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背景下减税降费政策对小微企业的影响及优化研究
2022-03-23张蓓蓓李晓玲
张蓓蓓 李晓玲
(1.安徽国际商务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1131;2.安徽大学,安徽 合肥 230601)
一、引言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大量处于产业链中下游的小微企业受到疫情的重大冲击,营业收入大幅度暴跌,财务亏损严重。在疫情冲击下,小微企业由于规模小、资金有限、实力不强、抵抗风险能力弱,可能会遭遇融资渠道断裂等更严峻的问题,不仅无法保证企业正常经营,还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不利的影响。小微企业受到冲击一方面表现在财务数据中的营业收入呈断崖式下滑。突如其来的疫情造成大面积停产停工,这对本就经济薄弱的小微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比如人力成本维护、店面租金支出、设备折旧支出以及沉重的税负等方面。同时,小微企业没有雄厚的资金做支持,融资渠道比较单一,在疫情的大环境下难以筹集到充裕的资金,大面积地出现融资难、融资贵的现象。另一方面,长期经济波动给居民造成不安定的心理情绪,消费保守;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减少导致第三产业消费水平持续下降。受到影响的小微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只能选择裁员,进而导致劳动力市场后劲不足。
疫情发生后,国家连续出台疫情防控7批28项税收优惠政策,这些政策的落地开花代表着我国政府的经济宏观调控的能力,体现了国家抵抗经济发展压力、深化经济结构性改革的决心。据统计数据表明,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为企业累计减负达到数万亿元[1]。党中央、国务院精准实施经济逆周期调节措施对减轻企业负担、激发微观主体活力、提振市场信心具有重大的意义。作为“十四五”规划的开局年,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减税降费的政策下达了进一步的落实目标:小规模纳税人在缴纳增值税时,其起征点由原来的从月销售额10万元提高到了月销售额15万元[2];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到100万元的部分[2],再次减半征收,享受优惠后该部分的实际税负仅为2.5%;延续执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75%的政策,并将制造业企业加计扣除比例提高到100%[3]。202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整体的支持政策做了基本定格,一方面小微企业的减税政策会继续实施和扩大。小微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其可持续发展状态可以为经济稳定发挥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减税政策的重点开始倾向于优化组合,将税收优惠与国家发展战略方向相结合,运用现代税收征管技术推动企业创新创业,促进经济的结构性改革。
小微企业拥有着创造巨大社会价值的潜力,凭借涉及行业众多的优势能够弥补经营规模较小的劣势,无论是发展区域地方经济、还是促进就业都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为维护经济和社会稳定贡献力量(Glenn Muske和Michael Woods 2004)[4]。新冠疫情背景下减税降政策对小微企业的发展和扶持可以通过四个方面来取得:1.扶持困难地区及行业企业,支持复工复产;2.减免中小企业税费,加强资金保障;3.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优化资源配置;4.增强企业发展信心,支持稳产稳岗(赵亦奇2020)[5]。通过梳理相关研究成果发现,学者们研究的主要方向还是在新冠疫情对小微企业的冲击、减税降费对小微企业的政策效应是否理想等方面。这些研究成果一方面肯定了小微企业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指出在疫情期间由于本身的经济实力受限带来的一系列的困难和挑战。因此,政府出台的有针对性的财税政策必须聚焦在改善小微企业实际运营情况上,旨在改善经营环境,推动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现阶段关于小微企业减税降费政策效应或影响的研究成果日渐丰富,但依然存在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大多数研究以全国或者某地区为视角来总结政策本身可能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却忽略了特殊性,对未研究过的地区或者某些特殊行业的小微企业来说难以适用;还有部分研究成果以某个具体税种或者某个行业作为切入点,主要研究减税政策,并未将降费政策结合起来等等。
本文重点关注的是两个方面,一是新冠疫情背景下的财税政策对小微企业的实施效果。二是如何进一步优化财税政策,为小微企业的恢复和发展产生更为积极的影响。
二、财税政策对小微企业的实施效果
(一)减税降费政策全面落地开花
从2020年开始,国家税务机关通过阶段性减免小规模纳税人的增值税、阶段性减免和退回社保费用、延缓缴纳企业所得税等各项政策,实实在在地将减税降费落在了实处。减税政策直接将减税额转化成真金白银落在了小微企业的口袋里,刺激了市场主体恢复经济的底气和信心。大多数小规模纳税人都享受到了增值税率减征至1%的这项优惠政策,这些减免的税额为企业增加了运营资金,强化了现金流的作用。减税降费政策给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税收减免,在企业自主创新的道路上,它们也是重要的“推进器”。为确保减税降费政策精准落地,税务机关打出了一套漂亮的服务“组合拳”,依托企业所得税数据管理平台,对重点税收优惠事项进行跟踪分析;运用大数据技术自动筛选锁定出应享未享企业,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派出专家服务团队上门开展辅导,确保政策“红包”发放到位。政府工作报告中除了延续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方面的优惠政策,还在工商业用电管理方面做出调整和清理;继续全面落实差异化高速公路收费制度;取消港口建设费,将民航发展基金航空公司征收标准降低20%[4],严控非税收入不合理增长等。这一系列的配套措施的执行,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费用,舒缓资金紧张,让企业安心运营。
(二)减税降费刺激企业创新产出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一直是企业的发展方向,也是政府工作报告的重要内容。企业的研发经费内部支出一直受市场化程度影响较大,小微企业的研发经费水平处于中下游,其研发强度也相对较弱。通过加计扣除、加速折旧、税前扣除、持续降低增值税税率,免征技术转让增值税等一系列减税降费措施,鼓励小微企业创新,减轻企业税负。一方面减税降费政策可以节约企业创新活动的成本,提高企业创新活动的未来收益,从而促进企业扩大研发投入。另一方面,减税降费政策的信息披露帮助投资者更加全面地了解投资企业在行业特征、技术创新等方面的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融资约束,为企业缓解了创新资金的压力,激励企业创新投入。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涵盖从创新投入到创新产出的动态过程,企业所得税减税政策一般应用于研发投入活动即技术创新活动的初级阶段,增值税减税则侧重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成果转化阶段即创新产出,以提高企业预期收益,因此,减税降费政策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从而激励企业创新产出。
