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蓬莱酿酒葡萄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2022-03-23宋英珲沈国全赵志云唐亚东王福成

落叶果树 2022年5期
关键词:蓬莱葡萄园酒庄

宋英珲,沈国全,赵志云,唐亚东,王福成

(烟台市蓬莱区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山东蓬莱 265600)

蓬莱,素有人间仙境、美酒之乡、休闲天堂之美誉,坐落于中国山东半岛北海岸,濒临黄海、渤海,与朝鲜、韩国一衣带水,与日本隔海相望。蓬莱先后获得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葡萄酒名城、世界七大葡萄海岸之一、中国葡萄酒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城市等荣誉称号。近年来,蓬莱坚持“优质产区、特色葡园、精品酒庄、标准引领”的发展思路,围绕打造“国际海岸葡萄酒产区”目标,抢抓国内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机遇,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蓬莱葡萄酒产品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产区形象不断提升。

蓬莱地处中纬度,属暖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地处世界公认的酿酒葡萄种植黄金纬度线,特有的自然环境条件特别适宜葡萄的生长,葡萄栽培与葡萄酒生产历史悠久,是我国酿葡萄酒的主要产区之一[1]。蓬莱光照充足,葡萄生长物候期长,葡萄风味物质积累缓慢,酿出的葡萄酒“清新雅致、平衡爽净、细腻柔顺、馥郁悠长”,具有明显的海岸产品特征。据2007—2019年逐日气象数据统计,蓬莱年平均气温13 ℃,成熟前昼夜温差7.5~8.0 ℃,日照时数2 524.5 h,生长季有效积温2 218.6 ℃,无霜期237 d,非常适宜酿酒葡萄的生长和有机物质的积累。年平均降水量665 mm,7、8两个月的降水量占全年的50%,在酿酒葡萄成熟期的9、10两个月,雨量占全年的11.6%,有利于葡萄后期的充分成熟。

1 蓬莱酿酒葡萄产业发展历程

1.1 产业起步阶段(1978—1988年)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蓬莱葡萄酒厂、蓬莱县葡萄酿酒公司、烟台张裕葡萄酿酒公司蓬莱分厂等相继投产半干型和干型葡萄酒,蓬莱境内果农纷纷扩大酿酒葡萄种植面积。1988年,蓬莱境内栽培的葡萄品种有50余个,以佳丽酿、蛇龙珠、赤霞珠、北醇、贵人香、霞多丽、白羽等品种为主。

1.2 产业步入正轨阶段(1989—1998年)

1989年,受国家宏观经济影响,葡萄开始滞销,虽然葡萄种植面积逐渐减少,但并未影响蓬莱对境内葡萄的研究工作。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葡萄酒生产为主的加工企业纷纷在蓬莱建厂,葡萄用量大幅增加,“品质重于产量”的意识逐步确立。这一时期,在土地经营权不变的前提下,合作社上联企业、下联农户,构成一种相对松散的上下游产业链组合关系——“股田制”,亦称“合作社模式”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此后,这种模式一直是蓬莱境内果农与葡萄加工企业生产组织关系中一种主要模式[2]。此后随着国家系列标准的出台以及“干红热”的兴起,蓬莱酿酒葡萄产业也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1.3 产业快速发展阶段(1999—2011年)

1999—2011年12年间是蓬莱境内葡萄种植业快速发展阶段。蓬莱酒业、金宇置业、瑞枫奥塞斯酒庄、华东百利酒庄、君顶酒庄、罗斯柴尔德集团等陆续在蓬莱建立自属的葡萄生产基地,以保障葡萄原料品质。2007年君顶酒庄的开幕,开启了蓬莱产区酒庄发展的新纪元;2009年法国罗斯柴尔德集团在蓬莱投资建设了其在亚洲唯一的瓏岱酒庄,更是进一步提升了蓬莱葡萄酒产业的竞争力[3]。2006年,蓬莱出台基地奖补政策,大力发展葡萄种植产业,酿酒葡萄种植规模快速增加。

1.4 产业转型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

进入2012年以来,宏观经济增速放缓、进口酒的强势冲击,中国葡萄酒行业发展进入了“春寒料峭”时期,很多投资商、葡萄酒企业对产业发展前景产生了迷茫与危机感[4]。2012年中国规模以葡萄酒企业产量为13.82亿升,达到历史最高峰,而后产量一路走低,特别是2017年以来进入快速下滑阶段,2021年规模以上葡萄酒企业产量为2.68亿升,为近20年的最低值,葡萄酒市场萎缩严重。蓬莱面对严峻的国内外形势,2012年提出了“优质产区、特色葡园、精品酒庄”的发展思路,以优质产区、精品酒庄带动高标准优质基地的发展;2013年,开始构建“一带三谷”的葡萄酒产业发展格局[5]。2017年出台政策,对新建标准化酿酒葡萄基地、优质示范园等进行奖补,更加注重酿酒葡萄基地的标准化建设。同时,蓬莱注重产区保护,“蓬莱葡萄”“蓬莱海岸葡萄酒”地理标志商标相继获得批准[3]。

