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意义与实践路径
2022-03-23虎有泽张博文
虎有泽 张博文 李 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改进和加强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1]党和国家一向高度重视民族事务,把民族工作纳入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来布局谋划。习近平总书记长期关注民族问题,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把民族事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系统全面地进行战略部署,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理念。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重要论述的代表之作,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民族理论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这一思想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就目前学术界的研究来看,学者比较认同的观点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各民族在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中,在历史、心理、社会、制度、政治、文化等层面取得一致性或共识性的集体身份认同。”[2]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都有详细论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意识的一种。”[3]45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工作的主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坚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把加强民族团结作为战略性、基础性、长远性工作来做。用法律来保障民族团结,用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的政治属性应该是56个民族的共同体意识、命运体意识,应该是对于国家的认同,服务于国家的整体发展;经济属性应该是在国家整体发展中的互补、互通有无、互借有益;文化属性应该是56个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延续和传承;制度属性应该是基于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为主要内容的法律保障。“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做好各项工作,把各族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不断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4]856个民族共同开拓、守卫着祖国的疆域,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中国文明,新时代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铸牢56个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是一个有共同历史记忆、共同发展基础和共同命运前途的民族实体。”[5]1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后,党中央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中国化,使之与我国社会主义新的发展阶段的特点相结合,适时提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要求,将其作为党的民族理论和政策的主线。”[6]15
学界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意义研究成果较少,大多从国内社会环境研究。如杨欢(2018)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促进民族团结,孔亭(2018)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增强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辛悦凯(2020)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刘吉昌等(2021)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益于凝聚人心搞发展,郭益海(2021)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乎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刘惠玲(2021)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对国内外形势分析的应对等。学界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研究成果较多,分析角度各异,研究成果各有特色。如严庆等(2021)认为需要法律、制度和政策的规范与保障,康晗等(2021)认为要以宪法为核心和基础的法律体系的保障与规制,王伟等(2021)认为在经济方面着力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张伦阳等(2021)认为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王允武等(2021)认为要加强法治建设来实现,李纹娟(2022)认为要坚持党的领导,杨顺书(2022)认为要重日常、贵久长,重社区、贵浸润,重见物、贵见人,李纪岩等(2022)认为要注重社会层面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欧庭宇(2022)认为要从经济、政治、文化和教育等维度入手,蓝国华(2022)认为要厚植文化根基。纵观学界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意义和实践路径的研究,学者都贡献了自己的智慧,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提供的思路和借鉴。本文的研究是在学界已有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对研究现状的文献分析后展开的。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特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基本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1]“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词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5月28日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首次提出的。2014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又提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7]23的科学论断,强调要“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7]41,201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把“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重要举措,单独成一条写入文件,成为新时代民族工作着力的重点。2015年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和颁布施行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也有此要求。党的十九大对民族工作作出新的重大部署,首次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写入党的代表大会工作报告,[8]40并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纲领[9]9写入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可见其重要性和长期性。从这些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深刻的理论特质。
(一)政治性
2015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接见基层民族团结优秀代表时强调,“民族团结就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各民族同胞要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10]他还强调,“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7]81人心是最大的政治。[11]167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凝心聚力的重要属性,具有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作用,是长期坚持的治国方略。
(二)统一性
读中国历史,中华民族统一的大家庭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中世代传承而来的,是在交往交流交融发展中共同缔造的统一民族共同体,“不论哪一个民族建鼎称尊、入主中原,始终朝着一统的方向前进,建立的王朝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正统,在‘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坠’”[7]22-23的接力传承中,各民族从内心深处有了“五个认同”,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
