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反贫困理论及政策演进的百年历程

2022-03-23

行政科学论坛 2022年11期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政策理论

郭 强

(新乡学院 管理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随着2020年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千百年来我国第一次消除了绝对贫困。贫困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有其复杂的历史、社会、自然、经济等成因,是困扰世界各国的社会难题,而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相对匮乏、起点较低且起步较晚的发展中国家,解决贫困问题尤其困难。因此,中国共产党解决中国贫困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探索过程。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来的反贫困之实践历程,深入研究其反贫困理论、政策的演进历程,对于不断发展有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以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百年反贫困实践及理论、政策的演进历程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1.该时期的贫困问题

近代以来的中国不但政局动荡、战乱不已,而且饱受帝国主义列强的剥削和压迫。因此,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1]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并开始思考和解决以农民为主体的中国人民的贫困问题。

贫困通常可分为宏观贫困和微观贫困,但无论是从宏观贫困的角度还是从微观贫困的角度看,旧中国都处于严重的贫困之中。宏观上,旧中国经济状况最好年份(1936年)的GNP为75.8亿美元,人均不足20美元,不及美国人均GNP的1/30[2]。微观上,中国农民处于严重的收入贫困和可行能力贫困之中:一是在高地租和高债率的双重负担下,广大农民经济上处于严重贫困状态;二是由于国外日寇入侵,国内军阀混战、盗贼四起,承受人身安全威胁的广大农民处于严重可行能力贫困之中。

2.该时期的反贫困理论

中国共产党的反贫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制及由此造成的劳动与生产资料的分离,是一切贫困问题的根源,因此“工人阶级处境悲惨的原因不应当到这些小的弊病中去寻找,而应当到资本主义制度本身中去寻找”[3]368。

经过艰辛的探索,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贫困问题有了自己深刻的认识。毛泽东指出,“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特别是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大举进攻,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致大批地破产,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少见的”[4]。要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贫困问题,关键是解决宏观贫困问题,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5]。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总的反贫困理论。

3.该时期的反贫困政策

在此理论指导下的反贫困政策,包括如何夺取政权、进行土地改革、建立新中国的宏观反贫困政策,以及帮助群众发展生产的微观反贫困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方面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反贫困实践提供了经验。尤其是土地改革政策的实施效果更为明显,1952年底全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后,广大农民获得了土地等生产资料,农村生产力因此获得了极大解放,而至1953年时,农民的净货币收入比1949年增长123.6%,人均净货币收入比1949年增长111.4%[6]。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1.该时期的贫困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扫除了发展生产力、摆脱贫困的政治障碍。不过,整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仍然非常低,当时的人均国民收入仅27美元[7]。因此,中国共产党当时面临着如何尽快发展生产力而使中国摆脱贫穷落后面貌的问题,正如毛泽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就曾考虑的,“中国一切政党的政策及其实践在中国人民中所表现的作用的好坏、大小,归根到底,看它对于中国人民的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帮助及其帮助之大小,看它是束缚生产力的,还是解放生产力的”,“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8]。

因此,中国共产党当时的反贫困任务,就是促进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向现代化的工业国转变,以及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前者从生活资料生产入手解决贫困问题,后者从生活资料分配入手解决贫困问题。

2.该时期的反贫困理论

如何把一个落后的以农业经济为主的国家,建设成为先进的社会主义工业国,当时的中国共产党并没有经验,故该时期的反贫困理论大量借鉴了苏联的经验,即通过计划经济手段,集中资源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以工业化实现农业机械化、化学化,进而促进整个经济的快速发展[9]。

3.该时期的反贫困政策

这一时期的宏观反贫困政策是重工业化优先发展战略,具体表现为建立在工业国有化所有制和农业集体化所有制基础之上的、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微观反贫困政策主要表现为农村的建立在农业合作化基础上的集体公共福利制度、城市的救济制度和发展社会事业的方针。

从反贫困政策效果来看,中国通过重工业优先政策而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既为巩固国防、确保政治安全提供了保障,也大大提高了农业的现代化水平,并为接下来的国民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通过组织农业合作社,得以集中人力修建大批水利设施;得益于农村卫生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农村的人力资本数量和质量也大幅度提升。所有这些,都为下一步的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创造了必要条件。

