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体育人”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推进路径研究
2022-03-23刘丽丽
吴 刚,刘丽丽
(1.安徽三联学院体育部,合肥 230601;2.黄山学院体育学院,黄山 245021)
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输出基地,对于学生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学工作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构成部分,一直以来扮演着独具特色的育人角色。过去高校体育教学主要侧重于增强学生的体质,通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致力于学生身心素质的协调发展。随着立德树人教育导向的提出,体育教学的德育功能备受关注。在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高校体育还应重视挖掘体育课程的潜在育人功能,致力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竞争意识的增强,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审美能力以及人格的完善,使学生懂得珍惜、敬畏、尊重生命[1]。通过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实现智育和体育全面结合,以期提高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的质量。
1 高校体育教学“育体育人”价值概述
高校承担着健康知识与理念的传播职能,也是健康和心理教育的具体管理和实施者。高校体育的价值内核绝不仅仅体现在课堂内,从人的长远发展审视,对于民族振兴、国家圆梦都会起到深层次的影响。
1.1 为中国梦“铸魂”
中国梦是中华各民族的一致理想和奋斗目标。体育强国梦作为实现中国梦的必要组成和助力支撑,离不开高校体育教学的全力支持。高校在建设体育强国的道路上有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仅是推动全体大学生健康水平提升的主渠道,还承担着新时代优化育人的艰巨重任。为此,高校体育教学应与中国梦产生同频共振效应,发挥其为中国梦固本培元、凝心铸魂的价值优势,促进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协调并进。
1.2 为民族振兴“壮骨”
正所谓体育强则中国强,体育在民族振兴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一直以来,国家对于学校体育和青少年体育工作极为重视。随着我国向体育强国稳步、快速地迈进,高校在育人的过程中应不遗余力地挖掘课程的育体价值,为大学生成长补钙强身[2]。只有大学生群体整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得到提升,才会承担起建设国家、报效人民的重托,实现民族振兴的梦想。为此高校应坚定不移地实施育体育人导向,着力加强体育教育,保障大学生能够储备更多体能,以期将来为民族发展振兴全力报效。
1.3 为时代新人“强魄”
大学生是时代新人的杰出代表,高校要坚守“育体育人”的初心和使命,按照科学的育人规律和高效的育人标准,引导大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增强体魄、锤炼意志,秉承新时代主人翁精神,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这样才能肩负起时代的大任和重托[3]。
2 高校体育教学“育体育人”内涵分析
高校体育教学育体的内涵主要表现为促进学生身体的发展,而育人的内涵主要体现在培育学生思想品德方面,二者的区分在于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不同,其中育体以生物学属性为核心,育人则以心理学和思政教育为主要抓手。无论是育体还是育人,都不可相互脱离,而是要相辅相成,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方向,突出反映育人内涵。
2.1 强化思想导向
高校体育教学具有直接参与性、动态性、身心合一性以及社会性的特征,在“育体育人”的教学过程中,需要强化思想导向,让大学生明晰体育运动的价值取向。通过思想的辐射和引领作用,学生才会树立终身体育意识,自觉坚持参与体育活动,增强身体抵抗力[4]。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大学生通过参加体育运动,逐渐领悟到理想与现实存在差距,在言传身教和体育实践中必然会全力以赴,找准自身的不足进而合理定位并规划下一步的计划。立德是推动“育体育人”价值实现的源动力,学生明确人生的发展方向之后,才会增强社会责任感,激发起爱国热情,从而加速身体形态和个人素养的自觉改变。
2.2 完善品格塑造
现有的高校体育教学机制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体育课程育人出现一定的“失语”;体育制度育人出现一定的“失灵”;体育环境育人出现一定的“失衡”;体育主体育人出现一定的“失范”。这都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推进亟需解决的重点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势必对于大学生良好的品格塑造产生制约。体育是人类共同的语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应坚持五育并举的原则,抓住体育独特的育人特性[5]。结合学生的思想特点,创新体育育人的载体和手段,制定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改革部署方案,充分发挥体育课程“育体育人”的功能,使广大学生能够自觉强身健体并修身立德,成为有担当、能奉献的有志青年学者。