(三)稳定性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说:“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决于每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分工和内部交往的发展程度。”[12]68纵观中华民族文明史,在互相密切交往中,形成了稳定的命运共同体,各民族不管风云变幻,都能经受住磨难,始终保持团结一致,始终不改初心,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繁荣兴盛,是一个具有共同历史渊源、共同命运前途的有机整体。正是这种稳定性推动了各民族交融发展,形成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种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基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借用‘铸’字的本义,加上一个具有经久而牢不可破的‘牢’字,就蕴含着要把中国56个民族的意识,在交往交流交融中‘熔化’成‘永久保持不变’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3]79
(四)历史性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各民族在肥沃的中华大地上,你来我往,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交融发展、繁衍生息,形成了以中华文化为精神标识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凝结了56个民族共同的心理文化特征,树立了“三个离不开”的思想,结出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石榴籽”,这是历史演进的必然结果。“毫无疑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离不开文化上的包容与‘和’的思想。”[14]28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民族在中国深厚的历史积淀中形成的思想自觉,具有历史传承性。
(五)普遍性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普遍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所指对象的普遍性,就是包括中华大地上全体中华儿女和海外全体华侨华人;另一方面是价值的普遍性,即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全国各族人民群众共有的一种普遍价值追求和普遍信念,是各族人民群众灵魂深处的一种根本归属和一种高层次的心里普遍认同,是每一个中国公民内心深处对伟大祖国和伟大民族高度认可的思想自觉,是普遍凝聚着全体中华儿女团结一致向伟大梦想接力奋进的精神纽带和精神支柱。新时代,这种普遍性将继续延伸它的触角,发挥巨大作用,一以贯之凝聚各民族团结一致阔步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和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奋进的旺盛生命力、团结向心力和发展凝聚力。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信真理的过程。”[1]在新的历史方位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话语自习近平总书记系统提出以来,成为我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指导思想,对我国民族政策和民族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5]13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前面动词从过去的“培养”“培育”“打牢”“筑牢”,再到十九大提出的“铸牢”,层层递进,程度不断加强,越来越深刻。这也体现了党对民族工作的加强,凸显了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内涵、主线和使命,对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作为意识层面的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理论自觉与根本前提。”[16]16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民族理论与路线方针政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党的十九大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党的民族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是统一全国各族人民的思想、意志、行动的依据和基础,必须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好。随着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一些西方国家和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民族制造矛盾。“脱离民族政策这个基础或根本,民族团结教育就会变成空洞的说教而难以发挥作用。”[17]9为此,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事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18]70凝聚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思想政治共识,引导全国各族人民一心向党、忠于祖国、步调一致、做合格中国公民的迫切需要。这一切都是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与路线方针政策体现。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统一的要求
当今世界,民族问题仍然是关注的热点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西方敌对势力挂羊头卖狗肉,打着“民族”“人权”的旗号,对我们国家进行渗透、西化、分化,“三股势力”不断制造一些分裂破坏活动,各种思潮叠加上演,威胁到我国国家的安全、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稳定、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巩固,影响我国民族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保障中华民族保持永久凝聚力的关键举措,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载体。“但同样不容否认,中国境内其他兄弟民族,对过去中国文化的创造也都直接或多或少有其不朽的贡献。”[19]26当前,就是要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持续巩固“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基础,广泛凝聚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思想共识,广泛汇聚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行动共识,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自觉把维护国家安全统一作为自己最根本的核心利益来维护。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守护民族团结的要求
“在多民族国家,民族关系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20]243民族地区的多民族的现状使得纠纷更加复杂化,处理不好,会影响到民族团结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民族关系若处理不当,就会引起民族矛盾,甚至引起社会动荡,严重威胁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21]45民族团结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18]133积极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是找准了各族人民群众心理上的契合点、情感上的共鸣点、利益中的融合点,用这样一种与生俱来的心理特点来促进各民族加强大团结,更能“勾画”出各民族在同一片蓝天下手拉手、心连心的时代“画卷”。这有利于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营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浓厚氛围,持续增强各族人民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始终使各民族合心合拍合力,把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铸得更加牢固,努力守好民族团结局面。
(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要求
在信息化时代,一方面上网人数在不断增加,另一方面网上涉及民族的各种舆论信息倍增。一些网络大V通过互联网、微信、QQ等网络平台,肆意发布一些攻击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煽动民族仇恨、破坏民族团结的负面信息,在民族地区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思想混乱,管控处置难度比较大,应对处置也有一定的难度,影响了我国社会大局的团结稳定。“加强互联网涉民族信息的正面引导和监管,是发挥网络正向作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应有之义。”[22]35应对这些重大风险,需要加大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样的举措来防范化解。
