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主体施工要点分析
2022-03-23王晔辉
王晔辉
(山西八建集团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27)
1 房屋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主体施工存在的问题
1.1 混凝土原材料问题
在我国混凝土结构中,广泛使用的混凝土材料就是商品混凝土,但值得注意的是,商品混凝土存在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具有较长运输周期,且运输中混凝土水灰比会有变化现象产生,最终破坏混凝土属性,影响房屋建筑工程质量[1]。除此之外,当下房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原材料质量问题,如在原材料质量把控不到位的情况下,易使不达标的混凝土原料在房建施工中应用,而此种与标准不符的原材料就会致使混凝土结构主体有裂缝及蜂窝、麻面等质量问题由此产生,最终导致混凝土结构强度随之降低。
1.2 混凝土施工工艺问题
(1)模板工程问题 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主体具体施工的前提,模板组合和安装十分必要,但该环节经常会有问题出现,如模板制作质量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尺寸不符合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形状存在不平整等问题,都给模板组合、安装带来了一定影响。此外,模板的拼装与合模环节,因施工人员工作态度不严谨,也会导致模板之间出现过大缝隙,加之模板之间的角度存在偏差等现象,也会给混凝土浇筑带来一定影响。实践表明,在模板施工环节,一旦施工工序的某一环节有差错出现,都会严重影响整体混凝土浇筑。
(2)混凝土浇筑问题 混凝土浇筑施工时,影响浇筑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振捣问题,如混凝土中振捣棒深度存在控制不当现象时,混凝土结构就会有蜂窝、麻面、露筋等现象出现,加之工作人员并未全面检查现场现浇构件振捣密实及完整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混凝土浇筑质量。
(3)混凝土养护问题 混凝土养护工作具体是:基于相应措施的实施为混凝土湿润度的保持提供保障,借此促进混凝土牢固性与强度的提高。虽然说多数房建项目的混凝土结构湿润保持、养护工作均有开展,但因缺少充分的湿润和养护时间,也会给混凝土结构质量带来一定影响。此外,在完成浇水后,因并未安排专业人员检查混凝土湿润度,加之并未高度重视周围环境和天气对混凝土的影响等,都会造成混凝土结构构件缺少有效的养护。
2 房屋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主体施工要点
2.1 模板施工要点
从现浇钢筋混凝土模板方面进行分析,以材料为依据模板具体有木模及钢模、钢木模、木竹胶合板、铝合金等之分;而以安装方式为依据,具体有拼装式、整体式等之分。模板制作的过程中,应在以下几方面提高注重程度:即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保障模板质量与标准要求相符、固定模板、清理杂物、控制拆模时间等。
(1)准备工作 在模板工程施工中,应避免存在水,原因在于有水的情况下会损坏模板,因此必须要将排水工作做好,工作面上的雨水流入也应积极防止,开展准备工作时应在雨天方面进行充分考虑,使渗水几率有效降低。
(2)保障模板质量 在模板施工中,要确保模板能够承受来自混凝土正面、侧面的压力,此时在模板拼接处存在过大缝隙的情况下,应进行积极处理,处理中避免在缝隙里粘贴海绵条,原因在于落在混凝土里的海绵条会导致混凝土有渗漏问题由此产生。
(3)模板固定 模板中的任何细小缝隙都会致使混凝土有渗漏问题出现,因此固定模板过程使用的钢丝要避免穿过混凝土,在不得不用钢丝穿过混凝土的情况下,应在空隙处焊接止水环,之后在拆模环节割掉混凝土边缘处的钢丝。
