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学徒制模式在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实施现状与路径探究
——以安徽部分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为例
2022-03-23朱红霞
朱红霞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我国目前在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巨大差距,主要表现为学校培养的人才实践技能不能满足行业岗位技能的需求,因此普遍出现了企业“招工难”、学生“就业难”的“双难”问题。为解决市场行业岗位需求与人才培养质量之间的结构性矛盾,基于现代学徒制对近代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我国有着学徒制的优良传统,教育部于2014年2月首次提出现代学徒制概念,“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1]2019年5月教育部再次发布“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工作的通知”,指导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即将在全国各个层面全面铺开。[2]
随着我国社会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质生活的丰富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要求也更高,更加注重生活的质量和品味,好的艺术设计能通过有创意、有温度的作品或环境给人们的精神带来高级的享受,对现代社会快节奏生活的人们起着调节和滋养的作用,因此,当前我国社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迫切。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载体,培养的人才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所以要从培养模式、培养目标、政策体制等方面进行改革,在专业教学中引进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深化校企合作,结合专业特色,尝试“岗位分层、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定位,完善“岗位导向、任务驱动”的课程体系、“交替式、多场景”的学习实践培养方式和“多主体、多维度”人才培养质量考核评价体系,从而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岗位针对性强的设计人才。
一、现代学徒制的内涵
现代学徒制是建立在传统学徒制基础之上的,以“师徒关系”为核心,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工学结合”为主导的,与现代职业教育相结合的一种教育模式。[3]我国有着学徒制的历史传统,曾经为我们创造了很多闻名中外的产品,如青铜器、瓷器、丝绸等,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实现了很高的经济效益。现代学徒制采取理论和实践技能结合,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企业场地与实际项目实训的培养模式,改变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知识与能力相割裂、教学场所与实际情境相分离的局面。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能有效提升设计人才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为社会提供更符合市场需求的设计人才,促进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为各地经济发展助力。据笔者调研,安徽各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大都响应教育部号召,积极尝试现代学徒制的实施,但由于现有教育教学体制跟现代学徒制有很大的不同,要转向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需要在各个方面进行教学改革。
二、安徽各高职院校实施现代学徒制的现状
安徽高职院校如安徽职业技术学院、铜陵职业技术学院、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池州职业技术学院、安庆职业技术学院等,各学校都把实施现代学徒制作为专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和方向,但大都停留在形式上,校企合作不够深入,而且,出现学校一头热,企业冷的现象,大体情况如下:
(一)校企合作流于形式,不够深入
我国实施现代学徒制是最近几年的事情,安徽更是落后于江浙一带,从政府到企业、学校各主体都缺少可借鉴的经验,处于摸索阶段,政府也没有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缺乏具有实践意义的合作模式,所以面对现代学徒制这一新的教学模式,不管是企业还是学校,都有合作的意愿,但找不到有效的合作形式和方法,影响了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推进,使校企合作形式大于实际内容。
(二)企业积极性不高,学校一头热
企业在实施现代学徒制模式过程中,需要提供场地和实际项目,安排设计人员参与教学等,要付出一定的经济、时间和人力成本,还要为学徒的人身安全承担风险,甚至会面临培养的人才不能留下来为其所用,出现人、财两空的情况,如果不能规避这些风险,投入得不到回报,企业要承担的成本太高和责任太大,自然积极性不高。学校方面,要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就必须加强校企深度合作,所以学校是极力希望现代学徒制模式能落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缺乏政府主导,缺乏对应的政策法规
