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视域下高校应用型教师能力培养路径探析
2022-03-23官敏华
官敏华
(武夷学院办公室,武夷山 354300)
为适应社会对高水平技能人才的需求,我国高等教育积极探索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鼓励新建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培养社会需要的兼具理论知识、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高级技能人才。与此同时,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的鼓励政策,教育部门围绕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引导和鼓励各应用型高校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应用型高校和企业也在积极探索推进校企“产、学、研、用”融合发展,发挥双方资源优势,协同开展人才培养,提升教师实践指导能力,提高对高级实践技术人才的培养,以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1]。
在推进产教融合进程中,应用型高校主动调整学校专业与地方产业的契合度,以推动“嵌入式、特色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提供动力。应用型本科院校主动把服务地方特色产业作为特色发展方向,充分体现高校服务社会职能,促进地方特色产业和高校相关专业协同发展。同时,应用型教师在参与服务地方特色产业中,通过与行业交流合作,增进对产业发展情况的了解,在联合开展科学技术研究人才培养中,有效提升教师实践技能,让应用型教师的理论与实践得到更好地融合,进而提升教师个人能力。
1 产教融合:一种有利于应用型教师能力成长的场域情境
应用型本科高校开展校企产教融合,能发挥高校和企业的人才资源优势,让应用型教师和行业一线工程师联合开展技术改进,促进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协同成长。在产教融合中开展应用型教师能力培养,是高校、应用型教师和企业协同发展的重要探索,是有利于应用型教师能力培养的场域情境,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产教融合的场域下开展应用型师资培养,是适应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需求。我国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进入提质培优的高质量发展阶段,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因而具有发展的实践基础[2]。基于产教融合情境下的应用型师资培养,有利于应用型教师立足产业一线,身临其境感受产业一线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既检验了理论研究的实践效果,又让教师的知识体系更符合产业实践的需求,对应用型教师的能力提升效果更显著。同时,产教融合为应用型教师个人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和平台,在产教融合情境中,应用型教师参与产业一线的建设和规划研究,通过双方积极构建产教融合发展平台,使之成为企业建设发展的“智囊团”、科技创新的“助推器”、创新人才的“孵化器”,也能成为高校应用型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基地”[3]。
校企联合搭建产教融合平台,积极构建一种激发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场域情境,让具备深厚理论知识的教师与行业技术能手直接组建团队,减少沟通环节,提高沟通实效,实现理论和实践无缝对接,提升教师研究成果转化能力和实践指导能力,全面提升高校教师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同时,企业一线从业人员通过参与产教融合,提高了理论认识,帮助他们从理论层面理解实践内涵,促进他们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开展技术改进,达到校企双方人才的共同成长。
2 在产教融合情境中培养应用型教师能力存在的问题
2.1 情境引领力不大,教师参与积极性不高
高校暂未形成积极参与产教融合的氛围,有些应用型教师还没有认识到参与产教融合的重要性。由于目前产教融合参与度不高,教师还没有浸入产教融合情境,未切身感受将理论知识应用于指导实践的成就感,学校只出台鼓励参与产教融合的通知,但缺乏中介平台,教师主动联系企业并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不高。教师习惯通过到知名高校访学、参加学术会议等方式开展进修学习,通过申报项目课题、发表学术论文等方式,提升个人科研能力、学术水平。而对通过参与企业实践,开展产学融合、联合开展技术攻关和技术转化积极性不高,对如何参与产教融合了解的不多,身边缺乏同行带路,学校也缺少具体的指导,为了避免风险,也就很少主动尝试。