但是,执行“重工业优先”的经济政策也产生了一些不良现象,在某些时期(“大跃进”、继续“大跃进”)过于突出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导致农业剩余大量转移向工业,结果造成了经济的失衡,贫困问题的解决也因此受到抑制。1958到1978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仅增加49元,年均增长率仅2.47%[10]。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该时期的贫困问题

依照现行收入贫困标准(2010年不变价2300元),1978年时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多达7.7亿,贫困发生率高达97.5%。面对这种情况,中国共产党的一个紧要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使人民摆脱贫困、尽快富裕起来”[5]。

2.该时期的反贫困理论

这一时期的反贫困理论,主要蕴含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之中,即一方面坚持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以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坚持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目标,统筹财政资金改善相对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

3.该时期的反贫困政策

宏观反贫困政策主要是实行改革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微观反贫困政策主要是着眼于“开发式扶贫”的区域扶贫开发。

这一时期的宏观反贫困政策实施效果突出,中国的宏观贫困问题得以解决。同时,经济的高速发展也使得政府财政收入大幅度增加,为政府实施普惠性的社会福利政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合作医疗制度、义务教育制度的实施,一方面直接降低了贫困发生水平,另一方面有利于农村人力资源的保持和增加,从而为贫困人口摆脱贫困创造了内部条件。在此基础上,再配合针对贫困区域的具体反贫困政策,中国大多数农民的微观贫困问题基本得以解决。

随着反贫困实践的持续推进,中国共产党反贫困的理论更加完善,反贫困政策不断得以扩展和深入。具体来说,该时期取得的反贫困经验可归纳如下。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功不可没。相比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对市场信号反应更灵敏,更利于资源有效配置,也更利于发挥生产者的主动性。

(2)政府主导的反贫困机制必不可少。微观贫困的直接原因是个人或家庭的收入无法维持个人或家庭基本的消费,我国的分配制度又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方式,因此,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重点在于提高劳动收入。因为决定个人劳动收入的因素包括劳动机会、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而决定劳动机会的因素除经济制度外,还包括自然条件、基础设施、市场环境等,所以,要想给农民提供足够的劳动机会、提升个人劳动收入,就需要政府投资改善这些地区的生产条件。

(3)提升人力资本是长久之策。即使外部有了劳动机会,如果劳动者缺乏劳动能力和意愿,这种劳动机会也无法被利用,而如果劳动者缺乏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他们也只能从事简单劳动,收入当然也难以提高。更严重的是,因疾病、伤残失去劳动能力的个人,不仅自己无法获得收入,还会减少家庭收入、增加家庭支出,进而影响子女的健康和教育,造成贫困的代际传递。反之,提升人力资本后,个人具有较高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不但可以本区域就业,还可以跨区域就业。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1.该时期的贫困问题

得益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持续的经济增长和专项的扶贫政策,中国的贫困发生率大幅度下降。但随着经济发展,贫困人口减贫速度也在放缓,而且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出现拉大的情形,相对贫困问题也更加突出[11]。由于这种情况与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价值追求不相符合,中国共产党这一时期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12],必须彻底解决中国的绝对贫困问题。

2.该时期的反贫困理论

该时期的反贫困理论,主要蕴含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中,“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新时代中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5]。

3.该时期的反贫困政策

宏观反贫困政策是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的一系列政策,以便将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机结合,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而解决经济发展区域间的不平衡、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协调、粗放式经济的不可持续等问题。微观反贫困政策主要是“精确到户的贫困瞄准机制”“前所未有的投入力度”“全面完善的组织体系、动员体系、评估、考核督查体系”,等等。

宏观反贫困政策的实施,使得国民收入大幅提升,我国2019年的人均国民总收入(GNI)首次突破1万美元大关,高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9074美元的平均水平。这不但使中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明显提升,而且为彻底解决我国的绝对贫困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微观反贫困政策的实施,使得全国832个贫困县、128000个贫困村全部摆脱区域性贫困,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实现了不愁吃、不愁穿和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保障,国民收入也超过了1.9美元/天这一国际贫困标准。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精准脱贫方略的实施也是消除绝对贫困的一项重要举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实施的扶贫开发政策强调发扬自力更生精神,但受当时国家财政状况的制约政府的投入相对不足,同时,由于贫困地区经济相对落后,自身造血能力弱,基础设施落后的情况长期得不到改善。2013年,党中央推出精准扶贫政策后,我国通过为贫困户建档立卡而首次建立了针对贫困家庭的贫困人口瞄准机制,可以说这是我国贫困发生率降低到一定程度后区域性瞄准、村级瞄准的贫困瞄准机制的延续和升级。与此同时,我国各级政府也发挥了物质投入的主体和主导作用,优先保障脱贫攻坚资金投入。因此,大量资金的投入,不但让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大加快,发展经济的硬件障碍被一一破除,而且使社会事业长足进步,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积累有了切实的保障。这些都为区域经济发展、贫困人口增收提供了重要的外部条件。