(三)融资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受到金融环境压力的作用,加之疫情的影响,小微企业的发展进入了瓶颈期。资金不足、融资困难,资金成本高,税负重等因素都对小微企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阻碍。在结束不久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中,落实好《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扩大普惠金融覆盖面、通过稳市场主体来稳就业、进一步推动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决策部署的会议精神已传达至全国各地。因此,2022年全年工作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持续改进小微企业金融供给。围绕“六稳”“六保”战略任务,巩固完善差异化定位、有序竞争的金融供给格局,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稳步增加银行信贷并优化结构,丰富普惠保险产品和业务,促进综合融资成本合理下降。
同时,落实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推进涉企信用信息整合共享”任务专题进行部署,明确提出各级监管部门和各银行保险机构要主动参与推进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和融资服务平台建设,推动有序扩大信息共享范围,提升信息数据可用性,完善平台功能。利用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建设的良好经验,对金融机构和担保平台的融资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的规范,取消了以咨询费、顾问费等各种名号产生的服务费用,只保留常规的担保费用和贷款利息。构建由政府、银行共同承担的风险机制,这种风险机制主要体现在由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和加入再担保体系的融资担保机构共同承担不低于40%的责任风险。
三、财税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部分实质性减税降费效果有待改善
在减税降费政策逐步落实及执行过程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部分行业普及税收优惠的力度不够,税负依然较重。比如,增值税留抵退税条件严苛、增值税先征后返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再加上信息透明度及相关执行地区间的差异,在企业技术研发成本的税前扣除方面效果并不显著。特别是针对一些大型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投资来说,税收优惠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目前来说,减税降费政策的整体链条还不够完善,传导机制不够顺畅,这就导致部分税收红利无法有效分享和普及,小微企业在人力成本、社保征税等方面压力较大,业务拓展也受到相应的制约。
(二)减税减费政策内容有待进一步精简整合
目前来看,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是税务部门的一项长期日常任务,其政策红利是小微企业持续发展的活力源泉。然而,杂乱众多、无章可循、缺乏系统性的政策是小微企业难以享受政策红利的限制性因素。因此,在制定政策时,政府应该陆续统一规范政策口径,比如删减各类税费优惠政策的不必要部分和整合重复部分,尽量减少多余的政策数量;还可以采取规范政策执行条件和年限,精简和优化优惠等方式。简单易懂、便捷高效的政策内容,有助于激发小微企业的纳税意愿和税收筹划意愿,也有利于税务部门更高效地落实减税降费政策。
(三)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技能有待提升
小微企业的运营和发展中,要想全面享受国家政策红利,就必须具备专业的财务核算和税收筹划能力。但是从现阶段来看,大多数小微企业里的财务人员综合素质较低,只能从事较低水平的会计工作,尤其是对税收政策掌握不全面、对税法不精通,这就必然降低了企业税收筹划的效果和相关目标的实现,最终导致企业享受税收红利不足。因此,小微企业今后的运营中,更应侧重于围绕税收筹划的专业技能进行优化和提升。
四、完善财税政策效果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完善监管体系
互联网+时代,税务征管体系已与大数据充分融合。“金税三期”的强大不仅在于助力税收优惠政策的精准落实,还可以利用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对企业的征税业务进行事前预估、事中监督、事后监测[6]。通过大数据分析,一方面了解税收政策执行中的痛点和难点,及时改进政策落实的不足之处和不恰当的征管方式。另一方面,可以对部分信息盲点的小微企业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尽可能地减少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出现[6]。同时,为了有效防止偷漏税等行为的不断发生以及监管不力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国家税务部门还应积极推进税费制度改革,优化征税流程,强化税收征管力度[7],完善监管体系,进一步降低小微企业的税费负担。
(二)合理利用税法、政策开展纳税筹划
税收筹划对于发展稳健的大企业而言是重要常规的工作之一,然而对于发展和成长中的企业来说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事实上,合理的税收筹划对于小微企业同样重要。小微企业应该更加关注自己所属行业以及区域的有关税收优惠政策,紧密关注税收政策的变化和调整,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税务筹划信息系统。例如订阅相关经济类报刊等,及时掌握税收政策变化对企业涉税事件的影响。与此同时,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由于不确定因素较多,涉税风险较大,企业在进行税收筹划时应注意规避风险,控制税务危机,从成本效益角度综合考量税收筹划方案实施的成本与收益,必要时也可聘请专业代理机构进行专业咨询。规避税务风险,一方面要加强企业自身内控制度建设,及时了解国家税务及会计制度变化,掌握税收征管的具体要求,确保税收筹划的合法性,并严格按照公司流程和法律法规要求办事;另一方面要加强与主管税务机关的沟通,建立良好的税企关系[6]。
(三)健全企业财务核算,加强企业自身管理
小微企业应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强企业自身管理,形成现代公司治理机制和科学有效的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健全财务制度和成本费用控制体系,提高信息透明度,增强企业数据真实性和可靠性。同时,全面了解和利用国家的税务红利政策,熟悉政府部门特别是税务部分的工作流程,加强沟通交流,及时获取税务信息,保持经营管理与税务政策的一致性,提高资金利用率和企业盈利能力,实现企业可持续的成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