学校对教师开展产教融合的帮扶不够。通过产教融合提升教师实践能力,需要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具体实践活动,有时候需要通过无数次的实验和实践操作,在技术转化、实践论证过程中,也都需要经过多次的重复尝试,甚至需要面对无数次的失败,缺乏实践情境的正面影响,缺少组织的帮扶和指导,一些教师从主观上不愿意开展重复枯燥的实践研究,加上在探索期间实践成果往往不显著,导致教师开展产教融合的积极性不高。
2.2 介体支撑力不强,产教融合不够深入
首先,目前大多数高校缺乏服务教师参与产教融合的专门机构。在开展产教融合时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如有些企业亟需前沿理论技术的支持,可找不到相关专业人才,而有些教师有技术研发能力却找不到合适的合作企业,有些科研成果找不到合适的转化平台。有些企业缺乏长远发展的眼光,看不到产教融合带来的后发力量,对协同开展产教融合认识不够。
其次,产教融合还处于初级阶段,合作的项目停留在个别领域,融合的深度和广度不够。有些合作只是一个大项目的小部分,未能在项目上进行全面合作、团队合作。有些教师只是为了获得实践经历而参加产教融合,没有深入开展实践研究,对教师能力培养效果不佳。校企合作意识不够,暂未形成产教融合协同发展的氛围。教师身边缺少成功的参考样本,有些企业和个人有合作意向,但对合作程序、细节把握等方面不熟悉,缺乏可直接参照的样本,导致产教融合的合作进度缓慢。
2.3 机制保障力不足,体制机制不健全
教师在开展产教融合过程中,时常因一些机制问题,导致合作双方产生纠纷,影响产教融合的进一步推进。目前,开展产教融合缺少完善的制度规范,对应用型教师与企业联合开展研究成果及其产生的效益如何进行分配等问题,暂时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对校企双方在合作过程中“责权利”的界定暂时缺少可行的标准[4]。高校对教师开展产教融合的激励不足。通过参与产教融合,对教师个人能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但目前主要靠教师个人自主参与,缺乏激励机制和评价导向。传统的评价机制主要考核教师学术成果,注重的是学术论文、项目成果等,缺乏实践转化成果、实践能力等评价指标,对开展产教融合、提升实践能力和科研成果转化的机制缺失。由于参与产教融合的实践成果暂时还未纳入各类评价指标,对教师参与产教融合缺乏直接引导,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3 在产教融合情境中提升应用型教师能力的对策
3.1 协同“政-企-校”三方,共同构建产教融合新局面
开展产教融合的主要目的是融合发展。通过整合“政-企-校”的优势资源,达到协同发展、互惠共赢的目标。“政-企-校”三者的融合,打通了“审批-应用-研究”之间的梗阻,促进了应用研究成果的快速落地,为地方产教融合发展提供了便利。
政府层面。通过搭建产教融合平台,帮助企业解决技术攻关难题,为产业发展铺平道路,有利于培育“高、新、特”企业,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核心竞争力,进而形成规模效应、聚集效应,吸引上下游配套企业落地发展,促进地方形成完备的产业链。要及时建立产教融合协调联动机制,促进教育部门、人社部门和行业协会、企业高校统筹协调,联合开展产教融合规划、资源配置、经费保障、督促评估等,促进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发展。
企业层面。可以借助产教融合,借助高校人才资源优势,协调开展技术革新和人才培养。一是通过加强校企技术交流合作,与企业合作共建科研平台,教师发挥个人学术研究特长与企业联合开展科技成果创新和转化,帮助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利用平台联合开展技术攻关,促进服务地方与学校发展有机结合。二是校企共同培养人才定单班,定向培养应用型人才,企业工程师和高校教师共同开发课程,联合开展教学。同时,将企业生产流程提前嫁接到专业课程,保障定向培养的精准度。
高校层面。可以共享地方政府和企业的实践平台,对接人才需求,协同开展应用型人才培养。通过遴选应用型教师作为科技特派员,服务地方和企业发展,与地方政企专家共同组建服务地方重点产业智囊团、顾问团队,有利于发挥教师学科专业优势、促进教师个人学术研究成果转化,切实让应用型教师深入行业一线,在一线开展前沿学术实践和研究,将科研论文写在流水线上,让应用型教师综合能力的提升与地方产业协同发展紧密联系起来。
3.2 搭建协同“研究-培养”平台,主动服务教师发展
搭建有利于校企联合开展应用型研究的平台。通过提高高校专业与行业的契合度,提高教师参与实践项目研究的匹配度。高校的专业设置应与地方重大产业规划和特色产业相匹配,主动对接地方产业发展,搭建有利于应用型教师能力成长的实践平台。广泛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积极搭建企业工程师(技师)与学校教师互聘互派、协同发展的平台,以团队协作模式分工合作,在“科研转化-教学实践-技术创新”中,提升产业创新研究水平,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助力地方产业发展。