(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要求
“深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需要。”[23]144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是国家的梦,更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梦,要实现这个梦想不容易,需要全体中国人民团结一心、步调一致、艰苦奋斗共同来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为民族复兴凝心聚力的重要抓手,还是打牢中华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思想基础的有效载体,也是巩固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要求。能够把各族群众的思想统领到民族复兴上来,增强各族群众的“四个自信”,唱响“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时代旋律;把思想和力量汇聚到中华民族的伟大事业和伟大梦想上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思想政治保障。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
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要聚焦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过程中,认真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具有重要的价值。”[24]177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是手段,“牢”是成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目标。要做好这件事情,就是要解决好怎么铸、由谁来铸、怎样铸的问题。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组织路径是加强队伍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善人才战略布局,坚持各方面人才一起抓,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键在党、关键在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铸得怎么样、效果好不好,关键要靠各级党组织去推动,靠广大党员干部去落实。加强党的建设,需要把民族工作部门建强,培养好民族工作的干部队伍,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组织基础。“国家还组织内地干部群众赴边疆民族地区参加建设,各族群众扎根边疆、奉献边疆,共同守卫和建设伟大祖国,留下了八千湘女进新疆等许多感人故事。”[25]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落实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全过程和各方面,确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向前推进。”[26]8必须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确保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永葆党在民族工作上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民族工作成功的根本保证,也是各民族大团结的根本保证。没有坚强有力的政治领导,一个多民族国家要实现团结统一是不可想象的。”[27]7必须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党的各级组织具有牵头抓总、部署的主体责任,民族工作部门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体、是第一责任部门,要把党的各级组织和民族工作专职部门建设好,形成工作合力。同时,按照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和“四个特别”的要求,把民族干部培养好、选好、用好、管好,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各级党员干部头脑,努力建设一支具有“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的民族工作干部队伍。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路径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让每一个中华民族的成员都认同和维护中华民族的共同利益,自觉地认同、归属于中华民族大家庭。”[28]141道路关系到国家命运、民族前途和人民福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在于增强各民族及其成员的国家认同。”[29]165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要始终维护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举旗定向的领导核心,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政治基础。“加强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集中统一领导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提。”[30]114我们党在长期的民族工作实践中,深刻洞察国际国内情况,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几经实践探索,形成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这个正确道路“涵盖了我们党关于民族工作的重大探索和创新,深刻阐释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精髓要义。”[31]5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实践要求,是开创民族团结进步新局面的根本遵循和方针指南。“大力提倡和弘扬每个公民的中华民族成员意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推进新时代中华民族建设和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理论指导。”[32]6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路径是构建各族共有精神家园
“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33]11文化认同是加强民族大团结管长远、管根本之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各民族在文化上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4]9民族交流的实质是文化交流,“它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中起到纽带连接的作用。”[34]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坚实软实力和强大心理根基。“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35]6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筑牢人民群众的信仰根基、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至关重要,也是强化‘五个认同’的关键。”[36]8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要在“五个认同”上谋长久之策、行固本之举。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是根本,引导各族人民群众把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作为各自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来维护;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是关键,多做增进一体的文章,坚决反对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自觉维护国家最高利益和民族团结大局。[18]35引导各民族把中华文化作为精神追求,深化文化价值认同,统一思想认识,铸好各民族安身立命的根和魂,促进各民族相互欣赏、相互学习、交流互鉴,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是保证,引导各族人民群众树牢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的思想,一心一意听党话、跟党走,在政治上坚决维护、在行动上步调一致、在心里上忠诚爱戴、在感情真诚拥护,持续巩固好各民族一心向党的生动局面;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方向,引导各族人民群众坚定“四个自信”,始终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康庄大道奋勇前进。
