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宏州景颇族基督教信仰浅析

2022-03-23李丽华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景颇族德宏州民族化

李丽华

(云南民族大学云南省民族研究所/民族学与历史学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一、基督教的传入

景颇族主要分布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德宏州)的五个县市,缅甸北部的克钦邦、印度的阿萨姆地区与泰国的清莱府,总人口大约有200 万,中国境内的景颇族大约有15 万,景颇族有景颇、载瓦、勒期、浪速与波罗五个支系。景颇族拥有复杂的历史,多居住山地,自身比较封闭同时又与其他民族文化交融的跨境民族。景颇族居住人口较多的德宏州,是一个民族多元、文化多元、宗教多元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德宏有傣族、景颇族、傈僳族、阿昌族5 个世居跨境少数民族,同时也拥有南传佛教、汉传佛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景颇族是德宏州基督教的主要信仰群体。

基督教传入中国境内后,开始迅速在景颇族群体内活跃、发展与适应,信教群众逐年增长。在开始时,许多以前迁徙缅甸境内的天主教徒返回德宏,在抵边村寨中开展一系列的信教活动。1988年,德宏州及瑞丽等县有关部门在信教群众中宣布“基督教爱国会是合法的宗教组织”,群众的信仰受到尊重并且受法律保护,信教群众被允许从事正常且安全的宗教活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恢复,德宏部分地区基督教发展迅速,基督教主要在景颇族及傈僳族中传播,且景颇族信仰基督教的群体较多。在这之后,教会发展开始转入惯行发展的态势。

基督教在景颇族群体中大范围传播,在景颇族群体间开始盛行两种不同的信仰。坚守之前传统的原始宗教以及信仰基督教。不止普通民众开始信仰基督教,就连之前在景颇族中具有较高地位的一部分山官及董萨,也有开始信仰基督教的。之前在景颇族中所说的“景颇族村寨中没有董萨是不行的”的说法也在逐渐瓦解,一部分人开始接受与原来本民族文化完全不同的文化。

二、基督教的民族化、本土化

基督教的民族化、本土化,是不断与当地的人文、环境不断适应的一个过程。所谓基督教民族化是指“基督教在少数民族社会的传播过程中,它必须根据少数民族的实际生活处境,他们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以他们能够理解的方式传播,并且使基督教与他们的社会处境相一致,成为与他们的生活和文化相适应的一个组成部分。”

基督教的民族化、本土化主要表现在:首先,结合当前信仰群体的情况,产生新的教义教理。如在教会上团结,教会的一切活动要遵守执行;所有人要互相尊重;不吸毒、禁止喝酒、酗酒、不能讲脏话、尊重他人;要积极邀约自己的亲朋好友进入教堂做礼拜及参加活动,在自己家里,吃饭、睡觉、起床都要祷告等等。这些都是在基于圣经的基础上结合景颇族的生活方式阐述出来的。其次,景颇族的传统节日与基督教的节庆活动相结合。例如,景颇族的新谷感恩节,是景颇族新米节与基督教的感恩节相结合的一个节日。新谷感恩节就是在稻谷成熟时,大家会聚在一起,共同庆祝丰收,只是加入了基督教的牧师及神职人员的讲圣经、祷告、唱赞美诗的环节。最后,景颇族婚礼的相关仪式也发生了变化,信仰基督教的景颇族在按照本民族相关习俗举行婚礼的同时,将牧师取代了董萨举行一部分的相关仪式。把景颇族婚俗中一些较为复杂的祭祀的礼仪过程转变为较为轻松简单的敬拜以及祷告。

基督教在民族化、本土化的过程中,一方面保持着景颇族自身的民族特色的同时,也加入了属于基督教的自身的文化意义,这是文化互动及宗教整合的必然。同时信仰基督教使之前自身不具有约束力的人有了教规的约束,在教规的约束下生活也朝着较好的方向发展。

三、基督教传入带来的影响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体现自身民族特点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综合。中华民族由56 个民族组成,每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有自身民族特色的文化,并以宗教、艺术、文学、民俗等形态表现出来。民族文化认同是社会群体意识的集中反映,是在保持着自身民族特色的同时,通过民族文化认同在思想上与国家意识保持一致,从而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基督教的传入,对景颇族的文化、生活等带来了较大的变化及影响。

首先,景颇族原始宗教是以万物有灵为核心的信仰,董萨是沟通人与鬼魂的中间媒介。基督教的传入以及发展,给董萨的社会地位以及很大一部分景颇族的传统历史、文化带来了冲击。董萨在基督教没有传入之前在景颇族中有重要的社会地位,董萨是景颇族传统社会生产生活中的问卜者和祭师,他们往往是“本民族最有学问的人。在没有文字记载的情况下,本民族的许文化历史通过董萨的记忆被保存下来,因此董萨(特别是大董萨) 受到群众的尊敬”,同时董萨还是 “本民族文化、历史传说的继承、保存和宣传者,对于下一代负有传授文化历史的责任。”基督教的传入,牧师的增多,信仰基督教的群众不再需要董萨,董萨的社会地位下降,这就自然意味着景颇族传统文化发展遭受困境,负责宣传、继承景颇族传统历史文化的董萨的减少,将会使景颇族传统文化在发展中逐渐面临失传、后继无人的景象,景颇族民族传统文化的形成、发展历史及景颇族的民族性将会彻底消失。

其次,景颇族是一个中缅跨境民族,基督教的传入导致中缅边境景颇族国界线意识浅薄,国家认同、文化认同弱化。景颇族的基督教最初是从缅甸传入,缅甸的克钦邦与境内的景颇族同源同族,在接受基督教教义教理时也不免会有受境外不法分子蛊惑的风险,再加上景颇族本身就是山地民族,经济水平发展较低,文化水平发展与其他民族相比也比较弱,身份及地处边境加上发挥基督教的精神联结作用,使得境内的景颇族与缅甸克钦邦的国家界限逐渐开始淡化,对自身身份认同产生困惑,区域认同增强,国家与文化认同弱化。

最后,基督教的传人,再给景颇族传统历史文化带来冲击、造成国家界限模糊及文化认同弱化这些不好的结果时,也带来了一些较好的变化。基督教教义教理所倡导的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增强了景颇族的凝聚力。还有一些规定也对原来干坏事、吸毒、酗酒的人有了约束作用,使得人们更加约束自己,生活变得更加积极及正能量。

四、总结

基督教在景颇族的传播、发展,教义教理在带来一些约束作用的好处的同时,最主要的还是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导致景颇族传统文化受到冲击,民族传统文化认识不清,出现模糊化现象。国家认同及文化认同弱化,导致一系列问题出现。云南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边疆地区,民族与宗教和谐发展才能促进我国的边疆和谐稳定繁荣发展。因此,在加快基督教民族化、本土化的同时,还要使公民具有保护民族传统文化的意识,做到积极继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少数民族文化认同的凝聚力非常重要。

猜你喜欢

景颇族德宏州民族化
动画片《葫芦兄弟》的造型民族化特征分析
德宏州甘薯产业发展现状及思路对策
德宏傣族和景颇族高血压现状及影响因素
多元文化视域中的油画民族化创新探析
德宏州景颇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与发展研究
徘徊于民族化与现代性之间——以《云中记》为例
《景颇族文学概论》的编撰研究
对“景颇族舞蹈”的保护与传承
让边疆青少年远离“毒”害——德宏州关工委年持之以恒帮助青少年禁毒防毒纪实
德宏州绿色环保畜牧业发展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