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传播:特征、原则及策略

2022-03-23

关键词:社会科学话语哲学

李 菡

(中国传媒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2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为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建设,不少学者也加强了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与探讨。其中刘秋阳、郑子君分析马克思主义对“讲好中国故事”的指导地位的决定性作用,认为只有将宏观叙事与微观叙事、政治性与共鸣性、搭建平台与“借台唱戏”协同推进才能构建融通中外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1]。张雄从哲学社会科学话语到话语权的逻辑演进中总结提出,要切实增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力度,并在研究实践中破除陈旧研究范式、学术教条与过于西化的价值偏好[2]。李斌主要聚焦于网络意识形态话语体系这一现实问题,对哲学社会科学网络话语体系及其构成要素进行了具体分析[3]。何国梅以新文科建设为分析背景,主张新闻传播学的学术话语体系建构应以形成动态开放的话语共同体为主要目标[4]。概括看,已有研究成果对理解建设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重要性、加快推进这一话语体系实现大众传播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同时,立足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传播还需进一步明确传播特征、原则与策略,使之更好地传播中国主张、传递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要需要强调指出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从战略高度深刻阐释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设的目标任务、原则要求,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传播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对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传播特征的分析、传播原则的确立、传播策略的选择,都必须以这一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

一 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传播特征分析

在新时代,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就要加强这一话语体系的传播,而要加强这一话语体系的传播,又需要认识和把握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发展特征。概括看,如下这些特征就需正确认识与恰当把握。

(一)传播载体的融合性。在互联网的强大支持下,现代信息技术已渗透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不断拓展深化,信息传播途径与载体的多样性特征越来越明显,新媒体、全媒体、自媒体等新载体层出不穷,报纸与刊物、电台与电视台等传统信息传播媒体生存压力变得越来越大,新媒体传播的影响力、社会关注度、公众吸引力越来越强。需要指出的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支撑的新媒体平台基于信息发布、互动交流等即时性优势,现已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同和大众支持,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表达的政治性、严谨性、时代性等内在要求和全媒体时代的社会公众对传播的多样化需求,客观上也必然要求媒体传播走融合联动发展的道路。

对此时代发展趋势,20 世纪70 年代,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的尼古拉·尼葛洛庞帝教授已敏锐发现并进行了初步论述。20 世纪80 年代,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浦尔教授首次提出“媒体融合”概念。在后续探索过程中,媒体融合内涵由“传统媒体之间的互动”逐步转变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互动”,融合内容也全面涵盖产业、组织、功能、技术等多层面的复杂融合[5]。从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传播融合趋势看,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表现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加速融合,即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在确保自身价值功能定位和所担负社会责任的基础上,充分重视和发挥在社会正能量传递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等方面的主渠道作用,同时这些传统媒体也积极借助微信、微博等新兴媒体加强传播;另一方面,表现为相关产业之间的信息传播融合,即依托信息技术,使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传播呈现产业、行业融合发展的趋势,表现为传播形式和载体的趋同性和不同产业领域信息传播形式和载体的共享共用和互补交融。

(二)传播内容的系统性。在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必须重视内容的系统性,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不断推进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和创新,努力构建一个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6]对标这一重要定位,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传播体系在内容构建时就必然要提高内容的系统性。就建设实践看,“系统性”主要体现在传播学科面向的体系性与传播内容载体建设的体系性两方面。其中,传播学科面向的体系性是指传播应涵盖所有学科专业。也就是说,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内容对象构建时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众多传统学科,也包括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冷门学科等。这一学科体系的系统性构建就要求话语体系的大众传播也要具有体系性:一方面,大众传播要扩大服务对象的范围,即大众传播服务对象要包括所有哲学社会科学学科领域的学者;另一方面,大众传播还要体现对哲学社会科学学科领域的差异化,即要根据不同学科已有发展基础和国家对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发展战略部署来选择不同的传播策略。传播内容载体建设的体系性,是指对传播内容载体体系的应有重视与实践建设,这又有三方面的要求。首先,表现为对教材体系的重视与建设。作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传播的最重要载体——教材,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加强管理与建设。近年来,党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高度重视教材建设,并依据实际,在大中小学高质量教材体系建设过程中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确保了各级各类教材在内容上的科学正确。其次,表现为对学术研究机构建设体系的重视。依据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传播规律与时代要求,近年来党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高等学校加快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各类特色新型智库、马克思主义学院等为代表的组织平台建设,在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最后,表现在对数字平台、网络载体等互联网平台体系的重视与建设。党的十八大以来,为发挥网络媒体的积极功能,党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组织实施了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等重大基础数据信息平台建设,并在社会层面组织实施了“智慧党建”“智慧社区”等网络平台建设,确保了传播内容载体数字化建设的体系性与全面性。