(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物质路径是帮助民族地区加快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坚持从少数民族特点和民族地方特点出发,促进少数民族加速发展经济和文化。”[37]85我国宪法第四条规定“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少数民族地区加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想方设法让各族群众过上美好生活,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归根到底还是看发展,没有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就缺乏基础。”[26]41要正确理解稳定和发展的关系。团结稳定是繁荣发展的前提,反过来,繁荣发展才能有团结稳定的局面,团结稳定和繁荣发展相辅相成、互为前提、互相促进。“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从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26]11立足于繁荣缩小发展差距,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把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作为各民族的最高利益,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这方面,需要把扶贫攻坚战略与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搭乘“一带一路”和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平台,补齐制约民族地区发展短板,拓宽民族地区发展的路径,助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确保各族人民群众都能过上美好生活,让各族群众得实惠、切实感受到发展带来获得感,共享发展成果,不断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物质基础。
(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路径是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才能胜利。”[1]民族团结是发展进步的前提、基础和保障。做宣传教育,就是借助各类宣传媒介,加大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民族教育在学校场域重建动态、平衡的文化生态提供了蓝图。”[38]41放大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的网络空间,“加强互联网涉民族信息的正面引导和监管,是发挥网络正向作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应有之义。”[22]35在宣传的力度、广度、深度和参与度上做足文章,营造民族团结进步的社会氛围,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打牢社会基础。“加大全民普法力度,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8]21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加大全民普法工作力度,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夯实依法治国群众基础。”[39]34在民族团结宣传教育上,“学校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国家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主阵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学校教育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40]5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全面深入持久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事业,利用信息时代新媒介的作用和特点,“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表彰活动是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好形式。”[41]8积极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切实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提高少数民族公民的法律意识,在社会层面形成对法律的信仰。”[42]140同时,要鼓励各族人民群众积极参与民族团结教育活动中,增强参与度和满意度,持续释放民族团结进步的红利,让各族人民群众共享创建工作带来的成果。“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不仅仅是国家政府的责任,而且需要每一个公民的积极参与。”[39]50在多民族地区,“‘推进建立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就是要打破民族结构与其他社会结构的重合,使不同民族成员掺杂或嵌入到其他社会结构中去,从而为消除民族隔阂、实现交融创造条件。”[43]36必须“在加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工作中,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指引是极为必要的。”[34]12
(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路径是依法治理民族事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涉外领域立法,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1]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18]133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11]183民族事务依法治理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有助于为社会提供维持其内部团结所需要的结构与完型。”[44]15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民族事务依法治理,依法处置涉民族因素的案事件,打击破坏民族团结和分裂祖国的行为,用法律来保障民族团结,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法治基础。法律是处理问题的准绳。[45]284在工作中“运用法治思维处理民族事务,对执法机关而言,是执法和维稳成本的极大降低;对各族民众而言,也是一种真正的爱护和教育,也必将真正增强各族人民团结和谐、休戚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感。”[46]44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一方面要加大法制的宣传力度,提升各族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另一方面不断完善民族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用法律来保障民族团结,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保证各民族公民平等享有权利、平等履行义务,“确保民族事务治理在法治轨道上运行。”[4]9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应对风险的能力。”[39]34同时“确保司法公正高效权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39]33在处理涉及民族因素的问题时,“要将其纳入法律框架中进行妥善处理,要对涉案的少数民族群众宣传党的政策和法律法规。”[18]133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用法律来保障民族团结。2017年中央印发《关于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促进民族团结的意见》,进一步为我们解决民族地区的问题指明了方向,即我们需要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法律规则与其他规则之所以不同,就在于它们能被感受并确定为一个人的义务和另一个人的权利要求。”[47]35在当下要想实现依法治理民族事务不但要以新发展理念为行动指南,而且要将贯彻落实新理念作为工作重点。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法律手段、途径和形式,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民族关系公共事务问题,逐步实现民族事务治理的制度化、法律化的活动。”[48]3
结语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我们一方面应该珍视我国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局面,另一方面要总结经验,防范风险。”[49]2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50]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走“差异互补、互联互融、求同存异的共生之路。”[51]5在新发展理念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一定要贯彻中国式现代化时代化理念,“如何能够‘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创造‘和而不同’的全球社会,‘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给人类社会的全球化指明了方向。”[52]27只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53]才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