据笔者了解,目前,安徽省对于实施现代学徒制模式,没有相关的政策法规,所以在实施现代学徒制过程中,学校和企业以什么模式合作?学校和企业分别处于什么位置?主体到底是学校还是企业?还是校企两方都是主体?各自该承担哪些责任?学生和家长在这一模式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他们的利益该如何保障?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有一套可具操作性的模式和工作流程供企业和学校参考,须由政府出面主导,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确定合作模式,制定评价机制和标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安全才能得到保障,企业的诉求才能得到满足,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才能实现。
三、安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的措施探究
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需要学校和企业、行业协会、监督管理机制、学徒等多方联合配合。深入挖掘艺术设计专业的职业与岗位需求,探索校企深度合作模式,制定符合行业课程标准、体系和目标,规划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路径等是使现代学徒制顺利实施的保障。结合艺术设计专业特色,笔者认为,尝试“岗位分层、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定位,完善“岗位导向、任务驱动”的课程体系,完善“交替式、多场景”的学习实践培养方式,建立“互聘共用、异质互补”的师资梯队,完善“多主体、多维度”人才培养质量考核评价体系,从而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创新型、岗位针对性强的设计人才。
(一)政府主导,制定政策法规,搭建第三方平台
教育部对全面实施现代学徒制做出了决定部署,对职业培训补贴政策也实行了普惠化和全覆盖,但安徽省针对现代学徒制这一教学模式相关的政策法规还未出台。为了使现代学徒制模式在安徽各高职院校顺利开展,应尽快出台相对应的政策法规,既要保障企业、学校、学徒等各方利益,也要督促他们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如规定具一定规模的企业必须参与到现代学徒制中来,付出的经济成本由政府通过税收优惠进行补贴,学生的交通安全和工作中出现的意外可以通过买保险,减轻企业的风险;鼓励学生参与,采取学徒跟企业、学校签订“培养”合同,企业提供一些优惠政策吸引学生,毕业后愿意留在企业;学校建立“学徒制班”,成立“专业工作室”,课程内容按照企业要求设置,实践课的内容为企业或学校专业工作室提供的实际项目,即采取“岗位导向、任务驱动”的课程体系,理论知识的教学场地在学校普通教室,实践课的教学场地在学校专业工作室或企业内部,即“交替式、多场景”的学习方式,政府负责搭建为企业和高校提供交流的平台,如铜陵市由市委宣传部主办、市文化产业发展促进会承办、媒工坊文创协办的“文创漫谈”活动。目的是为助力文化企业用创意赋能,推动党政单位、高等院校、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联动发展,不断提升该市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积极搭建“党政单位+高校+国企+民企”常态化交流“平台”。围绕精细化政策辅导、特色课程进校园、人才留下来、品牌IP塑造、政产学研用结合等问题,深入探讨交流。部分企业家结合创业成长感悟,积极为铜陵市“十四五”时期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文创漫谈活动起到了信息交流、碰撞火花、政策传递、合作共赢的效果。铜陵学院文艺学院、铜陵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传媒系、铜陵技师学院与会代表就院系发展情况、校企合作情况进行了通报。现场很多企业老板跟高校老师热烈交流,共商合作事宜。铜陵市政府这一做法值得推广。
现代学徒制模式在实施过程中涉及到的部门较多,包括学校、企业和学生等主体,各自都有自己的立场和利益诉求,在遇到问题时难免从自己的角度考虑,影响问题的解决,这就需要政府设立第三方平台在中间公平公正地协调处理,使出现的问题能合理解决。
(二)“双主体制度”
所谓“双主体制度”即在政府主导下,规定学校和企业在现代学徒制模式实施过程中,都是主体,只存在分工不同,地位相等,不分主次。改变以往由学校主导,企业配合的模式,从而避免出现学校一头热,企业积极性不高的现象。政府应结合实际制定“双主体制度”,要求有一定规模的设计企业承担起社会责任,跟学校一起共同探索现代学徒制合作模式,同时,政府通过税收优惠、学徒补贴等形式,减轻企业负担,并对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协调,使现代学徒制得以顺利推进。
(三)设计企业要承担的责任
1.与学校紧密合作,委托学校培养人才,采取“招生即招工”的制度,跟学校、学徒签订培养合同,为了留住人才,可以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如工作满多少年,就报销全部或部分学费,上学期间算工龄等。
2.与学校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计划,使教学工作根据实际岗位需求来开展,培养的人才符合行业要求,安排有经验的设计师给学徒进行技术指导,并提供真实环境和实际项目供学徒实践练习,使学徒的实践操作能力在实际项目中得到锻炼和提高,提高其职业素养和岗位技能。
3.安排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提前了解企业文化、发展理念、未来前景,令他们对企业文化和价值观产生认同感,增加毕业后留在企业工作的机率。