2.3 协调身心调节
当代大学生处于时代发展的风口浪尖,无论是生活、学习、情感方面面临的压力,还是就业、升学、人际交往所带来的困惑,都无时无刻地考验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了保障大学生具备良好的身心调节能力,要求高校体育教学工作应着眼全局、统筹规划,根据大学生的实际身体、心理特点和动态波动,通过“育体”和“育心”的完美结合,以促进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为目标,筑牢身心健康基础,最大限度地发挥体育的身心调节功能,让学生通过发展体能和训练,具备良好的适应能力和体育道德、精神和品德[6]。
2.4 拓展行为规范
健康的行为是大学生的必备素养之一,优秀的品行是成长的立足之本。在“育体育人”导向下,如何彰显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还要在规范和修正大学生行为规范方面下功夫。高校体育课程蕴藏着大量而类别丰富的育人资源。无论是坚守公平的比赛规则,还是执行正确的技战术要求,都有助于大学生自身行为的规范。为此,高校体育应侧重于对大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和规则意识的培育,而非单纯的技能传授。通过对内化价值准则的渗透,最终助力学生形成自觉和自育能力,旨在为大学生规范行为活动提供基本遵循[7]。
3 “育体育人”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推进路径研究
鉴于高校“育体育人”功能的本质,结合目前高校体育教学中暴露的问题。在危机和多重阻碍面前,需要高校及体育教师明确体育教师的紧迫性和必然性,基于学校体育育人价值的具体内容,正确处理“育体”与“育人”之间的关系,创设良好的育人氛围,为每个学生提供均等的教育机会,有效发挥育人作用,促进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以及体育品德的协调健康发展。
3.1 提升体育教师的综合素养
在全面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是“育体育人”改革推进的组织者和带领者,要想提升课程教学的全面育人目标,一定要从教师综合素养抓起。首先,高校体育教师应具备扎实的体育学科知识体系,对于本学科的育人功能和价值了然于心,能够熟练、创新、高效地开展“育体育人”工作。同时深刻理解体育教学的内容,深入学习研究最新的体育知识,掌握“育体育人”的内在规律和内涵属性,加强理论内涵及人格魅力方面的修养,明晰学情个性化学习特征,并在教学中可以具体、有针对性地开展实践运用,确保综合素养与时俱进地得到全面提升,为全面“育体育人”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8]。其次,在“育体育人”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师还要加强对体育教学的深远价值有着足够而清醒的认识,准确把握体育教学的开展效果,注重对体育精神的传播和渗透,通过自身的榜样效应影响和感染大学生,使学生对体育教学工作产生新的触动和理解,进而把握体育精神的实质。最后,在基于“育体育人”引导的过程中,高校体育教师应加强自身人格修养,通过自身以身作则的效应,带动更多的大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学习和练习。教师的人格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不断地健全自我,逐渐积累人格魅力,才会吸引学生的关注度。由此可见,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学生的影响可谓十分深远,尤其是对于大学生学习成效的帮助更是无法从数据上来体现和证明。为此高校体育教师应积极致力于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无论是知识体系、理论修养的升华,还是个人修养、人格魅力的提升,都对于体育教学改革工作的顺利推进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3.2 优化“育体育人”教学模式
体育是人类共同的语言,“育体育人”教学模式的提出,符合新时代全面育人的需求。体育教学应结合学生的成长特点,致力于创新“育体育人”的载体和手段,增强育人的实效性、鲜活性和感染力。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体育教学内容、模式和环境不断更新,对于高效体育教学提供了更多元的选择。高校体育教师应明确体育教学的育人目标,有效借助“互联网+”、手机App等新兴新技术,加强对微课堂、云课堂的开发,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参观体育博物馆,观看大型体育赛事。通过适当的引导和启发,提高体育育人的灵活性和持久性,以期全效挖掘体育教学的育人效果。其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详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组织机构保障上全力投入,融合信息技术的优势特点,拓宽学生的选择面,投入有效吸引大学生积极参与。教师要发挥好主导作用,做到因材施教,提升体育教学的育人效果。最后,在教学模式的多元化和个性化设计方面下功夫,无论是设计内容的更新,还是设计形式的完善,都要在教育教学机制上做文章,以时代和全面育人的需求作为引领,致力于教学内容内涵的挖掘。通过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有机融合,进一步营造“育体育人”的良好氛围,积极开展体育制度建设,帮助大学生促进自我竞争意识,为促进思想道德品质的培养起到强劲推动力的作用[9]。此外在教学形式方面的改革当中,还要积极融入大众性及竞技性的比赛项目,鼓励体育活动、社团活动的开展,让学生有尽量多的机会表现自我,有助于提升体育教学的活力,促进学生体力、脑力、言行均衡发展。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优化,与“育体育人”理念同向同行,通过二者的融合与并进,势必会为高校全面育人工作开展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3.3 创设良好“育体育人”氛围