构建有利于应用型教师能力成长的平台。开展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让教师和行业一线的工程师协同创新,共同开展生产技术改进和研究转化,这种基于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联合培养模式,对提升教师实践能力是直接的、显而易见的,是“双师双能型”师资培养便捷有效的方式[5]。深化“引企入教、引师入企”的人才融合模式,鼓励高校应用型教师和企业高级技师双向交流,互聘互派。让企业参与学校的教育改革,让企业管理者和工程师走进大学课堂,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加强协同创新,校企协同开展关键核心技术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打通基础研究、应用开发、成果转移和产业化链条[6]。鼓励应用型教师积极参与企业技术团队,联合企业生产实践开展项目研究,把学术研究根植于产业一线,提高应用型研究成果的转化,为企业技术改进、流程再造提供智力支持,教师通过实地参与产教融合,验证专业理论的适用性,提升个人实践教学的指导能力。探索将应用型教师培养嫁接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平台上,让教师在已有的平台上转型发展,为促进教师全面发展、转型发展提供便利[7]。
3.3 完善“激励-评价”机制,提升应用型教师产教融合能力
完善应用型教师参与社会服务机制。政府、企业、高校和教师要凝聚共识,建立互动协商机制,协同促进校企产教融合发展。强化政府对校企产教融合规划引领,促进校企双方积极构建产教融合专业发展体系,打造有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和产教融合创新发展平台,发挥校企合作育人的针对性和科学性。完善教师参与产教融合的体制机制,通过增强效益驱动力、政策指引力、发展向心力,促进产教深度融合。积极探索联合地方龙头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办学新机制,通过深度融合,统筹当地政府资源、产业优势科技平台等资源,为服务教师参与地方科技进步提供便利。探索“揭榜挂帅”“赛马夺标”激励机制,根据地方重大产业规划发展的需求,找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榜单,遴选高端人才有针对性地开展重点项目攻关,加快推进高端产业创新发展。鼓励人才大胆创新、包容失败,激发揭榜人才和团队创新潜力,建立容错机制,激发创新活力,解决后顾之忧。秉承“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吸引和鼓励国内外具备先进技术攻关能力的高校院所、企业、创新人才和科研团队支持地方产业发展。强化“需求引领、协同发展”,引导和鼓励应用型教师参与产教融合。根据现有产业集群发展需求,高校教师要主动参与到地方产业发展中,扎根产业一线,与企业研发人员共同开展技术革新[8]。
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应用型教师评价体系。除了要从教师职业素质、理论研究水平、课堂教学能力对教师开展评价外,也要注重对应用型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技术创新能力等设立评价指标,构建多维度评价体系,引导应用型教师自主参加实践教学,主动反思和规划个人发展路径,促进应用型教师发展特长,适应个性化发展需求。在设定评价指标时,既要体现人才培养需求,也要体现教师价值诉求和应用型教师发展方向,更要符合学校发展规划和战略。例如,应用型本科高校构建适应应用型教师个性发展的“菜单式”考核评价指标,多维度、多主体开展应用型教师考核评价。设置应用型教师系列职称,将应用型教师参与产教融合的成果纳入评价指标,科研转化、技术改进以及带来的经济社会效应等应用型成果作为可选指标,提高应用型成果在评价体系中的比例,适应应用型教师个性化发展的需要,不断丰富教师评价体系的内容。
4 结 语
开展产教融合具有深刻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应用型本科高校开展产教融合充分体现了科技创新动能与地方产业创新协同发展的要求,在解决产业人才发展需求与应用型人才教育“供给侧”上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有利于地方特色产业集群发展中“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的贯通,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9]。将应用型教师的培养嫁接到产业生产实践中,提高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社会匹配度,切实发挥产业实践育人的优势。通过拓宽教师培训的场域,构建应用型教师集体参与实践提升的情境,对应用型高校内涵发展、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都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因此,开展产教融合情境下应用型教师能力提升的研究,与时俱进,对产业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都具有深刻意义。政府、企业和高校要加强沟通协助,从组织层面、实践层面、制度层面上保证产教融合的创新发展,发挥各方资源优势,促进协同发展。