4.与学校、行业协会共同制定设计行业标准,明确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计师需要具备的人文素养和岗位技能,提高设计人才的综合素养和专业技能水平。
5.与高职学校联合,为社会上需要提升技能水平的设计人才分别进行理论和技能培训,为设计人才提供晋升空间和平台,履行社会责任。
(四)学校需要采取的措施
学校应该与设计企业一起共同承担起实施现代学徒制模式的责任,如学校提供场地,教师教授学徒专业理论知识,引进企业实际项目,成立“专业工作室”,甚至建设校中厂,让学徒通过真实环境和实际设计项目的操练来训练技能,在理论知识“够用、管用、适用”的基础上,突出职业技能的训练。具体措施如下:
1.成立“专业工作室”和“创业工作室”
专业带头人牵头,与专业老师一起成立“专业工作室”,如 “室内设计工作室”、“服装设计工作室”等,对外承接业务,对内为学徒提供实际项目实训,通过这种形式,既能让教师掌握行业最新动态和岗位要求,提高其实践技能水平,能更好地对学徒的实践课程给与指导;另外,为有创业想法的学徒提供帮助,成立“创业工作室”,选有经验的老师和企业设计师为创业导师,指导学生创业,在市场实践中提高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各项能力。
2.建立“双导师”制度
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模式,要采取“双导师”制度,因学校教师大都高学历,理论知识扎实,负责教授专业理论知识;工作经验丰富的企业设计师为实践课程的“师傅”,建立“互聘共用、异质互补”的师资梯队,打通校企人才双向流动机制,构建一支集合行业专业理论知识和岗位实践技能完备、结构合理的专兼职师资队伍。企业设计师长期在市场一线工作,了解市场行情,在教学中会将设计行业规范、岗位技能要求等引进课堂教学,并将丰富的行业经验传授给学徒,提高学徒的专业技能。
3.改革教师“聘任”制度,丰富选拔形式
目前高职学校的教师选拔对学历的要求较高,一般要求参加事业单位统一招考,报考的大都是高校毕业生,他们没有社会工作经验,从学校到学校,对市场行情、专业技术岗位技能不甚了解,由他们教授专业课,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市场,这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应改革聘任制度,丰富选拔形式,有助于优化学校教师队伍结构。对于专业技能过硬的人才,可以不参加统一考试,甚至打破学历限制,如可以聘请企业有经验的设计师或工作多年的优秀毕业生入职学校;聘任优秀毕业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你追我赶学技能的氛围,有利于提升学习效果。
4.采用“岗位导向、任务驱动、以赛促练”的课程体系
在专业实践课的教学安排中,采取“岗位导向、任务驱动、以赛促练”的方式,有利于提升专业技能。比如通过学校与企业合作承办一些设计大赛,由企业提供真实项目和奖励资金,学校组织完成。如铜陵职业技术学院承办安徽省职业技能 “精细木工”大赛,为室内设计专业学生提供精细木工技能训练机会,“以赛促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举办海峡两岸铜艺文创大赛暨“天天杯”创意铜陵城市IP文创大赛,围绕铜陵本土相关产业,以铜艺、生姜等主题,为本地的企业提供创意设计,获奖的作品直接转化为企业产品,真正将校内实践项目与设计企业实际需求对接,形成校企联动机制,产教融合,使高校充分发挥服务地方经济的作用;2021年9月,铜陵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传媒系领导和教师与铜陵天天纸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为校企合作各项事宜进行交流,达成了一些具体合作的目标和共识,将天天纸品的创意设计作为实训项目在该系艺术设计专业课教学中进行实训练习,好的创意直接在天天纸品公司推广应用,企业可支付相应的费用。实践项目走进课堂教学,完善“岗位导向、任务驱动、以赛促练”的课程体系,能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徒的岗位实际操作能力。
5.改革排课制度,改“学期制”为“阶段制”
部分高职院校的排课制度为“学期制”,就是一门课上一学期,每周上一到两次。人文素养等通识课这样安排无可非议,但是对于实践性强的专业课,一周上一次,上一学期,两次课之间间隔时间过长,不利于技能的提高,以《设计素描》课程为例,在教学过程中,通常是刚找到一点感觉,隔了一周,手又生了,又得重新开始,“学期制”的排课方式不符合技能课需要在短期内连续性反复训练的要求,影响学习效果,建议各高职院校对专业课改“学期制”为“阶段制”。所谓“阶段制”就是一门课在短期内上完,一周上多次,根据课程课时,通常在一到两个月之内上完。这样的排课方式能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五)完善人才培养质量考核评价体系
建立融合课业考试成绩和实践项目过程表现为考核标准的评价体系,最终成绩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评定,即“多主体、多维度”的考核方式。
四、结语
据了解,目前很多学生毕业后还要在校外培训班继续学习专业技能,增加了学习的时间和经济成本,如果通过现代学徒制模式培养,使在校学习与毕业就业零距离无缝对接,降低企业人才培养成本,满足用人需求,也使学徒更快更好地融入社会,减少学习成本,减轻家庭负担,将是大利好的事情。有效实施现代学徒制模式可以解决以上的问题,但现代学徒制模式的运行在我国处于初始阶段,政府及相关主体如企业、学校、行业协会等需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现状,共同探讨合适我国国情的模式,探索现代职业教育与现代学徒制模式有效结合,培育符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深入务实,不落在口号上、形式上。做好横向课题研究,根据行业企业、设计岗位动态需求,及时调整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形成依据市场行业岗位动态变化,培养方案及时跟进的培养体系,使培养的人才符合岗位需求,教学与就业真正做到无缝对接,解决企业招工难,学生就业难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