(4)清理杂物 模板施工中,必须要注重模板上灰浆、杂物的及时清理,之后模板拼装工作方可开展。而模板组装时,模板内丢垃圾的现象应严格禁止,所以对于一些会掉碎屑的工作来说,应远离模板进行施工作业。在模板中存在垃圾的情况下,会给现浇混凝土质量及外观造成严重影响。
2.2 钢筋施工要点
(1)钢筋绑扎和安装 绑扎钢筋时,应注意认真领会施工图纸的设计意图,基于成品钢筋级别及直径、形状、尺寸、数量的核对,加之配料表及料牌的核对,进而在发现错漏的情况下进行针对性纠正或增补,与此同时,也要将绑扎所用绑丝及绑扎工具等准备好;对于梁、柱箍筋来说,应和受力筋以垂直设置的方式为主;而箍筋弯钩叠合处应沿着受力钢筋方向进行设置;箍筋转角和受力钢筋交叉处、箍筋平直部和纵向脚交点位置都应进行牢固绑扎。绑扎框架梁钢筋的过程中,应在柱主筋内测放置框架梁主筋,在主梁和次梁呈现出相等高度的情况下,要在主梁下部上放置次梁的下部主筋,在面对多排钢筋交叉现象时,应叠放主次梁钢筋,在梁和墙、柱外皮呈现出相平状态的情况下,应稍微弯折梁外侧的钢筋端部,之后向墙柱主筋内侧伸入,对于梁板钢筋深入圆柱内的锚固来说,需从实际进入柱截面出发进行长度的计算。梁板上部钢筋搭接时,应在跨度中间1/3的范围内开展搭接操作,而对于下部钢筋来说,其在净跨中间1/3范围内使用绑扎接头的行为应禁止;针对钢筋锚固长度来说,要与图纸和施工规范要求相符[2]。钢筋绑扎时,应在梁底模内放置有效的垫块,为钢筋保护层厚度的有效控制提供保证;在存在多排钢筋的情况下,排和排之间的垫铁应符合图集要求。钢筋施工中,在存在圈梁的情况下,应在圈梁上放置主梁钢筋,而对于受力筋两端来说,搁置长度要呈现出均匀性、一致性的特征,绑扎钢筋环节应牢固绑扎钢筋交叉点。
(2)钢筋焊接 钢筋焊接时可选用电渣压力焊法,该种方法主要是基于电流经过焊渣所发生电阻热的应用来熔化钢筋端部,之后基于压力的施加来熔合钢筋。电渣压力焊可基于直接引弧法的应用,先使上钢筋、下钢筋进行接触,之后在通电的情况下,将上钢筋引弧提高到2mm~4mm,为电弧焚烧的安稳提供保障,在此基础上随钢筋熔化即可使上钢筋向渣池中逐渐插入,此时电弧就会熄灭并向电渣转化,该环节焊接电流通过渣池就会有大量电阻热产生,继续融化钢筋端部的同时,在钢筋端部熔化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电源方可切断并进行迅速顶压,在顶压持续几秒钟的时间后,操纵杆方可松开,使接头偏斜或接合不良的现象能够有效避免。
2.3 混凝土施工要点
(1)混凝土运输与泵送 商品混凝土向现场运输时,一般是以搅拌车为主,而运输过程时间要控制在2h的范围内,且运输中加水的行为应严格禁止。向现场运输混凝土后,要通过取样的方式对混凝土坍落度进行测定,在确保混凝土坍落度合格的情况下,方可使用混凝土输送泵进行混凝土的浇灌。混凝土搅拌车转速应以搅拌站对装料及搅拌、卸料等的不同要求为依据进行转动,也可参照搅拌车产品说明书,为混凝土质量提供保障。搅拌车具体开工的前期,应使用水进行浇湿拌筒操作,同时装料的前期要将积水排清。在发现初出混凝土拌合物中存在多石子、少水泥浆的现象时,应通过备用砂浆的适当加入,加之进行拌匀操作,之后方可进行泵送操作[3]。开始泵出的砂浆应在较大作业面上均匀散布,避免出现集中一处浇筑的现象;半途泵送停歇的情况下,时间应控制在1h范围内,否则就要进行清管处理。
(2)混凝土浇筑 具体浇筑混凝土前,应全面、细致检查模板及其支架、钢筋、预埋件等,同时也要将自检、工序交接记录工作做好。自高处倾落混凝土时,自由高度应控制在2m范围内,使混凝土产生分层离析的现象有效避免;混凝土最好是使用机械振捣方式,但在混凝土不具备较大数量的情况下,可选择人工振捣方式。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应以人工运送入模的方式为主,之后施工时应选择引浆法进行浇捣。梁板浇筑施工开展时,应以分段形式为主,并沿短边平行推行连续浇筑。因混凝土水泥用量较大,且在浇筑后,砂浆大多数都浮在表面,此时为避免混凝土楼面表面的水性干裂问题有效避免,浇筑混凝土后,需要在楼板混凝土表面进行三次以上的打磨收糙处理,为混凝土楼面质量提供保障。
3 房屋建筑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主体施工质量保障措施