(三)传播对象的社群性。在信息时代,传播媒体的多样化为传播对象的选择与信息的接收提供了多元方式与途径,并在最大化地满足不同受众在信息接收偏好之时,也为网络虚拟空间非正式群体的出现创造了现实条件。在此时代背景下,以多种形式、途径与手段来实现信息获取的全媒体应运而生,并以共同的兴趣偏好吸引受众,以最大程度增加用户跟帖、点赞与评论的热情。全媒体常常通过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影响大众话语走向,吸引大量用户点击、阅读、评论、转发,促使信息在传播时产生“裂变效应”。在信息裂变中,全媒体还通过用户的关注和订阅,把传播受众聚拢在特定议程的团体内,以形成特定的网络社群[7],这就是传播对象的社群性。依据这一传播特征,在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传播过程中,应围绕受众对不同传播内容的喜好和对不同传播形式的偏好来设置传播内容和传播形式,以组织开展受众的讨论、辩论和交流,促使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传播舆论的不断壮大。同时,为吸引传播对象发挥引导媒体舆论导向的积极作用,媒体平台还要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推荐算法主动向传播对象进行精准数据信息的介绍与推送:通过对用户阅读、社交、爱好等已有习惯的“精准画像”向用户推荐“懂你”的个性化内容,以实现用户需求与信息供给的高效对接[8]。全媒体在商业领域的这种推荐算法技术的成功应用,强化了传播对象在信息选择与接收时的偏好,既实现了对传播对象信息接收范围的固化,也为网络社群的出现搭建了交流对话平台。这启示我们:在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传播既要主动适应推荐算法技术发展趋势,更要科学合理应用这一技术引导话语传播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

二 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传播原则分析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构建与大众传播必须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特有实质内涵,必须体现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的特有价值内涵,并在实践中坚持如下原则。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方向引领。我们要清楚地看到,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是一个政党在理论阐释与现实传播中赖以确立话语主动权的主要表达形式,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具体反映出某一阶级及其政党在意识形态、思想文化、科学研究等领域的领导权。由此看来,所谓“中性化”“价值中立化”“纯学术化”等主张或观点,不仅从根本上否定了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本身的价值功能,而且偏离了现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内涵实质。就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构建与大众传播的实践看,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与方向引领是首要原则。对此重大认识问题,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从真理和实践相结合的高度深刻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9]这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的重要指导意义以及新时代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构建与传播方向的重要引领作用。具体看,马克思主义对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传播的方向引领表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并以此确立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传播的基本立场与原则。要遵循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立场、观点与方法,积极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传播途径与方式,并以此作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传播的理念基础和思想引领,旗帜鲜明反对和坚决抵制所谓“中立化”“去意识形态化”“去政治化”等错误立场。第二,必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并以此加强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传播舆论的规范引导。要依据信息时代资讯传播特征,坚持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与观点的精准表述,旗帜鲜明地维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中的领导权、传播权和表达权,确保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传播中的科学性和主导性。第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并以此促进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融合发展。一方面,要继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全面深入系统研究,科学梳理和准确提炼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内涵、观点、方法,为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传播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另一方面,要积极吸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实践元素,不断提升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传播实效。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10]在新时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才能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在传播中反映人民群众的心声,才能不断提高其传播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和生命力,也才能最大程度地提升其传播质量和传播实效。同时,在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传播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才能确立全面体现人民利益的价值标准,才能把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作为检验哲学社会科学传播实效的依据,才能将人民群众的期盼贯穿传播实践始终,并转化为具体的传播话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与应对新形势、破解新矛盾、解决新问题,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传播的现实情境基础。为此,就需要将人民群众对生活富裕、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期盼,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发展要求,具体体现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传播的主题选择、话语构建、表达陈述等多个环节以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传播的全过程与各领域。要关注就业、教育、医疗、住房等与人民群众实际生活联系最为紧密、人民群众最为关心的话题,用平实质朴的话语形式、喜闻乐见的话语方式表达出来。概括来看,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传播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要体现人民至上的服务理念,并使之成为新时代媒体传播中坚持唯物史观和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最直接体现。

(三)坚持建设性批判基本方法。建设性批判应是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传播的基本价值取向,对建设与批判关系的认识与处理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传播的质量和效果。对此我们要清楚地看到,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发展本身就已证明了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传播是建设性与批判性的有机统一,有学者阐释:“正是借助于批判性话语与建设性话语的高度集成,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既是一段充斥论战与交锋的批判史,也是一段‘术语革命’引导下的话语生成史。”[11]由此看来,建设性批判就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传播的基本方式。

