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脱贫地区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对策研究
——以喀什地区英吉沙县为例

2022-03-23□刘

山西农经 2022年20期
关键词:农业发展

□刘 楞

(新疆警察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和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农业农村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1 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党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2]。新疆是我国西北的战略屏障,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也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连续发布自治区党委一号文件,就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了安排部署。2021 年7 月19 日,自治区专门印发了《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分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实施方案》,综合考虑各县(市、区)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水平以及各地州所辖县市数量、县市发展状况、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财政承受能力等因素,将全疆93 个有农村人口的县(市、区)划分为35 个巩固提升县、20 个示范引领县、38 个加快发展县,分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同时,根据自治区党委主要领导批示,自治区人大牵头制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乡村振兴促进条例》,为自治区乡村振兴提供法治保障。

2 英吉沙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现状

英吉沙县隶属新疆脱贫地区之一——喀什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昆仑山北麓、塔里木盆地西缘,东部与莎车县接壤,西南、西北与阿克陶县相接,东北与疏勒、岳普湖两县毗邻,是著名的“中国小刀之乡”“中国色买提杏之乡”“中国达瓦孜之乡”,是古代陆地丝绸之路的驿站、南疆八大重镇之一。英吉沙县总面积3 425 km2,辖4 镇10 乡、164 个行政村、19 个社区,耕地面积3 万hm2,有维吾尔、汉、回、乌孜别克、柯尔克孜、哈萨克等民族,常住人口共计276 641 人。

近年来,英吉沙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党委工作要求,坚持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紧盯“五大振兴”目标任务,按照“四个不摘”“八个不变”“八个衔接”“八个确保”要求,推动脱贫攻坚政策举措和工作体系逐步向乡村振兴平稳过渡[3]。优化农业结构,补齐农业发展短板弱项,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群众增收致富为目标,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2.1 组织体系建立完善

英吉沙县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工作,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将自治区党委的部署要求与本地实际紧密结合,紧紧围绕“五大振兴”目标任务,调整完善了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实施方案,组建了工作专班,建立了落实台账,压实了工作责任,逐步建立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求相适应的组织体系、责任体系、政策体系、社会动员体系和考核监督体系,构建形成了上下联动、全员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为推动工作落实提供了保证。

2.2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英吉沙县结合本地实际和区域优势,确定了总体发展思路,积极推进产业布局调整优化,立足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布局,促进经营方式转变和农民增收。按照“稳粮、优棉、增菜、促经、兴果、强牧”总体思路,坚持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方向,在保障传统农业小麦种植面积的前提下,压棉花种植面积,扩大蔬菜、西甜瓜、特色作物及色买提杏、土桃、新梅、巴旦木等特色林果业种植面积;新建3 座万只肉羊良繁中心、36 座养殖小区、1 座种鸡场,改建1 座孵化场,积极培育畜牧业龙头企业,促进产业带动就业;加快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建设,扶持万峰骆驼标准化养殖和驼奶深加工龙头企业建设,大力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产业,以产业发展带动农民就业增收。

2.3 各项工作全面启动

英吉沙县坚持规划先行,多规合一,根据区域优势、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人口基数等条件,明确思路、找准定位、突出重点,完成乡村振兴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推动一二三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逐步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

英吉沙县围绕“三区一带一轴一园”,将芒辛镇打造成非遗小镇、林果强镇、特色旅游名镇、团结融合靓镇;按照高标准粮食基地、高标准林果基地、高标准蔬菜基地、居住区、加工产业区、文化商业区、养殖小区、村民服务中心统筹规划,完善提升“一中心两基地三场所”功能、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全面推动示范乡镇、中心村、示范村的产业项目和衔接项目建设。

3 在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存在的问题

3.1 龙头企业扶持还不够

英吉沙县现代化农业产业园区化以及农牧副产品(食品)深加工基地化建设虽初显成效,但在以龙头企业带动种养殖业的规模化发展、延长产业链、提高市场占有率、用好比较优势、促进农牧民就业增收等方面还需下大工夫。

3.2 农村土地规划还不够精准细致

土地集约化程度不高,碎块化农田平整还有很大空间;机械化水平较低,农业种植成本较高;高效节水灌溉系统较为落后,仍有大量农田以大水漫灌为主,造成水资源严重浪费。

3.3 新兴产业培育还需下工夫

在推动农业休闲旅游、乡村文化旅游、农家乐、度假村以及观光游等休闲农业项目的同时,应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地域优势,深挖发展潜力和特色,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效能培植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等新兴产业,以旅游产业为龙头来带动其他产业高质量融合发展。

3.4 横向联动、统筹协调机制不够畅通

在统筹推进本域内规划项目审批上,存在多头管理、手续办理较困难的问题,自治区相关职能机构应进一步完善统筹协调工作机制,更好地为基层服务,为自治区高质量经济发展服务。