3.1 加大材料质量控制力度
材料质量问题会致使现浇楼板出现裂缝现象,防治该方面问题的过程中,要在原材料检验方面加强力度,采购各种原材料和原材料进场的前期,应贯彻落实检查制度,为材料规格及型号、性能等均与设计要求相符提供保障。对于水泥原材料来说,要检验其细度及凝结时间、安定性等多方面参数信息;骨料应检验颗粒级配及含泥量等参数。在检验过程发现材料存在不合格现象的情况下,注意及时更换,避免在施工中应用质量不达标的材料[4]。与此同时,也要在各种原料的配比方面加强控制力度,以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所设计强度等级、和易性等标准要求为参照依据,积极开展适配试验操作,借此将合适的配比确定出来,进而配置混凝土。混凝土具体配置环节,应严格控制水泥和用水量,粗骨料的选用要尽可能保障工作性能和构件要求的充分满足,所以应以大粒径连续粒级的粗骨料为主,使砂率及孔隙率有效降低,也利于混凝土收缩量的减少,为混凝土抗裂强度的提高提供基本保障,也能使裂缝问题的产生得到预防。
3.2 强化设计阶段控制力度
要将伸缩缝的设计工作做好,基于整体结构安全性的保障为前提,使其间距适当缩短,确保将充足的变形空间提供给现浇楼板混凝土,使楼板裂缝概率切实降低。设计现浇楼板配筋的过程中,应以收缩拉应力作用下混凝土塑性变形及无筋、或配筋稀疏部位受力易产生裂缝这一特征为参照依据,通过细密配筋方法的应用,使钢筋间距过大现象尽可能规避,加之必要构造钢筋的配置,达到改善目标;配筋过程,应保证适中性,避免过分追求成本的降低或最小配筋率导致配筋存在不科学现象。现浇楼板线管设计过程,线管的立体交叉应尽可能减少,而在交叉无法避免的情况下,应通过线盒的应用达到过渡目的[5]。在多根线管处于集散状态时,可通过放射性分布设计方式的应用,使紧密排列线管数量切实减少,以此为后续线管两侧混凝土浇注及振捣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基础,并为线管保护层具备充足厚度提供保障。如果线管存在过多的现象,就会减少混凝土截面,此时应基于抗裂钢筋的应用,促进混凝土对温度干缩变形抵抗力的有效提高,使收缩裂缝问题得到切实预防。
3.3 做好施工环节控制工作
施工原因属于现浇结构裂缝问题产生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具体施工环节,防治措施如下:安装结构钢筋的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应注意图纸的认真对照,并围绕钢筋规格及型号等参数进行检查,之后方可开展绑扎安装施工,加之一定支垫措施的应用,为钢筋位置提供保障,绑扎过程要注意牢固性,使钢筋移位现象有效避免。施工中,要高度重视施工进度的合理控制,现浇结构施工环节,避免过分追求高效化施工,通常情况下,在主体结构楼层施工环节,要确保每层施工周期大于7d,确保混凝土的养护具备充足时间,使混凝土抗裂强度不够导致的裂缝问题有效避免[6]。施工环节也应积极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加之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的认真策划,为各工序施工作业的顺利开展提供指导,完成现浇结构浇筑施工作业的情况下,应在其终凝之前积极开展二次抹压操作,同时也应在混凝土凝固后高度重视覆盖养护工作的积极开展。
4 结 语
总的来说,在房建项目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主体施工中,要想为施工质量、房建项目总体建设水平提供根本保障,必须要切实掌握施工要点,全方位把控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主体施工的各个工序。希望本文阐述的房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主体施工要点和质量控制措施能为相关人员的施工作业提供参考,确保有效提高结构施工质量,为房建项目总体建设水平的切实提升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