坚持在批判中建设和在建设中批判,在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传播中要处理好如下三个问题。首先,以建设性批判为方法要正确认识和恰当处理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传播中传承与创新的关系。要组织学养深厚的专家学者认真全面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主要思想、重要观点、认识方法等,不断深化对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传播的规律性认识。同时,也要不断促进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有机结合,不断创新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传播方式、丰富实践载体、提高传播效力。其次,以建设性批判为方法要正确认识和恰当处理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传播国际化与民族化的关系。虽然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但国际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却更为严峻,特别是西方国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诋毁、恶意中伤变得越来越有恃无恐,甚至从未放弃以西方理论话语为逻辑依据来侵袭中国意识形态的图谋。因此,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传播要实施“走出去”战略,既要积极吸收人类社会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又要坚决抵制西方反华意识形态的侵扰,并以此强化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传播的中国立场与中国观点。最后,建设性批判要正确认识和恰当处理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传播的统一性与差异性的关系。由于学科背景、个人喜好与信息接收习惯等的不同,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的传播既要立足党和国家对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战略需要,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效传播,也要主动适应特定受众的不同客观需求选择和使用不同的传播媒介、传播方式、传播途径,使之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现代传播形式,只有处理好统一性与差异性关系,才能最大化提高传播质量。

三 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传播策略分析

从影响传播质量的多个因素来看,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传播应从话语构建以及传播载体、传播形式、传播评价设计等方面进行思考。对此我们应看到,话语构建是话语传播的基础,传播载体和传播形式则是改进话语传播方式最为直接的途径,传播评价又是衡量传播质量和调动传播主体参与积极性的关键要素。

(一)构建体现时代发展特征的实践性特色话语。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显著标志,体现了国家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国家文化安全。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在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传播不仅要开展对外交流合作以吸收世界各民族文化中的优秀成果,而且还要立足中国国情、中国实际对诸多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作出理论回应,创造性地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构建。

新时代要构建体现时代发展特征、具有丰富实践性特点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传播体系,就需要从两方面发力。一方面,要构建具有实践性特点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切实增强文化自信意识。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决定着行为的方向和价值取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各项伟大事业发展的思想引领和行动指南。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传播,只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才能生成对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坚定“四个自信”。当前,我国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国际话语权与国家的综合实力、国际地位并不相匹配。因此,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是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而迫切的任务[12]。只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中国经济社会文化作为逻辑起点,以中国立场、中国特色作为显著标志,才能形成基于中国改革发展实践的中国式话语传播体系。另一方面,要强化话语精准分层定位。在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传播中实施精准化的分类定位显得尤为重要。要根据社会公众话语表达需求确定话语传播方式,增强话语构建的精准度,以更好调动社会公众的关注度和参与积极性。

(二)丰富和创新传播载体应用形态。在信息时代,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变革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生活形态,重塑了人类社会的交往形态。在当今社会,借助互联网技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由单向信息流动转变为双向信息互动。网络的开放性、离散性实现了信息的快速传递和资源的广泛共享,打破了单向性、局域式的传播生态格局[13]。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传播形式也应以传播载体形式的创新应用来主动适应信息技术变革的需要。为此,就要注意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拓展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传播载体范围,增强传播影响力。要主动适应信息数据传播媒体类型多样化的时代特征,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传播应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速度快、信息容量大、传播形式多等优势,进一步拓展和丰富传播载体,坚持通过图片、视频、音频等社会公众广泛应用的传播形式,把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通过数字化、图像化、形象化的方式加以呈现,切实增强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传播载体形式与社会公众传播载体需求偏好的对应性和适应性,从而提高话语传播的影响力。要适应新媒体传播话语的表达范式,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传播应以通俗易懂、形象生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为基本形式,将生动化、形象化的表述融入抽象深刻、严谨严密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中。

第二,融合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不同传播载体功能,打造全效媒体。全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颠覆了传统媒体传播的时空模式,极大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时效性与便捷性。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传播应主动适应媒体融合发展契机,高度重视媒体数据信息传播的反馈功能,积极借助大数据分析算法了解和把握受众对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传播的评价反馈和体验感受,并注重通过数字平台线上交流互动和信息反馈方式精准掌握其社会传播客观规律,对有着良好传播效果的措施要及时进行鼓励支持,不断提升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传播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第三,引导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媒体传播舆论方向,建立舆情反馈机制。在全媒体时代,社会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不再局限于传统媒体,而是更多依赖于更加便捷快速的互联网,致使信息传播舆论呈现多主体、多渠道等特征。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传播应借助新媒体社会面联系广泛等优势,及时了解舆论形成的实情,尽快建立科学的舆论研判机制和必要的干预措施,从而有效营造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传播的健康舆论氛围。将政治立场坚定、专业影响力大、社会责任感强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作为主要传播对象,加强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传播人才培养,定期发布权威性的专业解读和分析,更好引领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传播舆论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不断丰富话语传播呈现形式。适应全媒体时代数据信息传播新趋势,有效回应社会公众对新型传播形式的现实需要,坚持以社会公众乐于接受的传播方式增强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传播质量和传播亲和力。