由于中国贫困区域面积广阔、贫困人口众多,实现反贫困的战略目标也需要高度的组织性。与之前的反贫困政策不同,这一时期围绕精准扶贫方略,中国建立了一整套全面完善的组织体系、动员体系、评估体系、考核督查体系。其中,“省市县乡村五级书记抓扶贫”的组织体系,区别于以往各级扶贫办单打独斗抓扶贫的扶贫办领导方式;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也区别于过去专项扶贫为主、行业扶贫和社会捐助为辅的“插花式”扶贫格局。此外,对贫困户建档立卡、对扶贫政策落实情况和扶贫成效的第三方评估机制的建立,也确保了扶贫政策的实施效果,最大程度发挥了扶贫资金的社会效益。

二、中国共产党反贫困理论、政策不断完善发展的原因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取得消除绝对贫困的伟大成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具有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四个特质。

(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可以说,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都是为了人民。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无论力量是弱是强、经验是丰富还是匮乏,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始终没有改变。从建立新中国到实现“四个现代化”,从“三步走”发展战略到“两步走”战略安排,尽管各个历史阶段提出的目标不同,但中国共产党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之宗旨始终不变。

(二)以马克思主义为引领的科学理论

马克思主义是追求全人类解放的学说。“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3]。因此,消除贫困也是这个奋斗目标的应有之义。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指出,消除贫困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生产力的这种发展之所以是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还因为如果没有这种发展,那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3]538。所以说,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为中国共产党的反贫困理论和政策的完善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三)以实事求是为指导的思想路线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14]。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取得一个接一个的伟大成就,就是因为坚持了以实事求是为指导的思想路线。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工业化没有经验,学习了苏联“重工业化优先”的做法。但在发现照抄苏联模式不符合中国国情后,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要协调,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要协调,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要协调的观点[15]。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开创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念,也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表现。同样是坚持“实事求是”,党中央在布署打赢脱贫攻坚时提出,“评价精准扶贫成效,既要看减贫数量,更要看脱贫质量,不提不切实际的指标,对弄虚作假搞‘数字脱贫’的,要严肃追究责任”[16]。

(四)以自我革命为内在动力的精神

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自我革命精神是党永葆青春活力的强大支撑”[5]。

对真理的认识是没有尽头的,探索真理的道路是曲折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解决贫困这个困扰人类千百年的难题,既不是因为生而知之,也不是因为有现成的经验理论可以照搬,而是因为中国共产党能不断地从反贫困实践中总结现有反贫困理论和政策的疏漏,勇于自我革新,不断对现有理论和政策加以改进,最终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反贫困道路。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引领的科学理论、以实事求是为指导的思想路线、以自我革命为内在动力的精神,这四者是紧密联系,结为一体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建构反贫困理论、制定反贫困政策的推动力,以马克思主义为引领的科学理论是建构反贫困理论、制订反贫困政策的技术指南,以实事求是为指导的思想路线是判断理论政策正确与否的标尺,以自我革命为内在动力的精神是反贫困理论、政策得以演进的保障。

三、小结

百年的反贫困实践证明,唯有中国共产党能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地域广阔、起点较低的发展中国家消除绝对贫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完成这样举世瞩目的壮举,在于中国共产党具有区别于其他政党的特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马克思主义为引领的科学理论,以实事求是为指导的思想路线,以自我革命为内在动力的精神。这些特质保证了中国共产党能对反贫困理论和政策不断发展完善。

贫困的概念具有时代性和相对性,消除绝对贫困并不意味着中国不再存在贫困现象。在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还比较大的背景下,相对贫困还将持续一定时间。因此,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任务还比较重。但是,凭借区别于其他政党的四项优秀特质,中国共产党终将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

猜你喜欢

中国共产党政策理论
政策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政策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