2 蓬莱酿酒葡萄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蓬莱以“优质产区、特色葡园、精品酒庄”为主攻方向,坚持走品质化、特色化发展之路,蓬莱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取得较大发展。截至2022年,蓬莱落户精品酒庄33个,带动发展标准化酿酒葡萄基地面积8万多亩。蓬莱产区先后被授予“山东十大(农业)产业集群”、“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葡萄栽培)”、“全国优质葡萄生产基地”、“中国酿酒葡萄之乡”、“全国农业标准化优秀示范区”、“中国葡萄酒小产区”等称号。

2.1 酿酒葡萄品种结构

蓬莱拥有不同品种品系的葡萄60多个,酿酒葡萄品种44个,其中红葡萄品种24个,白葡萄品种18个,染色品种2个。主栽赤霞珠、马瑟兰、小味儿多、贵人香、霞多丽、小芒森等品种,红品种占比65%,白品种占比35%。酿酒葡萄种植架型主要有单干双臂、单干单臂、居约式、混合居约式等。苗木类型分嫁接苗、扦插苗两种,砧木主要有SO4、5BB、101-14、1103、3309C等类型。

2.2 酿酒葡萄种植发展方向

一是不鼓励散户种植酿酒葡萄,引导企业建设自有基地,确保酿酒葡萄原料品质。二是引导葡萄园标准化种植和管理,种植方式由小行距、大密度转变为大行距、中密度,推广单干单臂或单干双臂架式,以便更加适用机械化。三是引导脱毒嫁接苗木建园,推广使用抗根瘤蚜、抗寒、抗旱等抗性砧木,在品种选择上,推广适合产区风土的马瑟兰、霞多丽、贵人香、小芒森等适栽品种。四是引导葡萄园极简化、生态化建设,推广行间生草、行内枝条覆盖、极简化修剪、极简化叶幕管理等技术措施,支持葡萄园标准化、机械化、数字化管理。

2.3 酿酒葡萄基地发展模式

蓬莱基地经营模式主要有合作经营、承包管理、集中管理三种模式。合作经营模式是由葡萄酒企业与取得土地经营权的种植大户联合成立合作社。承包管理是葡萄酒企业取得土地经营权,投资建设葡萄园,再承包给农户管理,葡萄酒企业承担葡萄园的地租、肥料、农药、水费等生产费用。集中管理是葡萄酒企业取得土地经营权,投资建设葡萄园,统一雇佣人员进行集中管理。

3 蓬莱酿酒葡萄产业发展存在问题

3.1 自然灾害频发,种植风险增大

山东省雨热同季,葡萄成熟期(夏季)降雨量大且集中,真菌病害较重,栽培成本相对较高[6]。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冬天持续低温造成的冻害、春天频繁变温导致的枝条抽干、夏天连续阴雨导致的病害、初冬和早春的霜害、春季和秋季的干旱、夏秋季的病害等灾害频繁发生,给酿酒葡萄种植管理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3.2 酿酒葡萄基地面积增速放缓

酿酒葡萄基地是葡萄酒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基,而出产优质的葡萄酒产品往往对树龄有一定的要求,并且对土地需要一定的成本投入(比如土壤改良、施肥、深翻等),随着土地租赁期限的逐渐缩短,部分企业不愿再对酿酒葡萄基地增加投入。个别企业考虑到葡萄原料基地建设需要长期、连续的投入,选择进口海外原酒进行灌装,逐渐形成了对进口原酒的依赖性,导致基地面积增长动力不足。葡萄与葡萄酒产业规划缺失,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线管控越来越严格,预留产业发展空间越来越少。

3.3 农机农艺融合不高,种植成本较高

胶东地区劳动力老龄化比较严重,葡萄管理机械化程度较低,葡萄园经营成本高,投资回收期长,导致企业发展基地意愿较小[7]。葡萄基地管理具有农业属性,从业者文化水平不高,良莠不齐现象突出,不少基地管理者虽具有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但对新技术新知识接受慢,其管理和技术水平很难提高[8]。部分企业虽购买了葡萄园生产机械设备,但农机农艺融合不够,农机专业操作手及人才匮乏,影响了葡萄园机械化的推广应用。

3.4 基础研究缺乏,制约产业水平提高

近年来,蓬莱市立足“世界七大葡萄海岸之一”的区位资源优势,将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定位为“百年立市”的富民产业,产业规模迅速膨胀,成为国内乃至国际葡萄酒行业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产区之一,但葡萄酒的品质尚不如人意,大部分酒庄之间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个性特征不明显[9]。从近几年看,蓬莱对酿酒葡萄的科研经费投入不足,限制了葡萄良种选育、生态生产关键技术、病害绿色防控的研究,对气候、土壤、地块等风土条件的研究不够深入,新品种的引进和选育等方面不够重视,没有根据产区的风土来选择适栽的品种和砧木,导致目前酿酒葡萄品种单一,缺乏个性化、特色化产品。