立德是做人之本,立德是推动人价值实现的动力。环境对大学生的影响有时是潜移默化的,有时却又是立竿见影的。高校体育教育功能集中体现在育体价值和育人价值两个方面,为了全力实现“育体育人”的目标,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必不可少。首先,高校应着眼全局、统筹规划,重视体育制度建设,加强体育设施的引进和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打造学校文化教养与文明修养的大环境,以期促进发展学生个体的“内在修为”。人是实践的主体,“运动”是一种享受,大学生的成长离不开教育实践,进行合理配置和结构优化,育体育人氛围能促进学生“内化”和“外化”的融合发展。其次,做好体育虚拟环境和现实环境的融合,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构建立体、多维、互动的育人氛围,让学生真心喜爱。最后,以“健身育人”为发展方向,整合校内师资、社会资源,打造“体德兼进”的育体、育人并重的新局面,促使健康人格持续发展,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培养学生爱国意识以及积极进取与奋勇拼搏的精神。
3.4 健全“育体育人”教学评价体系
“育体育人”作为学校体育的发展思想,简而言之,增强体质即“育体”,意志品质培养即“育心”。学习知识是途径和手段,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必须深入体育学科,利用体育学科优势,强调“心”,侧重于“精神”,坚持尊重个性和个别差异,关注体育学习困难学生,及时捕捉体育教学“育德”时机,依托科学的“育体育人”教学评价体系,发挥以评促学的效应。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推动体育教学的程序化,加强体育设施、师资配备,形成社会正确的价值观,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发挥教学的育人作用,发展学生的体育个性化素质,为教学实践提供理论基础。基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构建多元评价考核机制,纳入体育教学的评价主体,挖掘课外体育运动资源,融合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学生从感受和体验中,发挥以评促教的作用,回归“育人”的本质,达到了“育人”的预期目标。此外,加快学科建设,以“学者为核心”,以“学科为支撑”,提升学科话语权。以“学术判断”和“学术规范”培育和熏陶学生。加强学校体育制度设计,基于大学生的基本权利和自由,尊重“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做好关于教学执行效果的交流和反馈,健全制度的考核程序,实现公平育人。在体育教育实践过程中,优化教育场域中的资源配置,提炼育人目标的价值取向,注重评价目标、评价导向,确保教学评价体系接地气、聚人气、有温度[10]。结合实际、突出重点,突出高校体育育人功能,依托共同参与的评价主体队伍,要充分利用大数据功能与优势,以期发挥立体、多维、互动的反馈效能,使大学生成为一个健全人格的人。此外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努力程度、进步幅度、心理及意志品质进行评价,仔细观察每个学生的反应,根据不同的情况及时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的评价,筑起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奖惩机制,充分发挥自己的功能和动态评价机制效能,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与义务,培育主体价值,弘扬精神育人,在最终的成绩考核中有所体现,实现公平“育体育人”以及“利益”最大化的价值诉求。
总之,立德树人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地,“育体育人”则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之路。体德兼进作为优秀的教育传统,高校体育教学应加强对“育体育人”价值和内涵的辨析与重视,以体育核心素养为导向,强化新时代体育精神的凝练,进一步创新体育育人的载体和手段,健全体育育人师资队伍建设,持续优化高校体育育人的评价机制。既要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教会学生强身健体的方法,还要注意德育的渗透与统筹,坚持尊重个性和个别差异,兼顾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素质、合作精神与体育道德,使学生养成正直与诚实品性,将育体和育人紧密结合,使大学生真正成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受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