4 巩固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对策

4.1 在帮扶政策上,做到精准有效衔接

一是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各村位置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水平等实际情况,精准识别、精准把脉、精准评估、精准施策,因地制宜研究制定针对性强、符合实际的“一村一策”,既要明确每个乡村、每个阶段需要完成的重点工作,又要分层次、分步骤地有序推进,确保不打乱仗。

二是要高度重视基层支部班子建设,选好配强班子成员,培养致富带头人,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以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作风抓好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严格落实“四个不摘”、做到“八个不变”、推进“八个衔接”,实现“八个确保”。

三是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持续跟踪监测脱贫人口收入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确保脱贫人口不返贫、不增加新的贫困人口,巩固脱贫成色和质量。

四是用好国家对脱贫县拓展脱贫攻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给予的集中支持系列政策措施,增强区域发展能力,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4]。

五是要加强联系点帮扶指导,建立完善乡村振兴联系点制度,继续推动各级“五个一”包联帮扶,继续坚持对口援疆、定点帮扶、区内协作、包村联户、社会力量参与等帮扶机制,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

六是加大培训力度,建立健全机制,确保脱贫攻坚成果扎实巩固。针对县、乡、村3 级工作主体,分层分类组织开展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和业务培训,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有力保障,切实解决各级干部“如何巩固、如何拓展、如何衔接”的问题。

4.2 在发展规划上,做到精准有效衔接

乡村振兴关键在于规划先行,既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又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既要紧密结合本地区域优势、产业布局、基础设施、人口基数、发展基础等实际,又要着眼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农民增收致富途径。明确发展思路、找准定位、突出特色,制订科学合理、长远可行的各类规划,做到规划引导、多规合一,与“十四五”规划有效衔接,推动乡村建设同城市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确保一张“蓝图”抓到底。

一是加强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衔接,提升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统筹性和针对性,自觉遵循乡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与“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相衔接,全方位体现乡村振兴规划的系统性、连贯性和融合性。

二是强化项目谋划,围绕“五大振兴”,梳理形成乡村振兴项目库,明确年度项目清单,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三是提升生产生活条件,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对教育、健康等公共服务投入力度,进一步提升脱贫地区公共务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满足各族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3 在产业拓展上,做到精准有效衔接

充分认识“五大振兴”的关键在于产业振兴,落脚点在于以产业带动就业,以就业促进产业发展,最终实现农民增收致富。

一是立足本地特色种植业和养殖业布局,大力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现代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抓好园区化、基地化建设,支持做大做强农牧业产品(食品)深加工等特色产业,加强产品市场研究、延长产业链,拓展销售渠道、强化产销对接,既保证企业能扎根、有收益,又确保农民稳岗就业、持续增收。

二是发挥好本地特色资源优势,用足用好各项帮扶政策,引进一批市场竞争力强、多元化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进一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

三是加快发展乡村产业,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稳粮、优棉、强果、兴畜、促特色,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将产业帮扶与产业振兴衔接,调整优化扶贫产业结构,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多方式构建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培育乡村特色产业,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特色种养业提升行动,推动农业提质增效,促进产业链条升级,加快农产品和食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支持农产品流通企业、电商、批发市场与区域特色产业精准对接,推动产加销一体化发展,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高附加值。

四是实施乡村产业提升行动,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打造农业全产业链,促进产业提档升级,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强化产销对接,加强县域乡镇商贸设施和到村物流站点建设,全面促进农村消费。

五是做好就业帮扶,持续加大脱贫人口职业技能培训,积极拓宽就地就近就业渠道,建立和完善“农工+合作社+龙头企业”利益共享机制,让各族群众分享产业增值收益,统筹用好乡村公益岗位,吸纳就业,确保“人人有就业、持续有收入、增收有保障”[5]。

4.4 在美丽乡村上,做到精准有效衔接

要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坚持先规划后建设,有序推进“多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继续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

一是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重点生态保护工程,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力度,全面实施农膜、农包装物回收行动,支持建设各特色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加强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监管。

二是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加强党对乡村治理的集中统一领导,构建党组织领导下的村群服务、维稳综治、农村发展“三个中心”组织架构,筑牢农村意识形态阵地。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加强本土人才培养,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

5 结束语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当前做好“三农”工作的重点。文章以新疆脱贫地区之一——喀什地区英吉沙县为例,分析了该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当地实际,从帮扶政策、发展规划、产业拓展、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做到精准有效衔接,制订切实可行的对策,对确保新疆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取得实效、推进新疆经济跨越式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农业发展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新农业 从“看天吃饭”到“看数吃饭”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欧盟发布短期农业展望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