4 可持续发展对策

4.1 设立专项资金,建立葡萄育种中心

加快推进酿酒葡萄品种培育及筛选工作,建设酿酒葡萄种质资源苗圃,培育具有产区风格特色的地标性葡萄品种。加快葡萄优良品种、抗性品种(品系)的筛选和培育,开展葡萄优良品种脱毒材料的构建工作,建立优良品种(品系)的原种圃[10],建立一级无病毒材料良种保存圃,二级无病毒材料采穗圃,开展优良品种配套精准化栽培技术研究,为蓬莱产区葡萄产业升级换代提供具有知识产权的品种。

4.2 稳定现有基地规模,稳步发展新建基地

为夯实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基础,建议加快编制蓬莱产区葡萄与葡萄酒产业发展规划,划定酿酒葡萄种植区,对老藤葡萄园进行认证保护,规划调整期,充分考虑葡萄园用地,缓解耕地保护与基地发展矛盾,为产业发展预留空间。同时加大对新建基地、高树龄葡萄基地的支持力度,一是加大对新建基地的扶持力度,在新建基地前三年给予种植补贴;二是持续开展产区优质示范园评选活动,对产区优质葡萄园给予政策支持;三是认证保护老藤葡萄园,对现有优质葡萄园根据树龄进行补贴。

4.3 推广极简化生态葡萄栽培技术

目前葡萄园管理人工成本已成为严重负担,加之劳动力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的现实,葡萄园管理技术必须由繁至简,推行省工、省力化(轻简化)技术[11]。极简化生态葡萄栽培,就是利用农业生态学基本原理和方法,根据不同的生态类型和生产目标,确定适当的品种以及相适应的栽植技术,做到适地适种,科学管理,在保证生态资源永续利用和葡萄植株寿命的前提下,追求葡萄产品在质量和产量上的最大效益[12]。推广极简化生态葡萄栽培技术可以有效降低管理成本,提升葡萄原料品质。栽培管理技术上,由传统栽培种植模式向标准化、机械化、省力化转变,对老葡萄园进行合理的改造[10]。推广以“树形控制+全面生草+行内枝条覆盖+冬季挂(留)枝”为核心的极简化生态葡萄栽培技术体系,在修剪、病害防治、叶幕管理、采收等方面统一技术标准。

4.4 加大科研投入,开展产业关键技术研发

目前蓬莱葡萄科研水平远落后于产业发展需求,建议加大科研投入,建立产学研联盟,开展制约葡萄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技术攻关,结合气候、土壤、地形和葡萄生长结果表现,开展葡萄园生态系统及土壤微生物等生物多样性研究,开展葡萄风味物质形成及影响因素,确立更为合理的种植技术措施。开展葡萄园碳汇、碳足迹研究,大力发展以葡萄种植为核心的绿色、低碳、循环产业,科学评估葡萄园碳汇价值,为推动“碳中和”发挥作用[13]。研究病虫害和自然灾害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从园地选择、建园技术、日常管理、灾害应对等角度,选择合理的栽培模式,规避和减轻各类病害的发生。加强农艺和农机的深度融合,研发出更多更实用的农机具[14]。

4.5 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针对蓬莱酿酒葡萄产业现状,进一步加强种植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一是提升基地管理者的种植技术水平,在葡萄生长关键物候期,邀请国内外专家来蓬进行田间技术指导,丰富种植人员的技术经验。二是充分发挥蓬莱园艺师协会作用,定期举办技术研讨及交流,促进园艺师协会成员与酿酒师协会成员间的交流学习。三是充分发挥当地招才引智有关政策,鼓励企业和院校以柔性引才的方式参与人才引进,进一步拓宽引才路径[15]。

5 结语

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蓬莱已成为国内历史悠久、产业成熟度高、产业基础雄厚、国内最具代表性的葡萄酒产区之一。蓬莱发展酿酒葡萄种植具有基础和优势,但当前面临着经济下行与疫情影响的“双重压力”,承受着进口葡萄酒持续涌入与国内新兴产区竞争的“双面夹击”,产业规模、效益呈现出“双下降”趋势。进入“十四五”时期,新一轮的葡萄酒产区竞争已经拉开了序幕,中国葡萄酒市场迎来格局重塑形势,蓬莱产区如何在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重新引领中国酿酒葡萄种植产业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蓬莱应认真思考产业发展定位,明确发展方向和目标,加大对酿酒葡萄种植的扶持力度,推广极简化生态葡萄栽培技术体系,加大葡萄园机械化推广应用力度,深度挖掘产区特色品种,培育具有中国特色的海岸产区品牌,将蓬莱打造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酿酒葡萄主产区。

猜你喜欢

蓬莱葡萄园酒庄
戎子酒庄 搭起产学平台
爷爷的葡萄园
蓬莱迎曦
烟台 身在蓬莱就是仙
美贺酒庄
蓬莱凝翠
辽西地区葡萄园作业历
葡萄园里的珍宝
家乡的葡萄园
岱山五云缥缈隔蓬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