活动目标时,需考虑其他环境指标,以免陷入低碳控制的悖论。即便重点发展农业低碳经济,仍需结合实际和环境需求动态调整碳数据,从而避免生产活动破坏生态环境。如果条件允许,应尽可能分地区、分物种规划碳指标,不能照搬其他地区的经验。

3.5 优化农业结构

对农业生产活动进行优化处理,可以达到低碳的目的。需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具体可分为以下两点。

降低高碳种植活动的频率。高碳种植活动即便是进行了技术优化,碳排放量还是会远远超过其他低碳种植活动或者是零碳种植活动。相关部门可以进行政策引导,使种植户放弃种植高碳排放植物,达到降低高碳种植活动频率的目的[15]。

发展低碳种植活动的衍生产业链。一般情况下,大多数高碳排量的种植活动都集中于原材料的种植中,加强低碳植物产业链的纵向延伸能够提高低碳植物的潜在价值,降低种植行为的经济占比。增加产业链深度能够有效丰富种植业的主体类型,进一步削弱种植户在种植活动中的主导地位,方便对种植活动的管理。

4 结束语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是我国的重要经济来源。生产活动要注意环境发展,而农业低碳经济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对于农业低碳经济中出现的问题,相关部门以及科研人员要加强资源分配,优化生产环节,科学管理,有效推动农业低碳经济有序发展。

猜你喜欢

高碳农业生产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高碳醇/膨胀石墨复合相变热沉多目标优化
中国高碳行业上市公司碳排放强度榜
中国高碳行业上市公司碳排放总量榜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