要提升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传播质量和亲和力,就要注重对以下几个问题的恰当处理。

第一,要不断增加关注生活实践性的主题。与现实生活实际的关联性往往是影响社会公众对信息传播兴趣度和认可度的重要因素。媒体传播的规律证明,一些话题信息之所以能够通过互联网平台得到广泛传播和扩散,迅速成为社会热点,就在于传播话题与社会公众生活实际的紧密关联性。同样,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传播也应强化话题应用的生活实践性:应及时优化主题内涵,紧密结合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前沿动态变化,坚持把生活实践话题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传播,用大众化、通俗化的话语形式深入浅出地阐释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内涵。

第二,要注重运用灵活的表达方式。要改变传统的哲学社会科学单向传授、抽象讲授的表达方式,就需要积极尝试情境式、关联式、引申式等新的表达方法与技巧,积极借助图片、视频、动画等新媒体传播形式,把抽象概念话语以生动形象的形式加以呈现,用更接地气、更容易引起社会公众情感共鸣的话语表达方式表现出来,以增强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传播的艺术性和生活性,使更多社会公众主动了解和传播哲学社会科学话语,进而形成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生动传播的良好局面。

第三,要增强话语传播的现实体验感。要利用好博物馆、展览馆、图书馆等实景场地资源,将其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传播的重要资源媒介,以此为社会公众掌握哲学社会科学话语内涵、增进了解和强化情感认同提供实践感知载体。同时,对那些受到时空限制而无法近距离考察体验的场景,可利用VR、AR、AI 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采用线上体验方式来发挥沉浸式体验具有的交互性和具身性,建立更加优质、富有吸引力的哲学社会科学学习形式,为学习者提供各种模拟体验,为其主动投入学习、提升认知、培养移情与关联能力等提供可能[14]。

(四)实施以产出为导向的传播效果评价。要促进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传播质量提升,就必须重视和改进传播效果评价。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要建立科学权威、公开透明的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评价体系”[15]。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一方面,要建立基于高质量产出的评价导向。就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传播质量的内涵而言,话语传播频次以及基于多种新媒体应用的转载率、点击率、阅读量等量化数据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受众对传播话语的关注度,也可反映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传播的社会影响力和社会认同度。但如果评价内容、评价形式与评价目标不对应,很容易造成评价结果的失真。就是说,在新媒体平台智能化运行基础上,我们还要看到受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主题设计表达精准度、有效性等因素影响,事实上还存在着因新媒体平台智能划分主题类型偏差而造成受众对传播主题的误读,并最终影响受众对传播内容的兴趣感和阅读质量。怎样解决这一现实问题呢?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面对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主流和非主流同时并存、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的新形势,如何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16]而要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就必然要“建立优秀成果推介制度”[17]。另一方面,要实施多元化评价。实施多元化评价,首先,就要使评价主体多样化。按照利益相关理论的原理与方法,确定参与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传播的评价主体范围,将行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党委政府部门的管理者纳入评价主体范围,组织开展有针对性、有实效性的评价活动。其次,要做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除积极利用互联网开展网络问卷调查外,还需要利用面对面的抽样访谈、基于数据资料文本的分析等多种评价方法,切实提升评价信息的质量和成效。最后,要做到评价对象的多样化。全媒体时代,实际上意味着多元媒介的共存与各展所长。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传播评价对象应涵盖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等传播媒介,并具体构建体现各种媒介特征的评价维度指标体系。譬如,对传统媒体之一的电影等传播媒介的评价,就应有着与网络媒体、全媒体等有所不同的评价指标与评价方式,从而把富有史诗气魄,“弘扬了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的实践精神,歌颂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的以《山海情》为代表作的艺术传播、思想宣传的当代现实价值凸显出来[18]。

概括看,由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思维能力、精神品格、文明素质,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19],因而在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传播中,就必须要把握传播的基本特征、明确传播的基本原则与确立传播的主要策略,才能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猜你喜欢

社会科学话语哲学
《云南社会科学》征稿征订启事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河北农业大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喜报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菱的哲学
大健康观的哲学思考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
社会科学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